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说
我听说豆瓣上有一亿个人,假设其中可以认为文艺的人占据了万分之一,那就有一万人。人们所感受到的豆瓣多数就出自这一万人之手,他们平常时候看起来和普通人一样,面目可亲或可憎,也吹牛也装逼,但是文艺的轮廓就装在他们每个人的心里,像一群业已分配了壁画区域的画家。
似乎这一万个人的生活又有点面目仿佛,出于同类的聚集,大家零落到相似的地方喝酒扯淡,就像流动的盛宴。在夜晚里那些火花四溅的对话照亮了一段小小的时间,也足以温暖彼此的岁月。
生活很像一个漫长的酒局,故事并不是灿烂到可以做传奇的那种,而是每个人略微异于旁人的部分。人人多少都有点神神经经的理想,平时若有所思的过自己的日子,遇上合适的时机就要义无反顾的发病。而在没发病之前,多少也忍不住寂寞,就在黑黑的城市里找个有亮的地方,接着酒劲上脑,比着掏心窝子献宝,预演或者意淫。
在现实里,生活有冗长的细节,而在这里,在黑夜到来前的一切时间,人物都只是在等待日落,旁人快快的跳跃过了。我们只留下扮演酒桌角色的一部分,大家夜夜笙歌,兴高采烈地融入这个小世界,在一众的奇遇里甘心当个观众。
似乎这一万个人的生活又有点面目仿佛,出于同类的聚集,大家零落到相似的地方喝酒扯淡,就像流动的盛宴。在夜晚里那些火花四溅的对话照亮了一段小小的时间,也足以温暖彼此的岁月。
生活很像一个漫长的酒局,故事并不是灿烂到可以做传奇的那种,而是每个人略微异于旁人的部分。人人多少都有点神神经经的理想,平时若有所思的过自己的日子,遇上合适的时机就要义无反顾的发病。而在没发病之前,多少也忍不住寂寞,就在黑黑的城市里找个有亮的地方,接着酒劲上脑,比着掏心窝子献宝,预演或者意淫。
在现实里,生活有冗长的细节,而在这里,在黑夜到来前的一切时间,人物都只是在等待日落,旁人快快的跳跃过了。我们只留下扮演酒桌角色的一部分,大家夜夜笙歌,兴高采烈地融入这个小世界,在一众的奇遇里甘心当个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