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者优势 读后感
1.《追寻幸福》(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David Myers
2.《类型论》(Type Talk)
3.MyersBriggs类型量表
4.《高度敏感的人》(The Highly Sensitive Person
5.性格内向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个性特征。它与害羞和具有孤僻的性格特征不同,与疾病无关。它也不是您能改变的事物。但是您可以学着利用它,而不是对抗它。
性格内向的人的最显著的特征是他们精力的来源:性格内向的人,从他们的内在世界,如思想、情绪和观念中获得精力。他们善于保存精力,但他们容易受到外部世界的刺激,并体验到不舒服的“刺激太多”的感觉。这种感觉有点像热锅上的蚂蚁,或是迟钝麻木。无论是哪种情况,他们都需要限制自己的社会交往,以免被弄得精疲力竭。然而,性格内向的人需要对他们独处的时间以及在外界活动的时间加以平衡,否则他们会失去很多的机会和人际关系。精力平稳的性格内向的人具有独立思考、高度集中注意力、创造性地工作的毅力和能力。
性格外向的人的最明显的特征是什么?他们的精力的来源是外部世界——如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形形色色的人们、不同的场合和事物。他们是精力的挥霍者。长时间置身事外、沉思、独处,或是只与另一个人呆在一起,难以使他们感觉兴奋。然而,性格外向的人需要对
做事的时间及
休息的时间加以平衡,否则,他们会在多种多样令人焦急的活动中迷失自我。性格外向的人对社会的展示较多——他们很容易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将注意力集中于活动的结果,他们喜欢人群和活动。
性格内向的人就像是充电电池。他们需要停止花费精力,并停下来休息,以便再次充电。对性格内向的人只需要提供刺激较小的环境。他们善于储存精力。这是他们天生就具有的功能。
性格外向的人就像是太阳能电池板。对性格外向的人来说,独处,或是沉思,就像是生活在沉重的乌云之下。太阳能电池板需要太阳来再次充电——性格外向的人需要到外部世界去四处活动以获得充沛的精力。像性格内向一样,性格外向也是一种个性特征。它不能被改变。您可以学着利用它,而不是对抗它。
还有两个根本的不同,即他们对刺激的反应,以及他们对知识和经验的接近方式。性格外向的人因多种多样的刺激而获得这样或那样的成功,而性格内向的人却会觉得那样的刺激太多了。类似地,性格外向的人在积累知识和经验时,一般会将网撒得很开,而性格内向的人喜欢进行窄一点、深入一点的研究。
5。Jung继续发展他的理论,并猜测我们天生就具有某种个性,使我们位于非常内向和非常外向的连续体之间的某一点上。他相信这一倾向有其生理基础。科学研究现在表明,他的直觉是正确的!他认识到,如果我们在必要时能在内向和外向这一连续体上自由地移动,我们就能最好地适应这个社会。然而他也认识到人们并不是如此表现:我们通常会偏向某一端,而远离另外一端。他认为我们都有一个“自然的位置”,在那里能最好地实现自己的机能。Jung也指出,远离任意一端,在连续体上的任意一个位置都是健康的。Jung认为,将一个孩子推出他(或她)的个性的自然范围是有害的,并认为这会“破坏个体天生的倾向”。实际上,他认为这也正是一些精神疾病的原因。
6.《双胞胎的生活》(Entwined Lives)
7.我们生来就具有某种个性。Segal博士还指出:“研究的结果表明,共同生活并不一定就使一个家庭中的人们相似,相似性在于共同的基因。”
8.美好生活的目标是达到完整(wholeness)。完整并不意味着拥有一切,而是指通过了解和悦纳自己的优缺点,达到心境的平和。Jung认为位于内/外向连续体之间的所有位置都是健康和必要的。我们中的一些人天生性格较为外向,而另一些人天生较为内向,但每个人都有一个天生的休息点,在那里,他或她可以恢复充沛的精力并消耗尽量少的精力。当我们年纪变大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更加靠近内/外向连续体的中央。但是我们需要各种类型的个性的力量来实现世界的平衡。
9.Denis Brian 《爱因斯坦的一生》(Einstein: A Life)
10.性格内向的人只有在适合的环境中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才能,如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和提出疑问的能力。
11.一部电影胜过万千言语
有时候,可以从电影中寻找到生活里的一些困惑的答案。
——Gary Solomon
12.参加社交活动的不同的方式而已,并不一定就是更好的方式。不要让人们指责您的个性。您也不必努力地使自己向外向的性格发展,因为您与性格外向的人是不同的。将那些对您的指责抛到一边去吧。
