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梦话,游台湾
能去一次台湾一直是我小时候的梦想,本想叫“梦游台湾”,但考虑到这篇游记废话会比较多,就叫做“说梦话,游台湾”吧..........想了半天不知道怎么开头,先说说小时候印象中的港台。
我是80后的尾巴,出生在北京成长在深圳。这让我在精神上产生了不小的南北文化冲突,虽然小时候的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小学放暑假都会回北京,这意味着不能看香港翡翠台播出的日本动画,只能看当时觉得实在很无聊的国产动画。也是小时候最直观的认识的港台和大陆的差别。
上初中后偶然一次和喜欢的男生同路回家,平时的我们并不熟,但昏黄的树影让当时的气氛突然变得有些暧昧和浪漫。快到达下一个十字路口他将直走,我将左转。女人有种直觉性的动物,我强烈的预感到他即将开口说送我回家…….可就在我们将踏入十字路口时,我听到街角的手机店传来了刀郎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Rimix版。试想一下《来自星星的你》或任何你喜欢的偶像剧里,男女主角就要告白的那一刻,如果背景音乐突然切换到这首歌会是什么样的景象。恼羞成怒的我匆匆告别走掉了,而一想到他是看着我踏着这remix的节奏离开,对大陆流行音乐真是恨得咬牙切齿XD
坦率的说,小时候的我觉得大陆的一切都是坏的,港台的一切都是好的,这种浅薄的认识要等到很久以后才得以改变。现在我也不讨厌刀郎了。
也正是在这一年,我爱上了陈绮贞。我把google能搜索到她所有的图片都存了下来虽然当时google上她的图片只有3页。假期去香港,对海洋公园毫无兴趣,而是跑到唱片店把她的三张专辑全买了下来。这几张cd伴随着我的中学生活,听了无数遍。可当我知道她还出了Demo1,2,3的时候,我在香港却怎么也买不到,我才意识到估计只有在遥远的台湾才能找到,而那时台湾还未对大陆开放观光旅游。这也是我第一次对台湾感到无限的向往和惆怅。
世界上有两个我觉得特别神秘的地方,一个是朝鲜,一个就是台湾。听说朝鲜就是曾经中国的摸样,而直到今天为止在朝鲜自由行都是禁止的。而台湾更让我感到好奇,我们熟悉台湾的流行音乐,看台湾的偶像剧和美食节目,但我们却不能去那里。也是后来我才知道,连最讨厌旅行的老爸竟然也想去台湾看一看,他说那是他们那代人的情节:看看老毛和老蒋到底谁折腾的好一些。(但没有台湾媒体说大陆人都一辈子攒钱为了去趟台湾那么夸张-__-)
初中毕业2004年,在上海我第一次见到陈绮贞,她是来参演几米地下铁的舞台剧的。那时的她并不十分出名,观众多是为了几米前来。舞台剧结束之后,我和20多名她的粉丝在后台等她,那是我人生中非常非常激动地时刻。除了签名握手合影外,我还用录音笔请她说一句话。她说:谢谢你们,我爱你们。那一晚我激动难眠,连大姨妈也提前了2周造访。我想第一时间追逐她去台湾,我想对她说,我已经会唱你小学的校歌,我想喝你最爱的美而美奶茶,我想去传说中的女巫店和走遍所有你走过的路。
幸运的是在这不久后,台湾竟然对大陆开放旅游了,现在大陆人去趟台湾很容易,可对当时的我来说这可是了不起的大新闻!可惜这时的我已经在国外留学并因为护照的原因,7年内都不允许去台湾。我也没有想到,当我终于走在台湾的街道并且终于在台湾见到陈绮贞已经是10年之后的2014年。我也从那个懵懂的初中生转眼之间毕业了。
这么多年后,虽然一直想去看一看,但我对台湾的向往已经不那么迫切,这次是想从日本“顺路”去台湾再回深圳的。坐上飞机后才开始忐忑,之前花了所有的时间研究日本的线路,对于台湾完全没有做功课,而当时是4月初,恰逢是“服贸风波”闹得最严重的时候,作为一名纯粹的游客,感觉此行凶吉未卜。
在此要非常非常的感谢小曦和她的老公张先生,我们有幸做了他们的第2批沙发客,这也是我和室友R第一次做沙发客。我们那天到的比较晚,小曦和张先生一直等我们,还耐心的解答了我们关于台湾行程各种各样迫切的问题,真是让我感到非常不好意思,也让我第一时间感受到了台湾人的热情和善良。我很记得有一次回到家,发现小曦还把我们房间来不及倒的垃圾倒掉了……唉,小曦!快来深圳找我们玩!
