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记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成都,诗意栖居的绵软时光。】
半夜的火车,离开成都的那一瞬间,竟然有一丝的不舍。不想离开这个城市,不想离开在这里认识的朋友,不想离开这没有压力可以暂时不用考虑论文担忧工作的简单时光。 下午从宽窄巷子出来,坐在人民公园KFC的玻璃窗前,望着窗外时晴时雨的天气,看着马路上的人来车往,开始整理这个城市留给我的记忆。 关于 城市——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成都,我觉得没有一个词会比“诗意”更贴合她的气质。且不说杜甫草堂外青石路面上镌刻的律诗与绝句,就是那些小小的街名路名——浣花路、抚琴路、花照壁街、花牌坊街、桂花巷、红墙巷、锦官桥、苏坡桥……都仿佛是在诗情画意里浸泡过的。。。 旅游书上说:“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还未到时,我一直对此持怀疑态度。直到这时候,才发现车票应该买的晚些,更晚些。看不够、吃不够、拍不够、玩不够……三星堆、大慈寺、文殊坊还没有去过;火锅、串串香、各种各样的小吃让我这个不嗜辣的人都食指大动;锦里和宽窄巷子的小玩意还没有看够逛够;这个城市的安逸和巴适还没有体味够……在宽窄巷子看到一个叫“九拍”的酒吧,她说北京是16拍,节奏较快;上海是32拍,节奏太快;而成都是9拍,是“闲适”。想起当地的朋友为我描述当地人“很成都”的生活方式,安适地叫人嫉妒。成都人知足平和的心态叫人羡慕。有钱也好,没钱也罢,一样能把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即使是在城东喧杂的高架桥下,他们也能悠闲自在地置若罔闻,下自己的棋,搓自己的麻将。 成都的天空总是灰蒙蒙阴沉沉的,却有幸让我看到城市的太阳雨和锦江上的落日;成都的热像是蒸桑拿,却让这里的女孩子个个白白嫩嫩地叫人羡慕不已;成都的出租车总是让人由失望等到绝望,却在摸清了公交路线后发现出行原来这么便利;成都话绵绵软软,却能喊出最清亮高亢的声线。 即使计划没有完成,可这个城市让人情愿放慢脚步,悠闲而慵懒地在锦里或宽窄巷子的某个角落泡上半天。 初到时,我觉得这个城市像杭州,夜色中的锦里让我想起丽江,春熙路上我想起沈阳的中街,在宽窄巷子我想起上海的东方新天地。但我知道,这不是那些城市,这里是成都,和任何地方都不一样的成都。 关于 她们—— 曾经转载过一篇关于背包女子的文章,那时是因为那发自肺腑的文字而感动,而这一次,是因为真正遇到了她们而感动。筱筱,嘉嘉,珊珊……因为你们的相伴,这次旅行才会这样充满欢声笑语。 身边很多人说我胆子太大,背那么大个包,敢一个人跑出去玩。而当我看到那些可爱而勇敢的女孩子,一个人,一双腿,一个背包,就去了让我犹豫不敢前行的珠峰、雨崩、燕子沟、四姑娘山…… 成都的青年旅舍总是很火,梦之旅、九龙鼎、龙堂几乎天天爆满,最后在桔子的介绍下去了交通国际,不愧是上了Lonely Planet 的YHA,Common Room里所见的几乎都是老外。也就是在这里的第一个晚上认识了刚从拉萨飞回来的嘉嘉,长得很南方的广州女生,小小的个头,却背着齐全的装备。她给我看她在珠峰拍到的满天繁星,我们一起去春熙路的小巷子找串串香和香辣蟹,之后的几天,我们几乎一起完成了在成都的所有行程。