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命运有关的典故:阴错阳差出了个大人物【转贴】
与命运有关的典故:阴错阳差出了个大人物(2009-07-10 01:48:49)标签:大人物 典故 老兵 兵营 冯玉祥 分类:不说则已,一说还则已
我经常能遇到一些特别爱算命的人,之所以说“特别”,是因为乐此不疲地算,只要能找到懂得命理的就要算上一把,今刚问完这位,没几天就找了另一位。其实,爱频繁算命的人并非疑心重,他们不相信的是自己,生活里太多的不确定和不甘心。有的可算是“算命专业户”了,八字,占星,姓名,看相,紫薇斗数,塔罗牌,一样都不耽误,我就奇怪了,这样算下去整明白了不?答案很沮丧,越整越糊涂。因为每个解答者的结论都是相似的,可好象又不一样,不一样的在于最后的建议,听乱了自然就更找不到北了。有个女子感情事一直七上八下的,找了个占星高手看合盘,她说水平很高,很准,但就是最后问:那以后我们该怎么相处呢?占星师说:你只要调教他就行。就这句,一切白算,原来占星师也是个糊涂蛋。
我经常写写关于命运或算命的小故事,都是我从各种书中看来的,有的是真实的故事,有的是民间传说,很好玩。虽然说的是算命师和被算者之间的故事,可这里也有不少禅意。先说个与算命无关的故事。
阴错阳差出了个大人物
清末,在一个军队兵营里,有个男孩子因家境贫寒,没钱上学堂,只能随当兵父亲一起生活在军营,他父亲希望这孩子大了也能在军队有口饭吃。
14岁的时候,这男孩有了机会,刚好兵营里有空缺,一个老兵提议说,不如叫冯叔的儿子顶上吧。冯叔就是孩子的爸爸。登记的人问老兵:你知道这孩子叫什么吗?那位好心的老兵并不知道冯叔孩子的姓名,但不想耽误机会,先给人家报了名,随手就胡编了个名叫“冯玉祥”。结果这个大名叫冯基善的孩子,后来成了民国初期最牛比的军事领袖。
这真实的故事,叫我想了下两个名字的关系。表面看阴错阳差让一个穷孩子成了大将军,似乎都是换名字的福,其实不是这样的。冯基善这名字三才全部是火,这是相当有能量的人,这是他的先天基础,13,23,23,13,35,这些数字也说明了,小时候的冯基善就具备很明显的领袖天赋。而后来顺路叫了冯玉祥,是火金土,这名字是很明显的英雄名,13,17,16,28,12,别的不说,我以前写过关于名有28在乱世的英雄主义,时代造英雄,假如换这个时代,这28就未必有用武之地了。当然他婚姻确实不好,有过2次。
这故事也说明,半路改名的人是在顺应自己的际遇,象是被推动了一把。什么事都不能假如,假如当年冯玉祥还是冯基善,有可能他会是个脾气火暴的团长,或者班长,再或者是有勇无谋的士兵,但肯定不如冯玉祥谋勇兼备。从字上看也如此,哪个更响亮呢?一念便知。
资料记录:
冯玉祥(1882—1948),字焕章,原名冯基善,是民革主要创始人之一,1948年民革成立时,任民革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中央政治部委员会主任。
我经常能遇到一些特别爱算命的人,之所以说“特别”,是因为乐此不疲地算,只要能找到懂得命理的就要算上一把,今刚问完这位,没几天就找了另一位。其实,爱频繁算命的人并非疑心重,他们不相信的是自己,生活里太多的不确定和不甘心。有的可算是“算命专业户”了,八字,占星,姓名,看相,紫薇斗数,塔罗牌,一样都不耽误,我就奇怪了,这样算下去整明白了不?答案很沮丧,越整越糊涂。因为每个解答者的结论都是相似的,可好象又不一样,不一样的在于最后的建议,听乱了自然就更找不到北了。有个女子感情事一直七上八下的,找了个占星高手看合盘,她说水平很高,很准,但就是最后问:那以后我们该怎么相处呢?占星师说:你只要调教他就行。就这句,一切白算,原来占星师也是个糊涂蛋。
我经常写写关于命运或算命的小故事,都是我从各种书中看来的,有的是真实的故事,有的是民间传说,很好玩。虽然说的是算命师和被算者之间的故事,可这里也有不少禅意。先说个与算命无关的故事。
阴错阳差出了个大人物
清末,在一个军队兵营里,有个男孩子因家境贫寒,没钱上学堂,只能随当兵父亲一起生活在军营,他父亲希望这孩子大了也能在军队有口饭吃。
14岁的时候,这男孩有了机会,刚好兵营里有空缺,一个老兵提议说,不如叫冯叔的儿子顶上吧。冯叔就是孩子的爸爸。登记的人问老兵:你知道这孩子叫什么吗?那位好心的老兵并不知道冯叔孩子的姓名,但不想耽误机会,先给人家报了名,随手就胡编了个名叫“冯玉祥”。结果这个大名叫冯基善的孩子,后来成了民国初期最牛比的军事领袖。
这真实的故事,叫我想了下两个名字的关系。表面看阴错阳差让一个穷孩子成了大将军,似乎都是换名字的福,其实不是这样的。冯基善这名字三才全部是火,这是相当有能量的人,这是他的先天基础,13,23,23,13,35,这些数字也说明了,小时候的冯基善就具备很明显的领袖天赋。而后来顺路叫了冯玉祥,是火金土,这名字是很明显的英雄名,13,17,16,28,12,别的不说,我以前写过关于名有28在乱世的英雄主义,时代造英雄,假如换这个时代,这28就未必有用武之地了。当然他婚姻确实不好,有过2次。
这故事也说明,半路改名的人是在顺应自己的际遇,象是被推动了一把。什么事都不能假如,假如当年冯玉祥还是冯基善,有可能他会是个脾气火暴的团长,或者班长,再或者是有勇无谋的士兵,但肯定不如冯玉祥谋勇兼备。从字上看也如此,哪个更响亮呢?一念便知。
资料记录:
冯玉祥(1882—1948),字焕章,原名冯基善,是民革主要创始人之一,1948年民革成立时,任民革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中央政治部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