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诡事(之三)
赵子允,余纯顺,彭加木。
我的父亲在尚未退休下海之前也是一名地质工作者,那时的地质工作从业条件也远不如现在的这般,某位地质行业出身日后身居要职的大员也尚未出露峥嵘,尤其是新疆的地理环境特殊,地质队员大都时间都是在几个臭名昭著的诸如“死亡之海”罗布泊之类的地质环境极其恶劣的地方作业,方圆百里都是杳无人烟的盐碱地,白天掏个沙窝子以躲避高温,夜晚气温凉爽时才开始背撒月光跑图,由于昼夜温差极大,条件艰苦恶劣,自然也是危险重重,所以自古以来有不少人在罗布泊永远的停留下了自己前进的脚步。
或许在新疆从事地质工作的人应该都或多或少的听闻过赵子允的大名,这个当年被称为“当代徐霞客”的老头子曾经我还与他有过一面之缘,只是那时候我尚且年幼,只是觉得这个和我父亲他们在一起厮混抱着一杆56式半自动嚷嚷着打狼的老头子看起来好似一个传统中朴实而又带着些许狡黠的老农。只是日后听闻他与余纯顺的种种,这才有些懊恼当年的有眼不识泰山,只是这时可惜他人以作古。很多人都说当时余纯顺的死都应该归罪为赵子允的过于自大,以至于没有在约定好的丁字路口做出一个路标,而我父亲在日后有次给我提起过说当时赵子允有次与他们喝酒的时候抱怨余纯顺过于自大,他当时提出要陪着余纯顺一起走一段,但是余纯顺抱着他的手对他说“赵工,人家都知道我余纯顺是个独行侠,你若是陪我走一截,那我岂不是浪得虚名了?”而且他在预定的丁字路口,特意用矿泉水瓶子摆出了一个标记,只是没想到最后装备精良,准备充分的余纯顺还是在罗布泊6月的高温下迷了路,魂断此地。而由于同属地矿局,赵子允原属的一区调与我父亲的原单位也是常有合作,基本一眼看过去也都是面熟的不能再输的人,所以经常凑在一起喝酒聊天,而所有人一致对赵子允的印象都是“二杆子”(新疆话,大大咧咧,不拘小鸡,多用于贬义)但是,真正的高手,永远是会在无声无息的接近你时,能在你的身边掀起一圈波澜,很明显,外表看起来好似民工入错行了赵子允,就是这种人。
说完了也算与我有过一面之缘的赵子允,不得不说说余纯顺,其实凭心而论,赵子允毕竟我还见过,而余纯顺遇难之时,是1996年,那时我还小,实在是对其没有多少印象了,只是由于当时余纯顺决定徒步穿越罗布泊时,在新疆也算一个不小的新闻了,闹的也是沸沸扬扬了,而除了慕名请去了赵子允之外,同时也请去了不少的地矿局的专家,都是平时出野外,跑罗布泊的。因为都是一个系统的,所以对他的事情之后从众人嘴中也算了解了不少。
我记得有一次我父亲和地质系统里的几个现在都是专家,但是当年还只是普通技术员的好友喝酒,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便不知不觉得说起了余纯顺,毕竟这在当时也算得上一个大事,军区的直升飞机都参与了救援,而在坐的其中一个刚好那时就在罗布泊出野外,当然也接到了帮助一起寻找的命令。他说当时他们没有找到余纯顺的尸体,是另一波人找到的,具体什么样子不清楚,当时听后来收敛尸体的人说死的挺惨的,全身都是水泡,脸都肿的不成样子了,头发胡子上都是尸油。同席的另一个人不以为然的说,余大胡子(余纯顺是大胡子)死的算好的了,我们曾经见过一个晒死的女人,就在罗布泊,人整个都晒爆了,脸上的皮都晒得翻了起来,白色的牙齿露在外面,身体表面一层油乎乎的,恶心的我当时就吐了出来,估计可能是当时土匪抓来的女人自己跑出来的,又不知道白天温度高,直接给晒晕倒了以后晒爆了。我爸这时也说,“是啊,队里每年都会有几个死亡指标,余纯顺也是天要亡他,赵工当时每隔7公里给他放了6瓶矿泉水,隔35公里给他放一箱矿泉水和全天的干粮,这样他还是死了。我就是听说他走之前自己也在说,这一回若是不成功,就是天亡我余纯顺了。说到底,都是为名所累。”
而后我有兴趣看过很多关于余纯顺的评价文章,都说他因为长期受到各宗压抑与歧视,以至于太想出人头地了。而我看关于余纯顺的传记,其中有这么一个细节讲道当余纯顺坐在行驶在罗布泊的车子中时,还不忘得意与同行人炫耀某某某报社记者又因为他而赚了几千元钱。似乎他由于他的遭遇的种种挫折,诸如自考到大学也没人用他,妻子也与他离婚,都使得他迫切的渴望通过一种惊天动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举动来改变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命运,以至于最后迎来了他谜一般的悲剧,他是一个壮士,一个在罗布泊倒下的悲剧的壮士。