和JJ有一见如故的感觉,我们对旅行有着太多的共同语言。离开成都去乐山的途中,她不小心弄丢了手机,我本以为她可能要放弃去乐山和峨眉了,然伤心和难过的情绪并没有困扰她很久,她说要诚信地拜拜大佛说不定会转运的,说终于可以买一个新的手机了,说她最舍不得是手机里拍的大熊猫的录像。看,就是这样豁达洒脱乐观的背包女子,因为心存美好,一路上不经意的挫折也就变得举重若轻。 关于 YOUTH HOSTEL—— 初知青年旅舍是因为桔子,时至今日她仍会用她极靠前的YHA会员号向我炫耀;习惯YH是在英国,她们让我在爱丁堡之外的旅行有一个居所;而爱上YH却是在成都,她让我认识了那些可爱的女孩子,完成了一次美好的旅行。 想起那天晚上和JJ在峨眉上找住宿时,在路口看到3077YHA的指路牌时的兴奋劲,两人默契地同时冲了过去。我们很熟悉地和老板打招呼,老像早就是预定了似的。我们会欣慰地笑着说,青年旅舍就好像旅行中的家,找到了那个绿色的标志,就有了回家的感觉。很多人奇怪我为什么受得了和不认识的住在一起。为什么不呢?一直相信,会背上背包,为了心中的风景四处行走的backpacker们怎么会心存不善?大家会一起聊起各自的经历,或艰辛,或惊险,或美好,这也许是非驴子们无法体会的。我们乐在其中。 3077,是峨眉金顶的高度,也是这家旅舍的名字。到达时是夜间,种着睡莲的庭院里烛光点点,推开镌刻古朴的木门,吧台上一排球形的瓷灯正透出温暖的橙光。宽大的沙发,暮色茶几上整齐地摆放着一叠关于旅行的书,布艺台灯发出柔和的微光,白瓷碟上的白色栀子花散发着浓郁的香气,而另一个瓷盘上,主人自家种出的葡萄正安安静静地泛着水光。 这样的景象出现在丽江或拉萨一定不会奇怪,而出现在峨眉山下那一排单调死板的白色楼房后,的确叫人吃惊不少。 就是在这样温暖的灯光里,我们遇到了来自惠州的珊珊,也是学旅游,拿着导游证一往无前的大二MM,从海螺沟一个人跑到了峨眉山下。第2天,她和我们一起爬山,一起被万寿寺门口的大姐无情地拒绝使用导游证,一起郁闷不甘心地掏钱买票。珊珊性格活泼,一路和爬山途中遇到的人打招呼,然后相互打气鼓劲。因为她们的欢声笑语和加油鼓励,那九个小时的石阶上山之路才不至于那么痛苦和艰辛。而那一个住在雷洞坪的晚上,身下是热的发烫的电热毯,身上是混着峨眉山顶水汽和潮湿棉被,三个人蜷缩在两张拼在一起的床上,即使爬山之后全身酸痛和疲惫,却辗转反侧几乎侧夜未眠,也是辛苦但也难忘的旅程经历。

About旅行—— 那一天,闭目在轻殿香雾,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摇动所有的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 2003年的《中国国家地理》曾有一个专辑叫做“上帝为什么造四川?”曾经我不解,直到这我站到那一形如骑士的版图上,从北来到南,徜徉在那一处处标着“世界遗产”绿色标志的地方。上帝多么青睐这一块土地,在给予她美丽娴静的水的同时,也给了她秀丽妖娆的山;上帝多么宠爱这一片土地,在赋予她如画的风景的同时,也不忘哺育勤劳聪慧的民族。所以,这里壮丽,这里传奇,这里钟灵毓秀,这里让人震撼,。 这就是四川,就像歌里唱的一样,这里是神奇的土地,这里是人间的天堂。