垦丁:
到达台北的第二天我们就南下垦丁,为了感受一下春浪的热力。去到垦丁真是很不容易,首先转地铁到看上去有些年代感的台北车站。然后坐台湾的高铁到左营,一路上的风景太像上海坐高铁到宁波窗外的景色,真的有点穿越!再坐大巴“垦丁快线”到垦丁。大巴的座位很宽敞,但车上有一股很浓厚的好像很久没有清洁的油腻味,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公司在经营这一条线路。
因为是音乐祭期间,所以快到垦丁大街时已经堵的一塌糊涂,开着开着,司机大叔突然停车跳下来和另一辆车展开骂战,还好没过多久车又重新开起来了。建议音乐节期间前往的朋友多预留一点时间,以免因为路上的原因错过演出。
11点从台北出发,在酒店check-in后已经是晚上7点。虽然音乐节有免费接驳巴士,但排队已经排成长龙,我们只好碰碰运气去租摩托车。大陆的驾照是不可以在台湾使用的,理论上来说不可以租摩托车,只可以租电瓶车,但只要你跟老板说清楚你以前开过,还是可以租到。但如果真的没开过就不要冒险租了,摩托车还是很危险的。上图为当晚垦丁大街上的垃圾,幸好小曦和张先生提醒我们台湾的垃圾桶很少,我们随身带了垃圾袋,否则真怕别有用心的人说台湾街上的垃圾都是大陆人丢的-_-
春浪现场离垦丁大街,也就是垦丁的中心有20公里左右。开着我们的小摩托就这样上路,中途还停下来吃了路边的烤串儿,真的有种穿越到厦门的感觉! 因为我们对五月天完完全全没有兴趣,所以选择了去就在对面的春浪电音大趴,票价约人民币300/人。电音趴有左右两个舞台,分别是两个DJ在打碟。我们往右看,怎么才有20几个人在那里晃?我们往左看……….只有2个人。实在让人震惊,这时晚上9点,应该是正high的时候才对。4月垦丁的夜晚还是有点冷,在冷风里晃到了10点多,DJ不断的派小礼物以及说了不知道多少遍put ur fking hands up然后场内只多了大概50个人,我们实在觉得有点无聊就走了。就算是今天想起来还是觉得很诡异,这么大的音乐节,任何一个时间段的任何一个舞台都不应该只有2个人吧……难道是我们进入了1Q84的世界?
开着我们的小摩托回到了垦丁大街,这里洋溢着一种海滨城市特有的自由热情的约炮氛围,整条街变成了一个夜市,全部都是便宜的小吃,珍珠奶茶,地摊小玩意儿和射击,套圈游戏(居然还有QQ的公仔?!)。如果是高中毕业旅行几个朋友一起来这里真的是天堂,但到了我们这种逐渐步入中年的女人XD热狗就等于油炸的淀粉,珍珠奶茶等于奶精和香精。但我们还是买了一个阿伯的烤玉米,虽然他烤了差不多有十分钟,但因为他的认真让我感觉的确很好吃。
说说垦丁的夜市的不一样,在这里会有“酒地摊”,简直是一种英雄不问年龄和来处的豪气…..试想一下站在路边你就能买到shots,价格还很便宜!学生党们是不是很动心?
再就是神奇的三文鱼摊,我实在想象不出三文鱼配蚵仔煎吃?还是配珍珠奶茶吃?边走边吃?到底在夜市三文鱼应该怎样吃?….观察了一阵,顾客貌似并不多,三文鱼摊的摊主估计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另外比较突出的一点就是垦丁的辣妹,我想这可能就是人称的“台妹”?她们坐在酒吧宣传用的改装卡车上,播着激烈的音乐在垦丁大街来来回回,她们在街上举着酒瓶向路人兜售着,或者在路边搭个台就跳起来。她们普遍妆容过浓,无一例外的画着夸张的假睫毛和眼影,头发可以是很多颜色但绝对不会是黑色,穿和内裤一样长,只不过是牛仔布的短裤,有的还配上一条庸俗夸张的gucci腰带。她们和温婉娴淑一点关系都没有,但这正是她们要的效果。如果你仔细看看她们,会发现浓厚的妆容下多有一张稚气未脱又有些叛逆的脸,配上活力大胆的穿着,不失为一种风格,这正是台妹的魅力所在,也有一种不是人人都能学来的可爱。
第二天垦丁阴天而且有大风,于是我们只得开着小摩托在附近的海边转一转,去了一个景色无比一般的鹅銮鼻公园,当然这是一个无比舒服的公园,但如果把它当成一个景点特地跑一趟难免会无比的失望。至于想专门去看灯塔的同学,那里的确有灯塔,不过离海边有些远。
在鹅銮鼻公园还有个无奈的小插曲,一位台湾的阿姨无比自豪的重复大声说着:“TW是一个Du立的国家!”,他的家人在旁边说,这里这么多大陆人就别说了,阿姨更自豪的说:“为什么不能说?TW就是一个du立的国家!”这是来到台湾第一次碰到敏感的两岸政治话题。
