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困于心、不乱于行——洪乙栋的漆画心路历程
![]() |
独爱打磨过程中的惊喜和期待,洪乙栋2009年从大学毕业后就来到了画家聚集地——小洲村创办工作室,走上漆画创作的专业道路。从山西来广州求学,又在广州生活创作,洪乙栋时刻迎接着来自父母的压力与不理解。父母的指责让洪乙栋倍感压抑,唯有将创作作为排遣内心郁结的唯一手段。这种排遣恰恰都安排在一只鹦鹉身上,无论是国画,还是漆画,都离不开鹦鹉。鹦鹉爱学舌,洪乙栋似乎想要将千言万语安排在鹦鹉身上,通过鹦鹉发声,还想让鹦鹉呈现各种悲伤的神态。但洪乙栋说,这种悲观情结的表达并不能掩盖他外在的乐观开朗,这只是一种自勉的形式,让他有继续创作的勇气。今年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初评入选的洪乙栋作品《并不悲伤》,似乎就是自勉、自强最真实的写照——内心孤苦压抑却不困于心、不乱于行。
今天,《当代漆画》带来责任编辑与洪乙栋的精彩对话。
你是如何走上漆画创作道路的?
洪:本科是学壁画,里面有漆画的专业,有岩彩,有陶瓷,雕塑等等,选择漆画是因为爱好,因为在大学里面所接触的课程也要选择,而且以前也没有接触过“漆”这材料,接触之后就觉得感兴趣。漆画作为一个比较小的画种,发展的空间还很大,而且自身也非常喜欢。对漆画的喜爱原因主要是效果,还有就是打磨的过程能够给你的惊喜以及期待的感觉。因为材料的不确定性以及效果的不可完全预料性决定令我非常喜欢。2009年毕业至今一直在创作漆画,已经创作了近80幅作品。
你对漆的了解程度是怎样?
洪:我对“漆”这一材料在性能上有一定的理解,但是在技法或者是漆的应用还不是非常深入。因为我比较注重漆画创作的造型。造型的基本功也就是素描,素描的基本功好不好是能够表现出来,是能够看的到的。所以并不是说我不注重技法,但是这是需要时间和阅历慢慢沉淀的。所以也不能说一下子就能把握的。
你曾经在小洲村举办个人漆画展,以不同的形态表达主题“鸟”,为什么?
洪:我觉得我画鸟并不是单纯地画鸟,它主要是表达我的情绪。主要是表现我的压力——生活压力,工作压力,父母给你的压力(你为什么不结婚?为什么不找工作?你为什么搞这个?)
这种压力是以怎样的形态表现?
洪:我会营造一种气氛,一种冲突,整个画面里面会有悲观的情绪在里面,可能还会有惊讶,有疑惑等等。其实在这些动物当中在我看来是赋予了人的表情以及情绪在里面的。而且每个系列的作品最终都会表达出我要坚持下去的一个决心。也是一种对自己的勉励。所以很多朋友会从我的不同时期的作品当中看到我不同的时期的一个压力。
你以漆画的形式画《韩熙载夜宴图》,创作有何难题?
洪:我本身比较喜欢传统的东西,所以慢慢我会画一些人物,佛像等等。每当我了解或者是探索出一种关于漆画的新的技法之后,我就会将这些技法或者是我想要尝试的东西运用这些主题的作品上面。
因为这个作品比较小,所以在刻线上面会有难度,所以我不会追求与原作完全一致。因为这个作品含有我个人的主观意识在里面,因为我是像按照我的想法去做,没必要追求跟原作一样。但是我的作品还是比较偏向当代的,传统的东西只是我用来作为尝试的一种方式而已。我会融合更多的元素并通过我自己的理解运用到我的漆画作品当中去。
你的作品《并不悲伤》通过全国美展漆画展初评,您如何评价?请你点评下自己的艺术风格。
洪:选择《并不悲伤》这作品去进行评选是因为我很喜欢这幅作品情绪上的表达以及自我的激励。这作品蕴含了我自身的压力,同时也包含着我对自身的一种勉励。风格:比较偏向当代,色彩方面会比较丰富。
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新思想对你的绘画有什么影响?
洪:影响不大,压力是表现在我的画里面,但是自身并没有悲观的情绪。有时候会有忧伤,但是并不会绝望。
老一辈漆画家身上的东西你该如何取舍?你和他们的区别在哪?
洪:我当时选择漆画与苏星老师有直接的关系。因为当时漆画课程中我就画了一个马,就类似与汉代的那种马。最后苏星老师就说这张画留下来,这给了我很大的鼓舞。这与我后来选择漆画是有直接的影响的。
我与老一辈漆画家的区别在观念上。因为像我现在接触的东西都是比较前卫的,他们对这些可能不太容易接受。在漆画中,我是比较开放的,更注重自我的表达,会汲取更多不同的画种的营养。对于老艺术家,我们还是应该学习他们传统的技法,这个根基还是要有的。
你在网络上有自己的个人网站,这种形式给你带来帮助吗?
洪:这些网络能够促进画作的成交,能够为艺术家进行推广,因为我们东西需要让人们看到。
对腰果漆和天然大漆,你有什么看法?
洪:这些材料的存在肯定就有它合理的一些原因,没有必要可以去强调这个东西。我认为还是用作品来说话。
今后的创作路,你该固守什么?该突破什么?
洪:坚持自己的想法,坚持把想法表现出来。我更注重自我情绪的表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