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记
![]() |
对照一:日记
看了空间里面有些文章,实在是忍不住要删了几篇,心说我怎么能弄出这般恶俗的东西,而前些日子居然还洋洋的Show出来,于是就无由头的鄙视自己老半天。扭捏了N久,吭吭哧哧滴弄下篇字来充充数。
日记其实是个很矛盾的东西,在我看来除了故意的要把自己每天的鸡毛蒜皮变成汉字留下来给人看之外,更是为了在很久以后翻着这沓厚纸的时候能猥琐滴笑着籍以对照整个人生成长的过程,但是这些字句的质量其实完全取决于作者的文学功底,得道者如余秋雨当年能在去中亚的路上每天一篇文现场发回国内不用修改也能集出象《千年一叹》这般的作品。日记本身是一个非常私人的事情,而每个人每天的生活大多是相对平淡无奇的,读起来往往嚼蜡。于是,悖论就出来了,真正值得铭记的,早也记在心里抹不去,而那些没有记下的,反而是真就没有价值去记念。
博客的出现,则是以完全OPEN的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伪作家运动,原本根本不喜欢写字的,现在拼了老命逼着自己要搜肠刮肚憋出点东东来给人看,便是发个牢骚,也要尽量发的荡气回肠;便是酝酿个感慨,也要努力酿的缠绵悱恻。然后看到别人的评论跟风时个个喜不自胜,YY中充分体会到了帝国主义发明的互联网带给我们的好处来。幸好偶平时写字也是尽力滴控制在一个狭隘的范围内,不夸张不变态、不装B不使坏,再加上还有电影这个艺术表现形式做后盾,便只是挑些符合当前心境的电影,折腾出一篇评论聊以自慰咏志而已。而且个人觉得写一篇文章怎么着也得几千个字吧,要是弄个短篇百十个字的,你简直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对于发自心底写东西的冲动,在我看大抵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属于懵懂冲动期,每每看到郭敬明的四十五度角忧伤仰望天空,安妮宝贝的清冷阴郁绝望等等,马上就能快速滴进入角色鸟,发一通形如“我写的不是博客,是寂寞”之类无病呻吟的YY文字来折磨人顺带找抽,此景颇合王国维的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充分展现了什么是幼稚和2B的畸形结合;这第一层境界只要不练的走火入魔,差不多就到第二重热血愤青期,这时候磕磕碰碰也算是长了些见识,自我感觉良好,爱好抬杠调侃评论或者故作闷骚,暗地里其实充溢着旺盛的精力,批判讽刺如是种种无所不用其极,这是年轻的主要标志之一。偶现今正处于这个阶段,平日里低调滴不让你觉察出来我强烈的小宇宙和查克拉,一到Show time,端的是惊天地泣鬼神;然后这批人愈发成熟,砺练的事情更多,在家庭和社会上扮演着中坚力量,此阶段可称之为返璞归真期,这时候他们写的东西则完全是非常理智、中立、完善而圆熟,例如李开复等。
所以,当下看过去的思想,觉着幼稚无知得很,十年之后的自己看现在,亦也如是,但却一点也没有必要去后悔怀疑过去的经历,毕竟,这个成长的历程足以值得个人为了不要忘却而铭记,铭记则是为了纪念。
对照二:主角之于《天龙八部》
一直觉着李安的太极打的端的是滴水不漏,《卧虎藏龙》之后,李安对记者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玉娇龙;《绿巨人》之后: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绿巨人;《断背山》之后: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不过到了《色戒》,这回大师忍住没有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易先生了。这句堪称万用回答,以不变应万变,将太极八卦的绝学应用滴淋漓尽致,每每看到都让我会心微笑。
这次我要说的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段正淳。
