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数——困在数字中的我
困数。正如标题所解释的那样,近来越来越觉得被困在数字中的我。
本身就不喜欢去反复做一件事,就像家庭主妇要每天洗碗,就像实习生每天要去打印资料,这些事情都是会在日复一日的过程中变得枯燥、乏味,以至于到后来演变成厌恶也是可以理解的。可是这些事在某些情况下是我们不得不去做的。可是总有些事是我们可以选择的,比如我想要说的看书看电影之类的休闲娱乐类。
就像《小王子》里说,大人会在乎数字,在他们眼里数字可以衡量很多东西。然后渐渐的发现我也走进了这样的死胡同里。看书看电影开始追求数量,总觉得看的多成就感也在上升。所以有时候会想豆瓣就像是这样一个小小的黑洞,让我变得爱上看书爱上看电影的同时,也深深的陷入那个数字中。可是我知道有些东西看了就忘了,一些忘了八九成,一些甚至回想不起任何的情节,很惊慌也很担忧。在追求数字膨胀的同时忘记了初心,我是为什么要看书或者电影呢,单纯的数字的增加真的有意义么?
即使我不喜欢事情的反复,但是却越来越意识到反复做一件事的好处。
意识到这个问题其实不是一俩天。那天杨阳洋跟我说她在重读村上春树的《且听风吟》,因为完全记不起任何情节加上正好是工作不太忙的时间段。记得她说最近经历了感情上的一些事情,再看到书中的一些话给她更加深刻的印象,其中酒吧里的主人对男主说的一句话甚至让她释怀了前面的一段感情,她甚至能说出那句原话。上个月呆在学校,请豪迈哥给我推荐电影,记得很深刻的是她说一定要看《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她都看了八、九、十遍了。我相信她在八、九、十遍中得到了一些其他人一遍得不到的东西,就算只是比他人多学了几个单词。恨佩服她们。很神奇,尤其是由身边的人去实践去得到一些东西的时候。
这次回家整理房间,老妈把我的书堆在角落说让我理一下哪些是近期要看的,其他的也整理下不要全堆着。其实家里的书本身不多,看到很早以前就想重读的《挪威的森林》的时候犹豫了一下,放在床边却还是没有再去翻开。
看,被困在数字中的我啊。重读一本书意味着我看不到豆瓣读书已读那一栏的数字上涨,不如说我“看不见”我读了一本书,我不知道其他人会不会有这种心态。甚至于自己写出这些话自己看着都觉得我很变态,我就那么需要这些无形的数字来支撑我么?
前俩天在家里呆得无聊到把《孤独的美食家》Ⅰ拿出来重看,想想也可笑,居然拿美食性质的电视拿出来看第二遍。在觉得可笑的同时也觉得不错,至少能看个第二遍也是个突破不是么?不过还真的看到一些先前没注意到的东西。就像曾经不知道“定食”是什么,所以即使不知道也没去注意。但是记得某个朋友说起过台湾有很多“定食”,也就是说是店家帮忙搭配好营养的食物套餐。结果这次重看发现日本菜单中会出现很多了“定食”。也是莫名其妙的收获不是么。
真的真的希望借着这个可笑的重复,能逃脱出那些无形的数字,真正去从书中,电影中寻找一些新的东西。
当然我不是说数字不重要,只是在有些事情上真的不需要过多的去重视数字。
本身就不喜欢去反复做一件事,就像家庭主妇要每天洗碗,就像实习生每天要去打印资料,这些事情都是会在日复一日的过程中变得枯燥、乏味,以至于到后来演变成厌恶也是可以理解的。可是这些事在某些情况下是我们不得不去做的。可是总有些事是我们可以选择的,比如我想要说的看书看电影之类的休闲娱乐类。
就像《小王子》里说,大人会在乎数字,在他们眼里数字可以衡量很多东西。然后渐渐的发现我也走进了这样的死胡同里。看书看电影开始追求数量,总觉得看的多成就感也在上升。所以有时候会想豆瓣就像是这样一个小小的黑洞,让我变得爱上看书爱上看电影的同时,也深深的陷入那个数字中。可是我知道有些东西看了就忘了,一些忘了八九成,一些甚至回想不起任何的情节,很惊慌也很担忧。在追求数字膨胀的同时忘记了初心,我是为什么要看书或者电影呢,单纯的数字的增加真的有意义么?
即使我不喜欢事情的反复,但是却越来越意识到反复做一件事的好处。
意识到这个问题其实不是一俩天。那天杨阳洋跟我说她在重读村上春树的《且听风吟》,因为完全记不起任何情节加上正好是工作不太忙的时间段。记得她说最近经历了感情上的一些事情,再看到书中的一些话给她更加深刻的印象,其中酒吧里的主人对男主说的一句话甚至让她释怀了前面的一段感情,她甚至能说出那句原话。上个月呆在学校,请豪迈哥给我推荐电影,记得很深刻的是她说一定要看《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她都看了八、九、十遍了。我相信她在八、九、十遍中得到了一些其他人一遍得不到的东西,就算只是比他人多学了几个单词。恨佩服她们。很神奇,尤其是由身边的人去实践去得到一些东西的时候。
这次回家整理房间,老妈把我的书堆在角落说让我理一下哪些是近期要看的,其他的也整理下不要全堆着。其实家里的书本身不多,看到很早以前就想重读的《挪威的森林》的时候犹豫了一下,放在床边却还是没有再去翻开。
看,被困在数字中的我啊。重读一本书意味着我看不到豆瓣读书已读那一栏的数字上涨,不如说我“看不见”我读了一本书,我不知道其他人会不会有这种心态。甚至于自己写出这些话自己看着都觉得我很变态,我就那么需要这些无形的数字来支撑我么?
前俩天在家里呆得无聊到把《孤独的美食家》Ⅰ拿出来重看,想想也可笑,居然拿美食性质的电视拿出来看第二遍。在觉得可笑的同时也觉得不错,至少能看个第二遍也是个突破不是么?不过还真的看到一些先前没注意到的东西。就像曾经不知道“定食”是什么,所以即使不知道也没去注意。但是记得某个朋友说起过台湾有很多“定食”,也就是说是店家帮忙搭配好营养的食物套餐。结果这次重看发现日本菜单中会出现很多了“定食”。也是莫名其妙的收获不是么。
真的真的希望借着这个可笑的重复,能逃脱出那些无形的数字,真正去从书中,电影中寻找一些新的东西。
当然我不是说数字不重要,只是在有些事情上真的不需要过多的去重视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