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给你讲讲那些曲终人散
一
七月初的一个凌晨,我正躺在床上静静的等待身体吸收分解酒精,却被F的一个电话吵醒了,F用一种浸透了上下五千年蹉跎和哀伤的语气告诉我,自己和姑娘彻底结束了,我说:擦,早该结束了,恭喜。这是一个典型的痴心男感情被玩弄的故事,着实算不上精彩。F很受伤,说了很多感觉不会再爱了的话,我说:擦,你SB吧。话比较难听,文艺一点的话,F那叫执着,叫一场奋不顾身的爱情。其实大部分人都经历过这么一段,回头看看也会各有唏嘘,感情里的伤,叫做爱过才明白。
在F的这个故事里,他被人当成了千斤顶,和人家姑娘暧昧了大半年后,姑娘换备胎完成,被F发现,才有了F楚楚可怜求安慰的电话。这个故事并不算典型的曲终人散,因为F和姑娘没有真正在一起过,但我只想说,选人的时候最先要看清的是,这个人对专一的认定程度,备胎不够还要找千斤顶的,趁早远离。
二
我有时会不慎闯入分手现场,看过愤怒的咒骂着的,也看过平静说再见的。我看不透他们内心的独白,只是感觉这种场合实在是无法对当事人说出点什么。比较特别的是Y的分手现场,是通过一个电话,我听不到女孩儿那边的声音,只是听到Y在不停的压抑着自己,电话这边的我能明显感觉到Y的愤怒,或许不仅仅是愤怒,还带着点哀伤和失望,但是他保持了自己的语调始终维持在一个理性的范围内。Y一定非常爱那个女孩,才会在分手的时候还能如此克制,我这样想。Y在分手前后胖的换了一个人,关于分手他没有多说过一句,似乎只有那体重的增长才能显示出他的不舍。他的手机桌面一直是那女孩的照片,已经快一年了。最近新交了女友,桌面背景应该已经换掉了吧。
两人在本科就开始纠结,考研分手,研究生时恢复联系。姑娘为了Y的一句别再联系,当天坐着飞机就跑北京来了,然后是理所当然的复合,而后就是我们陈述的现场了。Y是个很向往自由的人,受不了卿卿我我的粘腻厮守,也不想思考太多类似买房结婚的现实,可是姑娘比较拧,总在寻找着自己的安全感,最后矛盾累积,一起崩溃。也许有时候分开仅仅是一种无可奈何,爱情被传颂的如此坚贞崇高,但是经历过曲终人散的人都知道,在现实面前,山盟海誓都太过苍白。
Y和女友的结束是典型的爱情败给了现实,其他都只是诱因而已。异地,毕业之后女孩家人希望两人回到南方,但Y铁定要留在帝都。女孩确实是奋不顾身了,可是后来才发现一切远非奋不顾身的浪漫可以解决的,举目无亲,周遭无友,自己又不够独立,只能无限制的粘着Y。会有人说一切分开的理由都是爱的不够深,这种说法太理想主义了,在现实的逼迫面前,我们都是爱自己更多一点的。
三
前面说到了爱情败给了现实,这个可以解释为什么毕业季是分手的高峰期。学生时代的爱情是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更多,可万事逃不开经济等现实因素的支撑。只是大家都还小,很少能顾忌那么许多,更何况爱情来得那么突然,猝不及防间无暇前瞻后顾。
我常说,如果两个人在一起,毕业的时候势必难以都有自己的最佳选择,双方多多少少会有互相迁就。C是一个相貌出众能力卓越的女子,她曾对我说过,自己是我们的女同学中最有可能成为女强人的那个,我深以为然。但是红颜多薄命,似乎已成惯例,C在感情生活中并不是一帆风顺。毕业前她找了一个比自己大很多的男人,随后为了这个人去了南方的一个清闲的养老衙门,我深感惋惜,几次欲言又止,毕竟别人的生活最好不要去打扰吧。一年后,C与老男人分手,返京考研,见到我只是淡淡一句: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是啊,拥有美丽羽毛的鸟儿是不该被关在笼子里的。