金庸大师的《天龙八部》,是他所有作品中最难以分辨出谁是主角的小说了,每次看的时候总觉着主角只是一个影影绰绰难以名状的的镜像,在不同的年龄段,看到的主角都不同,第一遍看此书的时候,真是被乔峰的英雄气概所折服,看他斩钉截铁地对辽帝说:“阿朱便是阿朱,四海列国,千秋万载,便只有一个阿朱!”,当真是掷地有声,一句话:乔哥,纯爷们!但是据后来所见所思所闻,便渐渐发现真正串起《天龙八部》剧情的反而是段正淳段二这一揽子风流帐,刀白凤(段誉)、秦红棉(木婉清-女)、阮星竹(阿朱阿紫-女)、甘宝宝(钟灵-女)、王夫人(王语嫣-女)、康敏(说起来很讽刺,此人倒是为段正淳生了个儿子,限于情势,康敏弄死了这个孩子),这些人物形象生动,跃然纸上,犹如目睹,情节环环相扣,对小说的推动起到了主要作用。
段二一表人才,风流倜傥,完全符合王婆对西门庆提出的五个勾搭小潘的充要条件:潘邓驴小闲——潘安般的容貌、邓通般的财富、驴子般那话儿、使些小恩小惠、有些闲时工夫。果真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再加上段二这皇室背景,一阳指绝学功夫,便是一套不值得怎么Care的五罗轻烟掌,也能让秦红棉使一次伤心一次;还有那欣赏茶花的雅致,煽情的词赋,集万千优势于一身,就像那黑暗中的萤火虫一般,鲜明而出众,堪称古往今来第一滥情大贼。看段二出场,永远是从容不迫,魅力逼人,台风极好,窃以为段二最长脸的一役应该是在万劫谷,天下第一大恶人段延庆和谷主钟万仇欲陷害段誉木婉清乱伦之实,让段家颜面扫地,却不想被掉包成了谷主自家闺女钟灵,小说的这一段描写极为生动。
段正淳笑吟吟的道:“钟谷主,你对我孩儿可优待得紧啊,怕他独自一个儿寂静,竟命你令爱千金相陪。在下实在感激之至。既然如此,令爱已是我段家的人了,在下这可不能不管。”钟万仇怒道:“怎么是你段家的人?”段正淳笑道:“令爱在这石屋之中服侍小儿段誉,历时已久。孤男寡女,赤身露体的躲在一间黑屋子里,还能有什么好事做出来?我儿是镇南王世子,虽然未必能娶令爱为世子正妃,但三妻四妾,有何不可?你我这可不是成了亲家么?哈哈,哈哈,呵呵呵!”钟万仇狂怒不可抑制,扑将过来,呼呼呼连击三掌。段正淳笑声不绝,一一化解了开去。
群豪均想:“大理段氏果是厉害,不知用了什么法子,竟将钟谷主的女儿掉了包,囚在石室之中。钟万仇身大大理,却无端端的去跟段家作对,那不是自讨苦吃吗?”
但是在恁滴牛B之余,还是有他心底惧怕的东西,就像上世纪初的爪哇土著人般,生来勇敢、不畏战争,却更重视清洁。他们敢于面对枪林弹雨猛冲,但是荷兰殖民军和他们作战时将屎橛子劈面扔去,他们就望风而逃了。上天也与段二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这帮一等一的美女一见面不是争风吃醋,便是舞刀弄枪,或者是自私的要段郎相伴一生一世,而且儿子遇到的每一个中意滴美女居然都是自己的女儿,这业报也忒是诡异而怪诞了点。段二在一对一的时候,搞掂对方纯粹是笑谈事也,但凡两个以上的情人出现在面前,这个纠结的烂摊子,段二便是使尽浑身解数,也无济于事,犹如风箱里两头受气的老鼠。女人疯起来实在是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其间坚忍和毒辣令人胆寒。记得《大明宫词》里面武则天对男宠张易之说:“易之啊,你只能是一个女人的情人,当你属于很多女人时,你就成了她们的敌人”。武则天喜欢他,她女儿也喜欢他,她儿媳妇还是喜欢他,连她的孙女都喜欢他。最后这群女人都想杀了他,因为她们得不到他。还有一个更老的例子就是施洗约翰和莎乐美了,那莎乐美可是为了吻到约翰的嘴唇,手起刀落割下他头颅一点犹豫都没有。顺带想起武则天实在是哲学家,她还对太平说过:“一个女人如果天生就貌美如花,她就得随时准备着为此付出代价,一个女人的美貌根本不属于自己,而属于男人”。这话若是反着用到段二身上, 同理亦然。