九寨沟,你是高原温情的双眼—— 飞机在九黄机场缓缓地降落,走出机舱就分明感受到了高原的冷冽。迫不及待地穿上外套,迎着那凉意浓浓的冷风,望着眼前空旷的天地,苍茫的天空,绵延的群山,不禁在轻轻地说出声,我终于到这里了。 风很凉,拂脸而过,却是清新的,属于高原的味道。汽车沿着蜿蜒的公路向下驶去,我趴在车窗前,看着青山和低谷在我的两侧变幻着风景,广袤辽远的草甸,星星点点的野花,彩色的藏族村寨,斑斓的随风招展的经幡,有着红扑扑的脸蛋的藏族小孩……汽车音箱里播放着高亢悠扬的民族歌谣,轻易就能把人的整个灵魂拉到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九寨沟的美丽早已是深入人心耳熟能详,可在亲眼目睹的时候仍然抑制不住地惊叹连连。那深邃幽静的长海,碧波粼粼水草葱郁的箭竹海,蓝得如牛奶般香醇的熊猫海,孔雀开屏般惊艳的五花海,水平如镜倒影清澈的镜海,芦絮轻舞碧玉蜿蜒的芦苇海,斜风细雨中安宁的犀牛海,阳光下电光火石的火花海;那白水如丝的诺日朗瀑布,奔腾咆哮的树正瀑布,精巧可爱的珍珠滩和熟悉亲切的珍珠滩瀑布;那蓝天绿树下的树正寨子,迎着风猎猎飘扬的彩色经幡,伴随着流水转动的经筒,和藏族老妈妈额头上深深的皱纹…… 漫步在树林里宽宽窄窄的木栈道上,徜徉在水边高高低低的小路上,已经无需过多形容的语言,深呼吸一口这里的空气,听林中鸟儿的浅吟低唱,捡一片飘落在地上的树叶,看阳光下自己的倒影和流水一起叮叮咚咚地奔跑,盯着水中不停旋转的经筒就能发呆好久好久……

Ps:九寨沟一共有三条沟,成Y字形。安排两天的时间,可以把全部的精华景色都走到。 D1,坐车到则渣洼沟的最南端长海,走到五彩池,坐车回诺日朗游客中心,一路往北沿着栈道游览树正沟上的景点:犀牛海,老虎海,树正瀑布,树正寨,树正群海,火花海,芦苇海,盆景滩。 D2,坐车到达原始森林,一路往北游览有画廊之称的日则沟:草海,天鹅海,箭竹海,熊猫海,五花海,孔雀河道,珍珠滩,珍珠滩瀑布,静海。 黄龙,你是儿时记忆的五彩池—— 不知是不是以前学语文学得太执着,还是那些入选的课文给曾经的自己留下太深的文学印象,我总是要在旅途中去寻找那些文字的实体。就像去山西一定要去古木遒劲的晋祠,去延安一定要去贺敬之“双手搂定”的宝塔山,在川北,自然也要去那魂牵梦萦了好久的“五彩池”。 小学时学“五彩池”的课文,还不知道有个地方叫阿坝州,有个地方叫黄龙,只是惊觉世上怎么会有那么神奇的池子呢,直到经年之后,才得知那个美丽的池子在黄龙。 去黄龙的那一天天气很好,很幸运地在路上看到了雪宝顶雪山。因为地震后的修路,进入黄龙的旅游团少了许多,正是我们想要的清静。缆车将我们送到半山腰,走在近4000米海拔的原始森林里,据说六月的时候,这里满山的杜鹃花开成海,如六月飞雪,只是我们无缘看到了。 穿过原始森林,大大小小的黄色钙华滩在我们眼前闪着金光,流水潺潺,溅起水珠,晶莹如粒粒珍珠。登上高台,五彩池在我们的眼里一览无余,阳光有些强烈,耀起的水光让我微微眯起了眼。浅蓝深蓝浅绿深绿,以及钙化堤的金色,大大小小的池子层层叠叠,波光粼粼,清澈晶莹的池水如宝石般透亮。即使没有看到传说的五彩,这样的景色已足以让人沉醉,再无苛求。

(以下,告别文艺的调调——) 都江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去年做都江堰的地震灾后重建规划,读再多的文字都没搞明白那个鱼嘴、宝瓶口、飞沙堰、离堆的各自功用是何。直到站在金刚堤的鱼嘴之上,望着岷江之水从远处奔流而来时,才真正能体会到这个造福千古名扬四海的工程的伟大。 “深挖滩、低做堰”,这对都江堰工程的高度概括不仅仅只是六个字,而是先辈在千年的与自然的抗衡中慢慢积累的经验,李冰父子固然伟大,但那些隐没在历史长河里的民众们又怎么可以被遗忘。走在金刚堤上,三个爱科学的小青年拿着地图讨论颇久,终于差不多搞懂了这个媲美长城的水利工程的工作原理。