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礼物
查看话题 >最没有悬念的礼物
可能,最有悬念的事情莫过于送别人礼物。可惜,我是个没有悬念的人。所以,送出的一般都只是略显单调和枯燥的书而已。 所以身边如果围的是一群喜欢读书的朋友,那么他们可能认为从我这里收到了最好的礼物。如果不幸是一群看着密密麻麻文字就头痛的朋友,那么他们一定会认为是最差劲的礼物,他们会皱眉头吧。 倒不是有什么讲究,比如豆瓣上一位有意思的红人叫Nothing传叔,他就有写过这样一段风骚的个人简介,别人问他为什么叫“传叔”,他说“传叔传叔,因为把输都传出去了,剩下的只有赢了啊”。传叔是在把玩着文字游戏抖机灵啦,但是我可以拍着胸脯保证的是:“传书”当然不是要“传输”啦,否则,也太没诚意了啊。 挑礼物真的是一件费心思又磨人的事儿,要投其所好,要看关系的亲疏、东西亮相的场合、价位、品质、意义......不知道天秤女是最怕麻烦的人吗?我这纯属犯懒,且经历过无数次心塞的选择犹豫综合症后,独辟的蹊径呐。 因为平常喜欢读书,所以对书的敏感度和关注度比较高。纵然年少浅薄无知,受脑力精力能力之类约束,都没读过多少,但至少好多书的书名是知道的,具体是哪类书也是明白的,品质的优劣也是可以鉴别的。那么好吧,装十三也是没什么问题的,所以逼格就是这样慢慢培养起来的,索性,后顾之忧也没了,总不至于没节操到送些烂书给人,还好意要勉励人学习,寒碜就不说了,简直人品有问题。 上周六,就正巧瑶瑶生日,被邀去生日会,一开始纠结于送什么礼物合适,还有点犯难。当天恰好白天在图书馆看了一天书,出来正好路过中心书城,遂冲动决定干脆还是挑书送她好了。好歹有了方向,但身为交往了一个月的同事,对她的了解也仅限于知道她很爱做菜(哎嘿,午餐常被她照顾蹭吃的缘故),所以准备买几本做料理的书送她。但是在这类书刊区转了转,各本都附有花花绿绿的彩页,翻开来看,却觉得华而不实,实用性不大,没看着特别中意的。当时已是傍晚时分,被她电话催着去吃饭,时间有点赶,焦灼地在里面转来转去,盲目导致有点眼花缭乱、头晕目眩,无奈只得转到自己熟悉的小说区。沿着书架,一条条巷子地挨个浏览,第五六排书架的样子吧,视线扫到一个女孩儿停了下来,她靠着书架,捧着本书,蜷缩在地上一边翻页,一边抹眼泪。啧啧,那氤氲着伤感气息的场景,我都看着她如痴如醉的样子入神,看到甚至发自内心的笑出声儿来。所以那种时候,无意间的一抬头,瞟见了《穆斯林的葬礼》这本大部头小说,就心动了,又再看看它腰封上面的宣传语“最纯洁的梦想,最凄美的爱情,最凄苦的命运”,感觉又遇到了如史诗般厚重的故事了,然后就觉得一定要非它不可,很满足地跑着去收银台付钱后,仍觉得这本书超级适合送瑶瑶读,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冥冥之中吧。 毕业季,正当离别时,送给论文指导老师——聂姐姐一本梁漱溟的《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附了几张我特地买来的Q版漫画我们大学校园明信片,写了自己爱她的心声:像姐姐一样的老师,像老师一样的姐姐,永远爱你。她当时就问我,对她而言,送这本书,有什么深沉的影响意义吗。我说,没想那么多呢,就是觉得很适合你。后来,聂姐姐还特地把这些拍照上传到朋友圈,看到她这么用心回应我,感动不已。她是大学四年情谊最深的一枚老师呢,当时上她的专业课,从来觉得很轻松,论文写的也很惬意,此刻,想到她的笑就觉得很暖心。 甚至连人品渣到不行的辅导员,我还是送了他两本哲学书,虽然从头到尾都不屑他,念及曾经在他手底下替他跑腿做事,客观上,也算是被他照顾着,锻炼了一些实践能力,相识四年,实属不易。对他就是参杂了太多说不清的情绪的。当时他还眉开眼笑着开玩笑问我:你这是明知道老师我看书少,故意送书来讽刺我吗?我当然学乖否认,虽然我没那么腹黑,被他这么赤裸裸一指,我也觉得可能我自己就是有那么点意思吧。