小时候我很喜欢和别人讨论政治,觉得是一个大人的话题,但长大后我越来越觉得,其实很多时候连大人都搞不清其中的是是非非,与其被当成某种政治势力的利用工具,我宁愿学着不把世界上的人按国与国,地区与地区区分,而是把每个人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去了解。这位阿姨自然有她的发言权,只是作为想来台湾的公园散散步的大陆游客,我们觉得有点尴尬和不受欢迎。室友R想上去问她能不能留给公园一点宁静,但就像她的家人叫她别说后,她反而更激动的反应来看,最好的办法就是假装没听见走开便是,因为有的问题不是两个人几句话能分个胜负的,这也的确不是一个用来分胜负的问题。所以我建议所有大陆的游客去台湾如果碰上类似的事情,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和假期的愉快,不要参与到无谓的政治争论中去。台湾很小也很大,几天的时间更值得用来看更多的风景。
有点讽刺的是,话虽如此,但因为那天天气实在太差,余下的下午我们都是呆在麦当劳里度过的……………
九份
回到台北后我们又去了九份。大部分人都因为《千与千寻》慕名而来,而我是为了陈绮贞的那首《九份的咖啡店》而来。10年前开始,我就幻想过九份的样子,在我的想象中这里应该在海边,有海边的铁轨,有牵着狗的路人。来到九份,我惊讶于这里实际的景色,更惊讶自己真够蠢的居然幻想了10年都没有想到google一下九份的图片。
来到这里,我才真正理解了这首听了10年的歌 ,九份的咖啡店为什么要叫九份的咖啡店…….因为九份这里的景色实在不应该搭配咖啡店!九份有了咖啡店正是暗示了“昨日的单纯与今天的实际”,也映射了“我和你的改变”,这么讽刺的歌名我居然一直当做小清新来听,实在有些黑色幽默。
但我还真的在九份找到了一家咖啡店。窗外阴雨连绵,不时有雾飘过,真的像歌里写的那般变幻莫测,而这天正是我的生日,坐在九份的咖啡店,我感到很满足很感动。
对于台湾的美食节目,以前我一向认为有点过分夸大。在夜市,你真的只能买到夜市水准的食物,有好吃的,但咬一口很难摆出美食节目里那么夸张的表情。可这次我也的确吃到了非常好吃的街边美食。那是离开九份在瑞芳等车的时候,九份过于商业化,我和室友R更喜欢这个生活化的小镇,就在附近逛逛,逛到一个市场买了一个看似普通的胡椒饼后就继续边逛边吃…..才吃了几口我们又原路返回又买了三个。
其实台湾美食好吃不在于用料多名贵,而是一种认真和人情味。这里卖街边小吃的人也受人尊重,受到尊重就更加会用心去做好每一份食物。而在某些城市,路边摊工作者只把自己做的事情当成一种谋生工具,自然不好好做,也不会很好吃了。
台北
在台北要十分感谢两位台湾的好友Cloud和颖凡,她们两位都是我的女神,看Cloud打篮球真的是一种享受,酷,性感,但却不张扬,非常关心体贴人,她是如此特别,我敢肯定爱上她的男生肯定没办法再爱上第二个女生。颖凡则有一种天生的文静温柔和甜美,是那种每个女孩都想拥有却学不来的特质,都有点接近漫画人物的完美了。和她们两个相处是我台湾之行最快乐的时光!期待她们快来深圳或香港玩!
在台北瞎转,我去了小时候幻想非常繁华的西门町,小时候每次在深圳逛东门的时候,我都很向往那个总是有明星表演的西门町是什么样子,但来到这里发现西门町其实很小,包括传说中的忠孝东路,包括台北101,都难免给人一种陈旧的感觉。(这家发廊像不像日本银座的mikimoto2哈哈哈)
但正是去了西门町,忠孝东路和台北101,让我有点理解了最近大陆和台湾火药味这么重背后可能的一些原因。在大陆读过书的同学,每个人都对清末开始的屈辱历史记忆犹新。是什么让康乾盛世一转眼变成东亚病夫?多年的战乱夺取了无数人的生命,“落后就要挨打”是用血肉证明而来的真理。所以我们拼命发展经济,白猫黑猫,抓耗子的就是好猫,在深圳长大的我更是眼见了这翻天覆地的变化,“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是那个时代的座右铭。可另一方面,在经济急速的崛起中,其他方面各种的问题却暴露出来,特别是生活最基本的保障,比如空气质量和食品安全都屡屡出现危机。
而台湾人追求的并不是更高的高楼或飞速的经济发展。在台北的日子,我们总是慢悠悠的起床,在小巷找间早餐店坐下,老板娘不慌不忙亲切和蔼,隔壁坐着悠闲的看报纸的阿伯,一份猪柳蛋堡配奶茶只合人民币十几元,美味又不用担心其安全,也没有人催你赶紧吃了走人,这的确是非常享受的日子!有天我们为了感谢小曦和张先生,去台湾的超市买菜做一顿饭,也惊讶的发现大部分的日常用品和蔬果鲜肉都低于大陆一线城市的价格,真是很羡慕。这里的人过着悠然自得又有保障的生活,突然你就能理解要更繁华的西门町和忠孝东路来又有什么意义呢?
