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象的情歌
有段时间经过市中心,觉得金鹰的安热沙广告很有感觉:土屋安娜扯着橘色的纱巾,睥睨的样子。广告语是“与艳阳共舞”。
可大约是看多了,现在看没了刚开始的眼前一亮。
在书局里看见贾平凹的《废都》赫然放在书架上,胭红底黑色字的封面,很显眼。随手翻开一瞄,几处“此处作者有删节”,别有一番意味。
维从日本回来,带给我的礼物有护肤水,我很惊喜。可是他很快又要去学校。他说:我们什么时候同没聚一下吧,我给他带了耳机。
这个人已经很淡,我给他代号没,沉没的没,没了的没。存在,但是没什特殊意义。
在KTV,我唱《酒醉的探戈2001》、《从开始到现在》……札札点评说:“感觉不像你了,就是说你没有以前唱的好。”
我顿时给她一个“你去史”的表情,大家笑作一片。
“我喜欢李霄云。”我说。在沙发的另一边,没抬起头看我:“我也是。”
我找半天歌,没有《万物生》,也没有《痒》。倒是苏打绿的歌出奇的全。然后没接连唱起来,我几乎全会,但是没有和他一起唱的兴致。
没说,我想找的歌,这儿全部没有。他听台湾Indie音乐。张悬范晓萱柯以奇……我大笑对他说:你已经走的很远很远了。
没说:我在朝阳公园看苏打绿了,还有胡彦斌林宥嘉花儿……我说是么,倒挺想听胡彦斌唱《红颜》。
然后我唱《天空》,唱完一句,札札拍手:“恩你的感觉又回来了!”接着唱,没坐在前面头也不回:“其实这歌王菲很多现场也没唱好。”
当然懂得他的意思。只是我太讨厌刘惜君唱。札札又在一边津津乐道她反复提过的段子:“我就想起高一那会月唱王菲我们大家都被唬住了,可是没一来就听出不准。看看还是人家没唱得准吧。”
札札总是让人怀疑是不是和她有代沟,我愤愤道:“明明是他没有我准好不好。”
没笑的眼睛眯起来:“……也不用这样诋毁吧。”
曾经卑微地觉得他就是好的。现在也听出他的所谓骄傲所谓值得——很多不在调子上。
没突然说起来:“在北京我经常和一个女孩儿通宵唱K。”然后他的这句话迅速消失在空气中。
我也突然有些好笑:那么说给谁听的呢。
说你和一个女孩儿通宵开房,可能才不会冷场吧。
我们其实还是合唱的,分坐在沙发的两边。没认真地唱《是我的海》,曾经听哭过的我此刻却能唱的笑场;又唱《广岛之恋》:“爱过你,爱过你……”唱的坦荡荡,硬邦邦。
两首歌的空当儿里,我举起麦克风清唱:“你会是什么样子。”没一愣,说:“你喜欢曾轶可?”维说:“天,太讨厌那人了,唱的什么东西啊。”
管谁谁曾哥,只要她写的有一点点动人。
“就快要忘了/夜晚的那个目的/小情歌可以再唱/感情也可以换个方向”
我们很快的告别。句号画的不动声色,但是又颇有力度。
也许会在偶尔的时候,模糊记起那个大雨里躲在台阶上虔诚等待四十分钟的女孩,那个走出便利店在白亮阳光下挥着两支冰棍的男孩。
高中时候周记里就写过《B小调雨后》,今年快女正巧也自以为是地唱到了。“两年以后可以忘记的地方”。
情歌一唱再唱,很多人渐渐地黯淡下去。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信了那个最浮浅的道理,认同最表面的样貌。这样很好。
复杂糟糕。
好比翻看所爱之人的短信QQ聊天记录,会有多少幕后浮出水面。
所以我总是笨,在人和人的关系中,以为对方是一个点。
而忽略了对方是一张网上的一个点。他向周围很多点发出联系。
而我,只是其中一个。
