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墨尔本艺术节戏剧单元专题
墨尔本艺术节
(Melbourne Festival)
为期十七天的墨尔本艺术节(前身为墨尔本国际艺术节)是集合舞蹈、戏剧、音乐、马戏、视觉艺术、多媒体艺术、户外活动等一系列免费活动于一身的艺术盛举。在每年的十月,我们都能看到澳洲的艺术中心——墨尔本各种艺术场馆里举办的艺术节之相关活动。
墨尔本艺术节是澳洲文化生活的标志性品牌,每届艺术节皆无一例外地吸引着澳洲及全世界诸多的顶尖艺术团体与艺术家云集于此一展亮丽风采。艺术节也为大众提供涵盖广泛领域的、适于家庭欢聚的免费活动。
1986年,作为当时意大利斯波莱托“两个世界”艺术节与美国南卡罗莱纳州查尔斯顿“斯波莱托”艺术节的姊妹盛事,墨尔本艺术节由州长小凯恩领导下的维多利亚州政府创设。
1990年,该艺术节从原来的墨尔本“斯波莱托”艺术节易名为墨尔本国际艺术节(Melbourne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the Arts),2003年又以涵指更广的墨尔本国际艺术节(Melbourne International Arts Festival)之名驰誉全球。如今其又被人们简称为墨尔本艺术节( Melbourne Festival)。
墨尔本艺术节迄今为止已邀请了许多优秀的艺术家担任艺术总监一职,这串星光熠熠的大名单上包括克利福德•霍金( Clifford Hocking)、里欧•斯科菲尔德(Leo Schofield)、罗宾•阿契尔(Robyn Archer)、理查德•维瑞特(Richard Wherrett)、乔纳森•米尔斯(Jonathan Mills)、克里斯蒂•埃德蒙兹(Kristy Edmunds)等。2009至2012年的墨尔本艺术节艺术总监是布莱特•希伊(Brett Sheehy),资历颇丰的他还担任过2006年至2008年阿德莱德艺术节的艺术总监以及2002年至2005年悉尼艺术节的总监兼首席执行官。而2013年至2015年的墨尔本艺术节将由约瑟芬•瑞基(Josephine Ridge)首执牛耳。
墨尔本艺术节与悉尼艺术节、阿德莱德艺术节并称为澳洲三大艺术节。随着规模的不断发展,墨尔本艺术节上除了有专业艺术院团带来的高质量作品外,也涌现了多种多样的独立演出。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的墨尔本艺术节以澳洲土著语言皮坚加加拉语(Pitjantjatjara)演出的戏剧《尼亚帕吉,尼亚帕吉》(Ngapartji Ngapartji,皮坚加加拉语大意为‘礼尚往来’)博得观了万众瞩目。艺术节又相继在2006年、2008年和2009年推出了黑臂(章)乐团(The Black Arm Band)的《活着》(沃依乌隆语为‘murundak’)、《世外桃源》(Hidden Republic)、《尘土之歌》(dirtsong)三场原住民题材的音乐作品首演,颇受观众赞誉。
2014年墨尔本艺术节部分剧目介绍:
《峰峦易装》When the Mountain Changed Its Clothing
演出地点
墨尔本维多利亚艺术中心州立剧场
(Arts Centre Melbourne
State Theatre)
演出时间
10月23日-10月26日
创意/导演/作曲
海纳•格贝尔(Heiner Goebbels)
音乐总监
卡尔米娜•希莱茨(Karmina Šilec)
演出
斯洛文尼亚诗歌声乐剧团(Vocal Theatre Carmina Slovenica)
“海纳•格贝尔的名字意味着对戏剧的分门别类作出挑战。”——德国《世界报》如是评价。
由跨界艺术家海纳•格贝尔创作、执导并作曲的大型戏剧《峰峦易装》之最大看点在于集合了40名斯洛文尼亚诗歌声乐剧团(Vocal Theater Carmina Slovenica)的年轻歌手共聚一堂引吭高歌的庞大阵势,并让观众沉溺其中,使之冥想由青葱岁月步入而立之年的心境微渐,亦为观众提供了一场向纯真年代告别的美丽幻影。