我在高中毕业和大学毕业的时候都有女友,而我对未来的选择丝毫没有为她们考虑过。高考报志愿时我春风得意在选着专业,却不知女友为了能和我一起来北京正迷茫选什么学校会比较稳当。本科毕业时我执意考研,决定时完全没想三年学校和社会的经历会让同龄的我们产生怎样的差距。当然,结果都是曲终人散。读研之后我才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那些爱情远没有重要到可以使我放弃自己的最优选择。
我并不想说自己这样做是对的,事实上我经常为此自责。但是两个人之间真的要仔细思考一下共同的未来,没有未来的爱情,可悲又可怜。
四
家里那边有一个M姐姐,和男友从高一开始恋爱,经历了高中时老师和家长的双重打压,经历了大学四年的异地恋,始终不离不弃,是极有名气的神仙眷侣,谁都以为他们会在毕业后迅速的结婚,没想到两人却在毕业都来到北京工作后分手了,在已经谈婚论嫁的前夕劳燕分飞。后来我委婉的问了一下缘由,M姐姐说了很多的没想到,从高中到大学,她从未想过两个人之间还有经济上如此多的问题。大学时,M姐姐由于家境优于男友,总是南下去看他,时不时还会给男友添置吃穿日用,她感觉顺其自然理所应当。可谈婚论嫁的时候问题就来了,买房需要用钱,装修需要用钱,购置家具需要用钱,拍婚纱照需要用钱,买戒指需要花钱,办婚礼需要用钱……M姐姐的男友一提到钱就一副葛朗台样,男友的父母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M姐姐的家人认为婚前就如此,女儿嫁过去岂不更是受苦;M姐姐也完全没有豁达到可以接受裸婚。两个人在这一点上一直矛盾不断,分手后男方离京回家工作,M姐姐想把男友送的东西全都还给他。七年的感情,她原本准备了一个大箱子,后来收拾了一下,自己都笑了,10元邮费搞定了所有……
也许大家会感觉遇到极品了,但正如我常说的,恋爱是一个感情的问题,结婚是一个钱的问题。家里给介绍对象才不会管你们是否有可能情投意合呢,先找经济靠谱的,这也许就是过来人的经验吧。
五
离婚率很高是80后小夫妻的现状,这一代人没有父母那一辈那么浓厚的家庭观念,即便没有感情了,也要维持一个家的完整模样,或是为了孩子受再多委屈也要坚持。我的一个发小,刚刚满20周岁就嫁人了,一年后生子,再一年后离婚。目前自己带着孩子过,无比艰难。除去年龄过小和冲动等因素,其实这种故事很值得反思。
婚后生活和恋爱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人同一屋檐下朝夕相对,再多的热情也会被日复一日的柴米油盐慢慢所磨光,那么维系你们感情最根本的因素到底是什么,经得起时日的浸泡侵蚀吗?很多人不会去想这个问题的,即使离婚之后也很少有人会去想。而恰恰是这个问题,是保证两个人感情不变质的支点。
而婚姻,也不是过家家。曾经有人问我什么是婚姻,我回答两个字,责任。结婚之前先问问自己能不能有这份担当,两个人能不能撑起一个家。更不要提孩子了,我常说,如果现在要让我当父亲,我自认为根本不配,因为负不起这份责任。
六
H和相处四年的女友分手了,H女生缘很好,却从未恋爱过,直到遇到了他这个女友。H很用心,也很珍惜,他在分手后写了一篇日志差点把我看哭了。我只见过这女孩一面,其懂事大方得体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在网上也有些交谈,都是我在跟她解释H的各种行为。他们分手后H给我说了好多理由,有他总结的,也有他女友说的。H在那个冬天和我并排走在零下40度的大街上,滔滔不绝,义愤填膺状,但我能体会到H的失落和伤心。在我看来那些理由也都是借口。
