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备案存档之:利郎 胡诚初
有时候找一个人很难,虽然我们见过无数次.我有他手机,可要办一件事却实在不容易.虽然这事成不成和我工资无关,和我有无成就无关.可是我还是颇为认真得研究了他一番,不自觉得发现,两三年前见的人果然没有深谈过,不过,谁又愿意和俺这小朋友深聊.呃.....
全当学习...
(一)
我眼中的陈道明 来源:利郎时装 作者:胡诚初
四年了,作为利郎公司聘请形象代言人具体操作者的我,与陈道明经过了相识、相知到相交。使我对他的为人处事有了一个真正的了解。这也应了“只有沟通、才能理解”的名言。
在确定陈道明作为我们企业的形象代言人,而需要直接去面对他时。社会上对演艺界的评论、对一些明星的传闻以及考虑到我们是做服装的,他能否演绎我们服装定位风格的等等疑虑,使我不得不带着一种忧心忡忡的心情去进行会面。当我们第一次与其洽谈代言之事时,我才发现,他原来是一位很有涵养、而且对服装的理解有如此之深的演员。
他,作为一个演员,应邀为企业作形象代言人,决不是轻易答应的。他认为作为一个企业的形象代言人,首先,要了解企业的实力、企业的格调、企业的产品风格;然后是自己本身的性格、习惯能否与企业相匹配。因为,作为代言人是代表企业的形象,而企业同样也是代表着代言人的形象。没有这两者的统一,那就纯粹是一种拙劣的商业行为。当他看到我们产品风格及品质后,在赞美我们服装优点的同时,也对我们服装的设计提出了真诚的看法。交流之中,我被他那种对服装的理解和追求,(后来才知道,拍摄黑洞电视剧的服装都是他亲自去挑选的),使我这个半路出家做服装的人,都大有自叹弗如的感觉。在与他交谈了一会后,就把我先前的疑虑,冲刷得一干二净。原来他是那种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的人,并非传言中那么“惜言”、那么高傲。
以致在后来的接触中,我们可以做到无话不谈,而且是畅开胸怀。
他不喜欢过于地抛头露面,对媒体更是敬而远之;他不喜欢哗众取宠,也不喜欢参加评奖之类的活动,却热衷于公益事业。当人人向往名利,不择手段的往自己怀里揽荣誉的时候,他这种“低调处世”的态度,无疑就是一种退。正如他说的“欲而不做,为之克制。如果原本就不欲,也就无所谓克制。”寥寥数语,犹如桃花仙境,豁然开朗。天空海阔之境,前进一步,是实力;后退一步,则是红尘中的智慧。这就是:进,固然需要努力;退,更需要智慧用心的真实写照。
他性格相当内敛,有修养而不做作、有才华而不外露;他是那种孤独不寂寞、冷峻不冷酷、浪漫不散漫、忙碌不盲目、张驰有度、内外兼修的人。在生活中,那种浓郁的家庭责任;在交友中,那种豪爽的朋友义气;在工作中,那种追求完美的执著精神;在处事中,那种严于律己的风范……,的确让人钦佩。难怪乎他在演艺界中,能得到圈里人的认同;在观众中,能得到影迷们的爱戴;在国外的同行中,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这一切决不是偶然的,这是一种文化、道德、修养的综合体现。
记得我们的一次交谈中,他的一段话留给了我至深的印象:“人在走红时,饭桌上、公众场合中,大家都围着你一个人转。但是,人,总是会老的、总是会有走下坡路的时候。如果人在走红的时候,不注意低调处事,一旦到了不走红时,你又将如何对待生活呢?”
古人关于进退的理念,往往是“进则从政,兼济天下;退则归隐,独善其身。”而他,一个身处在五色光环中的人,能够在这个时候懂得选择什么,放弃什么,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当别人趋之若鹜时,有几人能够想到为将来的必然冷落潇洒而退?