13.性格外向的人在言辞上的收放自如对性格内向的人造成了威胁,这更容易使性格内向的人断定自己不应该讲话。
14.《人格心理学:观点、研究和应用》(Psychology of Personality: Viewpoint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Bernardo J. Carducci博士
15.和许多性格内向的人一样,她害怕自己会占用大家太多的时间。我们提醒她:我们都很想听到她发表的有价值的观点。我们的国家将那些看起来自信而果断的雄辩家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性格内向的人经常展现出与我们非常尊重的“管理类型”刚好相反的个性。这就在性格内向和外向的人之间形成了一道充满误解和挑剔的鸿沟。
16.同样的事情性格内向的人感到自己被人忽视了。对他们来说,这真是让人沮丧又费解的事情。
17.许多性格内向的人能够从更高的角度看清人们是如何共生共存的,所以他们担心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到其他人。
18.性格内向的人也可能认为那些使自己心烦的事情——例如,思路被打断——也会使其他人感到心烦。由于他们总是非常善于观察,所以可能就会对非常微小的言语失误也会产生罪恶感。许多时候,他们都在担心自己对别人不够友好,但实际上情况并不是他们所想象的那样。而且,为了避免做事情时伤害到其他人,性格内向的人有时候会退缩得更厉害,从而减少了他们生活中的满意感。而社会也就没有得到他们应作出的贡献。
19.Matt Ridley在他的《基因组,物种自传23篇》
20.他们倾向于使生活丰富多彩和将极限推到新的高度。这些新奇的探求者被发现有较长的D4DR基因,而且他们对神经递质多巴胺较不敏感。因此,他们需要体验生活中的兴奋和刺激,以便产生较高水平的多巴胺。
21.Hamer随后研究了那些他认定为“低新奇探求”的人,并指出这些人的D4DR基因较短,且对多巴胺高度敏感。因为他们在安静的活动中也有足够的多巴胺,所以他们在生活中不需要太多的“吵闹声”。他们也从其他神经递质体验到与此不同的美妙情感,
22.《与我们的基因共存》(Living with Our Genes)
23在《绘制脑图》(Mapping the Mind)一书中,Rita Carter认为:“太多的多巴胺似乎会导致幻觉和妄想。太少的多巴胺则会导致惊恐和启动随意动作(即受意志控制的动作)的无能为力,并且与无意义感、昏睡无力和疼痛等有关。低多巴胺也会导致注意力缺乏和退缩。”
23.《大脑的状态》(States of Mind)
24.Ronald Kotulak在他的《大脑内部》(Inside the Brain)
25.Allan Schore博士在他的《情感控制和自我的起源》(Affect Regulation and the Origin of the Self)
26.我认为这两种主要的、有力的系统,阀门全开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和阀门关闭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是性格内向和外向的根本的原因。Allan Schore博士在他的《情感控制和自我的起源》(Affect Regulation and the Origin of the Self)一书中指出,每一个人在这些系统的两端之间都有一个休息点。在这个休息点,我们能够获得最多的精力和感觉最好。在我们的整个一生,我们都在这个休息点周围摆动。在与Schore博士的谈话中,他指出“个性是问题的关键”;如果我们知道我们的休息点,那么我们就可以调节自己的精力以实现目标。
27.概括地说,尽管我们都需要这两种系统以维持平衡,但我们会受遗传或环境的影响而固定地使用其中一种系统而不用另一种系统,特别是在有压力的情境下。我相信,两种自主神经系统为性格内向/外向连续体提供了必需的支持。尽管我们的两种神经系统都在发挥作用,但我们的大脑和神经递质使其中的一种神经系统更占优势。
28.教育系统是为左脑占优势的人设立的,它要求逻辑、言辞的能力、分析性的询问、快速反应(有时间限制的测试)和快速的记忆。右脑占优势的儿童常常处于不利的地位和得不到别人的欣赏。Daniel Goleman的《情绪智力》一书为什么如此受欢迎的一个原因就是它为右脑占优势的人们充当了富有战斗精神的支持者。右脑占优势的人们常常为感到被误解和体验到抑郁而斗争。
28.通过将任务分解成极小的步子,几乎任何事情都可以完成。
29.研究表明我们所展示的超过一半的自我--比如说,我们是友好还是敌对,合作还是疏远--不是通过我们的言语加以传递的,它是通过我们的身体语言如微笑,皱眉,叹气,触摸,敲动我们的手指,眼神的交流等加以传递的。
30.研究表明,进入一个团队的最好的方式是和其中的一个人有眼神的交流,并对他或她笑一笑。在没有引起大家对你的注意时便加入了游戏,然后问一个相关问题。(捕捉眼神很重要!!).