可我又怀疑并不是所有的台湾人都是这样想的,特别是台湾的商人。如果说望着对岸13亿的大市场不垂涎欲滴那肯定是假话。就拿电影举例,无论是香港电影还是台湾电影,这些年都越来越多的启用大陆演员,选用大陆城市做背景,就连很多桥段和笑点都明显是为大陆的观众设计的。这也不难理解,就算50%的香港人都去看一部电影,票房只有300万,而10%的大陆人去看一部电影,票房就超过一个亿了。有人指责,为了大陆市场,如今的香港电影再没有原来港片的味道了……其实的确是这样的,我也觉得挺可惜的,但因此把错就推给大陆人就很不公平…….不如把错推给投资商?投资商才不在乎什么对错呢。
想到这里我又看了一眼台北101,台北的高楼不多,所以无论我身在哪个区,一抬头总是能看到这座孤零零高耸着的建筑。据说台北101的设计象征着竹子节节高升,八段的设计则谐音吉利的“发”。在崇尚市井文化的台北树立起这样一个摩天大楼在我看来是台湾的一种很矛盾的心情………其实我懂什么呢?随便说说罢了不要当真…….游记继续。
无论如何,我非常享受在台湾随意走走的这几天。有天在路上碰到一位养猪做宠物的女士,我本来以为是表演,但得知真的是她的宠物时有点惊讶,同时为这只小猪感到幸运=]
我去了陈绮贞读过的小学敦化国小,以及她读过的高中景美女中。其实我最关心的并不是学校本身,而是享受无数次在脑海中想象过的这些场景的样子和寻找的过程,当现实中的我沿着小路慢慢走近这些地方又走远,追寻的是她,而回忆的是我自己的童年。
台北著名的景点我也去了几个,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台北故宫。北京的故宫我去过好几次了,从小就知道最珍惜的宝贝都在台北。从建筑上来说,台北的故宫就是一个展览馆,仔细看门口的汉白玉栏,竟是木制的。然而走进台北故宫则别有一番洞天。展品之多让人惊叹,从书画到陶瓷翡翠应有尽有,虽然“民以食为天”,大陆旅游团对翡翠白菜和红烧肉最感兴趣也是情有可原,但这里实在有太多值得慢慢欣赏的艺术品,有爷孙三代人完成的象牙镂空饭盒,有西洋风格的清代瓷盘,和无数珍贵的书画等等,所以真的没必要去挤那个小小的展厅。很多展品都是三个月一换,真让人想每三个月都来看一看!
台北的松山文化创意园区可以逛一逛,还有,台北诚品的CD区更是比香港诚品的大了好几倍。台北的两个夜市对我来说大同小异,重要的其实是和好朋友在一起,真是怀念那天和Cloud还有颖凡在士林夜市度过的开心时刻!
最后,小记一下我的女巫店之行。4月10日那天有陈绮贞的演出,但票是抽选的,很可惜我没有抽中,但我还是决定去看一看,万一会有候补票呢?可答案是没有。坐在女巫店的门口听着里面极不清晰的歌声,想着已过了追星的年龄我不免显得有些傻气,看着手里的这张旅行的意义,看着上面04年的上海和11年的墨尔本,想着14年的台湾可能就要这样擦肩而过。同来等候的fans有些已经散去,或去吃个宵夜等散场时再来围观,可冥冥之中我还是选择坐在这个角落发呆,手里握着一只笔和这张cd像个白痴。
可毫无预兆,身边的门突然打开了,然后我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抬头一看,简直像在做梦,居然就是绮贞!当时我已经忘了该怎么说话,她接过我的笔时,笔掉在了地上,她帮我捡起来说:“咦?好像把你的笔摔坏了…..没关系,我还有一支。”我的表情很淡定我的心情很澎湃……..如今,我也可以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说一句,没有见不到的偶像只有不努力的粉丝了XD
无论如何,这是此次台湾追寻的一个完美的句话。
我们是从台中机场坐飞机回香港的,台中貌似是我崇拜的大学老师的家乡!可惜这次没有机会转一转。其实台湾最吸引我的并不是它本身的景色,而是因为这些我在乎的人,无论是明星,老朋友还是新朋友,这里有他们生活过的点点滴滴。
最后真的要再次谢谢小曦,张先生,颖凡和Cloud!期待无论是在何时何地的再次相见!
