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游台湾138天——纪行故事(一)抵达台北
在宜兰雄狮旅行社预订返程机票时,墙上的一幅照片让我驻足停视很久,上面写着一段话:启程深入台湾每个角落,透过眼睛发现,耳朵倾听,以手触摸、以脚漫游,利用舌尖品味,用心感受台湾之美。
犹记得踏上旅途前翻阅各类攻略、游记,无处安置路上不安分的彷徨与迷惘。三毛说,即使旅行,也大半平凡岁月罢了。想想转瞬消散的四个月,如此这般,不过尔尔。在异乡的旅行,与其说是看风景,旁观别人的生活,不如是自我的放逐,在周遭陌生不知所以的境况下,会不期而遇怎样的自己。
在台湾138天拍了很多相片,这些承载着重大的每一刻的惊喜、感动和快乐的照片,定格时间让记忆延续。然而仅仅通过图片,记忆恍惚经受不了时间的摩擦,一切终究变得模糊迷离。而永恒,只是让遗忘延缓脚步,在物是人非中慢慢诉说那些很多年前早已沉淀的故事。这是文字的力量,负荷氤氲着太多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
在记忆未起雾前,将这部片还原呈现。可惜不是IMAX。
(一)再见,海口。你好,台北。
2月22日,海口转机香港,抵达台湾,已是晚上9点多。啪一声盖上入境章,接过许可证,我终于踏上了这座岛!!激动的喜悦和兴奋的忐忑在内心交织成一团毛线球,一路笑的花枝乱颤。出来看见接机的牌子,装淑女模式“叮”启动成功,身体里那个彪悍的小人儿已被五花大绑。立刻假装淡定优雅,不急不慢地拉着箱子。初次打交道,我希望留给台湾的第一印象至少不是异次元逃出来的女神经。阿湧和阿翔,两位台湾同学,友好招呼我们,莞尔一笑。坐车去宜兰,一路嘘寒问暖,答疑解难,关怀备至,热情又贴心。我透过漆黑一片的玻璃窗努力挑战视力极限。刚到陌生环境,连声音都变得温婉羞涩,虽然我很想忘情高歌,i see it all,i see it now,i got the eye of the tiger,the fire,dancing through the fire,Cause i am champion and you're gonna hear me roar louder louder than a lion,oh oh oh oh oh oh这画面太美不敢想象。保持淑女形象,要矜持!脑海里忽然无厘头飘过一句话:做一个披头,不是人生最终的目的。当然弱柳扶风也不是我的人生目的。换言之后来回忆起来,他们会不可置信的说,这厮简直静如处子动如疯兔!既然一瞬间的首应效应任务已达成,来说我对台北的第一印象,简直就是——苍白!月朦胧鸟朦胧,荧光照夜空,山朦胧树朦胧,秋虫在呢哝,花朦胧夜朦胧,晚风叩帘拢。黑夜笼罩霓虹灯海,透过舷窗的台北,一片朦胧,无法形容。
来台湾的原因,文艺说,是二十一岁生日前的旅行礼物,要去猫村啦、三毛故居啦圆一个期待已久的梦。直白点说无非就是在海口呆腻了想换种心情。现在,我觉得是,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和信仰、理想。这个话题很沉重,还是留给自己消化。
抵达宜兰已是深夜,去生活馆采买必需品,初次见面这么劳烦阿湧和阿翔,我们深感不安和歉疚。入住102A,真好,在一楼。不然半夜三更拖着庞然大物上楼梯会吵醒多少梦中人。第二天很早起来收拾行李,顺便逛逛校园来解决吃饭问题。终于在一片晕头转向中找到正门。
学校很漂亮,花团锦簇,绿树成荫。关于校园的介绍会在别章特别介绍。宜兰大学没有食堂,所以需要外出觅食。走出校门,街道很窄,对面就是餐厅,大多以西式为主。