我和他都不认为他是个完人,但是,我却为公司选中他作为我们的形象代言人而感到庆幸。
有人说我处事简单
我认为——
进,
固然需要勇气
退,
更需要智慧用心
取舍之间,彰显智慧
简约,而不简单
看了这段利郎的广告语,你会像我一样的认识陈道明.
(二)
从上海到晋江:胡诚初真切感受新“晋”商
“我说的‘晋’商,不是山西简称的晋,而是晋江的晋。我为什么能够在晋江呆到十年?是因为我非常喜欢这里的创业氛围,这种氛围是别的地方没有的。晋江独特的创业氛围,让它形成独特的商帮,就是晋商。”利郎董事、副总裁胡诚初如是说。
晋江的经济特色
“晋商”从渊源上来讲,有很大一部分人从河南、山西太原等北方迁来。
“当时走南下的人感觉到这里没地方可以发展,所以很大一部分人去了海外,因此晋江籍的华侨比例很大,几乎占二分之一。从这个比例上来看,改革开放的时候,这部分人带来的资金是很大的。当初刚开始改革开放,可以运作民营企业的时候,这里的人很穷,就靠这些华侨内地投资,所以你现在看晋江的企业,很多都是挂着合资或外资企业,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经济特色。”胡诚初说。
因此可以说,华侨经济是晋江企业独特的经济特色之一。
而晋江企业家的睿智,也让胡诚初钦佩:“晋江这边的企业家,他们不缺战略。能够从改革开放存活到现在的企业,企业老板都很有经验,他们的战略思想都是不缺的,虽然他们学历不高,但是学识很高。所谓学识很高,就是说他们能够在实践当中,跟人的接触当中去摸索一些东西,去提升自己。他们的学习方法,很多的,不一定说是看书,更多的是通过交谈交流,喝茶吃饭。我们王总就特别的明显,他经常就是通过这样的形式来把人家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我觉得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
在晋江,记者了解到,很多企业相当于是白手起家,从一家缝纫店到一家跨国服饰公司;从一个制鞋作坊发展到一家上市企业。晋江商人的创业热情和商战谋略,也就成了晋江企业的另一重要特色。
人们都说闽商爱拼。现在,闽商的“拼劲”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胡诚初认为,闽南人这种爱拼才会赢的精神也是逐步会转化的,转化得更有理性了。“随着企业的扩大,知识性的提高,现在也是要善拼,会拼,而不是单纯的敢拼,敢拼就会失败了。现在的创业条件跟二三十年代完全不同了,时代不一样,也没有那么多优惠政策,法制也相对健全了,不会让你去钻空子,光敢拼是拼不出东西的。”
对晋江的企业和品牌有所了解就不难看出,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来势凶猛的广告攻势。形形色色的晋江品牌广告,曾一度让央视五套有了“晋江频道”的代名词。
“比如我在上海的时候,上海当时有很多品牌,凤凰啊,永久啊,大白兔啊,这么多有影响力的品牌,但是我来了之后,这些品牌就逐步消亡了。而晋江是从没有品牌,现在慢慢变成大品牌云集的地方。我们看整个晋江,107万人口,将近100多个品牌,有将近50几个驰名商标,光代言人就请了1100多个,所以你看看它这种创业的氛围真的很了不起。”胡诚初由衷感叹。
“睡不着的晋江人”
晋江商人是出了名的狠拼。曾经有人说晋江企业家都很拼命,一方面是由于以前穷怕了,另一个原因是大家都在一个地界上,彼此看着、比着。
胡诚初说:“晋江这里经常讲说‘非常6+1’、‘白+黑’。6+1就是6个工作日,再加上星期天,白加黑就是加上晚上和白天,所以在这种做法下,就感觉到很有激情。其实就是闽商风格的感染,所以这里的人你想为什么这样?就是‘睡不着的晋江人’。‘睡不着的晋江人’就是他永远都感觉到睡不着,太有紧迫感,有一百万了也睡不着,一千万还睡不着,一个亿还睡不着,十个亿还是睡不着,因为你在前进的时候,前面有排头兵,后面有追兵。那在这个当中,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自己不进,那不进则退,所以闽南人的爱拼才会赢的风格就发挥得淋漓尽致。”
