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年
装点在卧室入口的两串五彩花生挂饰三年后依旧色泽如新,长长的红须子在微风拂动下轻轻摇曳。房门上贴的大大的红双喜,四周按上下左右顺序衬着“永结同心”的金字,“同”字已不翼而飞,留下了“永心结”。
还未满五点,当这座城市超过九成的上班族仍埋头于工作或埋身于地铁人潮中时,王柯俊已经倒在了自己家的床上。四点半准时下班,以及骑车仅十五分钟的路程,是他工作仅剩的能聊以自慰的优点。
近来他总这样向别人介绍:“我们做证券的和农民一样,都是看天吃饭的职业”。然而不同的是,一天坏似一天的经济气候反倒催得股市一片绿意盎然。从零七年年底开始,蔓延了整整六年的股灾依旧坏了刹车般无阻且无助。证交所广场上威风凛凛的铜牛迟早有天会褪了角、收了尾、立起身,幻化成熊的模样。
王柯俊所居住的沿海城镇已在这个海派大都会的外环线边缘,远离靶心的地理位置使它不至成为众矢之的,反倒独得一片闹中取静的闲适。
以往回家,王柯俊都会蹑手蹑脚摸到午睡中的儿子身边躺下,鼻子吮吸般品味淡淡的婴儿香,闭上眼睛,身心飘浮,脑中的沙漏轻轻翻转,于是一天仿佛重新开始计时。要不了一刻钟,儿子准会从睡梦里按时醒来。
“爸爸。”每次初醒的小家伙都会扑闪着黑亮的眼珠呆呆地望着自己的父亲,好几秒后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并叫道。毫无保留的笑颜像阳光下开足的向日葵花盘,叫声也像蘸了花粉般香甜。
“Peter醒啦——”从英文儿歌《good morning》里学会了人生第一个外语单词后,所有人都开始这么称呼他——“我们起床了好不好?”
“好——”一个字的回答却拖着长长的尾音,宛如蝌蚪般活泼悠游。
接下来是驾轻就熟的工作,喂水、擦屁股、换尿片、穿衣服,完了以一个张开双臂扑过来的熊抱和亲嘴作为回报。天气适宜的话,王柯俊会领着儿子去附近逛逛,街上再寻常的事物都能触发他无限的好奇。黑白的内心,彩色的视野正是童真的可贵。我们长大后的世界却又与之截然相反。杂货店门口投一元钱的卡通摇摇车是每次必有的节目,虽然很难理解它的吸引力,但柯俊总是乐得看儿子随着童谣欢快起伏的样子。最多的一次,不知不觉连投了十三枚硬币。
然而今天,王柯俊躺在床上,房间里空空荡荡,冷清得像被拔去塞子的保温瓶,平日能渗满每条砖头缝隙的温馨暖意已消散殆尽。电视柜上依次摆放着三张儿子的照片,百天的、一周岁以及两周岁的漂亮艺术照。床头正上方挂着36寸的全家福,相片里刚满月的小Peter肥嘟嘟的脸犹如梨子的形状,正窝在父亲怀里酣甜地睡着,毫不理会摄影师过分活泼地指挥和乱枪打鸟似咔嚓不停的快门声。妻子艾玎坐在沙发扶手上搭住了柯俊的肩膀,头微侧着靠近,仍在哺乳期的她身材尚未恢复。王柯俊也竞赛似得心宽体胖,一张圆脸,全没了棱角。
长久以来,每逢周日一大家子齐聚到外婆家,是十几年保持下来的习惯,自然地如同日近西山时鸟儿归巢一般。柯俊的外婆没上过什么学,识的字在纸上列队怕也凑不满一个连的编制,而且个个笔画单薄,骨瘦如柴,却丝毫不影响她生活智慧的强大。不仅把家里操持得红红火火,在外也是声望甚高。早年村里担任队长的她极年轻时就成了党员,干农活时更是一把好手。再后来负责区看守所三产,又在客户、所长、狱警、犯人各类关系间穿梭自如,事业蒸蒸日上。精明干练而又要强的外婆在柯俊面前又只是个再普通不过的慈祥老人,收敛了所有锋芒,对外孙甚至宠爱有加到袒护的地步。外公是当地初中的数学老师,社交能手,就近的老街上满是相谈甚欢的熟人。却总被外婆揶揄:“你向来只会说空话,真临了事,连个下水道堵了还是要我通,不知道这辈子跟了你有什么好。”不知道有什么好,一辈子却就这么携手走过。也许那就是我们祖辈对于爱情和婚姻的态度。
“为什么每个周末都要去你外婆家报到?”时间久了艾玎对此颇有微言。
“不是报到。”王柯俊一字一顿地强调,接着缓了缓语气问道:“你不觉得家人能够经常聚到一块儿是件很幸运的事情吗?”
“那也用不到这么频繁吧!”
“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从小就是外婆带大的。再说已经养成习惯,不仅是我们,舅舅家不也每次都到吗。”
“以前你是孩子,现在你都有孩子了,凡事都要有变化。”理论角度分析完接着阐述现实问题:“带着Peter又不是说来就来,奶瓶、奶粉、尿片、睡衣甚至玩具哪样能落下,每次都搞得像搬家一样。”
“我不喜欢生活有太多改变。何况现在已经来得少了,难道总让老人抬头空盼着?再说Peter每次来都玩得最高兴,是不是?”王柯俊问向怀里的儿子:“Peter,你喜不喜欢来老太太(太婆的当地方言)家啊?”
