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踪》文摘416
《禅踪》文摘416
不懂不会不知道
前面我们看了日记《“忙”能帮助修入道》,知道了用“忙”来帮助我们修行的好处。知道了我自己目前为什么总是喜欢用不懂、不会、不知道、没有办法……等等来帮助别人。因为这样即解决了自己忙的问题,也能够实现最好地帮助别人的目的。
所以,自己从不与人聊天,有什么事务或者是回答问题都是三言两语了事,所以即使好友多,但是不用花很多的时间来回答问题的。遇到问个不休的人就是用“不会,不懂,不知道,没有办法或者是忙,不聊天”来回答。因为这是非常好的帮助别人的办法,祖师还有“不知最亲切”之说。
记得有一次有一个人非常的固执,非要弄个答案,而自己发现他就是闲的原因。所以一再地回答“忙,不聊天”,他说这是他的坎,自己在回答几次“忙,不聊天”之后只好咬牙不回答了。过了几天以后,他发来消息说:“谢谢师父,一个“忙”字帮助我解决了大烦恼。”
事实上,自己现在正在修的办法也就是不会、不懂、不知道、没有办法或者是忙。因为自己发现这实际上就是不理和不捡择与分别的具体落实。尤其是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没有办法是最好的办法。因为只有激发出他自己的办法,这样才是对他最大的帮助。
这也就是雪峰禅师在鳌山悟道的结果,是当时岩头告诉他要:“一一从自心流出”的典范。也正是我们听得最多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说法。因为每一个人的办法是不同的,师父的办法再高明,你学来学去也超不过师父。只有你自己的办法激发出来了,这才是最高明的办法。
目前,自己在法眼寺就是这样教人做功夫。告诉大家要按照四祖说的:“常觉不停,觉心在前,觉法无相”来做功夫。常觉不停,就是要时时刻刻地处于觉醒状态;觉心在前就是要在念头的前面做功夫,而不是在念头完后去追究;觉法无相,就是觉的方式根据你自己情况而定,不要求统一的方式。
这样的用功方式能够实现功夫最快上路和最快提高。这就是四祖教我们五种做功夫的方式之一,也是目前老禅堂里面大家做功夫的方法,也就是参话头的方法。因为常觉不停就是疑情不断,觉心在前就是看“念佛的是谁”等等看起心动念的来龙去脉,觉法无相就涵盖了一切的方式。
因为你的方法再好,只是适合你自己一个人用。要是教别人也用的话,别人悟性再好也不会超过你。这样你的方法就会慢慢退化,慢慢失去意义。只有激发学人自己的办法出来,这样才能青出于蓝而更胜于蓝,这样才能把佛教这一法延绵不断地传下去。
这也是佛教为什么说最高的功夫是不可说,因为说出来的都是你自己的。如果学人愚笨,或者是不得门而入,或者是懒惰那就会死抓着你的办法去做。这样实际上就是害了向你学习的人了。如何去把学人自己的办法激发出来,这才是你最高明的手段。
所以,很多描述最高境界的时候都是静默无语,祖师们个个是个死心,没有办法,不知最亲切……如此等等很多很多。因为有说出来的都是自己的,别人学得再高明也超不过你。这样只能使得这一法慢慢颓败下去,所以教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没有办法,激发出学人自己的办法才是最好的。
------------------------------------------------------------------------
耀方:
不知道为什么你还没有回家,这让我非常失望。按照我一来的习惯这封信我是不会写的,但是为了社会的责任我只好在这里再唠叨唠叨了。
你的父亲非常担心你修行偏差,怕你误入歧途进入激进分子行列。他曾经跟我说云南火车站事件中激进分子的行为实在让全国人民担心。所以我们派法师和你父亲一起去找你,但是在找你的过程中,你父亲的激动心情让我们担心你父亲产生激进的行为。所以你就算是看在社会责任的份上也要回家安抚你的家人。
从佛教的修行来说,我们非常注重自己“习性”训练。你的这种逃避现实的行为是与你的修行背道而行的。事实上“习性”就是我们的“业”的表现,我们常常说要“随缘消旧业,不再造新秧”,这可是我们轮回之本啊!你这样逃避不但不可能让自己有一个安定的修行环境,也是你修行不得力的表现。你如果有能力自己一个人“住山”修行,就没有能力住在自己的家里受自己父母的供养过类似“闭关”的生活?何况你的父母已经承诺只要你回家看看家人,你以后自己想走什么路由你自己选择。如果你认为逃避见家人就是有“出离心”的表现这更是错上加错。你既然认为自己有出离心为什么就不敢面对自己的家人呢?你要知道,你的父母是不可能管你一辈子的。他们都会老去的,他们不但不可能管你一辈子,还需要你照顾他们的晚年啊!你既然有强烈的出离心,你终究是可以有选择走自己路的时候啊,何况他们已经有了让你自己选择走自己路的机会。世间还有一个非常有名典故:一个离家出走的孩子得到好心人的一碗面条感恩不尽,却不知道自己的父母给了你多少碗的面条,这是很多小孩都有过的经历。你长这么大了,我想你应该知道这些道理的。这么多碗的“面条”我们要如何去感恩呢?