引人入胜的《峰峦易装》是融舞蹈、台词、歌曲于一炉,涵盖了从勃拉姆斯、勋伯格等大师的经典作品至时下独立流行音乐的艺术大杂烩,其中亦收集了艺术界与文坛诸如让•雅克•卢梭、艾辛多夫、阿达贝尔特•施蒂弗特、格特鲁德•斯泰因、阿兰•罗伯-格里耶、玛伦•豪斯霍费尔、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伊恩•麦克尤恩等巨搫作品的吉光片羽。
《身归何处》Complexity of Belonging
演出地点
墨尔本南岸剧院萨姆纳剧场
(Southbank Theatre
The Sumner)
演出时间
10月6日-11月1日
创作/表演
法尔克•里希特(Falk Richter)
爱纽克•范•戴克(Anouk van Dijk)
“图象、运动与话语之间的完美融合。”——德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
舞剧《身归何处》深入地窥视九个切断联系的独立个体,这些个体各自被一个核心问题所困扰:找不到归属感,并且不知道该如何去寻找它。在这出戏大胆且创新的舞台呈现中,观众将看到一幕幕涉及国籍、性别、性与历史冲突的世态人情以及九位主人公如何在全球化和“超连通”的现代社会为了幸存下来所作的日常斗争;《身归何处》的创作初衷正是对这个社交媒体方兴未艾的时代人们的身份认同进行充满黑色幽默风格的探索。
该剧的主创人员、担任德国邵宾纳剧院的常驻导演法尔克•里希特是当代欧洲剧作家俦俪中最享誉盛名者之一;《身归何处》也是其与该剧另一位主创人员范•戴克合作的第五部作品。相信两人搭档15年以来形成的高度默契会成为该剧顺利演出的坚实基础。
《夺命追魂》My Lover’s Bones
演出地点
墨尔本富士贵社区艺术中心表演空间剧场
(Footscray Community Arts Centre
Performance Space)
演出时间
10月14日-10月18日
导演
玛格丽特•哈维(Margaret Harvey)
主演
科克•佩基(Kirk Page)
一个土著居民正在墨尔本城错综的巷道中蹒跚前行,其身后则有一股太古时代的凶恶力量伺机而动……他能够切实地感到那头怪物面露凶光,眼睛中喷射出的火焰将要穿透他的胸膛。澳洲土生土长的说书人们——“棕色出租车”剧团带来的这出话剧正是澳洲传说中怪物“奔异兽”在现代大都市中的“故事新编”。剧组成员想要通过让戏剧、诗歌、肢体动作、数码投像、塑造观众的内心影像等充分融合的形式为我们重述这个使人恐惧、被人误解、令人难以忘怀的原始传说——如果你忘却了这片古老土地的永恒法则,你的心头也会被这头怪兽的阴影所萦绕。
《怪尸疑案》The Trouble with Harry
演出地点
墨尔本旧诺斯科特市政厅
(Northcote Town Hall)
演出时间
10月17日-11月9日
导演
艾莉森•坎贝尔(Alyson Campbell)
编剧
拉克兰•菲尔波特(Lachlan Philpott)
主演
毛德•戴维(Maude Davey)
卡罗琳•李(Caroline Lee)
伊丽莎白•纳本(Elizabeth Nabben)
爱玛•鲍默(Emma Palmer)
故事的主人公哈利•克劳福德与他的妻子安妮及他们膝下一子如同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大多数悉尼郊区的普通家庭一样,过着悄无声息、循规蹈矩的日子。然而某一天,门铃响了,站在他们眼前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女孩,自此以后一家人的生活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一连串的不详事件接踵而至,终于——鲜血淋漓的恐怖谋杀案发生了……
