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
查看话题 >【Ego】伴随十年青春的周杰伦
喜欢周杰伦这么长时间,从没认真思考过为什么,我并不喜欢被别人称作追星族,追星族的意味好象是疯狂多一些,因为喜欢和喜欢是不同的,有些人是赶场子,有些人是爱。 初识周杰伦是在我上初中的时候,那时候对歌星还没有什么概念,只是大家好像都开始听流行歌曲了。具体怎样听到他的歌我也不记得了,只是记得听他的第一首歌是《爱在西元前》。没错,这已经是他的第二张专辑《范特西》里的歌了,也就是说我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骨灰级歌迷,当然其实我也并不介意,喜欢就好何必讲究那么多——善始者弥繁,只是鲜克有终。 当时根本对音乐了解不多,觉悟也就停留在《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水平上,更不要说接触R&B曲风了。好像是从六年级买了随身听之后我就开始听歌,初中后淘换的磁带已经很多了,不经意间就听到了《爱在西元前》。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不知道是不是可以用一见钟情来形容,只是对这种在当时很不入流的音乐特别钟爱,也开始注意这个叫做周杰伦的人。好像那时候还喜欢过F4,不过那真的只是过眼云烟,现在明白乐坛里偶像派和实力派的区别就是一个靠脸一个靠嗓子,而容颜易逝,实力才是真正的钻石(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初二时我已经是他的忠实歌迷了,每天只是听他的歌,不仅听而且唱,《简单爱》经常挂在嘴边。那时候的我还像个假小子,喜欢冒尖(现在叫高调),不管什么活动就连上课小互动都会抓住机会显摆显摆我的歌。当然我的非常FASHION的歌,也一次次引来同学和老师的异样眼光,很多人不理解我唱的到底是不是歌,不过我自己是很陶醉啦,呵呵,用同学的话来说就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们的痛苦之上。 到了高中,杰伦已经成了R &B小天王,喜欢杰伦的人越来越多,突然我有一种找到组织的感觉。人生遇一知己足矣,何况会有这么多的杰迷陪我一起支持杰伦的音乐,不管听还是唱都会有人欣赏,那种感觉叫做知足的幸福。课业的繁忙也挡不住我们对杰伦的热情,不管是课间,吃饭,睡觉时都会听听唱唱;校台的节目(每周一期)我都会极力推荐杰伦的歌,还记得高二时为了给高三的学长学姐高考加油,放了一首《蜗牛》;我高中宿舍的床头都是周杰伦的贴纸,被宿管老师撕了N次,我又贴了N+1次;因为住校不能实时关注杰伦动态,我们就买各种杂志,当时比较流行的就是《当代歌坛》,当然也是在老师的眼皮底下扛着各种压力下定无数决心看的。对杰伦的支持如此,当时还傻傻的想过听一次杰伦的演唱会此生足矣。让我后悔的是高三时候周杰伦来唐山,苦读的我没有机会去听,但是那不是他的演唱会,他只唱了两首歌就走了,还没让我遗憾致死。《十一月的肖邦》、《依然范特西》伴随我度过了高三的生活,我觉得这两张专辑并不是很好,因为那时候杰伦已经开始投身电影了,所谓一心不可二用,走上事业巅峰的他好像有点忽略他的音乐,但还是比较喜欢的。高考前还在想,我会在什么地方听到杰伦的第八张专辑呢,前途未卜,我心依旧,呵呵。 2007年,我到了威海,我大学的第一年听到了《我很忙》,觉得杰伦的音乐又重新回到他该有的水平了,非常喜欢。也许是因为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迷茫空虚失落的大一生活让我对这张专辑的歌有不同的感受,每当听到《彩虹》、《最长的电影》、《我不配》等等的时候总会让我回忆起那个独自背着书包穿搜在宿舍、食堂、自习室、图书馆的冬天。 今年的新专辑《魔杰座》,目前我还不想评论什么,习惯了大学生活的我,也习惯了少说话多做事,虽然也是没什么事好做。 喜欢周杰伦的歌,喜欢周杰伦,从一开始的无名歌手到现在的乐坛天王。为什么呢?原因有很多,喜欢他用心唱歌,喜欢他孝顺,喜欢那种个性,喜欢那种共鸣的感觉……也可能喜欢就是一种习惯吧。 2008-12-01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