也就是这种氛围,让十年前还在上海的胡诚初先生感觉影响甚大:“98年以前我没有到利郎工作的时候,我也经常到闽南,来这里一般都是十天半个月的。在这十天半个月里面,我就感受这里的这种氛围和做事风格,这种氛围让我觉得很激动,影响很大,回到上海后也想大干一场,但回去十天以后就没有这个热情了,因为周边没有这个氛围,就是太正常了,就是上班下班上班下班,它没有一种氛围,不象闽南这个地方有这种拼的氛围。”
于是,带着对晋江特别的情愫,胡诚初来到了晋江,一呆就是十年。
十年之变
晋江企业以家族企业为主,晋江企业的十年之变也透过这些家族企业反映出来了。
在胡诚初看来,十年之变经历了三个阶段:
——十几年前,这些企业都是处于一种家族文化的阶段。所谓家族文化就是当时在家族创业的时候,家族式企业是没有管理的,谁都可以说了算,谁又都可以说了不算,就是任其自然发展。它是一种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没有规则的管理,只是做了规定,你这个必须这样做,那个必须那样做。
——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从家族文化转化为一种老板文化,这个阶段的形成,是这个企业的管理阶层经过筛选,筛选之后突出了某一个人,突出了他的经验能力跟管理,然后他把他的思维转化为大家自觉的行动,这时他制定了一些制度和规则,用制度来管人。这是一种管理的科学,从管理技术到管理科学。
——现在的晋江企业已经进入第三个阶段,逐步从老板文化转化为企业文化。所谓老板文化转化为企业文化,就是说把这些东西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取真,把它提炼出来,经过历史的沉淀,变为员工自觉的行动。
闽商发展到现在,企业家在完成资金累积后开始转入对自身素质提升的阶段,从一个现象来看,就是晋江企业家在慈善行业有显著作为。胡诚初理解,这是福建商人升级到企业家阶段的表现。
他说:“其实商人应该算是生意人,但实际上现在对于很多闽商来说,他们不喜欢被认为是商人,他认为自己是企业家,为什么?企业家跟生意人的区别就是,生意人每天看到的就是我能够赚多少钱,作为企业家就需要承担社会的责任,我赚了这些钱,我应该给社会付出多大的责任,比如我能够解决多少人的就业问题,我能够解决他多少福利问题,我能够做多少福利事业?”
“现在很多企业主在做一些喜庆活动的时候,比如庆寿,还有小孩周岁等等,通过这样的机会做一笔慈善捐助。比如许连捷的父亲80岁生日一次捐了一个亿,丁志忠父亲生日的时候也一下子捐出很多钱,爱乐也是这样。企业发展到这样,说明他们已经变成企业家了,这就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所以说企业家和生意人的最大的不同就是体现在这里。”
“现在的很多商人也在转变,但是这个转变也是有个很长的过程,我们要理性的看待这些。可能个别的人还不能一下子做到,但是我们要相信随着他们的事业的扩大,资产的增加,他们可以做到的。”胡诚初说。
选择继承人:认同聘用职业经理人
晋江家族企业居多,而且大多已经经过前期发展进入传承阶段,因此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各有招数。
利郎是一个典型的家族企业。利郎王氏兄弟中,老二是董事长,老三负责经营,老四负责财务和生产。在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上,利郎比泉州多数家族企业更早意识到职业经理人的重要性,不仅“开除”企业中众多的亲戚关系管理人,并且不惜重金聘请和培训企业高管。现在,利郎的大部分事务都是由职业经理人直接打理。
胡诚初说:“家族式企业的管理人员,比如说姓王,以后的老总不一定姓王。谁有能力把企业管好,就请谁。家族成员现在慢慢的淡出企业的管理,包括老总,有很多东西都不去管理,只是把握一下方向,而不是自己去做。”
聘用职业经理人来进行企业的管理,现在渐渐得到了包括利郎在内的更多晋江企业的认同。 文/本刊记者 程金霞
全当学习...