《怪尸疑案》是澳洲数度折桂的天才剧作家拉克兰•菲尔波特的最新力作。该剧改编自世纪之交名噪一时且真实的悉尼双性人谋杀案,故事主要围绕性别认同这一主题而展开。且看这部谜团满布、疑窦丛生的戏剧将会怎样呈现这种难以达诂的诗意:我们能够确切知道他人心底的所思所想吗?——这也是人类身上普遍存在的问题。
《开不了口》Have I No Mouth
演出地点
墨尔本库珀记麦芽坊剧院默林剧场
(The Coopers Malthouse
Merlyn Theatre)
演出时间
10月10日-10月13日
编剧/导演
菲德林•坎农(Feidlim Cannon)
盖瑞•基根(Gary Keegan)
主演
安•坎农(Ann Cannon)
菲德林•坎农(Feidlim Cannon)
埃里奇•凯勒(Erich Keller)
“举国最无惧、最具开创性的剧团之一。”——《爱尔兰时报》
菲德林•坎农的父亲十三年前撒手人寰;这本是一场可以避免的悲剧。
时过境迁,如今的菲德林和母亲在舞台上开展一场开诚布公却摄人心魄的对话,他们急于寻求这场将整个家庭置于阴影笼罩下的事故背后之真相。引导他们度过这一情感难关的则是的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心理医生埃里奇•凯勒,而《开不了口》的创作灵感也正来自于此。
《髋骨突出》Hipbone Sticking Out
演出地点
墨尔本维多利亚艺术中心表演厅
(Arts Centre Melbourne
Playhouse)
演出时间
10月17日-10月21日
编剧/导演
斯科特•兰金(Scott Rankin)
主演
崔佛•杰米森(Trevor Jamieson)
莱克斯•马利诺斯(Lex Marinos)
娜塔莉•奥唐纳(Natalie O'Donnell)
“‘幽默’与‘真诚’齐飞,‘晦暗’共‘刻薄’一色。”——《堪培拉时报》
1983年,16岁的澳洲土著英吉邦底人约翰•派特死在了罗伯恩的拘留所——这并不是悲惨的个例,而是澳洲历史长河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150年以来,澳洲土著居民从未有拥有过自己的话语权。
《髋骨突出》将为观众们展开一段梦幻的历史旅程:从古希腊罗马神话、高横桅帆船时代、澳洲的无主时期、采珠与淘金热、奴隶制度、澳洲丰饶的矿产直到此时此刻西澳洲土著少年派特一家的生活。
《你好,再见。还有……生日快乐!》Hello,Goodbye & Happy Birthday
演出地点
墨尔本库珀记麦芽坊剧院贝克特剧场
(The Coopers Malthouse
Beckett Theatre)
演出时间
10月9日-10月26日
创作
罗斯琳•奥兹(Roslyn Oades)等
十八岁和八十岁就好像名叫“生命”的书架两头的书档,一头是八九点钟的旭日,另一头是无限好的夕阳。2013年由女性导演罗斯琳•奥兹执掌导筒 、墨尔本麦芽坊剧院(一译莫尔特豪斯剧院)推出的最新力作《你好……》一剧改编自对十八岁和八十岁人群进行真实的采访资料。此剧将会一如既往地展现她突破性通过耳麦逐字呈现的文献剧风格之尝试,带给观众一场身临其境、惟妙惟肖的视听享受。
《生命球队》Team of Life
演出地点
墨尔本库珀记麦芽坊剧院默林剧场
(The Coopers Malthouse
Merlyn Theatre)
演出时间
10月16日-10月20日
创意/导演
凯特•丹伯乐(Kate Denborough)
创意/编剧
戴维•丹伯乐(David Denborough)
作曲
约翰•罗杰斯(John Rodgers)
库查•爱德华兹(Kutcha Edwards)
主演
希斯•伯格森(Heath Bergesen)
蕾拉•古鲁薇薇(Leila Gurruwiwi)
库查•爱德华兹(Kutcha Edwards)
戴维•纽奥尔•文森特(David Nyuol Vincent)等
如果你觉得一个人要像是一支队伍,那么谁是你的教练?谁来做你的守门员?谁又来帮你摇旗呐喊加油鼓劲?
