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歌的行程
点这里看本文照片
城外的风景总似美少女的传说,轻佻地激起我们外出的愿望。即使不知她的长相,依然让我们有一睹容颜的欲望。或者找个理由,或不需要理由,我们就这样逃离城市,在每一个可以喘息的瞬间。
我们这次的目的地叫金阳水库,我跟朋友聊起,或者问及google,竟一概未知。我病态地喜欢对任何未来的无知,所以当我们的汽车司机因为不熟悉路程而若干次问路时,反而加深了我对此地的向往。我甚至憧憬,若到此处能让手机信号中断,该是真正快事!
辗转之间,车行路面变得窄小而陡峭,至此司机已不敢驾车继续前行,我们与司机约好次日回程接待时间,然后下车步行。听路人讲,此处至目的地,路程不过千米。随性步行,或许悄然而至。
于是我们三三两两迈步这乡间小路,刚刚别离都市,抛却街市之喧闹,步调间蕴含着兴奋的轻快,虽是见惯的风景,如一草一花,亦能引发间或的欢呼。山路蜿蜒,俄而轻微陡峭,偶或曲径通幽,有民居点点散落山间,时有庭院欢声笑语,陡添生活气息。这声音也是对我们的旅途引导,虽然抛却喧嚣,终未逃离人间。
转瞬,同行友人右拐入一小桥,桥边有小院落,听人说道“到了”。由于我对目的地并不明确,也不多问,随人群大流右拐而至院落。
院落不大,三座平房呈品字型排列。各位尚未疲倦并无休息之意,急急问起水库情形,答案令人诧异,此间水库早已干涸!
如果细细观察,其实勿需多言。在院落一角,有台阶通向下面的河流,台阶旁立一碑石,上书“晴霞码头”,证明着这里的身份。沿台阶下到尽头,却仅有一小溪,溪间几近干涸,浅浅的水流缓慢而泛腐朽之意。河道旁淤泥堆积,且因水分蒸发而现斑驳沧桑,亦有河石穿插于其间,伴随杂草丛生,间或飞蝶翩跹于其上,显然已非一日之涸!
我无暇抱怨,因为我总认为对景物的理解源于自身。只是抱着相机,跳跃着进入河间,或踏步溪涧之石,或探足松软之泥,循淙淙之泉声,觅灵性之花草,或以水为镜,或追蝶嬉戏,录入镜头,皆莫问收获。
饭后,众人溯溪向下游步行,据传水库下游尚有丰盈之水。步行仅数百米,果然沟壑渐宽,淤泥湿软,水亦更浓,直至形成河流。由此纵目远方,终见碧波荡漾,轻涛拍岸。虽难言万顷,亦不枉水库之名。
见惯了江河湖海,水势或波涛汹涌至涛声震天,或蜿蜒妩媚至清澈见底。水是水,岸是岸,总是格外分明。而在这里,却因为干涸至湿润的变化,水库边缘却半干若岸,湿润即湖,导致湖与岸的接线模糊,牵扯不断。虽非极致之美,却是无语的沧桑。在我眼里也是难得素材,我不停地按下快门,风光尽录。
湖边环山,水落数米,山水相接处,山脚无植被而尽显裸露。裸露处宛若飘带。绕湖而飘向远方,无穷无尽。
山因水而媚,水因山而活。同伴们逐渐兴奋起来,一位带了钓鱼工具的同伴,此时更是开始垂钓。其余各位依湖边前行,湖边却是山脚,并无路径,同伴们沿湖边竞相攀爬。同时大声呼喊,偶尔向水底抛石块。若一石激起千层浪,则引来欢呼,仿若成就。
各位玩兴正浓,不料天色突然转暗,夹杂雨点飘零而至,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大家见势只得往回撤。我本想借这密布乌云的天气多拍些照片,雨却越下越大,我担心相机受潮,只好同时回撤。转眼间便暴雨淋漓。好久没有感受这痛快的雨淋,我套好相机包的防水罩,虽加紧脚步却惰于奔跑,不紧不慢回到院落,早已是湿透的落汤鸡。好不淋漓。
在农家一番打理,换了干爽衣服,然后大雨终于停下,我们趁机抓拍一些雨后的花花草草,一直到晚饭的到来。
晚饭后天色黄昏,却不料今天居然停电,我想这是让我们更彻底的回归自然,体会乡村那静默的夜晚:我们不必围着电视,不必面对炫目的灯光,然后我们蜡烛点起来,扑克玩起来,象棋下起来,聊天摆起来,手机的音乐放起来……或者对着漆黑的天空,回忆起年少时数过的星星,抛却了灯光制造的喧嚣,体会着这样寂静的夜晚,重温一份属于自我的安宁。
直至深夜,我们想到不能耽误次日的行程,才陆续上房入睡。我躺在床上,感受着轻风的吹拂,闻到空气里最透彻的清香,倾听着雨声沥沥,仿佛是最悦耳的催眠。
我们不必苛求永远的完美,即使有暴雨,即使水库已干涸,即使夜晚的停电……我细数着这一切,分明给我带来无边的宁静和快乐,难道不是一段如歌的行程!
