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第二弹~~「風の歌を聴け」 的第一部分 翻译
这是村上春树的小说 「風の歌を聴け」 的第一部分,按照自己的理解翻译了一下。觉得里边很好的一句话是 暗い心を持つものは暗い夢しか見ない。もっと暗い心は夢さえも見ない。(心中阴暗的人只会做阴暗的梦,而心更加阴暗的人则连梦都不曾见过。) 要想复制原作的风格和节奏真的让人为难啊,不过既然已经写下这些字,它们就会有存在的价值与权利。欢迎大家的批评。
倾听风的歌声
1
“所谓的完美的文章是不存在的,正如完美的绝望不存在一样。”
一位在大学期间偶然相识的作家曾经这么和我说过。虽然我真正理解这其中的深意是在很久之后,但至少那句话作为一种安慰,我还是明白的。
即使如此,当写着什么东西的时候,总会有一种绝望的心情袭来。因为我所能够写作的领域过于有限了。比如大象,无论如何能写出点什么,可是关于把大象用来做什么,可能就写不出来了。就是这么回事。
8年间,我一直面临着这样的窘境。8年,很长的岁月啊。
当然,只要一直保持着要从所有的事物中收获些东西的姿态,年老之时就不会那么痛苦。这是一般论。
从刚刚过20岁的时候起,我一直努力想按这样的方式去生活。因此,好多次受到沉重的打击,被欺骗和误解,同时又经历了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各种各样的人向我搭话,就如同渡桥一样,响亮地从我上边经过,然后再也不会回来。我在那期间一直缄默不语,就这样迎来了自己的29岁。
现在,我想要说。
当然可能什么问题也无法解决,或者说完的时候事情仍然没有改变。最终,写文章并不是自我疗养的手段,只不过是对于自我疗养的细微的尝试。
但是,坦诚地把话说出来非常困难。我越是想坦率,越是难于找到合适的语句。
我不想辩解。至少现在所说的话对现在的我而言已经是最好的了。这是实话。即便如此,我还是这样认为:如果能够找到合适的话语,或许就可以发现很久以前,几年或者几十年前被救助的自己。那个时候,大象回归平原,我会用更加美丽的语言开始描述这个世界吧。
☆
关于写作,我从John Heartfield 那里学到了很多。或许应该说是几乎全部吧。不幸的是,总的来说,John Heartfield 并不是一个出色的作家。一读便知,他的文章很难读,故事情节平淡无奇,主题也很幼稚。但他又是能够以文章为武器而勇敢战斗,为数甚少的非凡作家中的一员。我想,就算是与他同时代的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相比,他那战斗性的姿态也绝不会处于下风吧。只是很遗憾,到最后他也没能准确地抓住对手的弱点。最终,他还是一个不出色的作家。
他一直战斗了八年两个月,然后死掉了。在1938年6月的一个晴朗的周日早晨,他右手抱着希特勒的肖像,左手撑着伞,从帝国大厦的楼顶跳下。同他生前一样,他的死也是那么寂静。
我曾偶然得到一册John Heartfield 的绝版书,在我大腿间患严重的皮肤病的时候,那时正是中学三年级的暑假。给我这本书的叔父三年后患上肠癌,身体被扯得七零八散,嘴和尿道都插着塑料导管,就这样极其痛苦地死去了。我最后见他时,他好像狡猾的猿猴一样身体发红,畏缩在一起。
☆
我一共有三个叔父。其中一个因为在战争结束两天后,踩上了自己埋下的地雷而死于上海郊外。唯一还健在的三叔父成了魔术师,在全国各地的温泉巡演。
☆
关于好文章,John Heartfield 曾经这样写道。
“写文章实际上就是确认自己和身边事物间的距离。必要的东西不是感性认识,而是评价标准。”