31.没有人能够经历生活而不会体验到失去的痛苦和失望。传统意义上的“性格”指的就是承受这些情感的能力,及对自己在思想和行动上的反应有清醒的认识。具有性格的人们可以信任自己,而且有健康的婚姻关系,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可以承受生活中的各种成功和失败。
32.记着:人们的改变总是前进两步又后退一步,然后又前进两步。
33.我们中的许多人只有较小的朋友圈,不像性格外向的人那样将自己认识的几乎每个人多视作自己的朋友,我们相信所有真正的友谊都必须是“深厚”而“富有意义的”。但是,将更多的熟人看作是自己的朋友,并认可那些令人满意的关系既可以深也可以浅,这将使您感到这个世界更为友好,同时,有更多的朋友也会增加我们生活中的乐趣。
要有多种多样的朋友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可以获得足够多的支持,如果某一个朋友不能提供帮助,搬家了,或死亡了,或由于某种原因友谊结束了,我们可以不会有太多的情绪障碍而离开。当我们年老的时候,这会显得特别的真实,我们需要有人来一起谈论我们喜爱的或认为有意义的话题。我们需要有能几个小时无所不谈的朋友,也需要只谈一些事情的朋友,我们需要一起谈论书的朋友和交换想法的朋友,我们可以安静共处的朋友,我们可以在他们面前随心所欲地表现自己的朋友,可以一起去做一些事情的朋友--如旅游,逛商店,看电影等,我们需要各种年龄阶段的朋友,从小孩到年长的人都需要。我们需要性格内向的朋友,也需要性格外向的朋友。我们需要那些能了解性格内向的人的朋友。
2.《类型论》(Type Talk)
3.MyersBriggs类型量表
4.《高度敏感的人》(The Highly Sensitive Person
5.性格内向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个性特征。它与害羞和具有孤僻的性格特征不同,与疾病无关。它也不是您能改变的事物。但是您可以学着利用它,而不是对抗它。
性格内向的人的最显著的特征是他们精力的来源:性格内向的人,从他们的内在世界,如思想、情绪和观念中获得精力。他们善于保存精力,但他们容易受到外部世界的刺激,并体验到不舒服的“刺激太多”的感觉。这种感觉有点像热锅上的蚂蚁,或是迟钝麻木。无论是哪种情况,他们都需要限制自己的社会交往,以免被弄得精疲力竭。然而,性格内向的人需要对他们独处的时间以及在外界活动的时间加以平衡,否则他们会失去很多的机会和人际关系。精力平稳的性格内向的人具有独立思考、高度集中注意力、创造性地工作的毅力和能力。
性格外向的人的最明显的特征是什么?他们的精力的来源是外部世界——如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形形色色的人们、不同的场合和事物。他们是精力的挥霍者。长时间置身事外、沉思、独处,或是只与另一个人呆在一起,难以使他们感觉兴奋。然而,性格外向的人需要对
做事的时间及
休息的时间加以平衡,否则,他们会在多种多样令人焦急的活动中迷失自我。性格外向的人对社会的展示较多——他们很容易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将注意力集中于活动的结果,他们喜欢人群和活动。
性格内向的人就像是充电电池。他们需要停止花费精力,并停下来休息,以便再次充电。对性格内向的人只需要提供刺激较小的环境。他们善于储存精力。这是他们天生就具有的功能。
性格外向的人就像是太阳能电池板。对性格外向的人来说,独处,或是沉思,就像是生活在沉重的乌云之下。太阳能电池板需要太阳来再次充电——性格外向的人需要到外部世界去四处活动以获得充沛的精力。像性格内向一样,性格外向也是一种个性特征。它不能被改变。您可以学着利用它,而不是对抗它。
还有两个根本的不同,即他们对刺激的反应,以及他们对知识和经验的接近方式。性格外向的人因多种多样的刺激而获得这样或那样的成功,而性格内向的人却会觉得那样的刺激太多了。类似地,性格外向的人在积累知识和经验时,一般会将网撒得很开,而性格内向的人喜欢进行窄一点、深入一点的研究。