H的前女友赞过我的文章,感叹都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H怎么就不行呢。我哑然失笑,H的文采绝不逊于我,只不过平日不愿提笔,没我这么矫情罢了。仅此一例就可以看出,其实他们缺乏更多精神层面的交流,H性格中谦让的成分太多,不喜过分张扬。他能力不差,只是过于隐逸闲散。可能直到分手后他女友都没发现,给H一个理由,他也可以风光无限。
爱情是个很奇妙的东西,没有经济基础便成了空中楼阁,没有精神上的共鸣和一并成长,便前途黯淡。
七
Q大学时交过一个女友,是他从别人手里抢过来的。Q那时颇有重度文艺症患者的样子,长发披肩,留着浓密的胡须,平时眼神中常带忧郁。文风犀利,玩世不恭,愤世嫉俗,骨子里透着桀骜不驯。可是Q对这个女友却是千依百顺,Q在女友面前的三孙子样被数人模仿给我看,每次喝酒众人均以此为笑料。我没见过女孩真人,从Q和大家的描述中知道些大概。其实我完全可以理解Q的态度,有一次酒后我和Q聊天,Q不无感慨的说自己也知道两个人最后肯定会散,他猛吸一口烟,略去了后一句,我知道他想说他心甘情愿如此。可这句话和他吐出的浓烟一样,缥缈的没有任何意义,只有Q自己知道吸进肺里那一瞬间的快感和过后的虚无。
有时候我们真的愿意去无怨无悔,风雨无阻。徒劳、艰辛、伤痕累累,却享受那其中下一秒就可能消散的快乐。
八
W和L是以前学校中公认的郎才女貌,W是典型的学校好学生,成绩优异,校会主席,球场上的焦点,生活中的全能。L是远近闻名的大美女,气质温文尔雅,学校文艺骨干。两个人的爱情故事直到我们毕业后还在学弟学妹中传扬,其影响力之大令人咂舌。
可是最后他们还是在大学时分手了,理由无人知晓。后来两个人选在同一个夏天结婚,却是办了两场婚礼,就像约定好最后的再见一样。
那些曾经被歌颂被祝福的爱情不一定都有大圆满的结局,观众们总是期待别样完美的剧情,可现实不是小说家笔下的故事,可以随意完满。
所有的曲终人散都有着各自的因由,凭谁猜,常唏嘘。
七月初的一个凌晨,我正躺在床上静静的等待身体吸收分解酒精,却被F的一个电话吵醒了,F用一种浸透了上下五千年蹉跎和哀伤的语气告诉我,自己和姑娘彻底结束了,我说:擦,早该结束了,恭喜。这是一个典型的痴心男感情被玩弄的故事,着实算不上精彩。F很受伤,说了很多感觉不会再爱了的话,我说:擦,你SB吧。话比较难听,文艺一点的话,F那叫执着,叫一场奋不顾身的爱情。其实大部分人都经历过这么一段,回头看看也会各有唏嘘,感情里的伤,叫做爱过才明白。
在F的这个故事里,他被人当成了千斤顶,和人家姑娘暧昧了大半年后,姑娘换备胎完成,被F发现,才有了F楚楚可怜求安慰的电话。这个故事并不算典型的曲终人散,因为F和姑娘没有真正在一起过,但我只想说,选人的时候最先要看清的是,这个人对专一的认定程度,备胎不够还要找千斤顶的,趁早远离。
二
我有时会不慎闯入分手现场,看过愤怒的咒骂着的,也看过平静说再见的。我看不透他们内心的独白,只是感觉这种场合实在是无法对当事人说出点什么。比较特别的是Y的分手现场,是通过一个电话,我听不到女孩儿那边的声音,只是听到Y在不停的压抑着自己,电话这边的我能明显感觉到Y的愤怒,或许不仅仅是愤怒,还带着点哀伤和失望,但是他保持了自己的语调始终维持在一个理性的范围内。Y一定非常爱那个女孩,才会在分手的时候还能如此克制,我这样想。Y在分手前后胖的换了一个人,关于分手他没有多说过一句,似乎只有那体重的增长才能显示出他的不舍。他的手机桌面一直是那女孩的照片,已经快一年了。最近新交了女友,桌面背景应该已经换掉了吧。
两人在本科就开始纠结,考研分手,研究生时恢复联系。姑娘为了Y的一句别再联系,当天坐着飞机就跑北京来了,然后是理所当然的复合,而后就是我们陈述的现场了。Y是个很向往自由的人,受不了卿卿我我的粘腻厮守,也不想思考太多类似买房结婚的现实,可是姑娘比较拧,总在寻找着自己的安全感,最后矛盾累积,一起崩溃。也许有时候分开仅仅是一种无可奈何,爱情被传颂的如此坚贞崇高,但是经历过曲终人散的人都知道,在现实面前,山盟海誓都太过苍白。
