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公益的一些浅见
常有人认为:公益就是植树造林,就是捐款捐物,就是一群无聊透顶吃饱了撑得没事做的人搞出来的形式主义。在这个浮夸的时代,确实有很多人打着公益的幌子去换取一些什么:比如5.12地震有些企业对捐款数额的攀比;也有一些人根本不知道为了什么而公益:只是觉得大家都公益,我也要公益;还有一些人参加公益活动的目的不纯:锻炼能力,结交朋友,甚至是游山玩水...那么公益究竟是什么?我的理解:公益是一种意识,其出发点来源于爱。你一定认为这句话很俗,也许看到这你就不想看下去了,那也没关系,depends your choice,我还是愿意和大家分享我的浅见:
《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和我们分享爱的定义: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这是一个心理学家的角度提出的定义。我很喜欢这个定义:首先是有自我完善的意愿。这是一种原动力,如果你的内心不希望自己变得更好就谈不上希望别人过得更好,自己好与别人好并不矛盾,事实上,这是一种双赢的关系。在公益这个角度讲就是你必须先要自己做到爱你自己,注重身心平衡,才能去关心周围的人,关心这个世界。这是水到渠成的过程。当前者的意识贯穿自己的头脑之后,后者自然而然体现出来了,这也就是促进自我和他人的心智成熟的体现。
在来谈谈“意识”。有一句话叫做“救急不救穷”,我们从小就知道,改变穷困的根本途径在于改变人的意识,让穷人有“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价值,改变命运”的意识。公益也是如此:一方面我们要改变被施予帮助对象的意识;另一方面我们要让更多的人树立公益意识。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想插一个问题,也就是公益的范围:
我们通常接触到的公益大多和以下词汇有关:环保,贫困,老人,儿童,灾难,疾病等等,我认为这些都是狭义的公益。当我们真正树立了公益意识之后,公益可以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今天不开车,乘坐交通工具去上班,这是公益;今天你兑现了一个对家人的承诺,这是公益;今天你讲了一个故事,开导了闷闷不乐的朋友,这是公益;今天你扶起了一个跌倒的孩子,这也是公益。而这些小事都远比那些喊着口号,浪费人力物力的形式主义公益活动要有意义的多。常常有人跟我讲他多么多么的热爱公益,想要参加公益活动却没有找到机会,其实这些小事都是公益的体现。我们大可以延展公益的词汇——“包容,乐观,自信,和谐......”
好了,我们再来回到刚才那个问题——公益意识。公益活动归根结底是要改变人的意识,让公益意识渗透到我们的思想深处。抗震救灾的根本目的是要帮助人们恢复信心,修复心理创伤;绿色环保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行动让更多的人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渗透环保理念;希望工程的根本目的是让孩子们树立乐观向上,改变命运的信心。我们所募得的善款,所种的树苗,所捐的图书都不是活动最根本的目的,都只是一种形式而已,根本的目的是建立一种公益意识。
朋友们,我们做事要注重实质!当你去参加公益活动的时候,先问问自己参加的意义,要为这个活动做什么贡献;当你组织公益活动的时候先问问自己这个活动要达到什么目标,要起到什么样的影响,改变什么样的状况?想明白这些,事后再进行反思才是完善的过程,才能起到改变的作用。不要为了做公益而做,这样的举动只能是徒劳,无法改变任何状况。
最后,我们一起做一个小游戏吧:在你的聊天工具(QQ,MSN,飞信等等)的状态上补充一句话:当你看到这条状态的时候,请活动活动自己的肩颈,这样可以预防颈椎病,肩周炎。每天对着电脑对我们的肩颈伤害很大,而只要每隔一两个小时活动一下就可以改善这种状况,也许真的就有人因为每天看到了你的状态,养成了活动肩颈的习惯,而免于颈椎病的折磨呢。希望我们都可以把这个活动和周围的人分享。小小的举动,改变的却是很多,爱心传递,不仅仅是口号!
《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和我们分享爱的定义: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这是一个心理学家的角度提出的定义。我很喜欢这个定义:首先是有自我完善的意愿。这是一种原动力,如果你的内心不希望自己变得更好就谈不上希望别人过得更好,自己好与别人好并不矛盾,事实上,这是一种双赢的关系。在公益这个角度讲就是你必须先要自己做到爱你自己,注重身心平衡,才能去关心周围的人,关心这个世界。这是水到渠成的过程。当前者的意识贯穿自己的头脑之后,后者自然而然体现出来了,这也就是促进自我和他人的心智成熟的体现。
在来谈谈“意识”。有一句话叫做“救急不救穷”,我们从小就知道,改变穷困的根本途径在于改变人的意识,让穷人有“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价值,改变命运”的意识。公益也是如此:一方面我们要改变被施予帮助对象的意识;另一方面我们要让更多的人树立公益意识。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想插一个问题,也就是公益的范围:
我们通常接触到的公益大多和以下词汇有关:环保,贫困,老人,儿童,灾难,疾病等等,我认为这些都是狭义的公益。当我们真正树立了公益意识之后,公益可以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今天不开车,乘坐交通工具去上班,这是公益;今天你兑现了一个对家人的承诺,这是公益;今天你讲了一个故事,开导了闷闷不乐的朋友,这是公益;今天你扶起了一个跌倒的孩子,这也是公益。而这些小事都远比那些喊着口号,浪费人力物力的形式主义公益活动要有意义的多。常常有人跟我讲他多么多么的热爱公益,想要参加公益活动却没有找到机会,其实这些小事都是公益的体现。我们大可以延展公益的词汇——“包容,乐观,自信,和谐......”
好了,我们再来回到刚才那个问题——公益意识。公益活动归根结底是要改变人的意识,让公益意识渗透到我们的思想深处。抗震救灾的根本目的是要帮助人们恢复信心,修复心理创伤;绿色环保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行动让更多的人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渗透环保理念;希望工程的根本目的是让孩子们树立乐观向上,改变命运的信心。我们所募得的善款,所种的树苗,所捐的图书都不是活动最根本的目的,都只是一种形式而已,根本的目的是建立一种公益意识。
朋友们,我们做事要注重实质!当你去参加公益活动的时候,先问问自己参加的意义,要为这个活动做什么贡献;当你组织公益活动的时候先问问自己这个活动要达到什么目标,要起到什么样的影响,改变什么样的状况?想明白这些,事后再进行反思才是完善的过程,才能起到改变的作用。不要为了做公益而做,这样的举动只能是徒劳,无法改变任何状况。
最后,我们一起做一个小游戏吧:在你的聊天工具(QQ,MSN,飞信等等)的状态上补充一句话:当你看到这条状态的时候,请活动活动自己的肩颈,这样可以预防颈椎病,肩周炎。每天对着电脑对我们的肩颈伤害很大,而只要每隔一两个小时活动一下就可以改善这种状况,也许真的就有人因为每天看到了你的状态,养成了活动肩颈的习惯,而免于颈椎病的折磨呢。希望我们都可以把这个活动和周围的人分享。小小的举动,改变的却是很多,爱心传递,不仅仅是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