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之死
童谣诗人之死
作者/新井一二三 原载《万象》第八卷 第六期 二零零六年九月
[备注] 本文版权属于新井一二三和《万象》,仅供金子美铃小组草草及其他成员们作参考资料用,请勿到处转载。原文所附图片没法转过来,请有兴趣者购买《万象》杂志阅读。
二十世纪初,日本有个女诗人叫金子美铃(Kaneko Misuzu),从二十岁起的几年里,发表了上百篇童谣诗,一度名气相当大,却由于个人生活中的不幸,仅仅二十六岁就自尽。后来的半世纪,她几乎被人忘记,直到有个后辈在偶然的场合看到一篇老作品,深受感动之余,踏上了发掘她作品及生涯的漫长旅程。
经过十六年的探索,童话作家矢崎节夫终于联系上了美铃的弟弟,原来是著名儿童剧团若草的创办人上山雅辅。姐姐去世后五十年,他一直保管着她亲手写的作品集三本,总共录有五百一十二首童谣诗。第二年(一九八四年),金子美铃全集问世,让很多人惊讶,因为半世纪前的淳朴作品,由后人看来都特别新鲜,奇妙地富有现代感。
当初震撼了矢崎的那首诗《大渔》,如今常常在电视儿童节目里播送,美铃其它作品也登在小学语文课本上给全国的小朋友们朗诵,可以说是脍炙人口了。
大渔
朝霞小霞
大丰收
大羽沙丁
大丰收
滩上热闹
如庙会
海里却为
几万条
沙丁要办
葬礼了
鱼儿
海鱼很可怜
大米有人种
牛在牧场养
鲤鱼在池塘
有人喂面筋
但是海鱼呢
没人照顾它
一点不调皮
这样被我吃
鱼儿真可怜
土
砰砰砰砰
被打的土地
成为好田地
生产好麦子
从早到晚
被踏的土地
成为好马路
让车子通过
不被打的土地
不被踏的土地
是否没用?
有用有用,它
为无名花草
提供住宿呀
金子美铃本名金子照(Kaneko Teru),一九零三年出生在日本山口县,离下关市(旧名马关)大约七十公里的仙崎村。她故乡是很繁荣的渔村,正如《大渔》描述,当时主要捕沙丁鱼,从十七到十九世纪曾为捕鲸鱼的大基地。
美铃作品中充满对大自然之爱,显然受了故乡民间文化的影响。位于仙崎村对面青海岛向岸寺的“鲸墓”,埋有七十多头鲸鱼胎儿。渔民认为打大鲸鱼是他们的生业,但是连累了胎儿实在对不住,因而隆重埋葬,至今每年都为它们举行法事。
鲸法会
鲸法会办在春末
飞鱼到来的季节
滩上寺庙的钟声
摇摇渡水水面传来
渔民都穿上礼服
往寺庙赶路时候
海上有条小鲸鱼
听到传来的钟声
想念已经不在的
父亲母亲而哭泣
渡过大海的钟声
响到大海何处去
美铃家有哥哥坚助和弟弟正佑(雅辅是笔名),分别比她大两岁、小两岁。父亲到中国营口负责书店经营,在美铃三岁时,客死于异乡。一岁的弟弟被下关市的姨母(母亲美智的妹妹)家过继去,留下姥姥和母亲则在仙崎大街上开办了书店――金子文英堂。两边隔壁是酒店和鱼店,斜对面有邮局。现在那条街已命名为“美铃通”。下关的姨父上山松藏开着好几家书店,美铃父亲本来负责的营口一家也是分号之一,在大连、旅顺、青岛都有店铺。姨父让寡妇姨姐在仙崎经营一家店,一方面提供生活手段,另一方面扩大生意。金子文英堂是仙崎村唯一的书店,经销学校课、普通读物、杂志、文具。连广播都还没有开始的时代,书店是当地的文化中心之一,金子家二楼为书法班提供场地。
虽然父亲不在,金子家的生活并不贫穷。兄妹都七岁上了小学,美铃更跟师傅学日本三弦。和渔民孩子相比,书店的孩子聪明早熟,每年成绩第一名,连年做班长。
书
除了我,谁有呢?
各种书,这么多
除了我,谁知道?
中国印度的故事
不看书的孩子们
无知的小渔夫们
大家都去海边玩
我一个人要看书
大人在睡午觉时
如今他们在海边
冲冲浪呀,潜水呀
玩得快乐如人鱼
人鱼国的老故事
我在书里看到时
想要到海边玩了
忽然很想去玩了
哥哥坚助六年制小学毕业以后就帮助母亲做事,十五岁做了户主。他虽然离开了学校,但是热心自学,一会儿拉小提琴,一会儿制造矿石收音机,一会儿打起麻将,在渔村享有摩登文人的地位。美铃则小学毕业后报考四年制女中被录取,每天来回走六公里的路上课去了。同学们印象中的她是安静好读书的女孩子,仍旧每年当班长。
一九一八年,全世界流行西班牙感冒,下关的姨母不幸得病去世了。按照当年日本的习惯,上山松藏决定娶寡妇姨姐(即美铃的母亲美智)为后妻。美铃读女中四年级的时候,母亲再婚去下关,仙崎金子家只留下姥姥、坚助和美铃了。
光是母亲再婚,对十六岁的美铃影响可不小,何况下关上山家有她的亲生弟弟正佑。他很小被上山夫妻收养,不知道自己是个养子,一贯把生母当做姨母,把亲哥亲姐当做表哥表姐长大的。这时谁也料不到,正佑出生的秘密将要造成很大的困扰。
美铃在女中的毕业典礼上代表全体毕业生致了答谢词。老师劝她到奈良读女子高等师范学堂,但是她谢绝。哥哥小学毕业就做事,她哪里好意思一个人到外地升学。美铃开始在金子文英堂帮忙,下午常坐在店铺里,给小孩子们讲的故事很受欢迎。