2009年7月12日夜
城外的风景总似美少女的传说,轻佻地激起我们外出的愿望。即使不知她的长相,依然让我们有一睹容颜的欲望。或者找个理由,或不需要理由,我们就这样逃离城市,在每一个可以喘息的瞬间。
我们这次的目的地叫金阳水库,我跟朋友聊起,或者问及google,竟一概未知。我病态地喜欢对任何未来的无知,所以当我们的汽车司机因为不熟悉路程而若干次问路时,反而加深了我对此地的向往。我甚至憧憬,若到此处能让手机信号中断,该是真正快事!
辗转之间,车行路面变得窄小而陡峭,至此司机已不敢驾车继续前行,我们与司机约好次日回程接待时间,然后下车步行。听路人讲,此处至目的地,路程不过千米。随性步行,或许悄然而至。
于是我们三三两两迈步这乡间小路,刚刚别离都市,抛却街市之喧闹,步调间蕴含着兴奋的轻快,虽是见惯的风景,如一草一花,亦能引发间或的欢呼。山路蜿蜒,俄而轻微陡峭,偶或曲径通幽,有民居点点散落山间,时有庭院欢声笑语,陡添生活气息。这声音也是对我们的旅途引导,虽然抛却喧嚣,终未逃离人间。
转瞬,同行友人右拐入一小桥,桥边有小院落,听人说道“到了”。由于我对目的地并不明确,也不多问,随人群大流右拐而至院落。
院落不大,三座平房呈品字型排列。各位尚未疲倦并无休息之意,急急问起水库情形,答案令人诧异,此间水库早已干涸!
如果细细观察,其实勿需多言。在院落一角,有台阶通向下面的河流,台阶旁立一碑石,上书“晴霞码头”,证明着这里的身份。沿台阶下到尽头,却仅有一小溪,溪间几近干涸,浅浅的水流缓慢而泛腐朽之意。河道旁淤泥堆积,且因水分蒸发而现斑驳沧桑,亦有河石穿插于其间,伴随杂草丛生,间或飞蝶翩跹于其上,显然已非一日之涸!
我无暇抱怨,因为我总认为对景物的理解源于自身。只是抱着相机,跳跃着进入河间,或踏步溪涧之石,或探足松软之泥,循淙淙之泉声,觅灵性之花草,或以水为镜,或追蝶嬉戏,录入镜头,皆莫问收获。
饭后,众人溯溪向下游步行,据传水库下游尚有丰盈之水。步行仅数百米,果然沟壑渐宽,淤泥湿软,水亦更浓,直至形成河流。由此纵目远方,终见碧波荡漾,轻涛拍岸。虽难言万顷,亦不枉水库之名。
见惯了江河湖海,水势或波涛汹涌至涛声震天,或蜿蜒妩媚至清澈见底。水是水,岸是岸,总是格外分明。而在这里,却因为干涸至湿润的变化,水库边缘却半干若岸,湿润即湖,导致湖与岸的接线模糊,牵扯不断。虽非极致之美,却是无语的沧桑。在我眼里也是难得素材,我不停地按下快门,风光尽录。
湖边环山,水落数米,山水相接处,山脚无植被而尽显裸露。裸露处宛若飘带。绕湖而飘向远方,无穷无尽。
山因水而媚,水因山而活。同伴们逐渐兴奋起来,一位带了钓鱼工具的同伴,此时更是开始垂钓。其余各位依湖边前行,湖边却是山脚,并无路径,同伴们沿湖边竞相攀爬。同时大声呼喊,偶尔向水底抛石块。若一石激起千层浪,则引来欢呼,仿若成就。
各位玩兴正浓,不料天色突然转暗,夹杂雨点飘零而至,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大家见势只得往回撤。我本想借这密布乌云的天气多拍些照片,雨却越下越大,我担心相机受潮,只好同时回撤。转眼间便暴雨淋漓。好久没有感受这痛快的雨淋,我套好相机包的防水罩,虽加紧脚步却惰于奔跑,不紧不慢回到院落,早已是湿透的落汤鸡。好不淋漓。
在农家一番打理,换了干爽衣服,然后大雨终于停下,我们趁机抓拍一些雨后的花花草草,一直到晚饭的到来。
晚饭后天色黄昏,却不料今天居然停电,我想这是让我们更彻底的回归自然,体会乡村那静默的夜晚:我们不必围着电视,不必面对炫目的灯光,然后我们蜡烛点起来,扑克玩起来,象棋下起来,聊天摆起来,手机的音乐放起来……或者对着漆黑的天空,回忆起年少时数过的星星,抛却了灯光制造的喧嚣,体会着这样寂静的夜晚,重温一份属于自我的安宁。
直至深夜,我们想到不能耽误次日的行程,才陆续上房入睡。我躺在床上,感受着轻风的吹拂,闻到空气里最透彻的清香,倾听着雨声沥沥,仿佛是最悦耳的催眠。
我们不必苛求永远的完美,即使有暴雨,即使水库已干涸,即使夜晚的停电……我细数着这一切,分明给我带来无边的宁静和快乐,难道不是一段如歌的行程!
2009年7月12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