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海。
早就想去看看大海,一直到上周愿望才实现。
其实是想出去走走,清净一下,梳理一下被现实生活搞到一团糟的心情,顺便寻找和感受一些东西,无关旅行。
九月十六号晚上的火车。其实还有另外两趟车,可是我喜欢这趟列车的车次-520。
买到的是最一节车厢的坐票,并没有挨着窗户,多少令我有点失望。没想到上车后一位大哥主动和我换座而他的座位刚好是靠窗的,我当然十分乐意。原来他和我旁边俩人是一起的。
一路上大半时间都是晚上,我还是像往常一样不时望着车窗外,尽管只能偶尔看到一些路过城市的夜景。夜慢慢深了,无法入眠。一直以来坐车都这样,无论是汽车火车,也不管白天晚上。靠着手机打发了大半夜的时间,天微微亮的时候已经到天津站了。天还是阴着,我想大概北方这几天都是阴雨天吧。列车继续前行,车上的乘客越来越少,沿途经过的地方天气却越来越好。
离目的地还有两站的时候,窗外已经能够看到大大的太阳。整个车厢就只剩两个人,列车广播说晚点50分,然后放起歌来。刘若英的两首歌我记得很清楚:<听说>,<原来你也在这里>,听着很有感觉。到终点站的时候,居然木有晚点,很是让我意外。
下了火车后,按计划找到要搭的公交车,没有直接到海边,在燕大站下的车。
我背个包,穿个连帽衫,大概还像个学生吧,反正看门的大爷没搭理我。进了燕大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燕大图书馆和世纪楼。顺着笔直的道路走过去看到图书馆前的雕塑以及两边的教学楼。左转顺着路一直走,操场上新生正在军训,穿的不是迷彩服而是燕大特有的服装。再往前有个书吧和学校纪念品的地方,可是后来我去却什么都没买到。接着沿着燕鸣湖转过去是学生公寓楼和食堂。第一第二第三食堂以及燕大世纪餐厅,都不是很大。公寓楼都叫至某楼,研究生公寓楼除外。沿着道路继续走,就能看到燕山大学的立交桥,也算是燕大的标志性建筑吧。没往桥上走,继续沿着道路前行,是各学院院楼。一路走过,在文法学院前我停了一会儿但是没有进去。这就是她曾经学习和生活了四年的地方。那个时候的我,却没了她的消息,也不知道怎么打听她的联系方式,校内网曾经搜到她的主页 ,却什么都没有,加好友的请求也一直没有回应。如果不是腾讯微博朋友圈,也许至今没有她的消息,这点我很感谢腾讯。接着路过体育馆,穿过燕大小区,经过满是爬山虎的建筑工程学院,我又回到大门进来时的主干道,出了大门。
从燕大出来已经下午一点多。我在学校附近找了一家兰州拉面馆吃了点东西,不是很贵但觉得很不习惯。接下来就是寻找住的地方了,毕竟是旅游城市,虽然是淡季,路上举着日租房牌子的大妈大婶也很多,被一大妈拦住后,我跟着去看了下房子。便宜是不错,可是住的地方实在不怎么样。最后还是按照出发前的计划在燕大附近找了间宾馆。开了房间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好好睡了一觉,算是弥补前一晚的失眠。
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多。吃过饭后我决定去看看晚上的燕大。学校的夜晚都有种静谧的感觉,让人感到平静。我在燕鸣湖边的石凳上静静的坐了半个多小时,现在想起,也说不上是种怎样的心情。
晚上十点多,回到住的地方。洗了个澡,似乎疲惫也洗掉不少,躺在床上看着电视就睡着了。不知道是不是换了地方不习惯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我又梦魇了,看看时间12点多,电视还开着。不知过了多久才又睡着。