当时下关念商业学校的正佑,开始常来访问“表哥表姐”去了;大概是三个人的亲生母亲美智想让他们多点来往,即使在表兄姐弟的名义下。从下关到仙崎,坐船需要七个钟头,坐火车后徒步也花上大半天。正佑还是每逢假期一定要来仙崎,为的是跟坚助、美铃谈谈文学、音乐、电影,或者玩扑克牌,去海里游泳。他爱好作曲,在一个暑假里竟完成过二十五首歌。他后年回想那段时间说,“三人在一起,像个文学沙龙,真叫人快活”。两年过去,坚助跟美铃的同学结婚;母亲建议美铃搬来下关了。
二十世纪前半的下关市,乃拥有全国第二大火车站和国际港口的大城市,享有“小东京”的别名。火车站月台直接通达开往釜山、上海的客轮剪票处。附近有西式大饭店、剧场、银行、外国领事馆等大建筑,气派非凡。
纸拉门
屋里拉门像大楼
白色美丽石头楼
摩到天的十二层
房间共有四十八
一个房间有苍蝇
其它全部都空房
四十七个房间里
到底谁要住进来
有个窗户打开着
哪个小孩要露头
――窗户洞是我开的
闹别扭时用指头
长昼一人在观览
窗户那边蓝天空
忽而阴沉一阵子
一九二三年四月,二十岁的美铃从渔村仙崎搬到大都会下关市,在红砖头银行隔壁的上山文英堂二楼住下来,白天去设在商品馆(购物中心)内的小分店掌柜台。正佑则刚学校毕业,五月就往东京学书店经营去了。走之前,他完成自己作曲的童谣集《铃兰梦》,歌词则请美铃填写。
日文所谓的“童谣”是一九一八年由夏目漱石的弟子作家铃木八重吉推出的新概念。他在童话童谣杂志《赤鸟》的创刊词中说:“今天的孩子们所唱的歌,在艺术家看来,全是低级愚昧的。为了世上的小朋友们创作真有艺术价值的纯丽童话和童谣,我想发起新的运动并发行《赤鸟》月刊。”他的呼吁受到第一流艺术们的热烈支持,芥川龙之介、谷崎润一郎、佐藤春夫、岛崎藤村等著名小说家、诗人,都纷纷提供了作品。正逢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自由主义风靡全球的时代,在日本则是短暂的“大正德谟克拉西”、“大正浪漫”时期。教育界出现了艺术教育运动;有画家山本鼎开始的儿童自由画运动, 有作家坪内逍遥提倡的儿童剧等。在音乐教育方面,明治维新(一八六八年)以后的日本学校全盘否定了传统的民间童歌。教室里唱的“文部省歌”是西洋旋律填了文言文的国家主义说教歌词,人不是人马不是马,一离开课堂就没有人要唱的。尤其是歌词的低劣以及完全脱离儿童的感情生活,让有良心的文人们悲愤填膺。于是铃木八重吉亲自找诗人西条八十上门,邀请为《赤鸟》杂志写诗,乃日本童谣史的开始。
在《现代童谣讲话》一书里,西条八十写:童谣首先应该是“诗”,而且是艺术家直觉地观察人生的时候,自己真正受感动的内容,用儿童易懂的口头语写下来的“诗”。
金丝雀 西条八十
不唱歌的金丝雀,丢到后山去好吗?
不,不,那可不行
不唱歌的金丝雀,埋在房后丛好吗?
不,不,那也不行
不唱歌的金丝雀,用柳鞭抽打好吗?
不,不,那太可怜
不唱歌的金丝雀
象牙船和银子桨
月夜海上划出去
一定开始再唱歌
西条八十解释说:作品中的金丝雀就是有一段时间为了生活而放弃写作去从商的他本人。虽然是给小朋友们写的童谣,但无论是作者的创作态度,还是写出来的作品程度,都绝不是哄小孩的玩意了。
一九一八年,《赤鸟》创刊时,美铃十五岁。杂志上每月刊登西条八十、北原白秋等著名诗人写的童谣。一九一九年《金船》(后改名为《金星》)发刊,一九二零年《童话》跟上;由三童话童谣杂志带领的儿童文艺运动势如破竹,不仅让全国的小朋友们快乐,而且为各地有为的青年们开辟了新的艺术创作领域。在离东京一千公里的下关、仙崎,美铃、正佑都很热心地看每一期的杂志,何况每份都接受读者投稿的作品。正佑写童谣曲子请美铃填词,正在这么个时代环境里。
《赤鸟》的童谣栏由北原白秋主宰,《金船》由野口雨情负责,《童话》则是西条八十的领土。三位诗人的风格互相不同:北原名气最大,野口是乡土派,西条的象征派风格当年显得很摩登。美铃私淑的是西条八十。
正佑去东京后不久,她便一个人坐在书店分号里,开始写了自己的作品。一九二三年六月,平生第一次以“金子美铃”的名字,把写好的作品投稿给四份杂志:《金星》、《童话》、《妇人俱乐部》和《妇人画报》。其中,只有《金星》的选者是野口雨情,其它都是西条八十负责的;显而易见,她要心中偶像西条看自己的作品。寄信人地址为:下关西之端町商品馆内金子美铃。
美铃本人,生前一贯用平假名(日本表音文字)写笔名“Misuzu”,而从来没用汉字写过。她取了这笔名,因为喜欢日本和歌中固定修饰信浓国(现长野县)的枕词“Misuzu-karu”的读音,原意为“水Yan(按:“竹”字头下面写“焉”)-割”。所以,用汉字写她笔名时,写成“金子水YAN(接:同上)”该最合适。但是,自从台湾翻译出版她作品集,中文世界全用“美铃”两个字,也不无道理;一来,日本女孩子名字“Misuzu”,最多用的汉字组合是“美铃”;二来,她写过一首难忘的诗,就叫做《我和小鸟和铃铛》:
我和小鸟和铃铛
我伸开双臂
也不会飞翔于天空
但是,会飞翔的小鸟
却不像我会快跑地上
我摇动全身
也响不出悦耳声音
但是,响亮亮的铃铛,
