在南京
![]() |
2011年,在珠江路买的白兰花 |
我曾在南京待过六年时间,工作三年,读研三年。如今离开南京到北京工作也已有两年多。这两年多时间里,每逢较长的节假日,我总要回去,因为姐姐和妈妈在那里。而我仍常常想念南京,想念南方城市的气氛。我是在到北京以后,才慢慢体会到一种“想念南方”的情绪,因为与我从小生长的皖南在地理人情上相似,又是我成年后居留最久的城市,南京在我心里,遂成为“想念南方”具体的落脚所在了。
这想念随四季变化,都是些具体而微的东西。北地广大,出去和朋友见面,转地铁是必然的事,时间不超过一个半小时,都还在“近”的范畴。城中路边多高杨,多槐树。四月春天姗姗来迟,杨树高枝上挂满毛茸茸的柔荑花序,在午后大风中落满一地。整个夏季,随处可见杨树阔卵形的叶子在风中翻飞,露出背面银绿的光采。秋天叶子黄落,一天积下一层,可以落很久。公园中多松柏,尤其柏树,隆冬木叶凋尽后,整个灰暗的天地里只有松柏凝绿。我因此想念南京城中十二月绿枝舒展的香樟,在春天到来时,才换下去年红掉的叶子。水杉叶子在十二月变作锈红,一点点无声落下,积一地篦子般的落叶。枇杷乌绿,开出攒在一处的白色小花。学校里多有大蜡梅树,因为年份久远,高枝丛生。放假,学生都很少了,蜡梅开一树花,每当阳光照过花枝,蜡质的花瓣被阳光照透,满树浮光跃金。在隔着一点距离的地方,可以很清晰地闻见蜡梅清冷的香气。二月梅花开放,三月玉兰,四月绿色已连天蔽地,五月枇杷成熟,蔷薇花气晴薰。梅雨季城中多卖栀子,在随便什么小街巷的路口,三五枝捆成一束,整齐码在篮子或塑料盆内,从从前的一块钱一束卖到如今的十块钱三束。秋天是桂花。此外还有随处可见的卖鸭血粉丝汤的小店和切盐水鸭的摊子,念书的时候,每个月去朝天宫的昆剧院看一两次戏,每回都在莫愁路下车,去马路对面的尹氏鸡汁汤包吃一碗鸭血粉丝汤、半笼汤包,然后走去省昆。
九月末因事回南京,正好遇上桂花盛开时节,满城香气。一下火车,站在站台上,就闻见远处风送来的桂花香气,心里十分珍惜而欢喜。翻检过去日记,自从离开南京以后,就再没有关于桂花的记录,而此次重逢,何其幸运。夜里住在虎踞路,出去散步,沿着悬铃木遮蔽的大道走,一路有市民从对面走来,手里捏几枝折来的桂花,路边一家卖烟酒水果的小店,角落里也用饮料瓶子养了几枝。这样的场景,看着觉得很有意思,因为贴近普通人的生活。一般人对香味的爱慕与追求,桂花大约是顶点了吧。所以虽然一向厌人折花,但对折桂花却好像能多一点理解似的。再往前走,才发现原来前面是一个种满桂树的小公园。夜色深浓,行人散去,只有桂花开得成枝成球,浸透了这秋分时节的夜气。
![]() |
今年的桂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