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良的石桥
我走在奈良的石桥上。
路灯的光映得石板白晃晃的。寂静的四周,听着“哒,哒,哒”的声音,这是自己的脚步声,不过仔细听,仿如还有谁的声音合着节拍回应着。
香火
童年的夏日,我时常爬上一座山,从山顶望过去,白茫茫一片不知对面有何物。
“那是对山寺庙的香火”,外公说,“那座山只有神明、僧人可以经往。据说山里有无数奇花异草,有的人跑到山中想要采集却迷失方向,如果有幸得到神人的指点就能走出山,但是几百年来进去的人没有一个活着回来的。看到被野兽拖食出来的尸体,面目扭曲充满惊恐,躯体皮干骨枯,想必受尽饥渴与绝望的折磨。香火就是为这些亡灵燃烧起来的。重重的香火白茫茫一片,遮蔽了引人遐想的山林,断却了诱惑……那里,即使是鸟儿进去也会没了方向。”
终于,我还是走进了那座山。
清冷的风梳过重重枝被,厚厚的枯叶掩藏了神人的足迹,草丛下白色的蘑菇合着松鼠的味道。
我折了一只飞机,用力向前一放,飞机直直撞上树干倒在地上,我重折了一只小船,放在那雾茫茫的溪流上,一推,小船一摆,走了。
松竹·雪
冬天的雪落在寺院的松和竹上,仿佛恋人般的轻吻。当雪润入松、竹的根茎,长出的新芽仿佛合什的双手祈祷来年的相会。
生
假期时回家。
“父亲。”坐在桌前正半瞌睡的父亲听到我的声音,抬起头。
“哦,回来了。”他上下看了看我,视线收回,然后停在桌面的报纸上。
“吃过饭了吗?”我问。
“过午不食。我在跟一位和尚学习。”父亲转回头,不过目光没有落在我身上,“一段时间后,可能还要外出修行。”
“去哪呀?”我想这样也问不出什么,不过还是顺口问了一句。
对话停滞良久,父亲“嗯”了一声就中止了。
第二天,这里就我一个人。在房间待了一会,脑门、太阳穴有些隐隐疼痛,但是隐约透着霉味的空气却不能好好吸上一口。我想,我还是走吧。
我在玄关前的式台呆坐了一会儿,才穿上鞋,出门。
春意正深的小镇清洌含香,只是心无所恋,行走其中感觉空落落的。父亲曾经也会这么想吗?
听说父亲少年时很有才气,可惜时运不济。到我辈看到的他,颓废毫无志向之心,贪杯嗜烟,没有一点魅力可言,烟酒之后口中念叨着:生无可恋,生无可恋…
当听到家人亲友说我与父亲很像,心里委实害怕,不论是样貌还是可能的命运之缘合,拼命的想离开这里,离开这个地方,哪怕用刀子割开皮肉,也不愿意长成那个样子。
现在回到这里,我只是来客。
一张叶子顺溪漂来,上头好像写了什么字,再看过去,接下来三几片写有字的叶子跟了下来。
我走下桥,拾起一叶,上面写着一个“笑”字,看到此字也不禁莞尔,望见上游陆续漂着“字”叶,乘兴走了上去。
“小孩儿,谁教你这个游戏的?”瞅见一个小孩儿用水笔在叶片上写了个字,接着就把叶片投到溪流,我问道。
小孩儿望望我,没有作答。
“这附近有什么地方,比如寺庙,可以参拜吗?”我有些尴尬,想随便说点什么就走开吧。
小孩儿撇撇嘴,跑别处玩去了。
算了,竟然到了这儿,不如乘兴逛逛吧。
爬上溪边一座山,行到山腰,一顶庙檐在枝丛中显影而出。
寺庙沾满了青苔,看似就一间正殿,旁边的池子传来卜卜的水流声。
庙外的动静可能惊动了和尚。一位和尚走了出来,看到我即施礼。
我连忙调整了下呼吸,上前还礼。