却不像我知道很多歌
铃铛,小鸟,和我
都不一样,都不错
三个月后,九月号的杂志从东京邮过来时,美铃就高兴得哭出来了,因为四份杂志都刊登了她的作品。《童话》的选者西条八十写选后感道:“在大人作品里,金子小姐的《鱼儿》和《打出小槌》吸引我。虽然在选字和调子方面有不少不满之处,但是似乎暖暖的人情味包容着全体作品。这感觉跟英国的Christina Rossetti (克里斯蒂娜·罗塞蒂)一样。闺秀诗人全无的今天,希望金子小姐努力下去。”
五月去了东京的正佑,九月一号遇到大地震,十月回到下关了。他的美铃都住在上山文英堂总号二楼,下班后连晚彼此聊创作。这时候的美铃跟几个月以前不一样,已经是著名杂志上发表作品的诗人了。正佑对她既尊敬又爱慕,常常一起出去看电影买乐谱。对美铃来说,正佑也是个很好的伙伴。但是,在上山文英堂,两人身分是不平等的。一个户主的长子,一个是继女兼雇员。美铃要称正佑为“少爷”。
第二年(一九二四年)的一月到六月,《童话》杂志每期都登出了好几首美铃童谣。西条评她作品说:“金子小姐有作为童谣作家最可贵的素质――想象力之飞跃。这一点是别人难于模仿的。”全国读者对她的作品的支持也非常强烈,杂志通信栏每月刊登他们鼓励美铃的文字。也有不少人直接来信到下关商品馆。随着美铃名气的急升,正佑对她的感情越来越难控制。他们是十九岁和二十一岁,而正佑不知道美铃是亲姐姐。若真是表姐弟的话,结婚都是可能的。美铃觉得很为难,但是又不可说破他出生的秘密。
正佑学校毕业工作以后,逐渐开始怀疑自己跟父亲之间是否真有血缘了;上山松藏是天生的商人,他本人对艺术的兴趣压倒一切,导致两人格格不入。一九二五年五月,他收到的征兵通知书上写着“养父松藏”。果然如此,却不敢直问究竟自己是谁;正佑心情很差,跟松藏的矛盾更加深化。这时,能安慰他的只有美铃。两人过分亲密起来,让父母非担心不可。很危险的恶性循环已经启动了。
为了打开头疼的局面,松藏要让美铃嫁出去,也许不是没有道理的决定。然而,他选的亲家就很有问题了。刚开始在上山文英堂工作的雇员宫本启喜,比美铃大两岁,曾在博多股票界混过多年,跟一名妓女殉情未遂叫对方丧命的结果,而流到下关来的。松藏是彻头彻尾的商人,对他来说生意始终最重要。既然正佑在这方面还不可靠,暂时让继女美铃和员工结婚而当夫妻总管,等到正佑成熟以后,再由他正式继承家业也来得及。亲事背着正佑进行。美铃不能拒绝,因为松藏是户主兼继父兼老板,家中权力比谁都大。再说,假如她拒绝,母亲美智的处境定会特别困难。她只好说:请按照姨父的想法办事。宫本方面则没理由不接受。婚礼日期定为一九二六年二月十七日。
正佑一月六日才知道美铃快要跟宫本结婚了,生气之余,写两封建白书给暂时回仙崎的美铃。他反对美铃结婚,想逼她说出“我也不想”;美铃虽然心中很不愿意嫁给宫本,但是对正佑,她只好说:“我得跟着潮流走。”二月二号,两人在仙崎见面。正佑问道:“你心中真的没有人吗?”美铃回答说:“现在有,是穿着黑色长衫,带镰刀的。”正佑一时不明白她暗示了西洋死神,紧跟着说出最根本的疑问:“你是不是我的亲姐姐?”美铃盯住了他脸一阵子,然后点了头。
结婚前,美铃把自己写过的大约三百五十篇童谣诗亲手抄成两本作品集《美丽的小镇》和《天空的妈妈》给正佑看了。他对每一篇的感想记下来后给她寄回去。附信最后一句是是:“谢谢,诗人美铃女士!”
美铃跟宫本的婚礼,照原定计划举行:新婚夫妻在书店二楼开始了新的生活。可是,从一开始,他们的日子就很不平稳,因为正佑和宫本关于生意问题频频发生冲突。四月一日,正佑离家出走。加上,宫本在柳街花巷认识的女人出现于上山文英堂,使松藏生气至极。美智认为:本来就是松藏决定的亲事,既然他跟宫本闹了别扭,让美铃离婚也行,反正结婚登记都还没有正式办理。可是,这时候,美铃肚子里已经有了孩子。不能离婚,也不能留在上山文英堂,美铃只好跟着宫本搬出去,在下关市内偏僻的地区租了房间。正佑则回家来。
一九二六年九月,正式登记结婚,十一月长女房江出生了。虽然夫妻之间的感情不和睦,但是新生儿给年轻母亲美铃带来了无比的幸福。她带着房江访问母亲,正佑看见美铃喂婴儿的样子,讽刺地说:“你变成平凡的女人了。”这句话对美铃的刺激非常大,她竟写了总共十三页的长信给他;正佑的回信也一样长。在回信中,他又直率地表达对美铃的失望:“你的文才,跟你的容貌或家务能力相比,是可贵得多了。然而,我的恩人金子美铃,伟大的天才金子美铃,呜呼,年纪轻轻你已经过去了。由我看来,金子美铃是个故人了。”尽管他的激烈词句来自对美铃的深刻爱情,那还是多么残酷的字句!实际上,结婚以后的美铃,在忙碌的生活中,仍然一点一点抽空创作的。新作品主要发表于西条八十主宰的杂志《爱诵》上(《童话》已停刊)。一九二六年七月,《日本童谣集》(一九二六年版)问世,跟著名诗人的作品一起,收录了美铃的两首诗《大渔》和《鱼儿》。日本童谣诗人会在前一年由三十三名诗人组织,其中女成员只有一名,乃四十多岁名气可大的与谢野晶子。这次两篇作品被录用,二十三岁的美铃成了第二名女性会员了。
