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胖”的常识
![]() |
这是腾讯网上关于“胡斌有替身的可能性不大”的专题的网友评论里最“热门”的一条。发表了几个小时后,支持者接近三千,反对者则只有70多人——连带我在内。
法庭上的胡斌是不是替身?我认为不是,并有10条以上的理由证明自己的观点。但现在只分析一点,也就是大部分提出质疑的网友的最关注的一点,那就是撞人致死而拘留两个月的胡斌再现的时候为什么变得白白胖胖了?
胖与瘦,对一个人外貌的影响是巨大的。网上有很多名人或普通人的胖瘦对比图,不少效果可以说是“差天共地”。所谓五官改变了,身材比例改变了,喉结特征改变了……只不过都是胖的后果。
提出质疑的人的根据大同小异,无非是觉得,在良心受谴责、前途晦暗、拘留所食住条件不好这三个前提下胡斌决没有变胖的可能。他们异口同声地认为,自己所说的都是基本“常识”。
那么我们来看看关于“胖”的常识吧。
导致肥胖的原因很多,排前四位的原因是:
1、遗传的因素。据统计,父母双方都属与肥胖的人,其子女患肥胖的几率远远大于其他人。
2、在幼年时就肥胖的人,在体内已经形成了大量的脂肪细胞,为以后打下了肥胖的基础,所以成人后很容易发胖。
3、摄入过多,在平时的饮食中不注意控制饮食,导致摄入的热量超过了消耗的热量,剩余的热量则转化成脂肪储存在体内,从而导致肥胖。
4、新陈代谢降低。人到中年后由于新陈代谢率降低及运动量减低,导致能量消耗减少易发胖。
我不了解胡斌的家族,结合胡斌平时的生活照及实际年龄看,第二第四的原因基本可以排除,因为他本是个瘦削的小伙,正当新陈代谢率最高的青年期。考虑到是短期发胖,那么焦点便集中到第三点:摄入太多。
人会在什么情况下吃太多,或说在什么情况下人摄入的热量会远远超过了消耗的热量?
给大家几个选项,多项选择哈。
A、心情好或放松,因此胃口好;
B、食物的营养特别充分
C、食物营养不是很充分但热量很高;
D、活动量或说运动量很低;
E、压力大,需要食物来减压。
( )
你会选什么?……
我想,网上数千支持“在狱中待罪的人不可能有心情吃胖”的人,都不会选最后一项吧。他们还很有可能忽略到第三项。
一个原本“天地任我游”,早晚各种节目不断的富家男孩,忽然成了拒于数平方米之地的无自由人,不仅担受着“杀人”的罪责,还要面对着未知的可怕的审判。是的,我们可以想象这个压力有多大。在拘禁之所,又无法通过运动、游戏、聚会、阅读、喝酒抽烟等常见方式减压,可以自由做的,是一日三餐和睡眠。
“体内控制消化系统的神经与控制压力的神经有紧密关系。通常,当人感受压力时,会感到胃部不适,这一感觉会与饥饿感混淆。于是,食物便成了最好的镇静剂”。电影《瘦身男女》郑秀文所扮演的肥女,便是因为心情抑郁而不受控制地大吃大喝,而且回避人群足不出户,才气球一般肥胖起来。而且,抛开胡家的人是否想办法为胡斌改善拘留所中的伙食不说,“高热量不等于高营养”,“吃胖了不等于吃得好”,这也是应该为大家所熟悉的常识。
那么,胡斌在活动量剧减、饮食摄入量有可能增大的情况大变胖,又有什么出奇呢?
缺乏常识的人很多,一时忽略了常识的人更多。因为人们一般相信自己第一眼看到的和相信自己首先想到的。包括韩寒,他在7月31日的博客说,法庭上那个人绝对不是胡斌。但庆幸的是,韩寒又是个勇于认错的人,在8月1日凌晨再发博客,说自己弄错了:“经过对比最新的视频鉴定和咨询杭州的朋友,本人确信,在杭州出庭之人确系发胖了以后的胡斌。”。
至于胡斌戴眼镜,眉形看起来好像不一样等白痴问题我就不分析了。如果还有疑问,大家不如来研究下古龙先生在小说里提的“一个人不管怎么易容,的两个瞳孔间的距离绝对不会改变”的说法是不是有道理,如何?
==================================================
PS:顺便再提一个平时误导了大家的认知的一个词——“心宽体胖”。
这个胖读的是pan第二声,意思是“安详舒适”。语出《礼记·大学》。古人讲究内外兼修,形神合一,心胸宽广者,自然体感舒适。所以不能单纯地理解为:心情好,吃得多,人就长胖了。
退一步说,即使“心情好所以容易吃胖”的推论成立,这个结论也是无法逆向回推的。“因为A所以B”,不等于“所以出现B情况的话就是因为A”。
事物的分析方法有很多,只有多项取证,多角度思考,才不会人云亦云,犯下有违常识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