入得和尚家,和尚奉上一杯抹茶。闻着虫鸣鸟啼,生之福意的笑也涌上心怀,不意又想起那叶“笑”,呵。
束香冉冉,听和尚道来院庙的来历,不觉困意渐浓,和尚看到,不等我表歉意,诺诺两句后起身而出另继他事。
我想小歇一会就告辞罢,没想就这样睡着了。
瑟瑟寒意催人醒来。起身,却发沉身置枝林蔓草,诧异间,正望到不远处一尊地藏菩萨像。
我上前,对正颜静守的菩萨施礼,后,下山离去。
三弦之引
我是一只人偶,一位建筑师正将我安置在这座建筑模型的一角。
这座模型像两个合在一起的屋顶,貌似很坚实的样子。哎,哎呀,建筑师转身时手肘扫过一阵风,我的身体一歪,就倒下来了。
我摔了下去,其它的人偶紧紧盯着直冲地面坠落的我,还有建筑师。
往上看,他们好像一只只高低不等的风筝。我稍稍上仰的手臂似乎拽着数只风筝的线,我的身体像系着这些风筝的瓷瓶。
在这只瓷瓶落地前,那些风筝都会紧紧的,只系在我正往下落的躯体之上。
居
到京都办事,去了一家听说耳闻已久的茶馆。
为我奉茶的女人,体态稍丰满,很适合和服的穿着。
“您是京都人?”乘着兴致,我问她。
“不是”,看着普通,女人的一举一动都有着令人愉悦的韵味,“年轻时,我告别家人之后,就到这里工作了。虽然茶店换了几位主人,不过我一直留在店里工作,已经很多年了,这里就像为成了我身体的一部分。”
“啊,远离家人,道别之时很是伤感吧。”心里隐隐对女人多有了一些敬意。
“是很自然的告别。像饮茶后客人起身出店,我们躬身相送一般。”,女人的笑意慢慢敛入眯缝的眼角,温润的脸庞晕出一许回忆的思念,“回想起来,离去真是突如其来又顺遂其意,没有一点征兆却又自然而然。”
我没有再吱声,甚至刻意稍微屏着呼吸,使女人可以不受打扰而接着说下去。
“那天我们去一位亲戚家参加奠礼。参礼后亲友安排歇息。和妹妹收拾东西的时候,听到隔壁传来令人不安的动静。
我们既胆小又好奇,竟冒失的跑到那居室里一探究竟。
天呀,那情景真让人吃惊!一个披头散发的年轻女子半躺着,肚子一阵阵抽搐,就吐出一团血黑的粘液,粘液里蹦出一只蛤蟆似的东西。两三个女人扶着这女子,好像在给她喂药。
再看看,哎呀,榻榻米、樟子,都有一团团血黑的粘液……‘这个姑娘是中了蛊吗?姐姐。’妹妹害怕地偎紧我身旁,我也紧张的拉紧她的手。
‘姑娘们,回去吧,回去吧。’屋里一个女人起身请我们出去。
回屋后,妹妹跑去找母亲,我待在房里一个劲儿想着隔壁的事。这时候,弟弟来了,他说想回去,不想留在这里过夜。
‘你跟母亲说了吗?’我问。
‘她忙着呢,我已经跟你说了。’弟弟说着就跨出了门。
我只好跟随他出去。
‘这个时候怕是没有车了。’我想再劝劝,使他回心转意。
‘车来了’,弟弟转过身,‘您照顾好自己,我先回去了。’
‘这辆不是公车呢!’我拉住他的衣角,他正爬上车厢。
‘没错,出门前我给司机打过电话,他也是我们家亲戚。’弟弟上了车,冲我摆摆手。
我往车厢里张望。咦,旁边那位姑娘不是刚才隔壁生病的女子吗?她看起来好多了,头发也梳理整齐,好像没事了,若是这样,真好啊。
车倒头,行至我身旁,司机冲我点点头,哎,看着不生疏,不过想不起来是谁。
忐忑不安的回到居处,想着怎么跟母亲说弟弟的事,叔叔一家到了。
我迎上前,叔叔朝我打了声招呼,与婶婶、堂弟围坐在榻榻米歇息。
我拿起搁在旁边的小包袱捂在胸口,希望心情能安稳下来。