一九二七年夏天,美铃私淑多年的西条八十从东京往九州演讲的路途经过下关,在火车站月台上跟美铃相见面。她背着房江赴约的模样,西条事后回想道:“作品里展开的华丽幻想不逊于英国Christina Rossetti的年轻女诗人,第一印象仿佛路边小商店的老板娘。可是,她容貌端丽,眼睛则如黑曜石一般暗暗地发光着。”西条马上要走,当他往客轮剪票处走过去时,美铃挥着白手绢送走了他。
西条看出了美铃家计紧迫。宫本离开上山文英堂以后找不到工作。这段时间,三口子搬家几次,有一会儿甚至到九州熊本县宫本老家暂住过。一九二七年底,回到下关,开始了卖粗点心的小生意。美铃每周几次跟房江一起去市内的远亲高桥歌子家。当母女来玩,高桥就把细小的女孩带公共浴池去了。美铃不敢开口明说,但是丈夫在柳街花巷得来的淋病侵蚀美铃身体,她不能跟女儿一起泡在浴缸里的。一九二八年七月,正佑得到松藏同意,在东京实现自己的梦想去了。他在文艺春秋出版社《映画时代》杂志编辑部找到了差事,业余时间学习写电影剧本。正佑离开下关,美铃身边没有了创作上的伙伴;丈夫本来就不理解文学艺术,加上跟美铃感情不和,趁正佑不在,竟禁止她写作,也不允许跟文学上的朋友们通信了。这简直是对诗人金子美铃的死刑宣告。在她来说,写诗跟写日记没有两样。即使在婚后的艰苦日子里,她写过代表作之一《我和小鸟和铃铛》也写过《喜欢一切》:
喜欢一切
我要能够喜欢上
一切一切和一切
葱和番茄和鱼儿
我要都能喜欢上
我家饭菜全都是
妈妈亲手做好的
我要能够喜欢上
一切一切一切人
医生抑或是乌鸦
我要都能喜欢上
这个世界全都是
老天亲手做好的
进入了一九二九年,美铃因为病情严重,常常不能起身,往往连续几天都得躺在床上休息了。她拿起笔来开始抄写最后的作品集。除了结婚前给正佑看过的两本《美丽的小镇》和《天空的妈妈》以外,这次还有一本《寂寞的王女》,乃收录了结婚后的作品一百六十二篇的。从夏天抄到秋天,完成了两套共六本;一套要寄给恩师西条八十,一套则要送给正佑。只要世上有他们两个能理解自己的作品,美铃就满意了。在作品集最后,她在《卷末手记》写道:
完成了
完成了
可爱的诗集完成了
对自己这么说
也快活不起来
多么寂寞
夏天过去
秋天已深
针线活余写来
心中一味空虚
到底要给谁看
自己又不满意
多么寂寞
(呜呼,直到最后
没有顶峰就下来
山影消于云彩间)
无论如何
虽然知道没有用
但在深秋夜灯下
一心一味诚挚地
写到此时此刻
从明天起
该写什么
多么寂寞
被丈夫禁止写童谣诗,身体又因淋病日趋虚弱,美铃仍然在生活中不停地发现语言之美。抄写完作品集后,她马上开始收集心爱的女儿房江的话语了。她刚满三岁,说起话来实在可爱。尤其从母亲美铃看来,她说的每一句话,简直跟珠宝石一样可贵。在袖珍日记本的扉页上,她题了“南京玉”三个字,指的是玻璃串珠。第一页上写:
南京玉
南京玉有各色样
一个一个好可爱
虽然不是高级货
拿线串来真有趣
孩子说话也一样
一句一句好可爱
别人以为没什么
给我带来大乐趣
一句一句记下来
实在幸福无比了
南京玉有黑有白
只要孩子说的话
即使一点没内容
跟“诗”一点不沾边
只要孩子“创作”的
我要全部记下来
从一九二九年十月底到一九三零年二月九号,在生命最后的几个月里,美铃收集的房江话语共有三百三十四。每一句话上都有编号。
九:红雨伞,小雨伞,是房江的。白雨伞,大雨伞的,是妈妈的。
五十:麻雀的家,妈妈麻雀穿蓝衣服,姥姥麻雀穿黑衣服,房江麻雀穿红衣服,爸爸麻雀不在家。
一三七:爸爸还不回来,纸人说寂寞,寂寞。
丈夫惹草拈花的恶习不变,美铃忍无可忍,终于下决心离婚。宫本已有新欢,马上同意。二月二十七日就办了手续。美铃唯一想要的是房江。然而,根据当时的法律,孩子的亲权只属于父亲。宫本并不是非要房江不可,却以她为借口向上山家要求金钱。青霉素还没发明的时代,淋病是致命的,除了腹疼,高烧外,病菌进入了血液,还会引起关节炎、腱鞘炎、心内膜炎、肝炎等合并症。美铃离婚后去医院看病,但是连挺身走路都已有困难。害她身体到这地步的前夫来信说“三月十日我过去接房江”,叫美铃绝望了。
三月九日,美铃上午跟房江到高桥歌子家做客;午饭后,把女儿托给母亲,单独去照相馆留影;回来的路上买了樱花糕;晚饭后,帮房江洗澡时,唱过很多歌;从洗澡间出来,和母亲、松藏、房江四人吃樱花糕;先送女儿跟姥姥上去睡觉, 接着自己也上楼休息。站在房间外边看着房江说“她睡的样子多么可爱”,乃美铃生前说的最后一句话了。
到了自己的房间,美铃写了三封遗书,分别给宫本、母亲和松藏。正佑。给宫本的信道:“你一定要带走房江的话,我也没有法子了。但是,你能给她的只有金钱,而不是精神食粮。我希望她长大后拥有丰富的心灵。”给母亲和松藏的信道:“我们夫妻性格不和,我未能满足他。结婚后,他一直在外边有女人。我不怪他,但是无法一起过日子了。请好好照顾房江。我现在的心情跟今晚的月亮一样平静。”至于留给正佑的遗书,最后一句说:“再见了,我们的选手,勇敢地往前走!”
