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
关于耳朵的最深印象,是小时候某天,突然惊奇的发现掏耳朵原来很好玩。看着一块块被掏出来的耵聍(就是耳屎,某朋友给扫盲时告之其学名为耵聍),心里有如抛弃旧负开启新门的清晰清爽清洁清净,其爽犹如抽水马桶开启瞬间卷走污浊还我一洁白世界之感。于是我便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的迷恋上了掏耳朵,并使之发展为我的业余爱好之一。由于资源有限,就像凿矿一样,本来就不很多的耵聍终有掏尽之日,可我已经上瘾了,明知耳勺已经在不断的净摩擦耳壁细胞还不停的重复机械运动。这种不理智的开发行为最终只会给开发主体带来惨痛的教训,这是我从这个爱好中得到的两个收获之一。而另一个收获则是,其后果,往往是不用独自一人承受的。在母亲不听我规劝执意要帮我清理耳朵次日,我因综耳炎进了医院。那医院是我妈死党的根据地,在她问起耳壁受损的原因时,我只好如实照答曰家母昨夜掏之。医生立即跳起,致电母亲谴责其疏忽。危机的责任就这样给转嫁出去了,但痛苦还是要自己承担。那时,还是三年级小屁孩的我,开始渐渐明白所谓的“痛,并快乐着”的感觉。
听力一向不好,聊天时经常听不清别人说话,也因此经常闹出经典的段子来。记得有次补习班的老爷爷教我们做人道理时说,出社会后不想参和单位复杂关系时推脱曰:我刚来,给我听成:我肝癌。让我笑爆了,还不断感慨老爷爷的周星星式幽默真够时代,课后与同上那个班的朋友聊起,把朋友笑爆了,她说:“你的听力太幽默了。”
于是我只能把责任归结为那次综耳炎,最终责任承担者则不用多说的落在咱妈头上。所以说,一日导火索,终身周围都徘徊着消防车。不过我想,经常听不清别人说话的人,除了生理上的问题外,也有潜意识的影响吧。喜欢排除外界的声音,躲进自己的世界里,我就是这样的人。经常发呆神游,一人独坐就不断的变换脸上的神情,其角色变化之快让同学诧异。因此,我的耳朵常年被束之高阁感慨英雄无用武之地。我也不得不承认,在五官中,我对耳朵功能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及眼睛和嘴巴。我是个视觉动物,这就能说明为什么小时候我会放弃钢琴却怎么也没有放弃绘画。在安静的环境中长大,眼睛看到的就已经是全部的世界了,习惯了一人独自对话,耳朵似乎也没有什么必要的作用。何况书上不是说吗,听力太好的人就避免不了外界流言蜚语的影响,反而会听不见内心的声音。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渐渐的,我已经不习惯聆听了,也慢慢的不习惯与人交往。
记得小时候还是喜欢热闹的,混合着各式各样的人或物的嘈杂声,带来一种说不出的安全温暖的充实感。长大了却渐渐喜欢清静,一人,一屋,不大的空间,却能暂时屏蔽外界大部分的声波穿刺。小时候需要嘈杂来填满空寂,长大不是不需要了,而是知道,越嘈杂,空寂就反衬得越明显。
时不时耳鸣,不只是通常人们所说的highC高音,还混杂了据节奏变换的敲击声,让我不禁笑起来,这是耳朵不满的起义骚动,还是它们自娱自乐的演奏。它们有它们对待生活委屈的方式,就像我有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一样,于是我笑笑,不再打扰。
