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活——写在二十岁的年纪
二十岁,说实话,涉世未深,对生活没有多少如耄耋老者那般感概,更像是发牢骚,信手涂鸦……
我常在想我要过一种怎样的生活。我常常站在阳台上,故作深沉的去思考这个问题,扪心自问。也常常安安静静坐着去臆想揣测十年以后的我、二十年以后我、甚至到人之将死、苟延残喘的我……
对于生活这个问题,我和我的朋友石总,也就是阿宏同学(因为阿宏同学乃我们圈子的经商之才,故称之为石总以不负其才)经常谈论起。阿宏同学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是要做大老板的男人!” 阿宏同学的梦想就是要开家大公司,能够日进斗金。我想阿宏以后定是豪车美女常伴身边,想想现在阿宏一本正经的样子,太格格不入了,但这也许就是阿宏想过的生活。“大老板”似乎也已经成为了他在我们寝室的“名片”,不过阿宏有想法、有干劲,倒也真有几分生意人的模样,我对他是佩服有加。
我也常和阿宏以及其他死党谈论起我所向往的生活,我曾自认为很文艺的说过:“我想做一个流浪的诗人,用我的笔走过祖国的万水千山。”而每次阿宏定当如同《海贼王》里的路飞一样,义正言辞的说:”我是要做大老板的男人!” 当诗人、当作家,是从小就在心底萌芽的梦想,也是我在高中时代极度崇拜的生活。我曾无限自大的认为我必将成为下一个某某某,现在想来,不过是一时的脑袋抽筋罢了。高考填报志愿,我还是毅然决然的跳过了中文系,把自己的作家梦仍然高高的悬挂在天边。后来大二填报二专,我再次舍弃了汉语言文学专业,选择了人力资源管理,再一次和文学擦肩而过。我想一直以来,我不过是将文学当做一种爱好而已,我想,当我真正的去做跟文学相关的事情时,假以时日,我又会对文学丧失最开始的、最初的兴趣。就如某某曾经说过,有些东西只能当做爱好来做……
有人常说诗人作家都是穷酸的,至少大多数是。诗人、作家不过是一些想逃避现实社会的人的鸵鸟行为罢了。一次上二专课,某老师就说,他的大学同学最终放弃了优渥的工作,沦落成为了一个诗人。注意,用的是“沦落“。老师已经毫不留情的践踏蹂躏了诗人这个职业,不过我想,对于这些商业领域的专家来说,诗人这个职业的确显得不屑一顾、不值一提。似乎用“沦落”这个词再恰当不过。
后来这老师还谈到他的诗人同学是多么的“凄惨”,其他大学同学在大城市里都是有车有房有存款,而唯独只有他生活在一个偏远的小县城,住着一套80平左右的老房子,骑着一辆破摩托车云云。这些生活配置似乎和他原本的管学研究生学位有着莫大的反差。或许是为了维护最初的那个甜甜的梦,下课后,我找到老师讲了我的看法,无非是一些诗人也不错的话罢了,当然有些话,出于对老师的尊敬,也不敢说出口,只能心里犯嘀咕。
老师只是以他的眼光去评判了他的诗人同学罢了,带着物质的标尺去衡量一个人的幸福与否罢了。诚然,他的诗人同学在物质上的确不如他的众多大学同学,但我想也许他比他的众多大学同学都过得安逸舒适。至少他不用每天忙于应酬,奔波于各色的饭局,不用每天堵在路上,在急躁无奈中度过黄昏……我想,他一定有很多时间去看日出日落,带上一本某人的诗集,骑着破烂的二手摩托,信马由缰的飘在路上,躺在哪处开满花儿的草坡上,望着蔚蓝的天空,朗诵着某人的诗歌……在我看来,这只是两种不同的生活而已,没有谁过得凄惨,也没有谁过的不够幸福,只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已。
我常在想我要过一种怎样的生活。我常常站在阳台上,故作深沉的去思考这个问题,扪心自问。也常常安安静静坐着去臆想揣测十年以后的我、二十年以后我、甚至到人之将死、苟延残喘的我……
对于生活这个问题,我和我的朋友石总,也就是阿宏同学(因为阿宏同学乃我们圈子的经商之才,故称之为石总以不负其才)经常谈论起。阿宏同学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是要做大老板的男人!” 阿宏同学的梦想就是要开家大公司,能够日进斗金。我想阿宏以后定是豪车美女常伴身边,想想现在阿宏一本正经的样子,太格格不入了,但这也许就是阿宏想过的生活。“大老板”似乎也已经成为了他在我们寝室的“名片”,不过阿宏有想法、有干劲,倒也真有几分生意人的模样,我对他是佩服有加。
我也常和阿宏以及其他死党谈论起我所向往的生活,我曾自认为很文艺的说过:“我想做一个流浪的诗人,用我的笔走过祖国的万水千山。”而每次阿宏定当如同《海贼王》里的路飞一样,义正言辞的说:”我是要做大老板的男人!” 当诗人、当作家,是从小就在心底萌芽的梦想,也是我在高中时代极度崇拜的生活。我曾无限自大的认为我必将成为下一个某某某,现在想来,不过是一时的脑袋抽筋罢了。高考填报志愿,我还是毅然决然的跳过了中文系,把自己的作家梦仍然高高的悬挂在天边。后来大二填报二专,我再次舍弃了汉语言文学专业,选择了人力资源管理,再一次和文学擦肩而过。我想一直以来,我不过是将文学当做一种爱好而已,我想,当我真正的去做跟文学相关的事情时,假以时日,我又会对文学丧失最开始的、最初的兴趣。就如某某曾经说过,有些东西只能当做爱好来做……
有人常说诗人作家都是穷酸的,至少大多数是。诗人、作家不过是一些想逃避现实社会的人的鸵鸟行为罢了。一次上二专课,某老师就说,他的大学同学最终放弃了优渥的工作,沦落成为了一个诗人。注意,用的是“沦落“。老师已经毫不留情的践踏蹂躏了诗人这个职业,不过我想,对于这些商业领域的专家来说,诗人这个职业的确显得不屑一顾、不值一提。似乎用“沦落”这个词再恰当不过。
后来这老师还谈到他的诗人同学是多么的“凄惨”,其他大学同学在大城市里都是有车有房有存款,而唯独只有他生活在一个偏远的小县城,住着一套80平左右的老房子,骑着一辆破摩托车云云。这些生活配置似乎和他原本的管学研究生学位有着莫大的反差。或许是为了维护最初的那个甜甜的梦,下课后,我找到老师讲了我的看法,无非是一些诗人也不错的话罢了,当然有些话,出于对老师的尊敬,也不敢说出口,只能心里犯嘀咕。
老师只是以他的眼光去评判了他的诗人同学罢了,带着物质的标尺去衡量一个人的幸福与否罢了。诚然,他的诗人同学在物质上的确不如他的众多大学同学,但我想也许他比他的众多大学同学都过得安逸舒适。至少他不用每天忙于应酬,奔波于各色的饭局,不用每天堵在路上,在急躁无奈中度过黄昏……我想,他一定有很多时间去看日出日落,带上一本某人的诗集,骑着破烂的二手摩托,信马由缰的飘在路上,躺在哪处开满花儿的草坡上,望着蔚蓝的天空,朗诵着某人的诗歌……在我看来,这只是两种不同的生活而已,没有谁过得凄惨,也没有谁过的不够幸福,只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