在台湾的第一餐,寻思着要吃些什么才能深刻体会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纠结半天,终于选择一家土豆先生。后来发觉,当时尝试的东西是第一次吃也是最后一次。出师不利,士气高涨。第二天的午餐明显比较有方向性,酥脆鸡排饭加醇香木瓜牛乳,餐后去7—ELEVEN吃北海道冰激凌。在此后的日子里,深陷在美食与减肥的拉锯战中不可自拔。台湾的食物整体偏甜,辣椒酱倒像是加了番茄酱的豆瓣酱。不过没关系,在吃方面,我很喜欢入乡随俗,钟爱尝试一切新事物。
(二)台北,我又来了
作为想到什么立刻马力十足,连后果尚未考虑就已付诸行动派典型,第二天刚办完手机卡,连自己的手机号还未记清,忽然想起运动需要一双跑步鞋,阿湧和阿翔的建议是有机会到台北去买,选择比较多。于是,我和阿芳芳当即决定,来吧,去台北!两个路痴,人生地不熟,稀里糊涂听完指引,踏上未知的旅程。我们甚至不知道转运站在哪,更不知道有免费劲好行771公车到那里,一直走一直走不要转弯,走过了无数个相似度高达90%的红绿灯街巷路口,跨过铁路轨道,在无知者无畏的精神勉励中,40分钟后终于看到转运站的立牌,热泪盈眶,激动不已。像反光镜乐队唱的,生命中有太多无法解释的每一次冲动,充满勇气的面对每一次出发。买好葛玛兰车票,坐上去台北的客运车。攻略说捷运上不可以喝饮料更不可以吃东西,谨遵教诲,傻乎乎的在所有四个轮子的车里都不吃不喝。后来在车上看见别人在喝奶茶,还惊诧了一下,直接说是地铁不就好了。唉,话说回来,人蠢不能怪社会啊。2个小时左右到达台北,下车直奔西门町。
逛完红楼,我们花了快一下午的时间,悠哉的盘腿坐在人潮汹涌的广场,啃着那块比脸大的豪大大鸡排,喝着奶茶,看街头艺人行为艺术,看人来人往时间穿梭。感慨着自由的生命和不羁的流浪,全然忘了此行的目的,从熙熙攘攘逛到灯火阑珊,终于想起鞋还未买。第一次的台北行,只去了西门町。书籍、唱片、服饰等琳琅满目。西门町需要来几次才能逛完,可惜的是后来再也没有去。至今念念不忘外酥内嫩大鸡排。回到宜兰又是半夜,搭计程车平安回到学校。
(三)三去台北
和宿舍里的另外两个女生已混熟,一经交谈,都是性情中人,不拘小格,爱游山玩水,既然道已同,就开始相为谋。约好一起去101看夜景。2月28,第三次去台北。这次我们选择搭火车。三个小时后还在旖旎风景里“风驰电掣”,我开始怀疑我们是不是绕了北边海岸线半圈。认真的记下每一个站,火车经过了宜兰—礁溪—头城—外澳—龟山—大溪—大理—石城—福隆—贡寮—双溪—牡丹—三貂岭—猴硐—瑞芳—八堵—七堵—新秀—松山—台北。面对第一次总是兴致勃勃,一路不停咔嚓咔嚓,后来坐火车除了打牌就是睡觉,再没了认真的耐心去刻意记下路过的站名。说到火车,呆了半年坐了很多次火车,每次都不知道要去哪个月台,票上没有显示。最好玩的是区间车,错过一班还可以搭下一班,上去后没有特定的座位,内部类似于地铁,速度比较慢。来之前带了一个精致的本子来盖章,台湾每个景区甚而商店都有自己独特的印章,有点到此一游的味道,却是文明的笔调。翻阅那只本子盖了一大半,很可爱很别致的纪念。终于到达台北。手机拍照片还剩一半电量。
来到信义区,仰望101,咔嚓,我的脖子臣服在摩天楼脚下。去到5楼售票处,银联卡可以打九折。穿越蜿蜒逶迤的队伍站到最后,按这阵势,去观景台应该是一个小时后的事了。在四周闲逛。纪念品商店里的风阻尼器玩偶很萌。很快就排到号。乘坐这个世界最快速电梯,据说38秒直达89楼观景台。速度真快,刚看清头顶的虚拟星空,就已到达。戴上讲解器,站在落地窗边听文化渊源找寻地标,俯瞰夜景变得很感性,人生若只如初见,置身于霓虹灯海,苍茫世界里孑然一身,那些黑暗着的沉默着的灯光照不到的地方是哪里?