我是80后的尾巴,出生在北京成长在深圳。这让我在精神上产生了不小的南北文化冲突,虽然小时候的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小学放暑假都会回北京,这意味着不能看香港翡翠台播出的日本动画,只能看当时觉得实在很无聊的国产动画。也是小时候最直观的认识的港台和大陆的差别。
上初中后偶然一次和喜欢的男生同路回家,平时的我们并不熟,但昏黄的树影让当时的气氛突然变得有些暧昧和浪漫。快到达下一个十字路口他将直走,我将左转。女人有种直觉性的动物,我强烈的预感到他即将开口说送我回家…….可就在我们将踏入十字路口时,我听到街角的手机店传来了刀郎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Rimix版。试想一下《来自星星的你》或任何你喜欢的偶像剧里,男女主角就要告白的那一刻,如果背景音乐突然切换到这首歌会是什么样的景象。恼羞成怒的我匆匆告别走掉了,而一想到他是看着我踏着这remix的节奏离开,对大陆流行音乐真是恨得咬牙切齿XD
坦率的说,小时候的我觉得大陆的一切都是坏的,港台的一切都是好的,这种浅薄的认识要等到很久以后才得以改变。现在我也不讨厌刀郎了。
也正是在这一年,我爱上了陈绮贞。我把google能搜索到她所有的图片都存了下来虽然当时google上她的图片只有3页。假期去香港,对海洋公园毫无兴趣,而是跑到唱片店把她的三张专辑全买了下来。这几张cd伴随着我的中学生活,听了无数遍。可当我知道她还出了Demo1,2,3的时候,我在香港却怎么也买不到,我才意识到估计只有在遥远的台湾才能找到,而那时台湾还未对大陆开放观光旅游。这也是我第一次对台湾感到无限的向往和惆怅。
世界上有两个我觉得特别神秘的地方,一个是朝鲜,一个就是台湾。听说朝鲜就是曾经中国的摸样,而直到今天为止在朝鲜自由行都是禁止的。而台湾更让我感到好奇,我们熟悉台湾的流行音乐,看台湾的偶像剧和美食节目,但我们却不能去那里。也是后来我才知道,连最讨厌旅行的老爸竟然也想去台湾看一看,他说那是他们那代人的情节:看看老毛和老蒋到底谁折腾的好一些。(但没有台湾媒体说大陆人都一辈子攒钱为了去趟台湾那么夸张-__-)
初中毕业2004年,在上海我第一次见到陈绮贞,她是来参演几米地下铁的舞台剧的。那时的她并不十分出名,观众多是为了几米前来。舞台剧结束之后,我和20多名她的粉丝在后台等她,那是我人生中非常非常激动地时刻。除了签名握手合影外,我还用录音笔请她说一句话。她说:谢谢你们,我爱你们。那一晚我激动难眠,连大姨妈也提前了2周造访。我想第一时间追逐她去台湾,我想对她说,我已经会唱你小学的校歌,我想喝你最爱的美而美奶茶,我想去传说中的女巫店和走遍所有你走过的路。
幸运的是在这不久后,台湾竟然对大陆开放旅游了,现在大陆人去趟台湾很容易,可对当时的我来说这可是了不起的大新闻!可惜这时的我已经在国外留学并因为护照的原因,7年内都不允许去台湾。我也没有想到,当我终于走在台湾的街道并且终于在台湾见到陈绮贞已经是10年之后的2014年。我也从那个懵懂的初中生转眼之间毕业了。
这么多年后,虽然一直想去看一看,但我对台湾的向往已经不那么迫切,这次是想从日本“顺路”去台湾再回深圳的。坐上飞机后才开始忐忑,之前花了所有的时间研究日本的线路,对于台湾完全没有做功课,而当时是4月初,恰逢是“服贸风波”闹得最严重的时候,作为一名纯粹的游客,感觉此行凶吉未卜。
在此要非常非常的感谢小曦和她的老公张先生,我们有幸做了他们的第2批沙发客,这也是我和室友R第一次做沙发客。我们那天到的比较晚,小曦和张先生一直等我们,还耐心的解答了我们关于台湾行程各种各样迫切的问题,真是让我感到非常不好意思,也让我第一时间感受到了台湾人的热情和善良。我很记得有一次回到家,发现小曦还把我们房间来不及倒的垃圾倒掉了……唉,小曦!快来深圳找我们玩!