把三封信和遗像领取证放在床边,一代童谣诗人金子美铃一口气吞下了安眠药。享年二十六。
[后记]
美铃离开诗坛的时候,日本童谣运动的最盛期也差不到到头了。她结婚那年,大正天皇去世,短暂的“大正德谟克拉西”时代结束,黑暗的军国主义要来临日本了。反对国家音乐教育出发的自由主义童谣运动,始终得不到官方的认可,上不了国定教科书,时代环境变化以后,只能迅速衰退了。一九三零年代,西条八十都放弃写童谣,翻身为民谣、流行歌曲的填词人。一九三六年,童谣运动的大本营《赤鸟》杂志停刊。但是,歌曲的生命力非常顽强。《红鞋子》、《春天,快来》、《七个孩子》、《摇篮歌》、《蓝眼娃娃》、《肥皂泡》、《月光沙漠》、《玩具进行曲》等等好多首当年的童谣,至今大部分日本人都熟悉能唱。至于美铃的作品,似乎没有被广泛唱过,反而纯粹作为文学作品,越来越获得世代读者的热烈支持。
作者/新井一二三 原载《万象》第八卷 第六期 二零零六年九月
[备注] 本文版权属于新井一二三和《万象》,仅供金子美铃小组草草及其他成员们作参考资料用,请勿到处转载。原文所附图片没法转过来,请有兴趣者购买《万象》杂志阅读。
二十世纪初,日本有个女诗人叫金子美铃(Kaneko Misuzu),从二十岁起的几年里,发表了上百篇童谣诗,一度名气相当大,却由于个人生活中的不幸,仅仅二十六岁就自尽。后来的半世纪,她几乎被人忘记,直到有个后辈在偶然的场合看到一篇老作品,深受感动之余,踏上了发掘她作品及生涯的漫长旅程。
经过十六年的探索,童话作家矢崎节夫终于联系上了美铃的弟弟,原来是著名儿童剧团若草的创办人上山雅辅。姐姐去世后五十年,他一直保管着她亲手写的作品集三本,总共录有五百一十二首童谣诗。第二年(一九八四年),金子美铃全集问世,让很多人惊讶,因为半世纪前的淳朴作品,由后人看来都特别新鲜,奇妙地富有现代感。
当初震撼了矢崎的那首诗《大渔》,如今常常在电视儿童节目里播送,美铃其它作品也登在小学语文课本上给全国的小朋友们朗诵,可以说是脍炙人口了。
大渔
朝霞小霞
大丰收
大羽沙丁
大丰收
滩上热闹
如庙会
海里却为
几万条
沙丁要办
葬礼了
鱼儿
海鱼很可怜
大米有人种
牛在牧场养
鲤鱼在池塘
有人喂面筋
但是海鱼呢
没人照顾它
一点不调皮
这样被我吃
鱼儿真可怜
土
砰砰砰砰
被打的土地
成为好田地
生产好麦子
从早到晚
被踏的土地
成为好马路
让车子通过
不被打的土地
不被踏的土地
是否没用?
有用有用,它
为无名花草
提供住宿呀
金子美铃本名金子照(Kaneko Teru),一九零三年出生在日本山口县,离下关市(旧名马关)大约七十公里的仙崎村。她故乡是很繁荣的渔村,正如《大渔》描述,当时主要捕沙丁鱼,从十七到十九世纪曾为捕鲸鱼的大基地。
美铃作品中充满对大自然之爱,显然受了故乡民间文化的影响。位于仙崎村对面青海岛向岸寺的“鲸墓”,埋有七十多头鲸鱼胎儿。渔民认为打大鲸鱼是他们的生业,但是连累了胎儿实在对不住,因而隆重埋葬,至今每年都为它们举行法事。
鲸法会
鲸法会办在春末
飞鱼到来的季节
滩上寺庙的钟声
摇摇渡水水面传来
渔民都穿上礼服
往寺庙赶路时候
海上有条小鲸鱼
听到传来的钟声
想念已经不在的
父亲母亲而哭泣
渡过大海的钟声
响到大海何处去
美铃家有哥哥坚助和弟弟正佑(雅辅是笔名),分别比她大两岁、小两岁。父亲到中国营口负责书店经营,在美铃三岁时,客死于异乡。一岁的弟弟被下关市的姨母(母亲美智的妹妹)家过继去,留下姥姥和母亲则在仙崎大街上开办了书店――金子文英堂。两边隔壁是酒店和鱼店,斜对面有邮局。现在那条街已命名为“美铃通”。下关的姨父上山松藏开着好几家书店,美铃父亲本来负责的营口一家也是分号之一,在大连、旅顺、青岛都有店铺。姨父让寡妇姨姐在仙崎经营一家店,一方面提供生活手段,另一方面扩大生意。金子文英堂是仙崎村唯一的书店,经销学校课、普通读物、杂志、文具。连广播都还没有开始的时代,书店是当地的文化中心之一,金子家二楼为书法班提供场地。
虽然父亲不在,金子家的生活并不贫穷。兄妹都七岁上了小学,美铃更跟师傅学日本三弦。和渔民孩子相比,书店的孩子聪明早熟,每年成绩第一名,连年做班长。
书
除了我,谁有呢?
各种书,这么多
除了我,谁知道?
中国印度的故事
不看书的孩子们
无知的小渔夫们
大家都去海边玩
我一个人要看书
大人在睡午觉时
如今他们在海边
冲冲浪呀,潜水呀
玩得快乐如人鱼
人鱼国的老故事
我在书里看到时
想要到海边玩了
忽然很想去玩了
哥哥坚助六年制小学毕业以后就帮助母亲做事,十五岁做了户主。他虽然离开了学校,但是热心自学,一会儿拉小提琴,一会儿制造矿石收音机,一会儿打起麻将,在渔村享有摩登文人的地位。美铃则小学毕业后报考四年制女中被录取,每天来回走六公里的路上课去了。同学们印象中的她是安静好读书的女孩子,仍旧每年当班长。
一九一八年,全世界流行西班牙感冒,下关的姨母不幸得病去世了。按照当年日本的习惯,上山松藏决定娶寡妇姨姐(即美铃的母亲美智)为后妻。美铃读女中四年级的时候,母亲再婚去下关,仙崎金子家只留下姥姥、坚助和美铃了。
光是母亲再婚,对十六岁的美铃影响可不小,何况下关上山家有她的亲生弟弟正佑。他很小被上山夫妻收养,不知道自己是个养子,一贯把生母当做姨母,把亲哥亲姐当做表哥表姐长大的。这时谁也料不到,正佑出生的秘密将要造成很大的困扰。