将花花绿绿的明信片投进邮箱,即使远在天涯,家人和朋友还是心底的牵挂。走上91层露天观景台,晚风拂面绕指柔。风轻云淡,月明星稀,将手伸出围栏,自由自在要挣脱这束缚了。
现在回想起来,似乎每次来台北都只玩一个地方,再去台北多是中转。此后的士林夜市、台北博物馆都慢慢去了,并不急的,以为时间很长,遥远的似乎没有走的那天。
犹记得踏上旅途前翻阅各类攻略、游记,无处安置路上不安分的彷徨与迷惘。三毛说,即使旅行,也大半平凡岁月罢了。想想转瞬消散的四个月,如此这般,不过尔尔。在异乡的旅行,与其说是看风景,旁观别人的生活,不如是自我的放逐,在周遭陌生不知所以的境况下,会不期而遇怎样的自己。
在台湾138天拍了很多相片,这些承载着重大的每一刻的惊喜、感动和快乐的照片,定格时间让记忆延续。然而仅仅通过图片,记忆恍惚经受不了时间的摩擦,一切终究变得模糊迷离。而永恒,只是让遗忘延缓脚步,在物是人非中慢慢诉说那些很多年前早已沉淀的故事。这是文字的力量,负荷氤氲着太多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
在记忆未起雾前,将这部片还原呈现。可惜不是IMAX。
(一)再见,海口。你好,台北。
2月22日,海口转机香港,抵达台湾,已是晚上9点多。啪一声盖上入境章,接过许可证,我终于踏上了这座岛!!激动的喜悦和兴奋的忐忑在内心交织成一团毛线球,一路笑的花枝乱颤。出来看见接机的牌子,装淑女模式“叮”启动成功,身体里那个彪悍的小人儿已被五花大绑。立刻假装淡定优雅,不急不慢地拉着箱子。初次打交道,我希望留给台湾的第一印象至少不是异次元逃出来的女神经。阿湧和阿翔,两位台湾同学,友好招呼我们,莞尔一笑。坐车去宜兰,一路嘘寒问暖,答疑解难,关怀备至,热情又贴心。我透过漆黑一片的玻璃窗努力挑战视力极限。刚到陌生环境,连声音都变得温婉羞涩,虽然我很想忘情高歌,i see it all,i see it now,i got the eye of the tiger,the fire,dancing through the fire,Cause i am champion and you're gonna hear me roar louder louder than a lion,oh oh oh oh oh oh这画面太美不敢想象。保持淑女形象,要矜持!脑海里忽然无厘头飘过一句话:做一个披头,不是人生最终的目的。当然弱柳扶风也不是我的人生目的。换言之后来回忆起来,他们会不可置信的说,这厮简直静如处子动如疯兔!既然一瞬间的首应效应任务已达成,来说我对台北的第一印象,简直就是——苍白!月朦胧鸟朦胧,荧光照夜空,山朦胧树朦胧,秋虫在呢哝,花朦胧夜朦胧,晚风叩帘拢。黑夜笼罩霓虹灯海,透过舷窗的台北,一片朦胧,无法形容。
来台湾的原因,文艺说,是二十一岁生日前的旅行礼物,要去猫村啦、三毛故居啦圆一个期待已久的梦。直白点说无非就是在海口呆腻了想换种心情。现在,我觉得是,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和信仰、理想。这个话题很沉重,还是留给自己消化。
抵达宜兰已是深夜,去生活馆采买必需品,初次见面这么劳烦阿湧和阿翔,我们深感不安和歉疚。入住102A,真好,在一楼。不然半夜三更拖着庞然大物上楼梯会吵醒多少梦中人。第二天很早起来收拾行李,顺便逛逛校园来解决吃饭问题。终于在一片晕头转向中找到正门。
![]() |
![]() |
学校很漂亮,花团锦簇,绿树成荫。关于校园的介绍会在别章特别介绍。宜兰大学没有食堂,所以需要外出觅食。走出校门,街道很窄,对面就是餐厅,大多以西式为主。
![]() |
在台湾的第一餐,寻思着要吃些什么才能深刻体会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纠结半天,终于选择一家土豆先生。后来发觉,当时尝试的东西是第一次吃也是最后一次。出师不利,士气高涨。第二天的午餐明显比较有方向性,酥脆鸡排饭加醇香木瓜牛乳,餐后去7—ELEVEN吃北海道冰激凌。在此后的日子里,深陷在美食与减肥的拉锯战中不可自拔。台湾的食物整体偏甜,辣椒酱倒像是加了番茄酱的豆瓣酱。不过没关系,在吃方面,我很喜欢入乡随俗,钟爱尝试一切新事物。