垦丁:
到达台北的第二天我们就南下垦丁,为了感受一下春浪的热力。去到垦丁真是很不容易,首先转地铁到看上去有些年代感的台北车站。然后坐台湾的高铁到左营,一路上的风景太像上海坐高铁到宁波窗外的景色,真的有点穿越!再坐大巴“垦丁快线”到垦丁。大巴的座位很宽敞,但车上有一股很浓厚的好像很久没有清洁的油腻味,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公司在经营这一条线路。
![]() |
因为是音乐祭期间,所以快到垦丁大街时已经堵的一塌糊涂,开着开着,司机大叔突然停车跳下来和另一辆车展开骂战,还好没过多久车又重新开起来了。建议音乐节期间前往的朋友多预留一点时间,以免因为路上的原因错过演出。
![]() |
11点从台北出发,在酒店check-in后已经是晚上7点。虽然音乐节有免费接驳巴士,但排队已经排成长龙,我们只好碰碰运气去租摩托车。大陆的驾照是不可以在台湾使用的,理论上来说不可以租摩托车,只可以租电瓶车,但只要你跟老板说清楚你以前开过,还是可以租到。但如果真的没开过就不要冒险租了,摩托车还是很危险的。上图为当晚垦丁大街上的垃圾,幸好小曦和张先生提醒我们台湾的垃圾桶很少,我们随身带了垃圾袋,否则真怕别有用心的人说台湾街上的垃圾都是大陆人丢的-_-
![]() |
春浪现场离垦丁大街,也就是垦丁的中心有20公里左右。开着我们的小摩托就这样上路,中途还停下来吃了路边的烤串儿,真的有种穿越到厦门的感觉! 因为我们对五月天完完全全没有兴趣,所以选择了去就在对面的春浪电音大趴,票价约人民币300/人。电音趴有左右两个舞台,分别是两个DJ在打碟。我们往右看,怎么才有20几个人在那里晃?我们往左看……….只有2个人。实在让人震惊,这时晚上9点,应该是正high的时候才对。4月垦丁的夜晚还是有点冷,在冷风里晃到了10点多,DJ不断的派小礼物以及说了不知道多少遍put ur fking hands up然后场内只多了大概50个人,我们实在觉得有点无聊就走了。就算是今天想起来还是觉得很诡异,这么大的音乐节,任何一个时间段的任何一个舞台都不应该只有2个人吧……难道是我们进入了1Q84的世界?
![]() |
![]() |
![]() |
开着我们的小摩托回到了垦丁大街,这里洋溢着一种海滨城市特有的自由热情的约炮氛围,整条街变成了一个夜市,全部都是便宜的小吃,珍珠奶茶,地摊小玩意儿和射击,套圈游戏(居然还有QQ的公仔?!)。如果是高中毕业旅行几个朋友一起来这里真的是天堂,但到了我们这种逐渐步入中年的女人XD热狗就等于油炸的淀粉,珍珠奶茶等于奶精和香精。但我们还是买了一个阿伯的烤玉米,虽然他烤了差不多有十分钟,但因为他的认真让我感觉的确很好吃。
![]() |
说说垦丁的夜市的不一样,在这里会有“酒地摊”,简直是一种英雄不问年龄和来处的豪气…..试想一下站在路边你就能买到shots,价格还很便宜!学生党们是不是很动心?
![]() |
再就是神奇的三文鱼摊,我实在想象不出三文鱼配蚵仔煎吃?还是配珍珠奶茶吃?边走边吃?到底在夜市三文鱼应该怎样吃?….观察了一阵,顾客貌似并不多,三文鱼摊的摊主估计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 |
![]() |
![]() |
另外比较突出的一点就是垦丁的辣妹,我想这可能就是人称的“台妹”?她们坐在酒吧宣传用的改装卡车上,播着激烈的音乐在垦丁大街来来回回,她们在街上举着酒瓶向路人兜售着,或者在路边搭个台就跳起来。她们普遍妆容过浓,无一例外的画着夸张的假睫毛和眼影,头发可以是很多颜色但绝对不会是黑色,穿和内裤一样长,只不过是牛仔布的短裤,有的还配上一条庸俗夸张的gucci腰带。她们和温婉娴淑一点关系都没有,但这正是她们要的效果。如果你仔细看看她们,会发现浓厚的妆容下多有一张稚气未脱又有些叛逆的脸,配上活力大胆的穿着,不失为一种风格,这正是台妹的魅力所在,也有一种不是人人都能学来的可爱。
![]() |
第二天垦丁阴天而且有大风,于是我们只得开着小摩托在附近的海边转一转,去了一个景色无比一般的鹅銮鼻公园,当然这是一个无比舒服的公园,但如果把它当成一个景点特地跑一趟难免会无比的失望。至于想专门去看灯塔的同学,那里的确有灯塔,不过离海边有些远。
在鹅銮鼻公园还有个无奈的小插曲,一位台湾的阿姨无比自豪的重复大声说着:“TW是一个Du立的国家!”,他的家人在旁边说,这里这么多大陆人就别说了,阿姨更自豪的说:“为什么不能说?TW就是一个du立的国家!”这是来到台湾第一次碰到敏感的两岸政治话题。