若只有点与点,只有一条小小的线段。
那么简单的,你,我,多表象,多快乐。
可大约是看多了,现在看没了刚开始的眼前一亮。
在书局里看见贾平凹的《废都》赫然放在书架上,胭红底黑色字的封面,很显眼。随手翻开一瞄,几处“此处作者有删节”,别有一番意味。
维从日本回来,带给我的礼物有护肤水,我很惊喜。可是他很快又要去学校。他说:我们什么时候同没聚一下吧,我给他带了耳机。
这个人已经很淡,我给他代号没,沉没的没,没了的没。存在,但是没什特殊意义。
在KTV,我唱《酒醉的探戈2001》、《从开始到现在》……札札点评说:“感觉不像你了,就是说你没有以前唱的好。”
我顿时给她一个“你去史”的表情,大家笑作一片。
“我喜欢李霄云。”我说。在沙发的另一边,没抬起头看我:“我也是。”
我找半天歌,没有《万物生》,也没有《痒》。倒是苏打绿的歌出奇的全。然后没接连唱起来,我几乎全会,但是没有和他一起唱的兴致。
没说,我想找的歌,这儿全部没有。他听台湾Indie音乐。张悬范晓萱柯以奇……我大笑对他说:你已经走的很远很远了。
没说:我在朝阳公园看苏打绿了,还有胡彦斌林宥嘉花儿……我说是么,倒挺想听胡彦斌唱《红颜》。
然后我唱《天空》,唱完一句,札札拍手:“恩你的感觉又回来了!”接着唱,没坐在前面头也不回:“其实这歌王菲很多现场也没唱好。”
当然懂得他的意思。只是我太讨厌刘惜君唱。札札又在一边津津乐道她反复提过的段子:“我就想起高一那会月唱王菲我们大家都被唬住了,可是没一来就听出不准。看看还是人家没唱得准吧。”
札札总是让人怀疑是不是和她有代沟,我愤愤道:“明明是他没有我准好不好。”
没笑的眼睛眯起来:“……也不用这样诋毁吧。”
曾经卑微地觉得他就是好的。现在也听出他的所谓骄傲所谓值得——很多不在调子上。
没突然说起来:“在北京我经常和一个女孩儿通宵唱K。”然后他的这句话迅速消失在空气中。
我也突然有些好笑:那么说给谁听的呢。
说你和一个女孩儿通宵开房,可能才不会冷场吧。
我们其实还是合唱的,分坐在沙发的两边。没认真地唱《是我的海》,曾经听哭过的我此刻却能唱的笑场;又唱《广岛之恋》:“爱过你,爱过你……”唱的坦荡荡,硬邦邦。
两首歌的空当儿里,我举起麦克风清唱:“你会是什么样子。”没一愣,说:“你喜欢曾轶可?”维说:“天,太讨厌那人了,唱的什么东西啊。”
管谁谁曾哥,只要她写的有一点点动人。
“就快要忘了/夜晚的那个目的/小情歌可以再唱/感情也可以换个方向”
我们很快的告别。句号画的不动声色,但是又颇有力度。
也许会在偶尔的时候,模糊记起那个大雨里躲在台阶上虔诚等待四十分钟的女孩,那个走出便利店在白亮阳光下挥着两支冰棍的男孩。
高中时候周记里就写过《B小调雨后》,今年快女正巧也自以为是地唱到了。“两年以后可以忘记的地方”。
情歌一唱再唱,很多人渐渐地黯淡下去。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信了那个最浮浅的道理,认同最表面的样貌。这样很好。
复杂糟糕。
好比翻看所爱之人的短信QQ聊天记录,会有多少幕后浮出水面。
所以我总是笨,在人和人的关系中,以为对方是一个点。
而忽略了对方是一张网上的一个点。他向周围很多点发出联系。
而我,只是其中一个。
若只有点与点,只有一条小小的线段。
那么简单的,你,我,多表象,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