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手写字体有温度
朋友到处去,总爱给我捎张明信片。
厦门的,凤凰的,西安的,平遥的,新疆的,海南岛的,贵州的,桂林的,甚至收过马来西亚的。有让人在法国尝试给我寄一张,却没有收到的。
明信片的内容五花八门,有表达想念的,有碎碎念的,有什么都不写只写个地址和收件人的。有些人只要出门旅游,一定会给我寄,有的人偶尔给我寄一张。
每次收到,都感谢不尽。
直到今天,收到kam的两张明信片,看到她手写的字体的时候,我才觉得我真正感受到明信片真正的最原始的意义。
明信片应该属于千山万水,又应该属于慢资讯,慢联系的年代。
这个网络发达的年代,早就没有了慢资讯慢联系,更没有什么千山万水。大家都以弹指一挥间能指点地球另一面为乐。
虽然只要我想,我就能联系到有着时差的住在地球另一面的kam,又或者偷偷看看她的空间和微博就知道她最近干嘛。
但是那么近那么远,看着她发出来的文字,和我自己打的字有什么区别么?
直到收到她的明信片。
从前读高中时,我们是坐在前后桌都要写信,传纸条的人,有什么话,矫情的不矫情的,连下课吃不吃饭这样的琐碎都要写出来。我们一起,好像说过很多话,但是又好像没有怎样出过声。
她的字,我梦里都能认出来。
所以一收到她从湾湾寄来的明信片,一下子就让我仿佛回到高中那个热辣辣的宿舍。她半夜起来扇着扇子,我会问她,干嘛,她就说,好热啊。
这些从她手中写出来的字迹,和她网络上打出来的字完全不同,有着温度。
她在正文的开始,连我的名字都没有写,就碎碎念了一些有的没的,就像高中课堂上我收过的她的纸条一样,就像她刚刚才叫过我的名字所以现在不用再称呼一次一样。
我忽然好想给她写封信。虽然不知道要写什么。
但是很想给她用手写封信,让她看看我的字迹。
不如告诉她,hey,在漂洋过海,经过千山万水后,你的温度,我还是收到了。
厦门的,凤凰的,西安的,平遥的,新疆的,海南岛的,贵州的,桂林的,甚至收过马来西亚的。有让人在法国尝试给我寄一张,却没有收到的。
明信片的内容五花八门,有表达想念的,有碎碎念的,有什么都不写只写个地址和收件人的。有些人只要出门旅游,一定会给我寄,有的人偶尔给我寄一张。
每次收到,都感谢不尽。
直到今天,收到kam的两张明信片,看到她手写的字体的时候,我才觉得我真正感受到明信片真正的最原始的意义。
明信片应该属于千山万水,又应该属于慢资讯,慢联系的年代。
这个网络发达的年代,早就没有了慢资讯慢联系,更没有什么千山万水。大家都以弹指一挥间能指点地球另一面为乐。
虽然只要我想,我就能联系到有着时差的住在地球另一面的kam,又或者偷偷看看她的空间和微博就知道她最近干嘛。
但是那么近那么远,看着她发出来的文字,和我自己打的字有什么区别么?
直到收到她的明信片。
从前读高中时,我们是坐在前后桌都要写信,传纸条的人,有什么话,矫情的不矫情的,连下课吃不吃饭这样的琐碎都要写出来。我们一起,好像说过很多话,但是又好像没有怎样出过声。
她的字,我梦里都能认出来。
所以一收到她从湾湾寄来的明信片,一下子就让我仿佛回到高中那个热辣辣的宿舍。她半夜起来扇着扇子,我会问她,干嘛,她就说,好热啊。
这些从她手中写出来的字迹,和她网络上打出来的字完全不同,有着温度。
她在正文的开始,连我的名字都没有写,就碎碎念了一些有的没的,就像高中课堂上我收过的她的纸条一样,就像她刚刚才叫过我的名字所以现在不用再称呼一次一样。
我忽然好想给她写封信。虽然不知道要写什么。
但是很想给她用手写封信,让她看看我的字迹。
不如告诉她,hey,在漂洋过海,经过千山万水后,你的温度,我还是收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