Y和女友的结束是典型的爱情败给了现实,其他都只是诱因而已。异地,毕业之后女孩家人希望两人回到南方,但Y铁定要留在帝都。女孩确实是奋不顾身了,可是后来才发现一切远非奋不顾身的浪漫可以解决的,举目无亲,周遭无友,自己又不够独立,只能无限制的粘着Y。会有人说一切分开的理由都是爱的不够深,这种说法太理想主义了,在现实的逼迫面前,我们都是爱自己更多一点的。
三
前面说到了爱情败给了现实,这个可以解释为什么毕业季是分手的高峰期。学生时代的爱情是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更多,可万事逃不开经济等现实因素的支撑。只是大家都还小,很少能顾忌那么许多,更何况爱情来得那么突然,猝不及防间无暇前瞻后顾。
我常说,如果两个人在一起,毕业的时候势必难以都有自己的最佳选择,双方多多少少会有互相迁就。C是一个相貌出众能力卓越的女子,她曾对我说过,自己是我们的女同学中最有可能成为女强人的那个,我深以为然。但是红颜多薄命,似乎已成惯例,C在感情生活中并不是一帆风顺。毕业前她找了一个比自己大很多的男人,随后为了这个人去了南方的一个清闲的养老衙门,我深感惋惜,几次欲言又止,毕竟别人的生活最好不要去打扰吧。一年后,C与老男人分手,返京考研,见到我只是淡淡一句: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是啊,拥有美丽羽毛的鸟儿是不该被关在笼子里的。
我在高中毕业和大学毕业的时候都有女友,而我对未来的选择丝毫没有为她们考虑过。高考报志愿时我春风得意在选着专业,却不知女友为了能和我一起来北京正迷茫选什么学校会比较稳当。本科毕业时我执意考研,决定时完全没想三年学校和社会的经历会让同龄的我们产生怎样的差距。当然,结果都是曲终人散。读研之后我才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那些爱情远没有重要到可以使我放弃自己的最优选择。
我并不想说自己这样做是对的,事实上我经常为此自责。但是两个人之间真的要仔细思考一下共同的未来,没有未来的爱情,可悲又可怜。
四
家里那边有一个M姐姐,和男友从高一开始恋爱,经历了高中时老师和家长的双重打压,经历了大学四年的异地恋,始终不离不弃,是极有名气的神仙眷侣,谁都以为他们会在毕业后迅速的结婚,没想到两人却在毕业都来到北京工作后分手了,在已经谈婚论嫁的前夕劳燕分飞。后来我委婉的问了一下缘由,M姐姐说了很多的没想到,从高中到大学,她从未想过两个人之间还有经济上如此多的问题。大学时,M姐姐由于家境优于男友,总是南下去看他,时不时还会给男友添置吃穿日用,她感觉顺其自然理所应当。可谈婚论嫁的时候问题就来了,买房需要用钱,装修需要用钱,购置家具需要用钱,拍婚纱照需要用钱,买戒指需要花钱,办婚礼需要用钱……M姐姐的男友一提到钱就一副葛朗台样,男友的父母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M姐姐的家人认为婚前就如此,女儿嫁过去岂不更是受苦;M姐姐也完全没有豁达到可以接受裸婚。两个人在这一点上一直矛盾不断,分手后男方离京回家工作,M姐姐想把男友送的东西全都还给他。七年的感情,她原本准备了一个大箱子,后来收拾了一下,自己都笑了,10元邮费搞定了所有……
也许大家会感觉遇到极品了,但正如我常说的,恋爱是一个感情的问题,结婚是一个钱的问题。家里给介绍对象才不会管你们是否有可能情投意合呢,先找经济靠谱的,这也许就是过来人的经验吧。