9月18号,早上8点多醒来。洗漱完后出门找了个卖早点的小摊,吃了两根油条一碗豆浆。搭公交车往北戴河方向去。一路上来不及细细欣赏沿路的风景,让我有了回来时步行的想法。到了鸽赤路下的车,跟着手机地图寻找鸽子窝公园。我其实只想看海,在公园附近溜达一圈发现还是得进公园里面才行。买了票进到公园里,总算见到期盼已久的大海。虽然早就知道也曾在电视电影里见识大海的辽阔浩瀚,可是身临其境的感觉还是不一样的。公园里游客不是很多,很多都是跟团旅游的,大概有三四个旅游团吧。几乎所有人都在拍照留念,让别人拍自己或者帮别人拍。我也在拍,不过拍的是风景。一个人在公园里游荡了许久,出来的时候11点多。我记得来的时候公交车也就几站的样子不是很远,而我想沿路走走看看,于是决定步行往回走。公园附近马路两边,除了饭馆旅馆还有各种干部培训中心。我心里想,是不是叫度假中心更合适。从鸽赤路回到滨海大道,沿着滨海大道走了一段,发现有沿海栈道,便沿着栈道走。也不知道要到哪里,只是一直走着。穿过一段灌木丛,到了海滩上,我开始有点后悔买票到公园里。就我感觉来讲,这里的景色比公园里好太多了。蓝天、碧海、翱翔或觅食的海鸥,没有人多的喧嚣与吵闹。我脱下鞋袜放在沙滩上,慢慢走到海水里,静静的感受海风吹过,聆听海水的声音以及海鸥的鸣叫声。感觉如此平静,而我又想起了她。不知道过了多久,我回到岸边,赤脚沿着栈道走了一会儿,有个小亭子,在木椅上歇了会,,把鞋子穿上。从栈道的一个出口又回到滨海大道上,太阳大大的,而我就这样往回走。记得来的时候只有几站地,可是走了很久还是看不到市区的影子。来来回回的公交车很多,可是没有站牌。好不容易走到一个站牌前面,等了很久却没有车,当我继续步行一段路的时候,车似乎又多了起来,这让我很感慨。打开手机地图一看我才往回走了一点点的路。纠结一番,还是打了个出租车回到住的地方。
晚上吃过饭,早早休息了,准备第二天到海边看日出。
19号早上5点被设置的闹钟叫醒,出门打算看日出去,天气却不是很好,只好回到宾馆里睡回笼觉,
其实是想出去走走,清净一下,梳理一下被现实生活搞到一团糟的心情,顺便寻找和感受一些东西,无关旅行。
九月十六号晚上的火车。其实还有另外两趟车,可是我喜欢这趟列车的车次-520。
买到的是最一节车厢的坐票,并没有挨着窗户,多少令我有点失望。没想到上车后一位大哥主动和我换座而他的座位刚好是靠窗的,我当然十分乐意。原来他和我旁边俩人是一起的。
一路上大半时间都是晚上,我还是像往常一样不时望着车窗外,尽管只能偶尔看到一些路过城市的夜景。夜慢慢深了,无法入眠。一直以来坐车都这样,无论是汽车火车,也不管白天晚上。靠着手机打发了大半夜的时间,天微微亮的时候已经到天津站了。天还是阴着,我想大概北方这几天都是阴雨天吧。列车继续前行,车上的乘客越来越少,沿途经过的地方天气却越来越好。
离目的地还有两站的时候,窗外已经能够看到大大的太阳。整个车厢就只剩两个人,列车广播说晚点50分,然后放起歌来。刘若英的两首歌我记得很清楚:<听说>,<原来你也在这里>,听着很有感觉。到终点站的时候,居然木有晚点,很是让我意外。
下了火车后,按计划找到要搭的公交车,没有直接到海边,在燕大站下的车。
我背个包,穿个连帽衫,大概还像个学生吧,反正看门的大爷没搭理我。进了燕大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燕大图书馆和世纪楼。顺着笔直的道路走过去看到图书馆前的雕塑以及两边的教学楼。左转顺着路一直走,操场上新生正在军训,穿的不是迷彩服而是燕大特有的服装。再往前有个书吧和学校纪念品的地方,可是后来我去却什么都没买到。接着沿着燕鸣湖转过去是学生公寓楼和食堂。第一第二第三食堂以及燕大世纪餐厅,都不是很大。公寓楼都叫至某楼,研究生公寓楼除外。沿着道路继续走,就能看到燕山大学的立交桥,也算是燕大的标志性建筑吧。没往桥上走,继续沿着道路前行,是各学院院楼。一路走过,在文法学院前我停了一会儿但是没有进去。这就是她曾经学习和生活了四年的地方。那个时候的我,却没了她的消息,也不知道怎么打听她的联系方式,校内网曾经搜到她的主页 ,却什么都没有,加好友的请求也一直没有回应。如果不是腾讯微博朋友圈,也许至今没有她的消息,这点我很感谢腾讯。接着路过体育馆,穿过燕大小区,经过满是爬山虎的建筑工程学院,我又回到大门进来时的主干道,出了大门。