只是纪念李冰父子的二王庙在地震受到破坏,免不了留下遗憾。 青城山: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青城天下幽”,爬青城山那天是阴天,刚下过雨的青城山,这幽便更甚了。整座上都是郁郁葱葱的,高大的楠木,笔挺的杉树,偌大的芭蕉叶,木亭子上,树干上,道观前的石狮子石墩上,都长满了细细的青苔。 走在林间的石阶路上,身边的绿湿润地好像能滴下水来,皮肤都好像刚刚服了面膜般:)天然图画、全真观、天师洞,经过了一个个的道观来到朝阳洞,小小的道观因山建在高高的崖壁下,由着这大块的天然山石为他遮风挡雨。 行至此,前方通往山顶上清宫的山路却因为地震后的安全因素而关闭了,原路折回太没劲,在看到一条清幽小道时,三人不约而同地走了过去。几乎是垂直往下的石阶,地图上名曰“天梯”。因为鲜有人走动,石阶上覆了薄薄一层青苔。下山的路让人走得神清气爽,脑子里直接迸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诗句。好似忽然明白了为何天下名山总是多名诗,想那些文人雅士走在这样的风景里,必然文思泉涌出口成诗。我自不会作诗,攀附古人的风雅,背上一两首便也自得其乐了。 从天梯上的小径回到正道上,回头才发现小径旁离了块“牌子”,上书“前方危险,禁止通行”,三人一起笑出声来,不知者无罪,不过这偶得的清幽小径也算是弥补了未能上到上清宫的遗憾了。 乐山大佛,守望千年,心已成佛—— 为了近距离地走进大佛,我没有守望千年,却在人流中炙热地拍了两个小时的队伍。。。 黑心的司机把我们拉到东方佛都的入口,而不是乐山大佛的门口,虽说两者是相通的,但是要从东方佛都进门看大佛,就得多花几十块钱买通票。幸运的是我在售票处遇到一个铁面无私的大姐,死活要看我的出团证明,否则导游证也没用。一怒之下,坐了个小三轮回乐山大佛的入口(叫北门)。 相比于那边的清静,这里真是呼啦呼啦的旅游团啊,于是挤在人流中,导游证顺利通过!估计是午餐之后的旅游团高峰,景区里导游的扩音器声此起彼伏。这次从川北一路走来,都是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一下子回归大众旅游真是难以习惯。唯一的好处大概就是可以蹭导游讲解。 走过香火缭绕的凌云寺,终于看到了心心念念的乐山大佛了!拍照的小贩拿着样片推销,“来来,摸大佛了。耳朵,脑袋,眉毛,眼睛,嘴巴,鼻子,一套6张,专业的相机,最好的角度……”不知道是不是受那些忽悠人的影响,我竟然也摸了一套。。。汗一下~~

“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乐山大佛通高70余米,头高约15米。耳长7米,眼长3.3米,肩宽28米。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宁静安详地注视着眼前奔流的江水…… 为了沿着九曲栈道从大佛的头走到大佛脚下,我们在炙热的阳光下喧杂的大众旅游者中汗流浃背地排了两个多小时。 直到站在大佛的脚下,印象中的大佛因这个角度而显得更加伟岸,脚下的岷江水拍打着崖壁,阳光很强烈地射在身上,身畔游人喧杂,而当我抬头仰望大佛的时候,仿佛周身的一切都静止了,只有大佛的眼神,慈悲地望着世间的变迁,悄无声息,转眼便是千年…… 峨眉:两个朋友+两瓶红牛= 9小时,23公里—— “青城天下幽,峨眉天下秀”,先爬青城,再登峨眉,成功地成为“幽秀”的好同学。 