‘道子’,叔叔在叫我,‘你母亲和妹妹已经回去了,你收拾好东西也准备回去吧。’
跟叔叔一家道别后,我搭上一辆公车,到站时,我犹豫了一下,终于没有下车,在终点站换乘后,就这样到了这里,待在这儿直到现在。”
这个女人的话使我产生抹不掉的疑惑。终于有一个机会,使我可以把这个疑惑向一位前辈吐出。
前辈听后,说:“不久前,我拜访了一位很有名的建筑师。咳,虽然是机缘相会,不过我还是冒失的向这位老师表达了自己对他名气之大的疑惑。
这位老师的作品实则很普通,与平常民居农舍无异,可他简直被奉若神明。因此,我既知冒失,还是固执的向他提出困惑。
‘我们看得到的土地很有限。我们在有限的土地上耕作、居住,死后还要与子孙争占这么有限的资源……你知道七巧板吗’,老师两指轻夹着一张菱形纸张,继续说道,‘看到这张纸片在桌面的倒影吗?它与我捏着的纸片是同样的大小,只是空间位置不一样,利用建筑学的奇巧,在不同的空间置建同样面积的建筑,就像是立体形的七巧板一般。’
或许看出我似懂非懂,老师又说道:‘我们与居地,好比剑与鞘。有的人顺其行运,有的人取巧而居,有的人则流落失所。抑真或幻,或虚或实,非穷极所有不能悟。
辟如我等安坐自家庭院,怡然饮茶,闻香清聊。彼时门外传来路过行人急促的木屐声。
应声止言,踱步推门去,只看到一条悬落飘逸的宽大长带随着舞妓背影匆匆而去。啊,恍然间我竟不不能确定自己到底身在何方。’”
路灯的光映得石板白晃晃的。寂静的四周,听着“哒,哒,哒”的声音,这是自己的脚步声,不过仔细听,仿如还有谁的声音合着节拍回应着。
香火
童年的夏日,我时常爬上一座山,从山顶望过去,白茫茫一片不知对面有何物。
“那是对山寺庙的香火”,外公说,“那座山只有神明、僧人可以经往。据说山里有无数奇花异草,有的人跑到山中想要采集却迷失方向,如果有幸得到神人的指点就能走出山,但是几百年来进去的人没有一个活着回来的。看到被野兽拖食出来的尸体,面目扭曲充满惊恐,躯体皮干骨枯,想必受尽饥渴与绝望的折磨。香火就是为这些亡灵燃烧起来的。重重的香火白茫茫一片,遮蔽了引人遐想的山林,断却了诱惑……那里,即使是鸟儿进去也会没了方向。”
终于,我还是走进了那座山。
清冷的风梳过重重枝被,厚厚的枯叶掩藏了神人的足迹,草丛下白色的蘑菇合着松鼠的味道。
我折了一只飞机,用力向前一放,飞机直直撞上树干倒在地上,我重折了一只小船,放在那雾茫茫的溪流上,一推,小船一摆,走了。
松竹·雪
冬天的雪落在寺院的松和竹上,仿佛恋人般的轻吻。当雪润入松、竹的根茎,长出的新芽仿佛合什的双手祈祷来年的相会。
生
假期时回家。
“父亲。”坐在桌前正半瞌睡的父亲听到我的声音,抬起头。
“哦,回来了。”他上下看了看我,视线收回,然后停在桌面的报纸上。
“吃过饭了吗?”我问。
“过午不食。我在跟一位和尚学习。”父亲转回头,不过目光没有落在我身上,“一段时间后,可能还要外出修行。”
“去哪呀?”我想这样也问不出什么,不过还是顺口问了一句。
对话停滞良久,父亲“嗯”了一声就中止了。
第二天,这里就我一个人。在房间待了一会,脑门、太阳穴有些隐隐疼痛,但是隐约透着霉味的空气却不能好好吸上一口。我想,我还是走吧。
我在玄关前的式台呆坐了一会儿,才穿上鞋,出门。
春意正深的小镇清洌含香,只是心无所恋,行走其中感觉空落落的。父亲曾经也会这么想吗?