我开始战战兢兢地观察身边的事物,实际上始于肯尼迪总统死去的那一年。自那时起已经15年了,这15年里我真的放弃了很多东西。就像遭遇引擎故障的飞机为了减轻重量而抛弃行李、扔掉座位,到最后连可怜的空姐都抛下一样,我在这15年间放弃了几乎一切,却什么也没有收获。
这最终正确与否,我不敢确信。就算的确快乐了,一想到年老后迎接即将到来的死亡时,自问到底拥有了什么这一问题时,我就觉得很可怕。我怕在我化为骨灰后什么也没有留下。
“心中阴暗的人只会做阴暗的梦,而心更加阴暗的人则连梦都不曾见过。”死去的祖母经常这样说。
祖母故去的那个夜晚,我最先做的是静静地合上她的眼睛。在我为她合上双眼的同时,她79年间一直憧憬的梦想如同落在路上的夏日骤雨一般,静静地消逝,在那之后,什么都没有留下。
☆
关于文章再写一点。这是最后一点了。
对我而言,写作是非常痛苦的工作。既有一个月连一行字都写不出来的时候,也有连续写了三天三夜却发现写错的时候。
虽然如此,写作也是件快乐的事。同生活的困难相比,写作还是极其简单的。而且让文章有意义不像使人生有意义那样难。
大概10岁左右的时候吧,我发现这一点之后,有一周惊讶得说不出话来。那时觉得只要稍微活用一下脑筋,世界就会随着我的意愿,可以转换一切的价值,可以改变时间……
而不幸的是,我注意到那是个误区时,已是很久之后。我在笔记的正中央画一条线,在左边把这其间的收获写出来,右边写失去的东西。失去的、破坏的、老早就舍弃的、牺牲的、背叛的……这些东西,我怎么也写不尽。
在我们努力想认识的东西和实际认知的东西之间,有着一道深渊。不管评价的尺度放得多么宽,也无法预测出这深渊的深度。我所能写出来的,不过只是个清单而已。既不是小说、文学,也不是艺术,而只是一本正中央画着一条线的笔记而已。教训,或许有一点吧。
如果你在艺术和文学上有所追求的话,就多读读希腊人写的作品吧。为了真正的艺术的产生,奴隶制一定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希腊人让奴隶耕田、做饭、漕运,而市民们在地中海的太阳下热忱地作诗、研究数学。所谓的艺术,正是如此。
对于一个在半夜3点钟去安静厨房里的冰箱里搜寻食物的人而言,只能写这些了。
而且,那个人就是我。
倾听风的歌声
1
“所谓的完美的文章是不存在的,正如完美的绝望不存在一样。”
一位在大学期间偶然相识的作家曾经这么和我说过。虽然我真正理解这其中的深意是在很久之后,但至少那句话作为一种安慰,我还是明白的。
即使如此,当写着什么东西的时候,总会有一种绝望的心情袭来。因为我所能够写作的领域过于有限了。比如大象,无论如何能写出点什么,可是关于把大象用来做什么,可能就写不出来了。就是这么回事。
8年间,我一直面临着这样的窘境。8年,很长的岁月啊。
当然,只要一直保持着要从所有的事物中收获些东西的姿态,年老之时就不会那么痛苦。这是一般论。
从刚刚过20岁的时候起,我一直努力想按这样的方式去生活。因此,好多次受到沉重的打击,被欺骗和误解,同时又经历了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各种各样的人向我搭话,就如同渡桥一样,响亮地从我上边经过,然后再也不会回来。我在那期间一直缄默不语,就这样迎来了自己的29岁。
现在,我想要说。
当然可能什么问题也无法解决,或者说完的时候事情仍然没有改变。最终,写文章并不是自我疗养的手段,只不过是对于自我疗养的细微的尝试。
但是,坦诚地把话说出来非常困难。我越是想坦率,越是难于找到合适的语句。
我不想辩解。至少现在所说的话对现在的我而言已经是最好的了。这是实话。即便如此,我还是这样认为:如果能够找到合适的话语,或许就可以发现很久以前,几年或者几十年前被救助的自己。那个时候,大象回归平原,我会用更加美丽的语言开始描述这个世界吧。
☆