明 一
不懂不会不知道
前面我们看了日记《“忙”能帮助修入道》,知道了用“忙”来帮助我们修行的好处。知道了我自己目前为什么总是喜欢用不懂、不会、不知道、没有办法……等等来帮助别人。因为这样即解决了自己忙的问题,也能够实现最好地帮助别人的目的。
所以,自己从不与人聊天,有什么事务或者是回答问题都是三言两语了事,所以即使好友多,但是不用花很多的时间来回答问题的。遇到问个不休的人就是用“不会,不懂,不知道,没有办法或者是忙,不聊天”来回答。因为这是非常好的帮助别人的办法,祖师还有“不知最亲切”之说。
记得有一次有一个人非常的固执,非要弄个答案,而自己发现他就是闲的原因。所以一再地回答“忙,不聊天”,他说这是他的坎,自己在回答几次“忙,不聊天”之后只好咬牙不回答了。过了几天以后,他发来消息说:“谢谢师父,一个“忙”字帮助我解决了大烦恼。”
事实上,自己现在正在修的办法也就是不会、不懂、不知道、没有办法或者是忙。因为自己发现这实际上就是不理和不捡择与分别的具体落实。尤其是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没有办法是最好的办法。因为只有激发出他自己的办法,这样才是对他最大的帮助。
这也就是雪峰禅师在鳌山悟道的结果,是当时岩头告诉他要:“一一从自心流出”的典范。也正是我们听得最多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说法。因为每一个人的办法是不同的,师父的办法再高明,你学来学去也超不过师父。只有你自己的办法激发出来了,这才是最高明的办法。
目前,自己在法眼寺就是这样教人做功夫。告诉大家要按照四祖说的:“常觉不停,觉心在前,觉法无相”来做功夫。常觉不停,就是要时时刻刻地处于觉醒状态;觉心在前就是要在念头的前面做功夫,而不是在念头完后去追究;觉法无相,就是觉的方式根据你自己情况而定,不要求统一的方式。
这样的用功方式能够实现功夫最快上路和最快提高。这就是四祖教我们五种做功夫的方式之一,也是目前老禅堂里面大家做功夫的方法,也就是参话头的方法。因为常觉不停就是疑情不断,觉心在前就是看“念佛的是谁”等等看起心动念的来龙去脉,觉法无相就涵盖了一切的方式。
因为你的方法再好,只是适合你自己一个人用。要是教别人也用的话,别人悟性再好也不会超过你。这样你的方法就会慢慢退化,慢慢失去意义。只有激发学人自己的办法出来,这样才能青出于蓝而更胜于蓝,这样才能把佛教这一法延绵不断地传下去。
这也是佛教为什么说最高的功夫是不可说,因为说出来的都是你自己的。如果学人愚笨,或者是不得门而入,或者是懒惰那就会死抓着你的办法去做。这样实际上就是害了向你学习的人了。如何去把学人自己的办法激发出来,这才是你最高明的手段。
所以,很多描述最高境界的时候都是静默无语,祖师们个个是个死心,没有办法,不知最亲切……如此等等很多很多。因为有说出来的都是自己的,别人学得再高明也超不过你。这样只能使得这一法慢慢颓败下去,所以教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没有办法,激发出学人自己的办法才是最好的。
------------------------------------------------------------------------
耀方:
不知道为什么你还没有回家,这让我非常失望。按照我一来的习惯这封信我是不会写的,但是为了社会的责任我只好在这里再唠叨唠叨了。
你的父亲非常担心你修行偏差,怕你误入歧途进入激进分子行列。他曾经跟我说云南火车站事件中激进分子的行为实在让全国人民担心。所以我们派法师和你父亲一起去找你,但是在找你的过程中,你父亲的激动心情让我们担心你父亲产生激进的行为。所以你就算是看在社会责任的份上也要回家安抚你的家人。
从佛教的修行来说,我们非常注重自己“习性”训练。你的这种逃避现实的行为是与你的修行背道而行的。事实上“习性”就是我们的“业”的表现,我们常常说要“随缘消旧业,不再造新秧”,这可是我们轮回之本啊!你这样逃避不但不可能让自己有一个安定的修行环境,也是你修行不得力的表现。你如果有能力自己一个人“住山”修行,就没有能力住在自己的家里受自己父母的供养过类似“闭关”的生活?何况你的父母已经承诺只要你回家看看家人,你以后自己想走什么路由你自己选择。如果你认为逃避见家人就是有“出离心”的表现这更是错上加错。你既然认为自己有出离心为什么就不敢面对自己的家人呢?你要知道,你的父母是不可能管你一辈子的。他们都会老去的,他们不但不可能管你一辈子,还需要你照顾他们的晚年啊!你既然有强烈的出离心,你终究是可以有选择走自己路的时候啊,何况他们已经有了让你自己选择走自己路的机会。世间还有一个非常有名典故:一个离家出走的孩子得到好心人的一碗面条感恩不尽,却不知道自己的父母给了你多少碗的面条,这是很多小孩都有过的经历。你长这么大了,我想你应该知道这些道理的。这么多碗的“面条”我们要如何去感恩呢?
明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