广受赞誉的墨尔本当地舞蹈剧团“魔灵”(KAGE)带来的舞剧《生命团队》让体育、戏剧、舞蹈和音乐互相间进行了亲密的接触。观众将充分领略到冉冉升起的体育新星、专业舞者及演员的无穷魅力;主创人员也欲藉此将澳洲传统体育强项——澳式橄榄球和足球继续发扬广大。
该剧自有一套先锋的表演“方法论”,体育赛事在舞台上变成了人生的隐喻:人们应该像一只球队一样同舟共济克服难关。《生命团队》的主要演员都是年轻的难民与土著居民,通过他们在舞台上所作的努力呈现,观众将会了解到这些人心中对于自由的定义,以及为消解体育、戏剧及自我认同之间的边界所做的努力。
《既然我认为……》Since I Suppose
演出地点
墨尔本中心商务区至北墨尔本
(Melbourne CBD to North Melbourne)
演出时间
10月15日-10月26日
出品
美国芝加哥莎士比亚剧院(Chicago Shakespeare Theater)
理查德•乔丹戏剧制作有限公司(Richard Jordan Productions Ltd)
来参与一场让你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之旅吧!该剧将会成为探索这座城市——阁下安身立命之所中究竟蕴藏了什么秘密和隐藏力量的导览图!
在这出剧中,你会发现自己正行走在墨尔本的大街小巷,就像莎士比亚《一报还一报》中的公爵与观察员那样。当你徜徉于墨尔本的市井之中,掌中的设备将带你穿越由图像、声响、特定场所的偶发事件与不期而遇组成的一个炫目大网络。
该剧的起点设置在墨尔本凯悦大酒店(罗素街入口处),终点在北墨尔本。请带上你的手机,并且确保电池满格,因为抵达凯悦大酒店时你会接到我们的电话。演出地点并不囿于一处,因此观摩时请携带适合的衣物以备风雨及步行之需。
睁大你的双眼,准备好惊喜降临吧!这将会是一场意料之外的奇妙旅程。
(Cosmos Tiger)
(Melbourne Festival)
为期十七天的墨尔本艺术节(前身为墨尔本国际艺术节)是集合舞蹈、戏剧、音乐、马戏、视觉艺术、多媒体艺术、户外活动等一系列免费活动于一身的艺术盛举。在每年的十月,我们都能看到澳洲的艺术中心——墨尔本各种艺术场馆里举办的艺术节之相关活动。
墨尔本艺术节是澳洲文化生活的标志性品牌,每届艺术节皆无一例外地吸引着澳洲及全世界诸多的顶尖艺术团体与艺术家云集于此一展亮丽风采。艺术节也为大众提供涵盖广泛领域的、适于家庭欢聚的免费活动。
1986年,作为当时意大利斯波莱托“两个世界”艺术节与美国南卡罗莱纳州查尔斯顿“斯波莱托”艺术节的姊妹盛事,墨尔本艺术节由州长小凯恩领导下的维多利亚州政府创设。
1990年,该艺术节从原来的墨尔本“斯波莱托”艺术节易名为墨尔本国际艺术节(Melbourne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the Arts),2003年又以涵指更广的墨尔本国际艺术节(Melbourne International Arts Festival)之名驰誉全球。如今其又被人们简称为墨尔本艺术节( Melbourne Festival)。
墨尔本艺术节迄今为止已邀请了许多优秀的艺术家担任艺术总监一职,这串星光熠熠的大名单上包括克利福德•霍金( Clifford Hocking)、里欧•斯科菲尔德(Leo Schofield)、罗宾•阿契尔(Robyn Archer)、理查德•维瑞特(Richard Wherrett)、乔纳森•米尔斯(Jonathan Mills)、克里斯蒂•埃德蒙兹(Kristy Edmunds)等。2009至2012年的墨尔本艺术节艺术总监是布莱特•希伊(Brett Sheehy),资历颇丰的他还担任过2006年至2008年阿德莱德艺术节的艺术总监以及2002年至2005年悉尼艺术节的总监兼首席执行官。而2013年至2015年的墨尔本艺术节将由约瑟芬•瑞基(Josephine Ridge)首执牛耳。