“喜欢——”他正学沿街店铺里的招财猫摇摆着手臂。
还未满五点,当这座城市超过九成的上班族仍埋头于工作或埋身于地铁人潮中时,王柯俊已经倒在了自己家的床上。四点半准时下班,以及骑车仅十五分钟的路程,是他工作仅剩的能聊以自慰的优点。
近来他总这样向别人介绍:“我们做证券的和农民一样,都是看天吃饭的职业”。然而不同的是,一天坏似一天的经济气候反倒催得股市一片绿意盎然。从零七年年底开始,蔓延了整整六年的股灾依旧坏了刹车般无阻且无助。证交所广场上威风凛凛的铜牛迟早有天会褪了角、收了尾、立起身,幻化成熊的模样。
王柯俊所居住的沿海城镇已在这个海派大都会的外环线边缘,远离靶心的地理位置使它不至成为众矢之的,反倒独得一片闹中取静的闲适。
以往回家,王柯俊都会蹑手蹑脚摸到午睡中的儿子身边躺下,鼻子吮吸般品味淡淡的婴儿香,闭上眼睛,身心飘浮,脑中的沙漏轻轻翻转,于是一天仿佛重新开始计时。要不了一刻钟,儿子准会从睡梦里按时醒来。
“爸爸。”每次初醒的小家伙都会扑闪着黑亮的眼珠呆呆地望着自己的父亲,好几秒后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并叫道。毫无保留的笑颜像阳光下开足的向日葵花盘,叫声也像蘸了花粉般香甜。
“Peter醒啦——”从英文儿歌《good morning》里学会了人生第一个外语单词后,所有人都开始这么称呼他——“我们起床了好不好?”
“好——”一个字的回答却拖着长长的尾音,宛如蝌蚪般活泼悠游。
接下来是驾轻就熟的工作,喂水、擦屁股、换尿片、穿衣服,完了以一个张开双臂扑过来的熊抱和亲嘴作为回报。天气适宜的话,王柯俊会领着儿子去附近逛逛,街上再寻常的事物都能触发他无限的好奇。黑白的内心,彩色的视野正是童真的可贵。我们长大后的世界却又与之截然相反。杂货店门口投一元钱的卡通摇摇车是每次必有的节目,虽然很难理解它的吸引力,但柯俊总是乐得看儿子随着童谣欢快起伏的样子。最多的一次,不知不觉连投了十三枚硬币。
然而今天,王柯俊躺在床上,房间里空空荡荡,冷清得像被拔去塞子的保温瓶,平日能渗满每条砖头缝隙的温馨暖意已消散殆尽。电视柜上依次摆放着三张儿子的照片,百天的、一周岁以及两周岁的漂亮艺术照。床头正上方挂着36寸的全家福,相片里刚满月的小Peter肥嘟嘟的脸犹如梨子的形状,正窝在父亲怀里酣甜地睡着,毫不理会摄影师过分活泼地指挥和乱枪打鸟似咔嚓不停的快门声。妻子艾玎坐在沙发扶手上搭住了柯俊的肩膀,头微侧着靠近,仍在哺乳期的她身材尚未恢复。王柯俊也竞赛似得心宽体胖,一张圆脸,全没了棱角。
长久以来,每逢周日一大家子齐聚到外婆家,是十几年保持下来的习惯,自然地如同日近西山时鸟儿归巢一般。柯俊的外婆没上过什么学,识的字在纸上列队怕也凑不满一个连的编制,而且个个笔画单薄,骨瘦如柴,却丝毫不影响她生活智慧的强大。不仅把家里操持得红红火火,在外也是声望甚高。早年村里担任队长的她极年轻时就成了党员,干农活时更是一把好手。再后来负责区看守所三产,又在客户、所长、狱警、犯人各类关系间穿梭自如,事业蒸蒸日上。精明干练而又要强的外婆在柯俊面前又只是个再普通不过的慈祥老人,收敛了所有锋芒,对外孙甚至宠爱有加到袒护的地步。外公是当地初中的数学老师,社交能手,就近的老街上满是相谈甚欢的熟人。却总被外婆揶揄:“你向来只会说空话,真临了事,连个下水道堵了还是要我通,不知道这辈子跟了你有什么好。”不知道有什么好,一辈子却就这么携手走过。也许那就是我们祖辈对于爱情和婚姻的态度。
“为什么每个周末都要去你外婆家报到?”时间久了艾玎对此颇有微言。
“不是报到。”王柯俊一字一顿地强调,接着缓了缓语气问道:“你不觉得家人能够经常聚到一块儿是件很幸运的事情吗?”
“那也用不到这么频繁吧!”
“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从小就是外婆带大的。再说已经养成习惯,不仅是我们,舅舅家不也每次都到吗。”
“以前你是孩子,现在你都有孩子了,凡事都要有变化。”理论角度分析完接着阐述现实问题:“带着Peter又不是说来就来,奶瓶、奶粉、尿片、睡衣甚至玩具哪样能落下,每次都搞得像搬家一样。”
“我不喜欢生活有太多改变。何况现在已经来得少了,难道总让老人抬头空盼着?再说Peter每次来都玩得最高兴,是不是?”王柯俊问向怀里的儿子:“Peter,你喜不喜欢来老太太(太婆的当地方言)家啊?”
“喜欢——”他正学沿街店铺里的招财猫摇摆着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