小时候我很喜欢和别人讨论政治,觉得是一个大人的话题,但长大后我越来越觉得,其实很多时候连大人都搞不清其中的是是非非,与其被当成某种政治势力的利用工具,我宁愿学着不把世界上的人按国与国,地区与地区区分,而是把每个人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去了解。这位阿姨自然有她的发言权,只是作为想来台湾的公园散散步的大陆游客,我们觉得有点尴尬和不受欢迎。室友R想上去问她能不能留给公园一点宁静,但就像她的家人叫她别说后,她反而更激动的反应来看,最好的办法就是假装没听见走开便是,因为有的问题不是两个人几句话能分个胜负的,这也的确不是一个用来分胜负的问题。所以我建议所有大陆的游客去台湾如果碰上类似的事情,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和假期的愉快,不要参与到无谓的政治争论中去。台湾很小也很大,几天的时间更值得用来看更多的风景。
有点讽刺的是,话虽如此,但因为那天天气实在太差,余下的下午我们都是呆在麦当劳里度过的……………
九份
![]() |
![]() |
![]() |
回到台北后我们又去了九份。大部分人都因为《千与千寻》慕名而来,而我是为了陈绮贞的那首《九份的咖啡店》而来。10年前开始,我就幻想过九份的样子,在我的想象中这里应该在海边,有海边的铁轨,有牵着狗的路人。来到九份,我惊讶于这里实际的景色,更惊讶自己真够蠢的居然幻想了10年都没有想到google一下九份的图片。
![]() |
来到这里,我才真正理解了这首听了10年的歌 ,九份的咖啡店为什么要叫九份的咖啡店…….因为九份这里的景色实在不应该搭配咖啡店!九份有了咖啡店正是暗示了“昨日的单纯与今天的实际”,也映射了“我和你的改变”,这么讽刺的歌名我居然一直当做小清新来听,实在有些黑色幽默。
![]() |
但我还真的在九份找到了一家咖啡店。窗外阴雨连绵,不时有雾飘过,真的像歌里写的那般变幻莫测,而这天正是我的生日,坐在九份的咖啡店,我感到很满足很感动。
![]() |
![]() |
![]() |
对于台湾的美食节目,以前我一向认为有点过分夸大。在夜市,你真的只能买到夜市水准的食物,有好吃的,但咬一口很难摆出美食节目里那么夸张的表情。可这次我也的确吃到了非常好吃的街边美食。那是离开九份在瑞芳等车的时候,九份过于商业化,我和室友R更喜欢这个生活化的小镇,就在附近逛逛,逛到一个市场买了一个看似普通的胡椒饼后就继续边逛边吃…..才吃了几口我们又原路返回又买了三个。
![]() |
其实台湾美食好吃不在于用料多名贵,而是一种认真和人情味。这里卖街边小吃的人也受人尊重,受到尊重就更加会用心去做好每一份食物。而在某些城市,路边摊工作者只把自己做的事情当成一种谋生工具,自然不好好做,也不会很好吃了。
台北
![]() |
在台北要十分感谢两位台湾的好友Cloud和颖凡,她们两位都是我的女神,看Cloud打篮球真的是一种享受,酷,性感,但却不张扬,非常关心体贴人,她是如此特别,我敢肯定爱上她的男生肯定没办法再爱上第二个女生。颖凡则有一种天生的文静温柔和甜美,是那种每个女孩都想拥有却学不来的特质,都有点接近漫画人物的完美了。和她们两个相处是我台湾之行最快乐的时光!期待她们快来深圳或香港玩!
![]() |
在台北瞎转,我去了小时候幻想非常繁华的西门町,小时候每次在深圳逛东门的时候,我都很向往那个总是有明星表演的西门町是什么样子,但来到这里发现西门町其实很小,包括传说中的忠孝东路,包括台北101,都难免给人一种陈旧的感觉。(这家发廊像不像日本银座的mikimoto2哈哈哈)
![]() |
但正是去了西门町,忠孝东路和台北101,让我有点理解了最近大陆和台湾火药味这么重背后可能的一些原因。在大陆读过书的同学,每个人都对清末开始的屈辱历史记忆犹新。是什么让康乾盛世一转眼变成东亚病夫?多年的战乱夺取了无数人的生命,“落后就要挨打”是用血肉证明而来的真理。所以我们拼命发展经济,白猫黑猫,抓耗子的就是好猫,在深圳长大的我更是眼见了这翻天覆地的变化,“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是那个时代的座右铭。可另一方面,在经济急速的崛起中,其他方面各种的问题却暴露出来,特别是生活最基本的保障,比如空气质量和食品安全都屡屡出现危机。
![]() |
![]() |
![]() |
而台湾人追求的并不是更高的高楼或飞速的经济发展。在台北的日子,我们总是慢悠悠的起床,在小巷找间早餐店坐下,老板娘不慌不忙亲切和蔼,隔壁坐着悠闲的看报纸的阿伯,一份猪柳蛋堡配奶茶只合人民币十几元,美味又不用担心其安全,也没有人催你赶紧吃了走人,这的确是非常享受的日子!有天我们为了感谢小曦和张先生,去台湾的超市买菜做一顿饭,也惊讶的发现大部分的日常用品和蔬果鲜肉都低于大陆一线城市的价格,真是很羡慕。这里的人过着悠然自得又有保障的生活,突然你就能理解要更繁华的西门町和忠孝东路来又有什么意义呢?