抛开段二的滥情不谈,他的人格魅力还是很出众的,小说里我河南伏牛派的过彦之对段正淳有一个评价是“大富大贵而不骄”,我觉得十分中肯,宁愿和情人一起赴死也不把江山交给大奸大恶之人,可见其大节上还是有绝对原则。除此有一点好,当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不抱任何玩票心态,真心对待他的任何一个女人,那种爱意的表白是由心而生的,能看出来,真的是每个女人他都爱,愿意和每一个女人长相厮守,不离不弃,海枯石烂,至死不渝。用书中原话就是“恨不得将自己的心掏出来,将肉割下来给了对方”。真要对每一个都掏心挖肺地好,实在是人间异数!最可歌可泣的是,别人怀疑叶二娘这母夜叉是和他生了个孩子时,他心里虽然记不起来,可完全没有假撇清划界限,他心里想的是:如果自己真的是有负于她,就一定要负责,好好待她。这种惊天地泣鬼神的侠骨柔情,实在是太TMD大无畏了。所以说这种有着矛盾纠结、性格却对立统一的人,只可能出现在书里,现实中不存在段二。
金庸先生是一个信佛的人,自然不会让这有着倾城之罪的段正淳能逍遥法外,最后的结局,慕容复为了逼段正淳退位杀了他所有的女人,段正淳看着自己心爱的女人一个一个在自己的面前死掉,那种心碎最终使他自刎。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和所有的情人的孩子都是女孩儿,这样的男人最好只生女儿——只有女儿,他才会对她一辈子不离不弃呵护倍至,绝对不让她受一点伤害,母亲得不到的,就补偿给女儿吧,前半生被女人伺候,后半生伺候女人,这样业报才能还清。上天真是有好生之德,不仅让段正淳只能生女儿,而且让不少风流男人一生万花丛中过后,晚年乖乖地被女儿捏在手心里,好脾气地服侍着。随便举几个:李亚鹏,姜文,郑少秋。最有趣的就是郑少秋与三任妻子生了整整四个女儿,因此被戏称为“最具外公相的男人”。呵呵,现在只要一看见漂亮骄傲的小公主颐指气使,爸爸像老管家一样点头哈腰的样子,心里就会叹一句:唉,年轻时债欠多啦。
对照三:光荣与梦想
买了本威廉·曼彻斯特写的《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内容可说是一部非常具有时代特色的美国断代史,此书有趣的不是历史是否断代,而是一种独特的视角以及幽默的笔法对这个时间段美国历史的描述和评论。对这样一段我尤其印象深刻。
罗斯福当满三届总统,不料在第4届任期上去世了。按照合众国的法律,副总统杜鲁门立即接任。罗斯福是一个天生的领导,非常有魅力,领导美国十几年,尤其二战期间发挥巨大作用,美国大众已经习惯这个领袖人物;可是,比起新来的“土老帽”杜鲁门,两人的风格却明显不一样。杜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农民一样没有什么出奇的魅力。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杜鲁门都在罗斯福的阴影下,不像一个真的总统。直到半年后,在处理一次罢工浪潮时,杜鲁门成功地战胜了工会领导人,获胜回到白宫的时候,该有多么扬眉吐气啊,那感觉“真的有点像个总统了”。于是,曼彻斯特评论杜鲁门,巧妙地引用了当时白宫工作人员的一句话,非常有现场感:“他大摇大摆地回到白宫的时候,你可以听到他的两个睾丸碰得叮当叮当地响。”
对于政治史实,却用这种风格的调侃,可能也只有美国人喜欢这样搞,看到这里,自然联想起了99年的一部《Wild wild west》,这个典型的西部片有一个翻译的非常不着边的中文名儿叫《飙风战警》。记得在片子的结尾,在那个八条腿的机器蜘蛛里面,万人迷威尔史密斯和那个半人半机械的家伙打斗有个细节,正好和以上这个描写相映成趣,当威尔史密斯拿起一个大扳手,生猛滴砸向对方身体的任何地方,听到的都是当当的金铁之音,唯独撩到那厮的裆部,才觉出了杜鲁门这个叮当叮当的感觉,就像是钢珠在薄铁皮里面急速晃动的声音。能拍出黑超特警这种片子的导演索南菲尔德,不知道是不是也受了曼彻斯特书里这段描写的影响,电影的确很幽默很暴力很具想象力。
所谓“光荣与梦想”,正如曼彻斯特在本书最后一行这样写道:“所以掉转船头,逆时代潮流而行,不间歇地向过去驶去。”
对照四:尾声
这文TMD题目应该修改成《对照散记》才对,形散神也散,端的是不忍卒读,唯一有趣的地方只在于对照这个思想方法,而已。
本文纯属原创,欢迎拍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