墨尔本艺术节与悉尼艺术节、阿德莱德艺术节并称为澳洲三大艺术节。随着规模的不断发展,墨尔本艺术节上除了有专业艺术院团带来的高质量作品外,也涌现了多种多样的独立演出。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的墨尔本艺术节以澳洲土著语言皮坚加加拉语(Pitjantjatjara)演出的戏剧《尼亚帕吉,尼亚帕吉》(Ngapartji Ngapartji,皮坚加加拉语大意为‘礼尚往来’)博得观了万众瞩目。艺术节又相继在2006年、2008年和2009年推出了黑臂(章)乐团(The Black Arm Band)的《活着》(沃依乌隆语为‘murundak’)、《世外桃源》(Hidden Republic)、《尘土之歌》(dirtsong)三场原住民题材的音乐作品首演,颇受观众赞誉。
2014年墨尔本艺术节部分剧目介绍:
《峰峦易装》When the Mountain Changed Its Clothing
演出地点
墨尔本维多利亚艺术中心州立剧场
(Arts Centre Melbourne
State Theatre)
演出时间
10月23日-10月26日
创意/导演/作曲
海纳•格贝尔(Heiner Goebbels)
音乐总监
卡尔米娜•希莱茨(Karmina Šilec)
演出
斯洛文尼亚诗歌声乐剧团(Vocal Theatre Carmina Slovenica)
“海纳•格贝尔的名字意味着对戏剧的分门别类作出挑战。”——德国《世界报》如是评价。
由跨界艺术家海纳•格贝尔创作、执导并作曲的大型戏剧《峰峦易装》之最大看点在于集合了40名斯洛文尼亚诗歌声乐剧团(Vocal Theater Carmina Slovenica)的年轻歌手共聚一堂引吭高歌的庞大阵势,并让观众沉溺其中,使之冥想由青葱岁月步入而立之年的心境微渐,亦为观众提供了一场向纯真年代告别的美丽幻影。
引人入胜的《峰峦易装》是融舞蹈、台词、歌曲于一炉,涵盖了从勃拉姆斯、勋伯格等大师的经典作品至时下独立流行音乐的艺术大杂烩,其中亦收集了艺术界与文坛诸如让•雅克•卢梭、艾辛多夫、阿达贝尔特•施蒂弗特、格特鲁德•斯泰因、阿兰•罗伯-格里耶、玛伦•豪斯霍费尔、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伊恩•麦克尤恩等巨搫作品的吉光片羽。
《身归何处》Complexity of Belonging
演出地点
墨尔本南岸剧院萨姆纳剧场
(Southbank Theatre
The Sumner)
演出时间
10月6日-11月1日
创作/表演
法尔克•里希特(Falk Richter)
爱纽克•范•戴克(Anouk van Dijk)
“图象、运动与话语之间的完美融合。”——德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
舞剧《身归何处》深入地窥视九个切断联系的独立个体,这些个体各自被一个核心问题所困扰:找不到归属感,并且不知道该如何去寻找它。在这出戏大胆且创新的舞台呈现中,观众将看到一幕幕涉及国籍、性别、性与历史冲突的世态人情以及九位主人公如何在全球化和“超连通”的现代社会为了幸存下来所作的日常斗争;《身归何处》的创作初衷正是对这个社交媒体方兴未艾的时代人们的身份认同进行充满黑色幽默风格的探索。
该剧的主创人员、担任德国邵宾纳剧院的常驻导演法尔克•里希特是当代欧洲剧作家俦俪中最享誉盛名者之一;《身归何处》也是其与该剧另一位主创人员范•戴克合作的第五部作品。相信两人搭档15年以来形成的高度默契会成为该剧顺利演出的坚实基础。
《夺命追魂》My Lover’s Bones
演出地点
墨尔本富士贵社区艺术中心表演空间剧场
(Footscray Community Arts Centre
Performance Space)
演出时间
10月14日-10月18日
导演
玛格丽特•哈维(Margaret Harvey)