![]() |
(二)台北,我又来了
作为想到什么立刻马力十足,连后果尚未考虑就已付诸行动派典型,第二天刚办完手机卡,连自己的手机号还未记清,忽然想起运动需要一双跑步鞋,阿湧和阿翔的建议是有机会到台北去买,选择比较多。于是,我和阿芳芳当即决定,来吧,去台北!两个路痴,人生地不熟,稀里糊涂听完指引,踏上未知的旅程。我们甚至不知道转运站在哪,更不知道有免费劲好行771公车到那里,一直走一直走不要转弯,走过了无数个相似度高达90%的红绿灯街巷路口,跨过铁路轨道,在无知者无畏的精神勉励中,40分钟后终于看到转运站的立牌,热泪盈眶,激动不已。像反光镜乐队唱的,生命中有太多无法解释的每一次冲动,充满勇气的面对每一次出发。买好葛玛兰车票,坐上去台北的客运车。攻略说捷运上不可以喝饮料更不可以吃东西,谨遵教诲,傻乎乎的在所有四个轮子的车里都不吃不喝。后来在车上看见别人在喝奶茶,还惊诧了一下,直接说是地铁不就好了。唉,话说回来,人蠢不能怪社会啊。2个小时左右到达台北,下车直奔西门町。
![]() |
逛完红楼,我们花了快一下午的时间,悠哉的盘腿坐在人潮汹涌的广场,啃着那块比脸大的豪大大鸡排,喝着奶茶,看街头艺人行为艺术,看人来人往时间穿梭。感慨着自由的生命和不羁的流浪,全然忘了此行的目的,从熙熙攘攘逛到灯火阑珊,终于想起鞋还未买。第一次的台北行,只去了西门町。书籍、唱片、服饰等琳琅满目。西门町需要来几次才能逛完,可惜的是后来再也没有去。至今念念不忘外酥内嫩大鸡排。回到宜兰又是半夜,搭计程车平安回到学校。
(三)三去台北
和宿舍里的另外两个女生已混熟,一经交谈,都是性情中人,不拘小格,爱游山玩水,既然道已同,就开始相为谋。约好一起去101看夜景。2月28,第三次去台北。这次我们选择搭火车。三个小时后还在旖旎风景里“风驰电掣”,我开始怀疑我们是不是绕了北边海岸线半圈。认真的记下每一个站,火车经过了宜兰—礁溪—头城—外澳—龟山—大溪—大理—石城—福隆—贡寮—双溪—牡丹—三貂岭—猴硐—瑞芳—八堵—七堵—新秀—松山—台北。面对第一次总是兴致勃勃,一路不停咔嚓咔嚓,后来坐火车除了打牌就是睡觉,再没了认真的耐心去刻意记下路过的站名。说到火车,呆了半年坐了很多次火车,每次都不知道要去哪个月台,票上没有显示。最好玩的是区间车,错过一班还可以搭下一班,上去后没有特定的座位,内部类似于地铁,速度比较慢。来之前带了一个精致的本子来盖章,台湾每个景区甚而商店都有自己独特的印章,有点到此一游的味道,却是文明的笔调。翻阅那只本子盖了一大半,很可爱很别致的纪念。终于到达台北。手机拍照片还剩一半电量。
![]() |
来到信义区,仰望101,咔嚓,我的脖子臣服在摩天楼脚下。去到5楼售票处,银联卡可以打九折。穿越蜿蜒逶迤的队伍站到最后,按这阵势,去观景台应该是一个小时后的事了。在四周闲逛。纪念品商店里的风阻尼器玩偶很萌。很快就排到号。乘坐这个世界最快速电梯,据说38秒直达89楼观景台。速度真快,刚看清头顶的虚拟星空,就已到达。戴上讲解器,站在落地窗边听文化渊源找寻地标,俯瞰夜景变得很感性,人生若只如初见,置身于霓虹灯海,苍茫世界里孑然一身,那些黑暗着的沉默着的灯光照不到的地方是哪里?
![]() |
![]() |
将花花绿绿的明信片投进邮箱,即使远在天涯,家人和朋友还是心底的牵挂。走上91层露天观景台,晚风拂面绕指柔。风轻云淡,月明星稀,将手伸出围栏,自由自在要挣脱这束缚了。
现在回想起来,似乎每次来台北都只玩一个地方,再去台北多是中转。此后的士林夜市、台北博物馆都慢慢去了,并不急的,以为时间很长,遥远的似乎没有走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