5。Jung继续发展他的理论,并猜测我们天生就具有某种个性,使我们位于非常内向和非常外向的连续体之间的某一点上。他相信这一倾向有其生理基础。科学研究现在表明,他的直觉是正确的!他认识到,如果我们在必要时能在内向和外向这一连续体上自由地移动,我们就能最好地适应这个社会。然而他也认识到人们并不是如此表现:我们通常会偏向某一端,而远离另外一端。他认为我们都有一个“自然的位置”,在那里能最好地实现自己的机能。Jung也指出,远离任意一端,在连续体上的任意一个位置都是健康的。Jung认为,将一个孩子推出他(或她)的个性的自然范围是有害的,并认为这会“破坏个体天生的倾向”。实际上,他认为这也正是一些精神疾病的原因。
6.《双胞胎的生活》(Entwined Lives)
7.我们生来就具有某种个性。Segal博士还指出:“研究的结果表明,共同生活并不一定就使一个家庭中的人们相似,相似性在于共同的基因。”
8.美好生活的目标是达到完整(wholeness)。完整并不意味着拥有一切,而是指通过了解和悦纳自己的优缺点,达到心境的平和。Jung认为位于内/外向连续体之间的所有位置都是健康和必要的。我们中的一些人天生性格较为外向,而另一些人天生较为内向,但每个人都有一个天生的休息点,在那里,他或她可以恢复充沛的精力并消耗尽量少的精力。当我们年纪变大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更加靠近内/外向连续体的中央。但是我们需要各种类型的个性的力量来实现世界的平衡。
9.Denis Brian 《爱因斯坦的一生》(Einstein: A Life)
10.性格内向的人只有在适合的环境中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才能,如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和提出疑问的能力。
11.一部电影胜过万千言语
有时候,可以从电影中寻找到生活里的一些困惑的答案。
——Gary Solomon
12.参加社交活动的不同的方式而已,并不一定就是更好的方式。不要让人们指责您的个性。您也不必努力地使自己向外向的性格发展,因为您与性格外向的人是不同的。将那些对您的指责抛到一边去吧。
13.性格外向的人在言辞上的收放自如对性格内向的人造成了威胁,这更容易使性格内向的人断定自己不应该讲话。
14.《人格心理学:观点、研究和应用》(Psychology of Personality: Viewpoint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Bernardo J. Carducci博士
15.和许多性格内向的人一样,她害怕自己会占用大家太多的时间。我们提醒她:我们都很想听到她发表的有价值的观点。我们的国家将那些看起来自信而果断的雄辩家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性格内向的人经常展现出与我们非常尊重的“管理类型”刚好相反的个性。这就在性格内向和外向的人之间形成了一道充满误解和挑剔的鸿沟。
16.同样的事情性格内向的人感到自己被人忽视了。对他们来说,这真是让人沮丧又费解的事情。
17.许多性格内向的人能够从更高的角度看清人们是如何共生共存的,所以他们担心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到其他人。
18.性格内向的人也可能认为那些使自己心烦的事情——例如,思路被打断——也会使其他人感到心烦。由于他们总是非常善于观察,所以可能就会对非常微小的言语失误也会产生罪恶感。许多时候,他们都在担心自己对别人不够友好,但实际上情况并不是他们所想象的那样。而且,为了避免做事情时伤害到其他人,性格内向的人有时候会退缩得更厉害,从而减少了他们生活中的满意感。而社会也就没有得到他们应作出的贡献。
19.Matt Ridley在他的《基因组,物种自传23篇》
20.他们倾向于使生活丰富多彩和将极限推到新的高度。这些新奇的探求者被发现有较长的D4DR基因,而且他们对神经递质多巴胺较不敏感。因此,他们需要体验生活中的兴奋和刺激,以便产生较高水平的多巴胺。
21.Hamer随后研究了那些他认定为“低新奇探求”的人,并指出这些人的D4DR基因较短,且对多巴胺高度敏感。因为他们在安静的活动中也有足够的多巴胺,所以他们在生活中不需要太多的“吵闹声”。他们也从其他神经递质体验到与此不同的美妙情感,
22.《与我们的基因共存》(Living with Our Genes)