主演
科克•佩基(Kirk Page)
一个土著居民正在墨尔本城错综的巷道中蹒跚前行,其身后则有一股太古时代的凶恶力量伺机而动……他能够切实地感到那头怪物面露凶光,眼睛中喷射出的火焰将要穿透他的胸膛。澳洲土生土长的说书人们——“棕色出租车”剧团带来的这出话剧正是澳洲传说中怪物“奔异兽”在现代大都市中的“故事新编”。剧组成员想要通过让戏剧、诗歌、肢体动作、数码投像、塑造观众的内心影像等充分融合的形式为我们重述这个使人恐惧、被人误解、令人难以忘怀的原始传说——如果你忘却了这片古老土地的永恒法则,你的心头也会被这头怪兽的阴影所萦绕。
《怪尸疑案》The Trouble with Harry
演出地点
墨尔本旧诺斯科特市政厅
(Northcote Town Hall)
演出时间
10月17日-11月9日
导演
艾莉森•坎贝尔(Alyson Campbell)
编剧
拉克兰•菲尔波特(Lachlan Philpott)
主演
毛德•戴维(Maude Davey)
卡罗琳•李(Caroline Lee)
伊丽莎白•纳本(Elizabeth Nabben)
爱玛•鲍默(Emma Palmer)
故事的主人公哈利•克劳福德与他的妻子安妮及他们膝下一子如同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大多数悉尼郊区的普通家庭一样,过着悄无声息、循规蹈矩的日子。然而某一天,门铃响了,站在他们眼前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女孩,自此以后一家人的生活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一连串的不详事件接踵而至,终于——鲜血淋漓的恐怖谋杀案发生了……
《怪尸疑案》是澳洲数度折桂的天才剧作家拉克兰•菲尔波特的最新力作。该剧改编自世纪之交名噪一时且真实的悉尼双性人谋杀案,故事主要围绕性别认同这一主题而展开。且看这部谜团满布、疑窦丛生的戏剧将会怎样呈现这种难以达诂的诗意:我们能够确切知道他人心底的所思所想吗?——这也是人类身上普遍存在的问题。
《开不了口》Have I No Mouth
演出地点
墨尔本库珀记麦芽坊剧院默林剧场
(The Coopers Malthouse
Merlyn Theatre)
演出时间
10月10日-10月13日
编剧/导演
菲德林•坎农(Feidlim Cannon)
盖瑞•基根(Gary Keegan)
主演
安•坎农(Ann Cannon)
菲德林•坎农(Feidlim Cannon)
埃里奇•凯勒(Erich Keller)
“举国最无惧、最具开创性的剧团之一。”——《爱尔兰时报》
菲德林•坎农的父亲十三年前撒手人寰;这本是一场可以避免的悲剧。
时过境迁,如今的菲德林和母亲在舞台上开展一场开诚布公却摄人心魄的对话,他们急于寻求这场将整个家庭置于阴影笼罩下的事故背后之真相。引导他们度过这一情感难关的则是的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心理医生埃里奇•凯勒,而《开不了口》的创作灵感也正来自于此。
《髋骨突出》Hipbone Sticking Out
演出地点
墨尔本维多利亚艺术中心表演厅
(Arts Centre Melbourne
Playhouse)
演出时间
10月17日-10月21日
编剧/导演
斯科特•兰金(Scott Rankin)
主演
崔佛•杰米森(Trevor Jamieson)
莱克斯•马利诺斯(Lex Marinos)
娜塔莉•奥唐纳(Natalie O'Donnell)
“‘幽默’与‘真诚’齐飞,‘晦暗’共‘刻薄’一色。”——《堪培拉时报》
1983年,16岁的澳洲土著英吉邦底人约翰•派特死在了罗伯恩的拘留所——这并不是悲惨的个例,而是澳洲历史长河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150年以来,澳洲土著居民从未有拥有过自己的话语权。