美铃在女中的毕业典礼上代表全体毕业生致了答谢词。老师劝她到奈良读女子高等师范学堂,但是她谢绝。哥哥小学毕业就做事,她哪里好意思一个人到外地升学。美铃开始在金子文英堂帮忙,下午常坐在店铺里,给小孩子们讲的故事很受欢迎。
当时下关念商业学校的正佑,开始常来访问“表哥表姐”去了;大概是三个人的亲生母亲美智想让他们多点来往,即使在表兄姐弟的名义下。从下关到仙崎,坐船需要七个钟头,坐火车后徒步也花上大半天。正佑还是每逢假期一定要来仙崎,为的是跟坚助、美铃谈谈文学、音乐、电影,或者玩扑克牌,去海里游泳。他爱好作曲,在一个暑假里竟完成过二十五首歌。他后年回想那段时间说,“三人在一起,像个文学沙龙,真叫人快活”。两年过去,坚助跟美铃的同学结婚;母亲建议美铃搬来下关了。
二十世纪前半的下关市,乃拥有全国第二大火车站和国际港口的大城市,享有“小东京”的别名。火车站月台直接通达开往釜山、上海的客轮剪票处。附近有西式大饭店、剧场、银行、外国领事馆等大建筑,气派非凡。
纸拉门
屋里拉门像大楼
白色美丽石头楼
摩到天的十二层
房间共有四十八
一个房间有苍蝇
其它全部都空房
四十七个房间里
到底谁要住进来
有个窗户打开着
哪个小孩要露头
――窗户洞是我开的
闹别扭时用指头
长昼一人在观览
窗户那边蓝天空
忽而阴沉一阵子
一九二三年四月,二十岁的美铃从渔村仙崎搬到大都会下关市,在红砖头银行隔壁的上山文英堂二楼住下来,白天去设在商品馆(购物中心)内的小分店掌柜台。正佑则刚学校毕业,五月就往东京学书店经营去了。走之前,他完成自己作曲的童谣集《铃兰梦》,歌词则请美铃填写。
日文所谓的“童谣”是一九一八年由夏目漱石的弟子作家铃木八重吉推出的新概念。他在童话童谣杂志《赤鸟》的创刊词中说:“今天的孩子们所唱的歌,在艺术家看来,全是低级愚昧的。为了世上的小朋友们创作真有艺术价值的纯丽童话和童谣,我想发起新的运动并发行《赤鸟》月刊。”他的呼吁受到第一流艺术们的热烈支持,芥川龙之介、谷崎润一郎、佐藤春夫、岛崎藤村等著名小说家、诗人,都纷纷提供了作品。正逢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自由主义风靡全球的时代,在日本则是短暂的“大正德谟克拉西”、“大正浪漫”时期。教育界出现了艺术教育运动;有画家山本鼎开始的儿童自由画运动, 有作家坪内逍遥提倡的儿童剧等。在音乐教育方面,明治维新(一八六八年)以后的日本学校全盘否定了传统的民间童歌。教室里唱的“文部省歌”是西洋旋律填了文言文的国家主义说教歌词,人不是人马不是马,一离开课堂就没有人要唱的。尤其是歌词的低劣以及完全脱离儿童的感情生活,让有良心的文人们悲愤填膺。于是铃木八重吉亲自找诗人西条八十上门,邀请为《赤鸟》杂志写诗,乃日本童谣史的开始。
在《现代童谣讲话》一书里,西条八十写:童谣首先应该是“诗”,而且是艺术家直觉地观察人生的时候,自己真正受感动的内容,用儿童易懂的口头语写下来的“诗”。
金丝雀 西条八十
不唱歌的金丝雀,丢到后山去好吗?
不,不,那可不行
不唱歌的金丝雀,埋在房后丛好吗?
不,不,那也不行
不唱歌的金丝雀,用柳鞭抽打好吗?
不,不,那太可怜
不唱歌的金丝雀
象牙船和银子桨
月夜海上划出去
一定开始再唱歌
西条八十解释说:作品中的金丝雀就是有一段时间为了生活而放弃写作去从商的他本人。虽然是给小朋友们写的童谣,但无论是作者的创作态度,还是写出来的作品程度,都绝不是哄小孩的玩意了。
一九一八年,《赤鸟》创刊时,美铃十五岁。杂志上每月刊登西条八十、北原白秋等著名诗人写的童谣。一九一九年《金船》(后改名为《金星》)发刊,一九二零年《童话》跟上;由三童话童谣杂志带领的儿童文艺运动势如破竹,不仅让全国的小朋友们快乐,而且为各地有为的青年们开辟了新的艺术创作领域。在离东京一千公里的下关、仙崎,美铃、正佑都很热心地看每一期的杂志,何况每份都接受读者投稿的作品。正佑写童谣曲子请美铃填词,正在这么个时代环境里。
《赤鸟》的童谣栏由北原白秋主宰,《金船》由野口雨情负责,《童话》则是西条八十的领土。三位诗人的风格互相不同:北原名气最大,野口是乡土派,西条的象征派风格当年显得很摩登。美铃私淑的是西条八十。
正佑去东京后不久,她便一个人坐在书店分号里,开始写了自己的作品。一九二三年六月,平生第一次以“金子美铃”的名字,把写好的作品投稿给四份杂志:《金星》、《童话》、《妇人俱乐部》和《妇人画报》。其中,只有《金星》的选者是野口雨情,其它都是西条八十负责的;显而易见,她要心中偶像西条看自己的作品。寄信人地址为:下关西之端町商品馆内金子美铃。
美铃本人,生前一贯用平假名(日本表音文字)写笔名“Misuzu”,而从来没用汉字写过。她取了这笔名,因为喜欢日本和歌中固定修饰信浓国(现长野县)的枕词“Misuzu-karu”的读音,原意为“水Yan(按:“竹”字头下面写“焉”)-割”。所以,用汉字写她笔名时,写成“金子水YAN(接:同上)”该最合适。但是,自从台湾翻译出版她作品集,中文世界全用“美铃”两个字,也不无道理;一来,日本女孩子名字“Misuzu”,最多用的汉字组合是“美铃”;二来,她写过一首难忘的诗,就叫做《我和小鸟和铃铛》:
我和小鸟和铃铛
我伸开双臂
也不会飞翔于天空
但是,会飞翔的小鸟
却不像我会快跑地上
我摇动全身
也响不出悦耳声音
但是,响亮亮的铃铛,
却不像我知道很多歌
铃铛,小鸟,和我
都不一样,都不错
