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春刀:绣春刀舔血 江湖客燃情
飞鱼服,深色里藏着威仪,绣春刀,纹饰中透着峻冷。
飞鱼是山海经里的东东,又叫龙鱼。鱼次之于蟒,蟒次之于龙,等级体现在明朝的官服上。绣春二字有点讲究,杜甫有两句诗:绣衣春当霄汉立,彩服日向庭闱趋。以我不专业的古文知识来看,杜老先生用互文的手法,描绘的是在朝廷当差的情景。锦衣卫佩戴绣春刀,给皇帝办事,还是挺贴切的。
看片名,电影要讲的无非就是个刀头舔血,恩怨仇杀的故事。既然和明朝沾上边,无非再添点朝廷党争时局动荡的因素。事虽如此,看导演帧帧道来,故事讲得还是蛮有意思的。看完电影的感受是:衣服挺好看的,武打挺精彩的,故事挺简单的,台词挺给力的,演员挺卖力的,感情挺到位的。
首先,衣服和道具让人眼前一亮。无论是张震聂远还是大师兄崇祯,都帅的很有档次。各种刀剑枪弩,也都酷的很有质感。同时,本片的武打是拳拳到肉,没有超重力飞檐走壁,没有反物理不明威力撞击,主角打不死很正常,要不为啥叫主角呢。至于故事吗,三个小人物被卷进大的漩涡之中,无非是杀和被杀,中间再夹杂点每个人的爱恨情仇,编剧的活貌似很好干。
编剧的活干的到底怎么样,得从台词看。第一句印象比较深的是魏忠贤那句,心存侥幸者,赌徒者也!很符合魏忠贤赌徒的身份。之后,赵靖忠要丁修杀靳一川,丁修冒出一句,他是我的挚爱亲朋,得加钱!很符合丁修流氓的表象。之后,丁修和师弟一川开打前,说一句这姑娘,很润!是不是很让人不爽呢?反正我很不爽。片尾,赵靖忠对沈炼说,你们这群蝼蚁一样的人,想捏死就捏死。说的非常之招人恨。台词能够被人记住,说明写得还不赖。
编剧和各种指导的活干的再漂亮,演员如果演得不到位,这片子还是不成。这片子里的各色人物都很投入,除了某诗诗,她演的是花瓶,不需要投入。主角三人的戏不用说,很精彩。要说配角们嘛,更精彩。赵靖忠演得不错。片子开头,三兄弟问为啥选中他们,赵靖忠说话时那蔑视的小眼神,让我相信,你现在不是赵云了。魏忠贤演得不错,在楼上被困住那会,那贪婪的狡诈的德行,让人很想上去掐死他。要说演得最好的配角,那一定是丁修了。片子开头让师弟去卖屁股,然后扒了姑娘的裤子,师弟要死的时候,又舍不得师弟,和师弟说,要是师哥告诉你,师哥只是杀了内姑娘她爸,你心里会不会好一点。最后拿着苗刀,单挑满族鞑子,为师弟报仇。这浪子形象,简直帅呆了!
演员卖力气是一回事,但要想片子好,你得围绕着点东西卖力气才行。围绕什么呢?感情。感情才是这部电影的灵魂。卢剑星沈炼靳一川,三兄弟相识已久,兄弟情深。但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兄弟三人各自有各自的困扰。大哥困于前程,因为其出身贫贱,所以想凭自己的努力官升百户。沈炼困于私情,钟情于一个烟花女子,深陷其中。三弟困于过往,因为自己有不光彩的过去,终日如芒在背。因为魏忠贤的事,沈炼找到一个解决三人困扰的捷径,可以让自己给妙彤赎身,可以让大哥当上百户,可以让三弟与过去断绝,于是放了魏忠贤。沈炼犯下了错,但绝不是为了自己,他想的一定是同富贵莫相忘。然而,故事怎么可能这么简单。三弟被枪杀,大哥被斩首。还记得那句,打完这仗,咱们回去吃酒!话犹在耳。三弟的愿望也不过是去关外,看看人少的地方是什么样子。可惜永远无法实现了。想想兄弟三人,纵马驰奔的场景,再看看如今,沈炼孤身一人,“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而不得,心里边除了仇恨,一定还有悔恨。仇赵靖忠不义,悔恨自己贪嗔。情至如此,情知自己打不过赵靖忠,但是“如果不杀了你,我活着跟死了没两样”,沈炼和你拼了。
当无情的刀插进赵靖忠的胸膛,所有仇恨画上了句点。丁修与沈炼分道扬镳。