(一)
我眼中的陈道明 来源:利郎时装 作者:胡诚初
四年了,作为利郎公司聘请形象代言人具体操作者的我,与陈道明经过了相识、相知到相交。使我对他的为人处事有了一个真正的了解。这也应了“只有沟通、才能理解”的名言。
在确定陈道明作为我们企业的形象代言人,而需要直接去面对他时。社会上对演艺界的评论、对一些明星的传闻以及考虑到我们是做服装的,他能否演绎我们服装定位风格的等等疑虑,使我不得不带着一种忧心忡忡的心情去进行会面。当我们第一次与其洽谈代言之事时,我才发现,他原来是一位很有涵养、而且对服装的理解有如此之深的演员。
他,作为一个演员,应邀为企业作形象代言人,决不是轻易答应的。他认为作为一个企业的形象代言人,首先,要了解企业的实力、企业的格调、企业的产品风格;然后是自己本身的性格、习惯能否与企业相匹配。因为,作为代言人是代表企业的形象,而企业同样也是代表着代言人的形象。没有这两者的统一,那就纯粹是一种拙劣的商业行为。当他看到我们产品风格及品质后,在赞美我们服装优点的同时,也对我们服装的设计提出了真诚的看法。交流之中,我被他那种对服装的理解和追求,(后来才知道,拍摄黑洞电视剧的服装都是他亲自去挑选的),使我这个半路出家做服装的人,都大有自叹弗如的感觉。在与他交谈了一会后,就把我先前的疑虑,冲刷得一干二净。原来他是那种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的人,并非传言中那么“惜言”、那么高傲。
以致在后来的接触中,我们可以做到无话不谈,而且是畅开胸怀。
他不喜欢过于地抛头露面,对媒体更是敬而远之;他不喜欢哗众取宠,也不喜欢参加评奖之类的活动,却热衷于公益事业。当人人向往名利,不择手段的往自己怀里揽荣誉的时候,他这种“低调处世”的态度,无疑就是一种退。正如他说的“欲而不做,为之克制。如果原本就不欲,也就无所谓克制。”寥寥数语,犹如桃花仙境,豁然开朗。天空海阔之境,前进一步,是实力;后退一步,则是红尘中的智慧。这就是:进,固然需要努力;退,更需要智慧用心的真实写照。
他性格相当内敛,有修养而不做作、有才华而不外露;他是那种孤独不寂寞、冷峻不冷酷、浪漫不散漫、忙碌不盲目、张驰有度、内外兼修的人。在生活中,那种浓郁的家庭责任;在交友中,那种豪爽的朋友义气;在工作中,那种追求完美的执著精神;在处事中,那种严于律己的风范……,的确让人钦佩。难怪乎他在演艺界中,能得到圈里人的认同;在观众中,能得到影迷们的爱戴;在国外的同行中,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这一切决不是偶然的,这是一种文化、道德、修养的综合体现。
记得我们的一次交谈中,他的一段话留给了我至深的印象:“人在走红时,饭桌上、公众场合中,大家都围着你一个人转。但是,人,总是会老的、总是会有走下坡路的时候。如果人在走红的时候,不注意低调处事,一旦到了不走红时,你又将如何对待生活呢?”
古人关于进退的理念,往往是“进则从政,兼济天下;退则归隐,独善其身。”而他,一个身处在五色光环中的人,能够在这个时候懂得选择什么,放弃什么,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当别人趋之若鹜时,有几人能够想到为将来的必然冷落潇洒而退?
我和他都不认为他是个完人,但是,我却为公司选中他作为我们的形象代言人而感到庆幸。
有人说我处事简单
我认为——
进,
固然需要勇气
退,
更需要智慧用心
取舍之间,彰显智慧
简约,而不简单
看了这段利郎的广告语,你会像我一样的认识陈道明.