之所以最后才提到彭加木,只是因为网上关于这位中科院的专家的传闻实在犹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了。种种荒诞离奇的传闻。从最早的“外逃”到现今流行的“双鱼玉佩”,愈演愈烈,愈发的夸张,离谱,甚至都上演了活生生版的生化危机。我只想说,彭加木的失踪肯定事有蹊跷的,但是也并不是如传闻中的那般离奇。
赵子允曾经把寻找彭加木作为自己人生的最后一个目标,而余纯顺的遇难之地, E90°19'09'',N40°33'90'',与彭加木的遇难之地,E91°46'71'',N40°11'29''一个西北,一个东南,相距160公里,两者分别遇难的时间也恰好相差16年。而彭加木遇难的1964年3月,同年的10月,我国就在在罗布泊试爆了第一颗象征着从此不再受欺辱的原子弹。由于两者的时间过于接近,就导致了事后的很多人就把这两件看似无关但实际却能牵强附会的事件联系了起来,以至于出现了很多让人苦笑不得结论,关于“复制人”,“双鱼玉佩”林林总总的说法,千奇百怪,有兴趣的大家可以去搜索一下。而在地质学界大致的观点则是认为彭加木可能在找水的途中遇难,而后尸体被活动的沙丘掩埋了起来,由于沙丘是会移动的,所以尸体会随着沙丘的移动而移动,所以给搜寻工作带来了很多的困难。
由于彭加木离我们太过遥远,所以我也知之甚少,只是有次听闻我父亲的一个同事说他有次恰巧在彭加木失踪的附近扎营,夜班尿急,出门方便,走的远了些,隐隐约约的突然看见前方有一个人,在踉踉跄跄的走着,他以为是兄弟单位的人走失了,于是便喊边追了吹去,结果不管追他就是追不到那个人,于是他一下清醒了过来,拿着随身的地质锤一下抛了过去,眼看着锤子砸到了前面的人身上,却透体而过,这把他一下吓出了一身冷汗,屁滚尿流的跑回了帐篷,他说他记得那个人当时在他仍锤子的时候看了他一眼,戴着老式的眼镜,穿着白色衬衣,像极了失踪的彭加木。。。。。。。。。
我的父亲在尚未退休下海之前也是一名地质工作者,那时的地质工作从业条件也远不如现在的这般,某位地质行业出身日后身居要职的大员也尚未出露峥嵘,尤其是新疆的地理环境特殊,地质队员大都时间都是在几个臭名昭著的诸如“死亡之海”罗布泊之类的地质环境极其恶劣的地方作业,方圆百里都是杳无人烟的盐碱地,白天掏个沙窝子以躲避高温,夜晚气温凉爽时才开始背撒月光跑图,由于昼夜温差极大,条件艰苦恶劣,自然也是危险重重,所以自古以来有不少人在罗布泊永远的停留下了自己前进的脚步。
或许在新疆从事地质工作的人应该都或多或少的听闻过赵子允的大名,这个当年被称为“当代徐霞客”的老头子曾经我还与他有过一面之缘,只是那时候我尚且年幼,只是觉得这个和我父亲他们在一起厮混抱着一杆56式半自动嚷嚷着打狼的老头子看起来好似一个传统中朴实而又带着些许狡黠的老农。只是日后听闻他与余纯顺的种种,这才有些懊恼当年的有眼不识泰山,只是这时可惜他人以作古。很多人都说当时余纯顺的死都应该归罪为赵子允的过于自大,以至于没有在约定好的丁字路口做出一个路标,而我父亲在日后有次给我提起过说当时赵子允有次与他们喝酒的时候抱怨余纯顺过于自大,他当时提出要陪着余纯顺一起走一段,但是余纯顺抱着他的手对他说“赵工,人家都知道我余纯顺是个独行侠,你若是陪我走一截,那我岂不是浪得虚名了?”而且他在预定的丁字路口,特意用矿泉水瓶子摆出了一个标记,只是没想到最后装备精良,准备充分的余纯顺还是在罗布泊6月的高温下迷了路,魂断此地。而由于同属地矿局,赵子允原属的一区调与我父亲的原单位也是常有合作,基本一眼看过去也都是面熟的不能再输的人,所以经常凑在一起喝酒聊天,而所有人一致对赵子允的印象都是“二杆子”(新疆话,大大咧咧,不拘小鸡,多用于贬义)但是,真正的高手,永远是会在无声无息的接近你时,能在你的身边掀起一圈波澜,很明显,外表看起来好似民工入错行了赵子允,就是这种人。