刀无情,人有义,江湖就是如此。
飞鱼是山海经里的东东,又叫龙鱼。鱼次之于蟒,蟒次之于龙,等级体现在明朝的官服上。绣春二字有点讲究,杜甫有两句诗:绣衣春当霄汉立,彩服日向庭闱趋。以我不专业的古文知识来看,杜老先生用互文的手法,描绘的是在朝廷当差的情景。锦衣卫佩戴绣春刀,给皇帝办事,还是挺贴切的。
看片名,电影要讲的无非就是个刀头舔血,恩怨仇杀的故事。既然和明朝沾上边,无非再添点朝廷党争时局动荡的因素。事虽如此,看导演帧帧道来,故事讲得还是蛮有意思的。看完电影的感受是:衣服挺好看的,武打挺精彩的,故事挺简单的,台词挺给力的,演员挺卖力的,感情挺到位的。
首先,衣服和道具让人眼前一亮。无论是张震聂远还是大师兄崇祯,都帅的很有档次。各种刀剑枪弩,也都酷的很有质感。同时,本片的武打是拳拳到肉,没有超重力飞檐走壁,没有反物理不明威力撞击,主角打不死很正常,要不为啥叫主角呢。至于故事吗,三个小人物被卷进大的漩涡之中,无非是杀和被杀,中间再夹杂点每个人的爱恨情仇,编剧的活貌似很好干。
编剧的活干的到底怎么样,得从台词看。第一句印象比较深的是魏忠贤那句,心存侥幸者,赌徒者也!很符合魏忠贤赌徒的身份。之后,赵靖忠要丁修杀靳一川,丁修冒出一句,他是我的挚爱亲朋,得加钱!很符合丁修流氓的表象。之后,丁修和师弟一川开打前,说一句这姑娘,很润!是不是很让人不爽呢?反正我很不爽。片尾,赵靖忠对沈炼说,你们这群蝼蚁一样的人,想捏死就捏死。说的非常之招人恨。台词能够被人记住,说明写得还不赖。
编剧和各种指导的活干的再漂亮,演员如果演得不到位,这片子还是不成。这片子里的各色人物都很投入,除了某诗诗,她演的是花瓶,不需要投入。主角三人的戏不用说,很精彩。要说配角们嘛,更精彩。赵靖忠演得不错。片子开头,三兄弟问为啥选中他们,赵靖忠说话时那蔑视的小眼神,让我相信,你现在不是赵云了。魏忠贤演得不错,在楼上被困住那会,那贪婪的狡诈的德行,让人很想上去掐死他。要说演得最好的配角,那一定是丁修了。片子开头让师弟去卖屁股,然后扒了姑娘的裤子,师弟要死的时候,又舍不得师弟,和师弟说,要是师哥告诉你,师哥只是杀了内姑娘她爸,你心里会不会好一点。最后拿着苗刀,单挑满族鞑子,为师弟报仇。这浪子形象,简直帅呆了!
演员卖力气是一回事,但要想片子好,你得围绕着点东西卖力气才行。围绕什么呢?感情。感情才是这部电影的灵魂。卢剑星沈炼靳一川,三兄弟相识已久,兄弟情深。但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兄弟三人各自有各自的困扰。大哥困于前程,因为其出身贫贱,所以想凭自己的努力官升百户。沈炼困于私情,钟情于一个烟花女子,深陷其中。三弟困于过往,因为自己有不光彩的过去,终日如芒在背。因为魏忠贤的事,沈炼找到一个解决三人困扰的捷径,可以让自己给妙彤赎身,可以让大哥当上百户,可以让三弟与过去断绝,于是放了魏忠贤。沈炼犯下了错,但绝不是为了自己,他想的一定是同富贵莫相忘。然而,故事怎么可能这么简单。三弟被枪杀,大哥被斩首。还记得那句,打完这仗,咱们回去吃酒!话犹在耳。三弟的愿望也不过是去关外,看看人少的地方是什么样子。可惜永远无法实现了。想想兄弟三人,纵马驰奔的场景,再看看如今,沈炼孤身一人,“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而不得,心里边除了仇恨,一定还有悔恨。仇赵靖忠不义,悔恨自己贪嗔。情至如此,情知自己打不过赵靖忠,但是“如果不杀了你,我活着跟死了没两样”,沈炼和你拼了。
当无情的刀插进赵靖忠的胸膛,所有仇恨画上了句点。丁修与沈炼分道扬镳。
刀无情,人有义,江湖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