三个月后,九月号的杂志从东京邮过来时,美铃就高兴得哭出来了,因为四份杂志都刊登了她的作品。《童话》的选者西条八十写选后感道:“在大人作品里,金子小姐的《鱼儿》和《打出小槌》吸引我。虽然在选字和调子方面有不少不满之处,但是似乎暖暖的人情味包容着全体作品。这感觉跟英国的Christina Rossetti (克里斯蒂娜·罗塞蒂)一样。闺秀诗人全无的今天,希望金子小姐努力下去。”
五月去了东京的正佑,九月一号遇到大地震,十月回到下关了。他的美铃都住在上山文英堂总号二楼,下班后连晚彼此聊创作。这时候的美铃跟几个月以前不一样,已经是著名杂志上发表作品的诗人了。正佑对她既尊敬又爱慕,常常一起出去看电影买乐谱。对美铃来说,正佑也是个很好的伙伴。但是,在上山文英堂,两人身分是不平等的。一个户主的长子,一个是继女兼雇员。美铃要称正佑为“少爷”。
第二年(一九二四年)的一月到六月,《童话》杂志每期都登出了好几首美铃童谣。西条评她作品说:“金子小姐有作为童谣作家最可贵的素质――想象力之飞跃。这一点是别人难于模仿的。”全国读者对她的作品的支持也非常强烈,杂志通信栏每月刊登他们鼓励美铃的文字。也有不少人直接来信到下关商品馆。随着美铃名气的急升,正佑对她的感情越来越难控制。他们是十九岁和二十一岁,而正佑不知道美铃是亲姐姐。若真是表姐弟的话,结婚都是可能的。美铃觉得很为难,但是又不可说破他出生的秘密。
正佑学校毕业工作以后,逐渐开始怀疑自己跟父亲之间是否真有血缘了;上山松藏是天生的商人,他本人对艺术的兴趣压倒一切,导致两人格格不入。一九二五年五月,他收到的征兵通知书上写着“养父松藏”。果然如此,却不敢直问究竟自己是谁;正佑心情很差,跟松藏的矛盾更加深化。这时,能安慰他的只有美铃。两人过分亲密起来,让父母非担心不可。很危险的恶性循环已经启动了。
为了打开头疼的局面,松藏要让美铃嫁出去,也许不是没有道理的决定。然而,他选的亲家就很有问题了。刚开始在上山文英堂工作的雇员宫本启喜,比美铃大两岁,曾在博多股票界混过多年,跟一名妓女殉情未遂叫对方丧命的结果,而流到下关来的。松藏是彻头彻尾的商人,对他来说生意始终最重要。既然正佑在这方面还不可靠,暂时让继女美铃和员工结婚而当夫妻总管,等到正佑成熟以后,再由他正式继承家业也来得及。亲事背着正佑进行。美铃不能拒绝,因为松藏是户主兼继父兼老板,家中权力比谁都大。再说,假如她拒绝,母亲美智的处境定会特别困难。她只好说:请按照姨父的想法办事。宫本方面则没理由不接受。婚礼日期定为一九二六年二月十七日。
正佑一月六日才知道美铃快要跟宫本结婚了,生气之余,写两封建白书给暂时回仙崎的美铃。他反对美铃结婚,想逼她说出“我也不想”;美铃虽然心中很不愿意嫁给宫本,但是对正佑,她只好说:“我得跟着潮流走。”二月二号,两人在仙崎见面。正佑问道:“你心中真的没有人吗?”美铃回答说:“现在有,是穿着黑色长衫,带镰刀的。”正佑一时不明白她暗示了西洋死神,紧跟着说出最根本的疑问:“你是不是我的亲姐姐?”美铃盯住了他脸一阵子,然后点了头。
结婚前,美铃把自己写过的大约三百五十篇童谣诗亲手抄成两本作品集《美丽的小镇》和《天空的妈妈》给正佑看了。他对每一篇的感想记下来后给她寄回去。附信最后一句是是:“谢谢,诗人美铃女士!”
美铃跟宫本的婚礼,照原定计划举行:新婚夫妻在书店二楼开始了新的生活。可是,从一开始,他们的日子就很不平稳,因为正佑和宫本关于生意问题频频发生冲突。四月一日,正佑离家出走。加上,宫本在柳街花巷认识的女人出现于上山文英堂,使松藏生气至极。美智认为:本来就是松藏决定的亲事,既然他跟宫本闹了别扭,让美铃离婚也行,反正结婚登记都还没有正式办理。可是,这时候,美铃肚子里已经有了孩子。不能离婚,也不能留在上山文英堂,美铃只好跟着宫本搬出去,在下关市内偏僻的地区租了房间。正佑则回家来。
一九二六年九月,正式登记结婚,十一月长女房江出生了。虽然夫妻之间的感情不和睦,但是新生儿给年轻母亲美铃带来了无比的幸福。她带着房江访问母亲,正佑看见美铃喂婴儿的样子,讽刺地说:“你变成平凡的女人了。”这句话对美铃的刺激非常大,她竟写了总共十三页的长信给他;正佑的回信也一样长。在回信中,他又直率地表达对美铃的失望:“你的文才,跟你的容貌或家务能力相比,是可贵得多了。然而,我的恩人金子美铃,伟大的天才金子美铃,呜呼,年纪轻轻你已经过去了。由我看来,金子美铃是个故人了。”尽管他的激烈词句来自对美铃的深刻爱情,那还是多么残酷的字句!实际上,结婚以后的美铃,在忙碌的生活中,仍然一点一点抽空创作的。新作品主要发表于西条八十主宰的杂志《爱诵》上(《童话》已停刊)。一九二六年七月,《日本童谣集》(一九二六年版)问世,跟著名诗人的作品一起,收录了美铃的两首诗《大渔》和《鱼儿》。日本童谣诗人会在前一年由三十三名诗人组织,其中女成员只有一名,乃四十多岁名气可大的与谢野晶子。这次两篇作品被录用,二十三岁的美铃成了第二名女性会员了。
一九二七年夏天,美铃私淑多年的西条八十从东京往九州演讲的路途经过下关,在火车站月台上跟美铃相见面。她背着房江赴约的模样,西条事后回想道:“作品里展开的华丽幻想不逊于英国Christina Rossetti的年轻女诗人,第一印象仿佛路边小商店的老板娘。可是,她容貌端丽,眼睛则如黑曜石一般暗暗地发光着。”西条马上要走,当他往客轮剪票处走过去时,美铃挥着白手绢送走了他。