听说父亲少年时很有才气,可惜时运不济。到我辈看到的他,颓废毫无志向之心,贪杯嗜烟,没有一点魅力可言,烟酒之后口中念叨着:生无可恋,生无可恋…
当听到家人亲友说我与父亲很像,心里委实害怕,不论是样貌还是可能的命运之缘合,拼命的想离开这里,离开这个地方,哪怕用刀子割开皮肉,也不愿意长成那个样子。
现在回到这里,我只是来客。
一张叶子顺溪漂来,上头好像写了什么字,再看过去,接下来三几片写有字的叶子跟了下来。
我走下桥,拾起一叶,上面写着一个“笑”字,看到此字也不禁莞尔,望见上游陆续漂着“字”叶,乘兴走了上去。
“小孩儿,谁教你这个游戏的?”瞅见一个小孩儿用水笔在叶片上写了个字,接着就把叶片投到溪流,我问道。
小孩儿望望我,没有作答。
“这附近有什么地方,比如寺庙,可以参拜吗?”我有些尴尬,想随便说点什么就走开吧。
小孩儿撇撇嘴,跑别处玩去了。
算了,竟然到了这儿,不如乘兴逛逛吧。
爬上溪边一座山,行到山腰,一顶庙檐在枝丛中显影而出。
寺庙沾满了青苔,看似就一间正殿,旁边的池子传来卜卜的水流声。
庙外的动静可能惊动了和尚。一位和尚走了出来,看到我即施礼。
我连忙调整了下呼吸,上前还礼。
入得和尚家,和尚奉上一杯抹茶。闻着虫鸣鸟啼,生之福意的笑也涌上心怀,不意又想起那叶“笑”,呵。
束香冉冉,听和尚道来院庙的来历,不觉困意渐浓,和尚看到,不等我表歉意,诺诺两句后起身而出另继他事。
我想小歇一会就告辞罢,没想就这样睡着了。
瑟瑟寒意催人醒来。起身,却发沉身置枝林蔓草,诧异间,正望到不远处一尊地藏菩萨像。
我上前,对正颜静守的菩萨施礼,后,下山离去。
三弦之引
我是一只人偶,一位建筑师正将我安置在这座建筑模型的一角。
这座模型像两个合在一起的屋顶,貌似很坚实的样子。哎,哎呀,建筑师转身时手肘扫过一阵风,我的身体一歪,就倒下来了。
我摔了下去,其它的人偶紧紧盯着直冲地面坠落的我,还有建筑师。
往上看,他们好像一只只高低不等的风筝。我稍稍上仰的手臂似乎拽着数只风筝的线,我的身体像系着这些风筝的瓷瓶。
在这只瓷瓶落地前,那些风筝都会紧紧的,只系在我正往下落的躯体之上。
居
到京都办事,去了一家听说耳闻已久的茶馆。
为我奉茶的女人,体态稍丰满,很适合和服的穿着。
“您是京都人?”乘着兴致,我问她。
“不是”,看着普通,女人的一举一动都有着令人愉悦的韵味,“年轻时,我告别家人之后,就到这里工作了。虽然茶店换了几位主人,不过我一直留在店里工作,已经很多年了,这里就像为成了我身体的一部分。”
“啊,远离家人,道别之时很是伤感吧。”心里隐隐对女人多有了一些敬意。
“是很自然的告别。像饮茶后客人起身出店,我们躬身相送一般。”,女人的笑意慢慢敛入眯缝的眼角,温润的脸庞晕出一许回忆的思念,“回想起来,离去真是突如其来又顺遂其意,没有一点征兆却又自然而然。”
我没有再吱声,甚至刻意稍微屏着呼吸,使女人可以不受打扰而接着说下去。
“那天我们去一位亲戚家参加奠礼。参礼后亲友安排歇息。和妹妹收拾东西的时候,听到隔壁传来令人不安的动静。
我们既胆小又好奇,竟冒失的跑到那居室里一探究竟。
天呀,那情景真让人吃惊!一个披头散发的年轻女子半躺着,肚子一阵阵抽搐,就吐出一团血黑的粘液,粘液里蹦出一只蛤蟆似的东西。两三个女人扶着这女子,好像在给她喂药。
再看看,哎呀,榻榻米、樟子,都有一团团血黑的粘液……‘这个姑娘是中了蛊吗?姐姐。’妹妹害怕地偎紧我身旁,我也紧张的拉紧她的手。
‘姑娘们,回去吧,回去吧。’屋里一个女人起身请我们出去。