说起来生活的癖好也真是奇怪,你可以忽略你身边的某一人或事物,但生活总会在某个你不经意的时候提醒你ta对你的影响是如此不可忽视。我喜欢漂亮的东西,流畅的线条跳跃或柔和的色彩,虽然也喜欢音乐,但它一直都是甜点,看到的美才是正餐。可讽刺的是,我从来没有被一幅画一件工艺品感动到流泪,却会让音乐震撼到突然泪如雨下。高中时暗恋的男生没有抢眼的外形,却有深沉磁性的声音。最喜欢的电影人物也是因为他所创造神奇的音乐。的确,声音总会在某个时刻突然地敲打我的神经,可能是为了提醒我时不时从那小小的躯壳里探出头来,听听别人的喜怒哀乐,世界的动静起伏。正如《August Rush》里面的小男孩那样,专心聆听自然、尘世那浑然天成的交响乐,才能感受到世间那份自由壮阔那份活力充实,才会明白自己心中的音乐演绎。
我是不太懂听的,声音这种东西虚无缥缈昙花一现,总有一种抓不住的不踏实感,可能,这也是我安全感不足的表现之一吧。我不太会听别人说话,虽说如此,其实却很在意别人的话,也许就是年少时太在意了,按单全收,感觉受到伤害,才强撑起一种屏障拒绝。一种极端到另一种极端,生活在极端的人总是折磨的,说到底,也是自己在折磨耳朵,在折磨自己的生活。以前总是胡思乱想怕自己有一天会瞎掉,没有光的世界,等于无。于是练习,闭上眼睛,想学会如何用听去感觉世界。刚开始时,杂念不断涌上,光怪陆离的想象意念占领了大脑,焦虑恐惧笼罩着,睁开眼时多么庆幸自己还有视力。可我却遗忘了声音,完全的内心活动,对外界的声波置之不理。直到某天,突然明白到,是我隔绝了声音,隔绝了交杂着形形色色长长短短波长的世界。是的,耳朵长在眼睛鼻子嘴巴的后面,光的传播速度也是声波望尘莫及的,但有声电影所展现的情感也是默剧所不能比拟的。声音的力量是不该小觑的,记得电影音乐的老师说过,如果关闭音响,恐怖片也不会恐怖;但同样,除了恐惧以外的其他情感,感动,喜悦,悲壮,也统统都无法尽致表现。一句句话语可能会带来无尽的伤害,也能带来无尽的温暖与感动,它们充斥着我的回忆,组成着我的本体,我的世界。没有了它们,那些温暖,那些伤害,我也不会是完整的我。
以前掩耳盗铃的故事告诉我,捂着耳朵,可能会更勇敢些。但那些勇敢却是一层纸,一捅就破,只是比声音更为虚无的自我安慰而已。我想,真正的勇敢,是放下捂着耳朵的手,如果做错了,就接受那钟声对心脏的撞击,清空内心恐惧的声音,直面外界的规劝谴责吧。不会因为害怕结果而不敢听,不会因为外界嘈杂而不愿听,不会因为内心混乱而听不见,如果穿越这些障碍,我想,就能听见上帝的声音,可能,那就是我内心最底层的声音,是上天安插在我身体里的礼物。也许,这就是耳朵在其余四官后面的原因,先越过这些屏障,才会听到生命里的真实。
2009年2月14日
听力一向不好,聊天时经常听不清别人说话,也因此经常闹出经典的段子来。记得有次补习班的老爷爷教我们做人道理时说,出社会后不想参和单位复杂关系时推脱曰:我刚来,给我听成:我肝癌。让我笑爆了,还不断感慨老爷爷的周星星式幽默真够时代,课后与同上那个班的朋友聊起,把朋友笑爆了,她说:“你的听力太幽默了。”
于是我只能把责任归结为那次综耳炎,最终责任承担者则不用多说的落在咱妈头上。所以说,一日导火索,终身周围都徘徊着消防车。不过我想,经常听不清别人说话的人,除了生理上的问题外,也有潜意识的影响吧。喜欢排除外界的声音,躲进自己的世界里,我就是这样的人。经常发呆神游,一人独坐就不断的变换脸上的神情,其角色变化之快让同学诧异。因此,我的耳朵常年被束之高阁感慨英雄无用武之地。我也不得不承认,在五官中,我对耳朵功能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及眼睛和嘴巴。我是个视觉动物,这就能说明为什么小时候我会放弃钢琴却怎么也没有放弃绘画。在安静的环境中长大,眼睛看到的就已经是全部的世界了,习惯了一人独自对话,耳朵似乎也没有什么必要的作用。何况书上不是说吗,听力太好的人就避免不了外界流言蜚语的影响,反而会听不见内心的声音。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渐渐的,我已经不习惯聆听了,也慢慢的不习惯与人交往。