![]() |
![]() |
可我又怀疑并不是所有的台湾人都是这样想的,特别是台湾的商人。如果说望着对岸13亿的大市场不垂涎欲滴那肯定是假话。就拿电影举例,无论是香港电影还是台湾电影,这些年都越来越多的启用大陆演员,选用大陆城市做背景,就连很多桥段和笑点都明显是为大陆的观众设计的。这也不难理解,就算50%的香港人都去看一部电影,票房只有300万,而10%的大陆人去看一部电影,票房就超过一个亿了。有人指责,为了大陆市场,如今的香港电影再没有原来港片的味道了……其实的确是这样的,我也觉得挺可惜的,但因此把错就推给大陆人就很不公平…….不如把错推给投资商?投资商才不在乎什么对错呢。
![]() |
想到这里我又看了一眼台北101,台北的高楼不多,所以无论我身在哪个区,一抬头总是能看到这座孤零零高耸着的建筑。据说台北101的设计象征着竹子节节高升,八段的设计则谐音吉利的“发”。在崇尚市井文化的台北树立起这样一个摩天大楼在我看来是台湾的一种很矛盾的心情………其实我懂什么呢?随便说说罢了不要当真…….游记继续。
![]() |
![]() |
![]() |
无论如何,我非常享受在台湾随意走走的这几天。有天在路上碰到一位养猪做宠物的女士,我本来以为是表演,但得知真的是她的宠物时有点惊讶,同时为这只小猪感到幸运=]
![]() |
![]() |
![]() |
![]() |
我去了陈绮贞读过的小学敦化国小,以及她读过的高中景美女中。其实我最关心的并不是学校本身,而是享受无数次在脑海中想象过的这些场景的样子和寻找的过程,当现实中的我沿着小路慢慢走近这些地方又走远,追寻的是她,而回忆的是我自己的童年。
![]() |
台北著名的景点我也去了几个,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台北故宫。北京的故宫我去过好几次了,从小就知道最珍惜的宝贝都在台北。从建筑上来说,台北的故宫就是一个展览馆,仔细看门口的汉白玉栏,竟是木制的。然而走进台北故宫则别有一番洞天。展品之多让人惊叹,从书画到陶瓷翡翠应有尽有,虽然“民以食为天”,大陆旅游团对翡翠白菜和红烧肉最感兴趣也是情有可原,但这里实在有太多值得慢慢欣赏的艺术品,有爷孙三代人完成的象牙镂空饭盒,有西洋风格的清代瓷盘,和无数珍贵的书画等等,所以真的没必要去挤那个小小的展厅。很多展品都是三个月一换,真让人想每三个月都来看一看!
![]() |
台北的松山文化创意园区可以逛一逛,还有,台北诚品的CD区更是比香港诚品的大了好几倍。台北的两个夜市对我来说大同小异,重要的其实是和好朋友在一起,真是怀念那天和Cloud还有颖凡在士林夜市度过的开心时刻!
![]() |
![]() |
![]() |
最后,小记一下我的女巫店之行。4月10日那天有陈绮贞的演出,但票是抽选的,很可惜我没有抽中,但我还是决定去看一看,万一会有候补票呢?可答案是没有。坐在女巫店的门口听着里面极不清晰的歌声,想着已过了追星的年龄我不免显得有些傻气,看着手里的这张旅行的意义,看着上面04年的上海和11年的墨尔本,想着14年的台湾可能就要这样擦肩而过。同来等候的fans有些已经散去,或去吃个宵夜等散场时再来围观,可冥冥之中我还是选择坐在这个角落发呆,手里握着一只笔和这张cd像个白痴。
可毫无预兆,身边的门突然打开了,然后我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抬头一看,简直像在做梦,居然就是绮贞!当时我已经忘了该怎么说话,她接过我的笔时,笔掉在了地上,她帮我捡起来说:“咦?好像把你的笔摔坏了…..没关系,我还有一支。”我的表情很淡定我的心情很澎湃……..如今,我也可以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说一句,没有见不到的偶像只有不努力的粉丝了XD
无论如何,这是此次台湾追寻的一个完美的句话。
我们是从台中机场坐飞机回香港的,台中貌似是我崇拜的大学老师的家乡!可惜这次没有机会转一转。其实台湾最吸引我的并不是它本身的景色,而是因为这些我在乎的人,无论是明星,老朋友还是新朋友,这里有他们生活过的点点滴滴。
最后真的要再次谢谢小曦,张先生,颖凡和Cloud!期待无论是在何时何地的再次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