(二)
从上海到晋江:胡诚初真切感受新“晋”商
“我说的‘晋’商,不是山西简称的晋,而是晋江的晋。我为什么能够在晋江呆到十年?是因为我非常喜欢这里的创业氛围,这种氛围是别的地方没有的。晋江独特的创业氛围,让它形成独特的商帮,就是晋商。”利郎董事、副总裁胡诚初如是说。
晋江的经济特色
“晋商”从渊源上来讲,有很大一部分人从河南、山西太原等北方迁来。
“当时走南下的人感觉到这里没地方可以发展,所以很大一部分人去了海外,因此晋江籍的华侨比例很大,几乎占二分之一。从这个比例上来看,改革开放的时候,这部分人带来的资金是很大的。当初刚开始改革开放,可以运作民营企业的时候,这里的人很穷,就靠这些华侨内地投资,所以你现在看晋江的企业,很多都是挂着合资或外资企业,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经济特色。”胡诚初说。
因此可以说,华侨经济是晋江企业独特的经济特色之一。
而晋江企业家的睿智,也让胡诚初钦佩:“晋江这边的企业家,他们不缺战略。能够从改革开放存活到现在的企业,企业老板都很有经验,他们的战略思想都是不缺的,虽然他们学历不高,但是学识很高。所谓学识很高,就是说他们能够在实践当中,跟人的接触当中去摸索一些东西,去提升自己。他们的学习方法,很多的,不一定说是看书,更多的是通过交谈交流,喝茶吃饭。我们王总就特别的明显,他经常就是通过这样的形式来把人家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我觉得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
在晋江,记者了解到,很多企业相当于是白手起家,从一家缝纫店到一家跨国服饰公司;从一个制鞋作坊发展到一家上市企业。晋江商人的创业热情和商战谋略,也就成了晋江企业的另一重要特色。
人们都说闽商爱拼。现在,闽商的“拼劲”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胡诚初认为,闽南人这种爱拼才会赢的精神也是逐步会转化的,转化得更有理性了。“随着企业的扩大,知识性的提高,现在也是要善拼,会拼,而不是单纯的敢拼,敢拼就会失败了。现在的创业条件跟二三十年代完全不同了,时代不一样,也没有那么多优惠政策,法制也相对健全了,不会让你去钻空子,光敢拼是拼不出东西的。”
对晋江的企业和品牌有所了解就不难看出,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来势凶猛的广告攻势。形形色色的晋江品牌广告,曾一度让央视五套有了“晋江频道”的代名词。
“比如我在上海的时候,上海当时有很多品牌,凤凰啊,永久啊,大白兔啊,这么多有影响力的品牌,但是我来了之后,这些品牌就逐步消亡了。而晋江是从没有品牌,现在慢慢变成大品牌云集的地方。我们看整个晋江,107万人口,将近100多个品牌,有将近50几个驰名商标,光代言人就请了1100多个,所以你看看它这种创业的氛围真的很了不起。”胡诚初由衷感叹。
“睡不着的晋江人”
晋江商人是出了名的狠拼。曾经有人说晋江企业家都很拼命,一方面是由于以前穷怕了,另一个原因是大家都在一个地界上,彼此看着、比着。
胡诚初说:“晋江这里经常讲说‘非常6+1’、‘白+黑’。6+1就是6个工作日,再加上星期天,白加黑就是加上晚上和白天,所以在这种做法下,就感觉到很有激情。其实就是闽商风格的感染,所以这里的人你想为什么这样?就是‘睡不着的晋江人’。‘睡不着的晋江人’就是他永远都感觉到睡不着,太有紧迫感,有一百万了也睡不着,一千万还睡不着,一个亿还睡不着,十个亿还是睡不着,因为你在前进的时候,前面有排头兵,后面有追兵。那在这个当中,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自己不进,那不进则退,所以闽南人的爱拼才会赢的风格就发挥得淋漓尽致。”