西条看出了美铃家计紧迫。宫本离开上山文英堂以后找不到工作。这段时间,三口子搬家几次,有一会儿甚至到九州熊本县宫本老家暂住过。一九二七年底,回到下关,开始了卖粗点心的小生意。美铃每周几次跟房江一起去市内的远亲高桥歌子家。当母女来玩,高桥就把细小的女孩带公共浴池去了。美铃不敢开口明说,但是丈夫在柳街花巷得来的淋病侵蚀美铃身体,她不能跟女儿一起泡在浴缸里的。一九二八年七月,正佑得到松藏同意,在东京实现自己的梦想去了。他在文艺春秋出版社《映画时代》杂志编辑部找到了差事,业余时间学习写电影剧本。正佑离开下关,美铃身边没有了创作上的伙伴;丈夫本来就不理解文学艺术,加上跟美铃感情不和,趁正佑不在,竟禁止她写作,也不允许跟文学上的朋友们通信了。这简直是对诗人金子美铃的死刑宣告。在她来说,写诗跟写日记没有两样。即使在婚后的艰苦日子里,她写过代表作之一《我和小鸟和铃铛》也写过《喜欢一切》:
喜欢一切
我要能够喜欢上
一切一切和一切
葱和番茄和鱼儿
我要都能喜欢上
我家饭菜全都是
妈妈亲手做好的
我要能够喜欢上
一切一切一切人
医生抑或是乌鸦
我要都能喜欢上
这个世界全都是
老天亲手做好的
进入了一九二九年,美铃因为病情严重,常常不能起身,往往连续几天都得躺在床上休息了。她拿起笔来开始抄写最后的作品集。除了结婚前给正佑看过的两本《美丽的小镇》和《天空的妈妈》以外,这次还有一本《寂寞的王女》,乃收录了结婚后的作品一百六十二篇的。从夏天抄到秋天,完成了两套共六本;一套要寄给恩师西条八十,一套则要送给正佑。只要世上有他们两个能理解自己的作品,美铃就满意了。在作品集最后,她在《卷末手记》写道:
完成了
完成了
可爱的诗集完成了
对自己这么说
也快活不起来
多么寂寞
夏天过去
秋天已深
针线活余写来
心中一味空虚
到底要给谁看
自己又不满意
多么寂寞
(呜呼,直到最后
没有顶峰就下来
山影消于云彩间)
无论如何
虽然知道没有用
但在深秋夜灯下
一心一味诚挚地
写到此时此刻
从明天起
该写什么
多么寂寞
被丈夫禁止写童谣诗,身体又因淋病日趋虚弱,美铃仍然在生活中不停地发现语言之美。抄写完作品集后,她马上开始收集心爱的女儿房江的话语了。她刚满三岁,说起话来实在可爱。尤其从母亲美铃看来,她说的每一句话,简直跟珠宝石一样可贵。在袖珍日记本的扉页上,她题了“南京玉”三个字,指的是玻璃串珠。第一页上写:
南京玉
南京玉有各色样
一个一个好可爱
虽然不是高级货
拿线串来真有趣
孩子说话也一样
一句一句好可爱
别人以为没什么
给我带来大乐趣
一句一句记下来
实在幸福无比了
南京玉有黑有白
只要孩子说的话
即使一点没内容
跟“诗”一点不沾边
只要孩子“创作”的
我要全部记下来
从一九二九年十月底到一九三零年二月九号,在生命最后的几个月里,美铃收集的房江话语共有三百三十四。每一句话上都有编号。
九:红雨伞,小雨伞,是房江的。白雨伞,大雨伞的,是妈妈的。
五十:麻雀的家,妈妈麻雀穿蓝衣服,姥姥麻雀穿黑衣服,房江麻雀穿红衣服,爸爸麻雀不在家。
一三七:爸爸还不回来,纸人说寂寞,寂寞。
丈夫惹草拈花的恶习不变,美铃忍无可忍,终于下决心离婚。宫本已有新欢,马上同意。二月二十七日就办了手续。美铃唯一想要的是房江。然而,根据当时的法律,孩子的亲权只属于父亲。宫本并不是非要房江不可,却以她为借口向上山家要求金钱。青霉素还没发明的时代,淋病是致命的,除了腹疼,高烧外,病菌进入了血液,还会引起关节炎、腱鞘炎、心内膜炎、肝炎等合并症。美铃离婚后去医院看病,但是连挺身走路都已有困难。害她身体到这地步的前夫来信说“三月十日我过去接房江”,叫美铃绝望了。
三月九日,美铃上午跟房江到高桥歌子家做客;午饭后,把女儿托给母亲,单独去照相馆留影;回来的路上买了樱花糕;晚饭后,帮房江洗澡时,唱过很多歌;从洗澡间出来,和母亲、松藏、房江四人吃樱花糕;先送女儿跟姥姥上去睡觉, 接着自己也上楼休息。站在房间外边看着房江说“她睡的样子多么可爱”,乃美铃生前说的最后一句话了。
到了自己的房间,美铃写了三封遗书,分别给宫本、母亲和松藏。正佑。给宫本的信道:“你一定要带走房江的话,我也没有法子了。但是,你能给她的只有金钱,而不是精神食粮。我希望她长大后拥有丰富的心灵。”给母亲和松藏的信道:“我们夫妻性格不和,我未能满足他。结婚后,他一直在外边有女人。我不怪他,但是无法一起过日子了。请好好照顾房江。我现在的心情跟今晚的月亮一样平静。”至于留给正佑的遗书,最后一句说:“再见了,我们的选手,勇敢地往前走!”
把三封信和遗像领取证放在床边,一代童谣诗人金子美铃一口气吞下了安眠药。享年二十六。
[后记]
美铃离开诗坛的时候,日本童谣运动的最盛期也差不到到头了。她结婚那年,大正天皇去世,短暂的“大正德谟克拉西”时代结束,黑暗的军国主义要来临日本了。反对国家音乐教育出发的自由主义童谣运动,始终得不到官方的认可,上不了国定教科书,时代环境变化以后,只能迅速衰退了。一九三零年代,西条八十都放弃写童谣,翻身为民谣、流行歌曲的填词人。一九三六年,童谣运动的大本营《赤鸟》杂志停刊。但是,歌曲的生命力非常顽强。《红鞋子》、《春天,快来》、《七个孩子》、《摇篮歌》、《蓝眼娃娃》、《肥皂泡》、《月光沙漠》、《玩具进行曲》等等好多首当年的童谣,至今大部分日本人都熟悉能唱。至于美铃的作品,似乎没有被广泛唱过,反而纯粹作为文学作品,越来越获得世代读者的热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