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台灣─林和杉油畫展
![]() |
展出內容:印象台灣─林和杉油畫展
展期:103年10月01日~12日
茶會:103年10月04日 下午3點
主辦:孟焦畫坊
地點:台北市士林區雨農路17-2號1樓
印象台灣
陳柏宇
做為一位藝術愛好者,第一次欣賞到和杉的作品,對其光影的補捉、深綠銀灰色彩所呈現的纖細筆觸、濃郁的鄉野氛圍,令人印象深刻。這次有幸為和杉2014年個展寫序文,至感榮幸。
和杉的創作理念一直以來遵循“印象派的外光主義”,即堅持戸外寫生並將當下瞬間的美化為永恆而呈現在畫布上,追求藝術上的永恆性。舉凡遠離都會喧囂的鄉間自然、或是深山幽谷皆是創作的泉源。和杉運用了印象派的“筆觸分割技法”補捉大自然的瞬間美,觀者欣賞作品時的“視覺混合”呈現出色彩效果。並師法“天空之王”法國海景畫家「布丹」,時常觀察大自然並戸外寫生,色彩、筆觸上充滿自信,在陰影方面常以紫色來處理。
這次個展分為三個系列,一是「水光山色」,二是「鄉野閑情」,三是「街景風情」。系列一的“台西彩霞”構圖以遠景的兩根燈塔與中景的船筏形成穩定的三角形,近景的船筏略呈S形的律動,與中遠景的静態感形成一種呼應,畫面更以互補色的藍與橙來強調色彩的豐富性。其次,系列二的“六十石山之美”以俯瞰角度來創作,巧妙地描繪出天空、大氣微妙的變化,被大氣包圍的村落所呈現的色彩,更増添其躍動感。另一作品“積善人家”畫面呈現午后農家瓜棚下雞鴨成群,一片祥和,典型台灣農家樂。系列三的“中山教會”強調構圖的垂直性,教堂的主建築穩定畫面的重心,並與周圍建築物形成和諧的關係,似乎在告訴世人宗教救贖的情操。
誠如美國藝術家巴尼特・紐曼(Barnett Newman)所言“The Meaning must come from the seeing, not the talking”,藝術並非以語言呈現,而是透過觀者與作品面對面的對話才能理解其藝術性。最後,誠摯邀請各界人士駕臨孟焦畫坊,不吝給予賜教與鼓勵。
林和杉 畫歷
1972年 台灣˙雲林
1990 畢業於復興美工繪畫組並於在學期間獲國際義大利美術比賽西畫類首獎
1999 油畫首次個於台北古典藝術中心
2001 獲第64屆台陽美展油畫銅牌(世華銀行獎)
2002 獲第26屆全國油畫展銅牌(新光人壽獎)
作品「台灣高山情」參展日本第七屆藝術未來展於東京都美術館
油畫個展於新莊文化藝術中心(作品「晨曦」由歷史博物館典藏)
2003 第66屆台陽美展油畫優選獎
油畫展於台大文藝走廊
油畫個展於新莊文化藝術中心(作品「晨曦」由歷史博物館典藏)
2004 台灣之美油畫展於行天宮附設玄空圖畫館敦化總館
2004「台灣百景」油畫個展於南畫廊
2005 日本˙台灣A-21 ART國際美術交流展於中正紀念堂志清廳
2005 油畫作品入選第三屆聯邦美術印象獎
2005 油畫作品[豐收]刊登11月講義雜誌封面
2005 油畫個展於新店圖書館
2006 油畫作品〔傳承〕參展法國春季藝術沙龍展
2006 油畫作品[中山樓美景] 由國父紀念館典藏
2007「 彩繪台灣」印製月曆桌曆選集(土地銀行月曆桌曆)
2007 油畫作品(傳承)刊登9月講義雜誌封面
2008 法國沙龍跨世界巡迴聯展
2009 油畫個展於萬芳藝術館(一樓文山畫廊
2009 第33屆全國油畫優選獎
2010 台灣采風 油畫個展於七色一味畫廊
2010 油畫作品(玉山)前副總統呂秀蓮女士收藏
2011 台北國際花博美術比賽西畫類第一名
2012 台北市立社教館油畫邀請個展
2012 臺灣土地銀行(台灣之美) 林和杉油畫展
2012 台灣藝術家法國沙龍學會(TFA)跨國際巡迴展於國立歷史博物館
美國夏威夷檀香山市政廳展出
2013 台灣 日本A-21 ART國際美術交流展於雲林文化中心
2013 台灣21世紀名家巡迴展於高雄佛光緣美術館.台中文化會館.新竹市文化局.台北市議會
2014 法國沙龍巡迴展於新竹文化中心.台中港區藝文中心.屏科大藝文中心
2014 (藝愛台灣)花蓮門諾醫院扶輪藝術家義賣
2014 油畫聯展於台南藝術博覽會
2005~2014油畫個展於孟焦畫坊
![]() |
六十石山之美 40M 2014
![]() |
台西彩霞 25F 2014
![]() |
鄉野花海 20M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