也就是这种氛围,让十年前还在上海的胡诚初先生感觉影响甚大:“98年以前我没有到利郎工作的时候,我也经常到闽南,来这里一般都是十天半个月的。在这十天半个月里面,我就感受这里的这种氛围和做事风格,这种氛围让我觉得很激动,影响很大,回到上海后也想大干一场,但回去十天以后就没有这个热情了,因为周边没有这个氛围,就是太正常了,就是上班下班上班下班,它没有一种氛围,不象闽南这个地方有这种拼的氛围。”
于是,带着对晋江特别的情愫,胡诚初来到了晋江,一呆就是十年。
十年之变
晋江企业以家族企业为主,晋江企业的十年之变也透过这些家族企业反映出来了。
在胡诚初看来,十年之变经历了三个阶段:
——十几年前,这些企业都是处于一种家族文化的阶段。所谓家族文化就是当时在家族创业的时候,家族式企业是没有管理的,谁都可以说了算,谁又都可以说了不算,就是任其自然发展。它是一种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没有规则的管理,只是做了规定,你这个必须这样做,那个必须那样做。
——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从家族文化转化为一种老板文化,这个阶段的形成,是这个企业的管理阶层经过筛选,筛选之后突出了某一个人,突出了他的经验能力跟管理,然后他把他的思维转化为大家自觉的行动,这时他制定了一些制度和规则,用制度来管人。这是一种管理的科学,从管理技术到管理科学。
——现在的晋江企业已经进入第三个阶段,逐步从老板文化转化为企业文化。所谓老板文化转化为企业文化,就是说把这些东西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取真,把它提炼出来,经过历史的沉淀,变为员工自觉的行动。
闽商发展到现在,企业家在完成资金累积后开始转入对自身素质提升的阶段,从一个现象来看,就是晋江企业家在慈善行业有显著作为。胡诚初理解,这是福建商人升级到企业家阶段的表现。
他说:“其实商人应该算是生意人,但实际上现在对于很多闽商来说,他们不喜欢被认为是商人,他认为自己是企业家,为什么?企业家跟生意人的区别就是,生意人每天看到的就是我能够赚多少钱,作为企业家就需要承担社会的责任,我赚了这些钱,我应该给社会付出多大的责任,比如我能够解决多少人的就业问题,我能够解决他多少福利问题,我能够做多少福利事业?”
“现在很多企业主在做一些喜庆活动的时候,比如庆寿,还有小孩周岁等等,通过这样的机会做一笔慈善捐助。比如许连捷的父亲80岁生日一次捐了一个亿,丁志忠父亲生日的时候也一下子捐出很多钱,爱乐也是这样。企业发展到这样,说明他们已经变成企业家了,这就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所以说企业家和生意人的最大的不同就是体现在这里。”
“现在的很多商人也在转变,但是这个转变也是有个很长的过程,我们要理性的看待这些。可能个别的人还不能一下子做到,但是我们要相信随着他们的事业的扩大,资产的增加,他们可以做到的。”胡诚初说。
选择继承人:认同聘用职业经理人
晋江家族企业居多,而且大多已经经过前期发展进入传承阶段,因此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各有招数。
利郎是一个典型的家族企业。利郎王氏兄弟中,老二是董事长,老三负责经营,老四负责财务和生产。在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上,利郎比泉州多数家族企业更早意识到职业经理人的重要性,不仅“开除”企业中众多的亲戚关系管理人,并且不惜重金聘请和培训企业高管。现在,利郎的大部分事务都是由职业经理人直接打理。
胡诚初说:“家族式企业的管理人员,比如说姓王,以后的老总不一定姓王。谁有能力把企业管好,就请谁。家族成员现在慢慢的淡出企业的管理,包括老总,有很多东西都不去管理,只是把握一下方向,而不是自己去做。”
聘用职业经理人来进行企业的管理,现在渐渐得到了包括利郎在内的更多晋江企业的认同。 文/本刊记者 程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