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多伦多周边独立音乐氛围的分析
下面都是散乱的干货,现在面对的一些互相制约的问题:
1 主要的支持群体是具有特殊品位的名校大学生,集中在UTSG / UW / UWO / MCMASTER.其余学校不容乐观.所以规模很有限.
2 学生的时段性强,一些学生毕业后,随着生活变动成家立业,对独立音乐的追求与消费渐渐丧失.
3 边缘化.大多数具有独立音乐爱好的人会被小圈子里归为"不接地气"的人.
4 华语独立音乐活动的匮乏,不论是本地还是从国内台湾引进都没有达到数量.
5 本地华语的原创单人与乐队非常少,很多还不愿意浮出水面.
6 没有相应的华语的演出场地或者说音乐根据地.
7 少而不大公开的相应的配套设施.譬如说排练房,录音室.
8 少或空缺的相关行业从事人员:老师,调音师,经纪人,组织者,宣传人或媒体.
9 华语文化上的排他性
10 相应圈子的互动与知识平台缺乏建设,导致共生系统不持续运转.
11 很少会有外界投资掺进来带动以上链条环节运转.
1 主要的支持群体是具有特殊品位的名校大学生,集中在UTSG / UW / UWO / MCMASTER.其余学校不容乐观.所以规模很有限.
2 学生的时段性强,一些学生毕业后,随着生活变动成家立业,对独立音乐的追求与消费渐渐丧失.
3 边缘化.大多数具有独立音乐爱好的人会被小圈子里归为"不接地气"的人.
4 华语独立音乐活动的匮乏,不论是本地还是从国内台湾引进都没有达到数量.
5 本地华语的原创单人与乐队非常少,很多还不愿意浮出水面.
6 没有相应的华语的演出场地或者说音乐根据地.
7 少而不大公开的相应的配套设施.譬如说排练房,录音室.
8 少或空缺的相关行业从事人员:老师,调音师,经纪人,组织者,宣传人或媒体.
9 华语文化上的排他性
10 相应圈子的互动与知识平台缺乏建设,导致共生系统不持续运转.
11 很少会有外界投资掺进来带动以上链条环节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