回屋后,妹妹跑去找母亲,我待在房里一个劲儿想着隔壁的事。这时候,弟弟来了,他说想回去,不想留在这里过夜。
‘你跟母亲说了吗?’我问。
‘她忙着呢,我已经跟你说了。’弟弟说着就跨出了门。
我只好跟随他出去。
‘这个时候怕是没有车了。’我想再劝劝,使他回心转意。
‘车来了’,弟弟转过身,‘您照顾好自己,我先回去了。’
‘这辆不是公车呢!’我拉住他的衣角,他正爬上车厢。
‘没错,出门前我给司机打过电话,他也是我们家亲戚。’弟弟上了车,冲我摆摆手。
我往车厢里张望。咦,旁边那位姑娘不是刚才隔壁生病的女子吗?她看起来好多了,头发也梳理整齐,好像没事了,若是这样,真好啊。
车倒头,行至我身旁,司机冲我点点头,哎,看着不生疏,不过想不起来是谁。
忐忑不安的回到居处,想着怎么跟母亲说弟弟的事,叔叔一家到了。
我迎上前,叔叔朝我打了声招呼,与婶婶、堂弟围坐在榻榻米歇息。
我拿起搁在旁边的小包袱捂在胸口,希望心情能安稳下来。
‘道子’,叔叔在叫我,‘你母亲和妹妹已经回去了,你收拾好东西也准备回去吧。’
跟叔叔一家道别后,我搭上一辆公车,到站时,我犹豫了一下,终于没有下车,在终点站换乘后,就这样到了这里,待在这儿直到现在。”
这个女人的话使我产生抹不掉的疑惑。终于有一个机会,使我可以把这个疑惑向一位前辈吐出。
前辈听后,说:“不久前,我拜访了一位很有名的建筑师。咳,虽然是机缘相会,不过我还是冒失的向这位老师表达了自己对他名气之大的疑惑。
这位老师的作品实则很普通,与平常民居农舍无异,可他简直被奉若神明。因此,我既知冒失,还是固执的向他提出困惑。
‘我们看得到的土地很有限。我们在有限的土地上耕作、居住,死后还要与子孙争占这么有限的资源……你知道七巧板吗’,老师两指轻夹着一张菱形纸张,继续说道,‘看到这张纸片在桌面的倒影吗?它与我捏着的纸片是同样的大小,只是空间位置不一样,利用建筑学的奇巧,在不同的空间置建同样面积的建筑,就像是立体形的七巧板一般。’
或许看出我似懂非懂,老师又说道:‘我们与居地,好比剑与鞘。有的人顺其行运,有的人取巧而居,有的人则流落失所。抑真或幻,或虚或实,非穷极所有不能悟。
辟如我等安坐自家庭院,怡然饮茶,闻香清聊。彼时门外传来路过行人急促的木屐声。
应声止言,踱步推门去,只看到一条悬落飘逸的宽大长带随着舞妓背影匆匆而去。啊,恍然间我竟不不能确定自己到底身在何方。’”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373篇内容 · 110.5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334.7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1347篇内容 · 154.9万次浏览
- 哪个瞬间你发现自己被琐碎地爱着?166篇内容 · 66.8万次浏览
- 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194篇内容 · 79.1万次浏览
- 聊聊让你印象深刻的路人40篇内容 · 2.9万次浏览
- 汶川地震17周年1.0万+篇内容 · 22.8万次浏览
- 当我和母亲谈起女性主义73篇内容 · 23.8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