《髋骨突出》将为观众们展开一段梦幻的历史旅程:从古希腊罗马神话、高横桅帆船时代、澳洲的无主时期、采珠与淘金热、奴隶制度、澳洲丰饶的矿产直到此时此刻西澳洲土著少年派特一家的生活。
《你好,再见。还有……生日快乐!》Hello,Goodbye & Happy Birthday
演出地点
墨尔本库珀记麦芽坊剧院贝克特剧场
(The Coopers Malthouse
Beckett Theatre)
演出时间
10月9日-10月26日
创作
罗斯琳•奥兹(Roslyn Oades)等
十八岁和八十岁就好像名叫“生命”的书架两头的书档,一头是八九点钟的旭日,另一头是无限好的夕阳。2013年由女性导演罗斯琳•奥兹执掌导筒 、墨尔本麦芽坊剧院(一译莫尔特豪斯剧院)推出的最新力作《你好……》一剧改编自对十八岁和八十岁人群进行真实的采访资料。此剧将会一如既往地展现她突破性通过耳麦逐字呈现的文献剧风格之尝试,带给观众一场身临其境、惟妙惟肖的视听享受。
《生命球队》Team of Life
演出地点
墨尔本库珀记麦芽坊剧院默林剧场
(The Coopers Malthouse
Merlyn Theatre)
演出时间
10月16日-10月20日
创意/导演
凯特•丹伯乐(Kate Denborough)
创意/编剧
戴维•丹伯乐(David Denborough)
作曲
约翰•罗杰斯(John Rodgers)
库查•爱德华兹(Kutcha Edwards)
主演
希斯•伯格森(Heath Bergesen)
蕾拉•古鲁薇薇(Leila Gurruwiwi)
库查•爱德华兹(Kutcha Edwards)
戴维•纽奥尔•文森特(David Nyuol Vincent)等
如果你觉得一个人要像是一支队伍,那么谁是你的教练?谁来做你的守门员?谁又来帮你摇旗呐喊加油鼓劲?
广受赞誉的墨尔本当地舞蹈剧团“魔灵”(KAGE)带来的舞剧《生命团队》让体育、戏剧、舞蹈和音乐互相间进行了亲密的接触。观众将充分领略到冉冉升起的体育新星、专业舞者及演员的无穷魅力;主创人员也欲藉此将澳洲传统体育强项——澳式橄榄球和足球继续发扬广大。
该剧自有一套先锋的表演“方法论”,体育赛事在舞台上变成了人生的隐喻:人们应该像一只球队一样同舟共济克服难关。《生命团队》的主要演员都是年轻的难民与土著居民,通过他们在舞台上所作的努力呈现,观众将会了解到这些人心中对于自由的定义,以及为消解体育、戏剧及自我认同之间的边界所做的努力。
《既然我认为……》Since I Suppose
演出地点
墨尔本中心商务区至北墨尔本
(Melbourne CBD to North Melbourne)
演出时间
10月15日-10月26日
出品
美国芝加哥莎士比亚剧院(Chicago Shakespeare Theater)
理查德•乔丹戏剧制作有限公司(Richard Jordan Productions Ltd)
来参与一场让你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之旅吧!该剧将会成为探索这座城市——阁下安身立命之所中究竟蕴藏了什么秘密和隐藏力量的导览图!
在这出剧中,你会发现自己正行走在墨尔本的大街小巷,就像莎士比亚《一报还一报》中的公爵与观察员那样。当你徜徉于墨尔本的市井之中,掌中的设备将带你穿越由图像、声响、特定场所的偶发事件与不期而遇组成的一个炫目大网络。
该剧的起点设置在墨尔本凯悦大酒店(罗素街入口处),终点在北墨尔本。请带上你的手机,并且确保电池满格,因为抵达凯悦大酒店时你会接到我们的电话。演出地点并不囿于一处,因此观摩时请携带适合的衣物以备风雨及步行之需。
睁大你的双眼,准备好惊喜降临吧!这将会是一场意料之外的奇妙旅程。
(Cosmos Ti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