关于写作,我从John Heartfield 那里学到了很多。或许应该说是几乎全部吧。不幸的是,总的来说,John Heartfield 并不是一个出色的作家。一读便知,他的文章很难读,故事情节平淡无奇,主题也很幼稚。但他又是能够以文章为武器而勇敢战斗,为数甚少的非凡作家中的一员。我想,就算是与他同时代的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相比,他那战斗性的姿态也绝不会处于下风吧。只是很遗憾,到最后他也没能准确地抓住对手的弱点。最终,他还是一个不出色的作家。
他一直战斗了八年两个月,然后死掉了。在1938年6月的一个晴朗的周日早晨,他右手抱着希特勒的肖像,左手撑着伞,从帝国大厦的楼顶跳下。同他生前一样,他的死也是那么寂静。
我曾偶然得到一册John Heartfield 的绝版书,在我大腿间患严重的皮肤病的时候,那时正是中学三年级的暑假。给我这本书的叔父三年后患上肠癌,身体被扯得七零八散,嘴和尿道都插着塑料导管,就这样极其痛苦地死去了。我最后见他时,他好像狡猾的猿猴一样身体发红,畏缩在一起。
☆
我一共有三个叔父。其中一个因为在战争结束两天后,踩上了自己埋下的地雷而死于上海郊外。唯一还健在的三叔父成了魔术师,在全国各地的温泉巡演。
☆
关于好文章,John Heartfield 曾经这样写道。
“写文章实际上就是确认自己和身边事物间的距离。必要的东西不是感性认识,而是评价标准。”
我开始战战兢兢地观察身边的事物,实际上始于肯尼迪总统死去的那一年。自那时起已经15年了,这15年里我真的放弃了很多东西。就像遭遇引擎故障的飞机为了减轻重量而抛弃行李、扔掉座位,到最后连可怜的空姐都抛下一样,我在这15年间放弃了几乎一切,却什么也没有收获。
这最终正确与否,我不敢确信。就算的确快乐了,一想到年老后迎接即将到来的死亡时,自问到底拥有了什么这一问题时,我就觉得很可怕。我怕在我化为骨灰后什么也没有留下。
“心中阴暗的人只会做阴暗的梦,而心更加阴暗的人则连梦都不曾见过。”死去的祖母经常这样说。
祖母故去的那个夜晚,我最先做的是静静地合上她的眼睛。在我为她合上双眼的同时,她79年间一直憧憬的梦想如同落在路上的夏日骤雨一般,静静地消逝,在那之后,什么都没有留下。
☆
关于文章再写一点。这是最后一点了。
对我而言,写作是非常痛苦的工作。既有一个月连一行字都写不出来的时候,也有连续写了三天三夜却发现写错的时候。
虽然如此,写作也是件快乐的事。同生活的困难相比,写作还是极其简单的。而且让文章有意义不像使人生有意义那样难。
大概10岁左右的时候吧,我发现这一点之后,有一周惊讶得说不出话来。那时觉得只要稍微活用一下脑筋,世界就会随着我的意愿,可以转换一切的价值,可以改变时间……
而不幸的是,我注意到那是个误区时,已是很久之后。我在笔记的正中央画一条线,在左边把这其间的收获写出来,右边写失去的东西。失去的、破坏的、老早就舍弃的、牺牲的、背叛的……这些东西,我怎么也写不尽。
在我们努力想认识的东西和实际认知的东西之间,有着一道深渊。不管评价的尺度放得多么宽,也无法预测出这深渊的深度。我所能写出来的,不过只是个清单而已。既不是小说、文学,也不是艺术,而只是一本正中央画着一条线的笔记而已。教训,或许有一点吧。
如果你在艺术和文学上有所追求的话,就多读读希腊人写的作品吧。为了真正的艺术的产生,奴隶制一定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希腊人让奴隶耕田、做饭、漕运,而市民们在地中海的太阳下热忱地作诗、研究数学。所谓的艺术,正是如此。
对于一个在半夜3点钟去安静厨房里的冰箱里搜寻食物的人而言,只能写这些了。
而且,那个人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