比如希望通过关系进入大学校园混事儿的他多看点书吧,平日的他太庸俗了,也太市侩了,成天算计着要学生送他点小礼物巴结他走他后门是多么可耻多么令人发指啊(没文化,真可怕!),即使送走我们这一届,他的猥琐行为,我们都看不着觉得无关痛痒,但是想想要祸害以后无数无数的后辈们,觉得也是惶恐啊。他缺少的就是文化人那股子清高劲儿啊。他还问我:你怎么不给老师在扉页上写点什么纪念性的话呢,这样,我放在家里,有人去了我家,我拿出来给他们秀一下,多给老师我长脸啊。而且,改天你去老师家看看,你们送老师的纪念品,我都是吩咐我爱人摆在最显眼的位置,都是一进门就能看见的,上次那XX送的XX,还有那XX送的XX.......(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吧)。然后我就只能呵呵呵了,想想也是,可能这辈子,他也只是拆开封面来翻着瞧瞧里面满足下好奇心与成就感,至于内容,基本不会看哪怕十分钟吧,我太了解他这种人了。如果看的这么透彻,还要虚伪地写一些话来恭维他,我不是自己在催吐我自己吗?我和他的交集只在于过往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里,至于以后,压根儿是打算老死不相来往的。 蛋儿是闺蜜,但绝对不是知己,要我敏感的揣测一下的话,互相之间,都各自兜着点什么吧,很微妙的那种,虽然这些并不妨碍我们在一起浪的时候,会浪的很开心。她不爱看书,但是孩子气的她走的永远是小学生路线,控动漫,爱卡通人物,所以,送她绘本来读再合适不过,精美的插图配短小精悍的文字。收到书的时候,她高兴的快跳起来了,新鲜感吧,以前都没人送过她这种礼物。 蔚映萱是高中坐过几个月的同桌,不是闺蜜,算半个知己,不在身边不会时常联系,但只要坐一起,就很能聊得来的那种。大四的最后一学期,各自对毕业后的未来迷茫到不行,偶然间11点后和打起电话,竟然能火热到互相争抢话题的份儿上,打死也想不到,蛮难得的。我站在漆黑的楼道里踱来踱去,竟也说了近两个小时。听闻她要好好学英语,我说,等我毕业的时候,把我的一些英语专业书呀,课外读物呀,都打包寄你吧。然后她说,好呀好呀,还提醒我一句,要选择货到付款哦(真是枚细致的姑娘,但是,我又怎么会吝啬那点邮费)。然后,我真的新的旧的书给她包了一小箱子送她,很享受我们毕业这么久之后,关系依然能照常的延续。 蕊是闺蜜也是知己,但是又是那种不会天天黏在身边的人,和她只会是很实际很理性的交往多一点,因为我们都很要强,并且一开始结实,就是因为同在一个辅导员手底下跑腿,然后情意渐生。送了一套我自己最喜欢的英文原版名著给她,因为她虽然学霸,应试成绩也总是很好,但是,课外读物阅读数基本为零,从我角度看,觉得她很有必要弥补一下这方面的缺陷,毕竟,我自己的亲身体会是受益无穷,纵然人各有志。 驴姐那个大脸就更不用说了,之前没毕业时候,总是在她住所寄居,带在身边看过的各种杂书成摞成摞地,基本都留给了她。而且,我自己开始喜欢读书,也绝对是被她启蒙。念小学时候,高年级的她爱借或是买各种青春少女小说杂志,看过了就扔回来给我看,我被严重浸染,开始读书无休止。她倒好,反倒在工作之后,停滞了这一爱好。隐约记得小时候,我整理家的时候,还不小心翻到她自己写的原创小说呢,虽然那个时候她的文笔不敢恭维,但是总可以看出她对文字还是钟情的。现在忙于做业务的她,似乎衣食无忧,工作又得心应手,但是身为妹妹的我,也总能看到她日常沾染到了社会的浮尘,诸如虚荣,诸如浮夸。旁人一般都没那么好心指出来,只会背地里嚼舌根;纵然家人,碍于年龄的增长和对面子的注重,也很难直白地讲出来,帮她矫正,所以,也只能绕很大圈子委婉地通过读书来治愈她。没有人能成为完人,甚至于我自己也是浑身的缺点,但是,初衷也只是希望她能变更好一点,生活地更轻松一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