从燕大出来已经下午一点多。我在学校附近找了一家兰州拉面馆吃了点东西,不是很贵但觉得很不习惯。接下来就是寻找住的地方了,毕竟是旅游城市,虽然是淡季,路上举着日租房牌子的大妈大婶也很多,被一大妈拦住后,我跟着去看了下房子。便宜是不错,可是住的地方实在不怎么样。最后还是按照出发前的计划在燕大附近找了间宾馆。开了房间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好好睡了一觉,算是弥补前一晚的失眠。
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多。吃过饭后我决定去看看晚上的燕大。学校的夜晚都有种静谧的感觉,让人感到平静。我在燕鸣湖边的石凳上静静的坐了半个多小时,现在想起,也说不上是种怎样的心情。
晚上十点多,回到住的地方。洗了个澡,似乎疲惫也洗掉不少,躺在床上看着电视就睡着了。不知道是不是换了地方不习惯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我又梦魇了,看看时间12点多,电视还开着。不知过了多久才又睡着。
9月18号,早上8点多醒来。洗漱完后出门找了个卖早点的小摊,吃了两根油条一碗豆浆。搭公交车往北戴河方向去。一路上来不及细细欣赏沿路的风景,让我有了回来时步行的想法。到了鸽赤路下的车,跟着手机地图寻找鸽子窝公园。我其实只想看海,在公园附近溜达一圈发现还是得进公园里面才行。买了票进到公园里,总算见到期盼已久的大海。虽然早就知道也曾在电视电影里见识大海的辽阔浩瀚,可是身临其境的感觉还是不一样的。公园里游客不是很多,很多都是跟团旅游的,大概有三四个旅游团吧。几乎所有人都在拍照留念,让别人拍自己或者帮别人拍。我也在拍,不过拍的是风景。一个人在公园里游荡了许久,出来的时候11点多。我记得来的时候公交车也就几站的样子不是很远,而我想沿路走走看看,于是决定步行往回走。公园附近马路两边,除了饭馆旅馆还有各种干部培训中心。我心里想,是不是叫度假中心更合适。从鸽赤路回到滨海大道,沿着滨海大道走了一段,发现有沿海栈道,便沿着栈道走。也不知道要到哪里,只是一直走着。穿过一段灌木丛,到了海滩上,我开始有点后悔买票到公园里。就我感觉来讲,这里的景色比公园里好太多了。蓝天、碧海、翱翔或觅食的海鸥,没有人多的喧嚣与吵闹。我脱下鞋袜放在沙滩上,慢慢走到海水里,静静的感受海风吹过,聆听海水的声音以及海鸥的鸣叫声。感觉如此平静,而我又想起了她。不知道过了多久,我回到岸边,赤脚沿着栈道走了一会儿,有个小亭子,在木椅上歇了会,,把鞋子穿上。从栈道的一个出口又回到滨海大道上,太阳大大的,而我就这样往回走。记得来的时候只有几站地,可是走了很久还是看不到市区的影子。来来回回的公交车很多,可是没有站牌。好不容易走到一个站牌前面,等了很久却没有车,当我继续步行一段路的时候,车似乎又多了起来,这让我很感慨。打开手机地图一看我才往回走了一点点的路。纠结一番,还是打了个出租车回到住的地方。
晚上吃过饭,早早休息了,准备第二天到海边看日出。
19号早上5点被设置的闹钟叫醒,出门打算看日出去,天气却不是很好,只好回到宾馆里睡回笼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