记得小时候还是喜欢热闹的,混合着各式各样的人或物的嘈杂声,带来一种说不出的安全温暖的充实感。长大了却渐渐喜欢清静,一人,一屋,不大的空间,却能暂时屏蔽外界大部分的声波穿刺。小时候需要嘈杂来填满空寂,长大不是不需要了,而是知道,越嘈杂,空寂就反衬得越明显。
时不时耳鸣,不只是通常人们所说的highC高音,还混杂了据节奏变换的敲击声,让我不禁笑起来,这是耳朵不满的起义骚动,还是它们自娱自乐的演奏。它们有它们对待生活委屈的方式,就像我有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一样,于是我笑笑,不再打扰。
说起来生活的癖好也真是奇怪,你可以忽略你身边的某一人或事物,但生活总会在某个你不经意的时候提醒你ta对你的影响是如此不可忽视。我喜欢漂亮的东西,流畅的线条跳跃或柔和的色彩,虽然也喜欢音乐,但它一直都是甜点,看到的美才是正餐。可讽刺的是,我从来没有被一幅画一件工艺品感动到流泪,却会让音乐震撼到突然泪如雨下。高中时暗恋的男生没有抢眼的外形,却有深沉磁性的声音。最喜欢的电影人物也是因为他所创造神奇的音乐。的确,声音总会在某个时刻突然地敲打我的神经,可能是为了提醒我时不时从那小小的躯壳里探出头来,听听别人的喜怒哀乐,世界的动静起伏。正如《August Rush》里面的小男孩那样,专心聆听自然、尘世那浑然天成的交响乐,才能感受到世间那份自由壮阔那份活力充实,才会明白自己心中的音乐演绎。
我是不太懂听的,声音这种东西虚无缥缈昙花一现,总有一种抓不住的不踏实感,可能,这也是我安全感不足的表现之一吧。我不太会听别人说话,虽说如此,其实却很在意别人的话,也许就是年少时太在意了,按单全收,感觉受到伤害,才强撑起一种屏障拒绝。一种极端到另一种极端,生活在极端的人总是折磨的,说到底,也是自己在折磨耳朵,在折磨自己的生活。以前总是胡思乱想怕自己有一天会瞎掉,没有光的世界,等于无。于是练习,闭上眼睛,想学会如何用听去感觉世界。刚开始时,杂念不断涌上,光怪陆离的想象意念占领了大脑,焦虑恐惧笼罩着,睁开眼时多么庆幸自己还有视力。可我却遗忘了声音,完全的内心活动,对外界的声波置之不理。直到某天,突然明白到,是我隔绝了声音,隔绝了交杂着形形色色长长短短波长的世界。是的,耳朵长在眼睛鼻子嘴巴的后面,光的传播速度也是声波望尘莫及的,但有声电影所展现的情感也是默剧所不能比拟的。声音的力量是不该小觑的,记得电影音乐的老师说过,如果关闭音响,恐怖片也不会恐怖;但同样,除了恐惧以外的其他情感,感动,喜悦,悲壮,也统统都无法尽致表现。一句句话语可能会带来无尽的伤害,也能带来无尽的温暖与感动,它们充斥着我的回忆,组成着我的本体,我的世界。没有了它们,那些温暖,那些伤害,我也不会是完整的我。
以前掩耳盗铃的故事告诉我,捂着耳朵,可能会更勇敢些。但那些勇敢却是一层纸,一捅就破,只是比声音更为虚无的自我安慰而已。我想,真正的勇敢,是放下捂着耳朵的手,如果做错了,就接受那钟声对心脏的撞击,清空内心恐惧的声音,直面外界的规劝谴责吧。不会因为害怕结果而不敢听,不会因为外界嘈杂而不愿听,不会因为内心混乱而听不见,如果穿越这些障碍,我想,就能听见上帝的声音,可能,那就是我内心最底层的声音,是上天安插在我身体里的礼物。也许,这就是耳朵在其余四官后面的原因,先越过这些屏障,才会听到生命里的真实。
2009年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