23在《绘制脑图》(Mapping the Mind)一书中,Rita Carter认为:“太多的多巴胺似乎会导致幻觉和妄想。太少的多巴胺则会导致惊恐和启动随意动作(即受意志控制的动作)的无能为力,并且与无意义感、昏睡无力和疼痛等有关。低多巴胺也会导致注意力缺乏和退缩。”
23.《大脑的状态》(States of Mind)
24.Ronald Kotulak在他的《大脑内部》(Inside the Brain)
25.Allan Schore博士在他的《情感控制和自我的起源》(Affect Regulation and the Origin of the Self)
26.我认为这两种主要的、有力的系统,阀门全开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和阀门关闭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是性格内向和外向的根本的原因。Allan Schore博士在他的《情感控制和自我的起源》(Affect Regulation and the Origin of the Self)一书中指出,每一个人在这些系统的两端之间都有一个休息点。在这个休息点,我们能够获得最多的精力和感觉最好。在我们的整个一生,我们都在这个休息点周围摆动。在与Schore博士的谈话中,他指出“个性是问题的关键”;如果我们知道我们的休息点,那么我们就可以调节自己的精力以实现目标。
27.概括地说,尽管我们都需要这两种系统以维持平衡,但我们会受遗传或环境的影响而固定地使用其中一种系统而不用另一种系统,特别是在有压力的情境下。我相信,两种自主神经系统为性格内向/外向连续体提供了必需的支持。尽管我们的两种神经系统都在发挥作用,但我们的大脑和神经递质使其中的一种神经系统更占优势。
28.教育系统是为左脑占优势的人设立的,它要求逻辑、言辞的能力、分析性的询问、快速反应(有时间限制的测试)和快速的记忆。右脑占优势的儿童常常处于不利的地位和得不到别人的欣赏。Daniel Goleman的《情绪智力》一书为什么如此受欢迎的一个原因就是它为右脑占优势的人们充当了富有战斗精神的支持者。右脑占优势的人们常常为感到被误解和体验到抑郁而斗争。
28.通过将任务分解成极小的步子,几乎任何事情都可以完成。
29.研究表明我们所展示的超过一半的自我--比如说,我们是友好还是敌对,合作还是疏远--不是通过我们的言语加以传递的,它是通过我们的身体语言如微笑,皱眉,叹气,触摸,敲动我们的手指,眼神的交流等加以传递的。
30.研究表明,进入一个团队的最好的方式是和其中的一个人有眼神的交流,并对他或她笑一笑。在没有引起大家对你的注意时便加入了游戏,然后问一个相关问题。(捕捉眼神很重要!!).
31.没有人能够经历生活而不会体验到失去的痛苦和失望。传统意义上的“性格”指的就是承受这些情感的能力,及对自己在思想和行动上的反应有清醒的认识。具有性格的人们可以信任自己,而且有健康的婚姻关系,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可以承受生活中的各种成功和失败。
32.记着:人们的改变总是前进两步又后退一步,然后又前进两步。
33.我们中的许多人只有较小的朋友圈,不像性格外向的人那样将自己认识的几乎每个人多视作自己的朋友,我们相信所有真正的友谊都必须是“深厚”而“富有意义的”。但是,将更多的熟人看作是自己的朋友,并认可那些令人满意的关系既可以深也可以浅,这将使您感到这个世界更为友好,同时,有更多的朋友也会增加我们生活中的乐趣。
要有多种多样的朋友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可以获得足够多的支持,如果某一个朋友不能提供帮助,搬家了,或死亡了,或由于某种原因友谊结束了,我们可以不会有太多的情绪障碍而离开。当我们年老的时候,这会显得特别的真实,我们需要有人来一起谈论我们喜爱的或认为有意义的话题。我们需要有能几个小时无所不谈的朋友,也需要只谈一些事情的朋友,我们需要一起谈论书的朋友和交换想法的朋友,我们可以安静共处的朋友,我们可以在他们面前随心所欲地表现自己的朋友,可以一起去做一些事情的朋友--如旅游,逛商店,看电影等,我们需要各种年龄阶段的朋友,从小孩到年长的人都需要。我们需要性格内向的朋友,也需要性格外向的朋友。我们需要那些能了解性格内向的人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