五
离婚率很高是80后小夫妻的现状,这一代人没有父母那一辈那么浓厚的家庭观念,即便没有感情了,也要维持一个家的完整模样,或是为了孩子受再多委屈也要坚持。我的一个发小,刚刚满20周岁就嫁人了,一年后生子,再一年后离婚。目前自己带着孩子过,无比艰难。除去年龄过小和冲动等因素,其实这种故事很值得反思。
婚后生活和恋爱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人同一屋檐下朝夕相对,再多的热情也会被日复一日的柴米油盐慢慢所磨光,那么维系你们感情最根本的因素到底是什么,经得起时日的浸泡侵蚀吗?很多人不会去想这个问题的,即使离婚之后也很少有人会去想。而恰恰是这个问题,是保证两个人感情不变质的支点。
而婚姻,也不是过家家。曾经有人问我什么是婚姻,我回答两个字,责任。结婚之前先问问自己能不能有这份担当,两个人能不能撑起一个家。更不要提孩子了,我常说,如果现在要让我当父亲,我自认为根本不配,因为负不起这份责任。
六
H和相处四年的女友分手了,H女生缘很好,却从未恋爱过,直到遇到了他这个女友。H很用心,也很珍惜,他在分手后写了一篇日志差点把我看哭了。我只见过这女孩一面,其懂事大方得体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在网上也有些交谈,都是我在跟她解释H的各种行为。他们分手后H给我说了好多理由,有他总结的,也有他女友说的。H在那个冬天和我并排走在零下40度的大街上,滔滔不绝,义愤填膺状,但我能体会到H的失落和伤心。在我看来那些理由也都是借口。
H的前女友赞过我的文章,感叹都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H怎么就不行呢。我哑然失笑,H的文采绝不逊于我,只不过平日不愿提笔,没我这么矫情罢了。仅此一例就可以看出,其实他们缺乏更多精神层面的交流,H性格中谦让的成分太多,不喜过分张扬。他能力不差,只是过于隐逸闲散。可能直到分手后他女友都没发现,给H一个理由,他也可以风光无限。
爱情是个很奇妙的东西,没有经济基础便成了空中楼阁,没有精神上的共鸣和一并成长,便前途黯淡。
七
Q大学时交过一个女友,是他从别人手里抢过来的。Q那时颇有重度文艺症患者的样子,长发披肩,留着浓密的胡须,平时眼神中常带忧郁。文风犀利,玩世不恭,愤世嫉俗,骨子里透着桀骜不驯。可是Q对这个女友却是千依百顺,Q在女友面前的三孙子样被数人模仿给我看,每次喝酒众人均以此为笑料。我没见过女孩真人,从Q和大家的描述中知道些大概。其实我完全可以理解Q的态度,有一次酒后我和Q聊天,Q不无感慨的说自己也知道两个人最后肯定会散,他猛吸一口烟,略去了后一句,我知道他想说他心甘情愿如此。可这句话和他吐出的浓烟一样,缥缈的没有任何意义,只有Q自己知道吸进肺里那一瞬间的快感和过后的虚无。
有时候我们真的愿意去无怨无悔,风雨无阻。徒劳、艰辛、伤痕累累,却享受那其中下一秒就可能消散的快乐。
八
W和L是以前学校中公认的郎才女貌,W是典型的学校好学生,成绩优异,校会主席,球场上的焦点,生活中的全能。L是远近闻名的大美女,气质温文尔雅,学校文艺骨干。两个人的爱情故事直到我们毕业后还在学弟学妹中传扬,其影响力之大令人咂舌。
可是最后他们还是在大学时分手了,理由无人知晓。后来两个人选在同一个夏天结婚,却是办了两场婚礼,就像约定好最后的再见一样。
那些曾经被歌颂被祝福的爱情不一定都有大圆满的结局,观众们总是期待别样完美的剧情,可现实不是小说家笔下的故事,可以随意完满。
所有的曲终人散都有着各自的因由,凭谁猜,常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