说完了也算与我有过一面之缘的赵子允,不得不说说余纯顺,其实凭心而论,赵子允毕竟我还见过,而余纯顺遇难之时,是1996年,那时我还小,实在是对其没有多少印象了,只是由于当时余纯顺决定徒步穿越罗布泊时,在新疆也算一个不小的新闻了,闹的也是沸沸扬扬了,而除了慕名请去了赵子允之外,同时也请去了不少的地矿局的专家,都是平时出野外,跑罗布泊的。因为都是一个系统的,所以对他的事情之后从众人嘴中也算了解了不少。
我记得有一次我父亲和地质系统里的几个现在都是专家,但是当年还只是普通技术员的好友喝酒,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便不知不觉得说起了余纯顺,毕竟这在当时也算得上一个大事,军区的直升飞机都参与了救援,而在坐的其中一个刚好那时就在罗布泊出野外,当然也接到了帮助一起寻找的命令。他说当时他们没有找到余纯顺的尸体,是另一波人找到的,具体什么样子不清楚,当时听后来收敛尸体的人说死的挺惨的,全身都是水泡,脸都肿的不成样子了,头发胡子上都是尸油。同席的另一个人不以为然的说,余大胡子(余纯顺是大胡子)死的算好的了,我们曾经见过一个晒死的女人,就在罗布泊,人整个都晒爆了,脸上的皮都晒得翻了起来,白色的牙齿露在外面,身体表面一层油乎乎的,恶心的我当时就吐了出来,估计可能是当时土匪抓来的女人自己跑出来的,又不知道白天温度高,直接给晒晕倒了以后晒爆了。我爸这时也说,“是啊,队里每年都会有几个死亡指标,余纯顺也是天要亡他,赵工当时每隔7公里给他放了6瓶矿泉水,隔35公里给他放一箱矿泉水和全天的干粮,这样他还是死了。我就是听说他走之前自己也在说,这一回若是不成功,就是天亡我余纯顺了。说到底,都是为名所累。”
而后我有兴趣看过很多关于余纯顺的评价文章,都说他因为长期受到各宗压抑与歧视,以至于太想出人头地了。而我看关于余纯顺的传记,其中有这么一个细节讲道当余纯顺坐在行驶在罗布泊的车子中时,还不忘得意与同行人炫耀某某某报社记者又因为他而赚了几千元钱。似乎他由于他的遭遇的种种挫折,诸如自考到大学也没人用他,妻子也与他离婚,都使得他迫切的渴望通过一种惊天动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举动来改变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命运,以至于最后迎来了他谜一般的悲剧,他是一个壮士,一个在罗布泊倒下的悲剧的壮士。
之所以最后才提到彭加木,只是因为网上关于这位中科院的专家的传闻实在犹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了。种种荒诞离奇的传闻。从最早的“外逃”到现今流行的“双鱼玉佩”,愈演愈烈,愈发的夸张,离谱,甚至都上演了活生生版的生化危机。我只想说,彭加木的失踪肯定事有蹊跷的,但是也并不是如传闻中的那般离奇。
赵子允曾经把寻找彭加木作为自己人生的最后一个目标,而余纯顺的遇难之地, E90°19'09'',N40°33'90'',与彭加木的遇难之地,E91°46'71'',N40°11'29''一个西北,一个东南,相距160公里,两者分别遇难的时间也恰好相差16年。而彭加木遇难的1964年3月,同年的10月,我国就在在罗布泊试爆了第一颗象征着从此不再受欺辱的原子弹。由于两者的时间过于接近,就导致了事后的很多人就把这两件看似无关但实际却能牵强附会的事件联系了起来,以至于出现了很多让人苦笑不得结论,关于“复制人”,“双鱼玉佩”林林总总的说法,千奇百怪,有兴趣的大家可以去搜索一下。而在地质学界大致的观点则是认为彭加木可能在找水的途中遇难,而后尸体被活动的沙丘掩埋了起来,由于沙丘是会移动的,所以尸体会随着沙丘的移动而移动,所以给搜寻工作带来了很多的困难。
由于彭加木离我们太过遥远,所以我也知之甚少,只是有次听闻我父亲的一个同事说他有次恰巧在彭加木失踪的附近扎营,夜班尿急,出门方便,走的远了些,隐隐约约的突然看见前方有一个人,在踉踉跄跄的走着,他以为是兄弟单位的人走失了,于是便喊边追了吹去,结果不管追他就是追不到那个人,于是他一下清醒了过来,拿着随身的地质锤一下抛了过去,眼看着锤子砸到了前面的人身上,却透体而过,这把他一下吓出了一身冷汗,屁滚尿流的跑回了帐篷,他说他记得那个人当时在他仍锤子的时候看了他一眼,戴着老式的眼镜,穿着白色衬衣,像极了失踪的彭加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