在峨眉山,导游证再次遭遇重挫,做旅游车入景区都被无情地拒了,唯一的一次就是趁着人多做了一次索道。泪~~~ 身边的朋友包括我自己都从不曾怀疑自己的脚力。直到来到峨眉山,直到遇上了嘉嘉和姗姗两个爬山强人,才发现自己真的是宅太久了,还是山路不适合我啊~ 峨眉山据说是国内登山路线最长的山,如果要走完每个景点的话,估计得连续走上三天,当然我们还没有自虐到那个程度,尤其是旅行的最后一站已经人困马乏的时候了。 11点,万年寺停车场,开始了峨眉的徒步之旅。登山路上人不多,遇到一个来自黑龙江的阿姨,带着一家人,70多岁的老父亲和20多岁的闺女,从山脚的护国寺一路走上来。阿姨说只要爬到了山顶,回去后做事都会不一样的。 一路上,遇到最多的是下山的人,多是坐索道到山顶,然后步行下山,不过下山也不是什么舒服的事情。我们互相打招呼,互相打气,他们告诉我们离前一站还有多远,然后我们就向着那个短期目标前进。 最让我们感动的是从山山顶下来的老奶奶们,好几个都是70、80多岁的古稀老人,背着进香的袋子,住着木杖,一步一步地从山顶上下来。她们的朝拜,从上山到下山或许要一个多礼拜吧,因为有一颗虔诚的向佛的心,再漫长的山路,她们都甘之如饴。 峨眉山上天气多变,瞬息万象,大雾刚刚弥漫,就被大风吹走;蓝天刚刚露脸,阴云又悄然密布,难怪说“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经过万年寺,路过息心所,到达小巧幽静的初殿,在美丽的华严顶一览众山小。爬过一段无比痛苦的钻心坡,到达洗象池已是6点。终于看到了传说中峨眉上很野的猴子,大猴背着小猴,眼直直地在游客身上找寻吃的东西。 同行的两个MM并无意在此地留宿。继续上行,就是一段如噩梦般的罗汉坡,陡峭的石阶一眼望不到尽头,还要处处留心野猴子忽然出现在眼前,幸好,路上三三两两的人慢慢走到了一起,终于在8点天黑之际到达雷洞坪。 9个小时,23公里,自己都开始佩服自己了!原来认得潜力是无限的,当突破了瓶颈之后,竟然有了健步如飞的感觉。若不是在雷洞坪上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雾,我们估计还会往上爬到卧云庵来尝试下留宿寺庙。 雷洞坪的那一夜,原以为爬了一整天的山,即使站着都能睡着了,却在潮湿的被褥里辗转反侧了大半个晚上差点失眠。 第二日天未亮便又起床,穿着厚大的棉大衣赶往接引殿的索道。第一次见到公共汽车似的索道,一大团人塞在一个大车厢里,然后哗啦啦地运上金顶去。 日出、云海、佛光、圣灯,是峨眉山的四绝。住宿的老板说我们运气很好,连续五天的阴雨天在我们到达的时候放晴。可我们还是无法看到完整的日出,只有长长的一道火烧般的红色云霞。没有看到远处的贡嘎雪山,但却看到了云仙境般的翻腾涌动的云海。 从金顶返回雷洞坪停车场,放弃了坐索道,徒步而下,刚好补齐了上山没有走到那一段路,于是,圆满! PS,峨眉上山之路分A,B线,A线景色优美,路线长,一天基本不可能登顶;B线景色稍逊,但是距离短,适合一天的徒步计划。只是A线上最美的清音阁,一线天没有机会去到,留待下次不自虐的时候再去。

宛小诺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圆梦纳木错 (3人喜欢)
- 一错再错的旅程 (2人喜欢)
- 北线最美的错和最美的微笑 (2人喜欢)
- 北方的空地 (2人喜欢)
- 走进云上的羌塘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