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了一个月的半年总结<总结没有时间限制 随时反思随时写>
过去的半年时间里,对自己最满意的事情就是坚持健身和看书
阅读
可以说,从13年下半年年末到现在,阅读量比大学四年多了好几倍。而且阅读类别也从单一的小说名著扩展到财经管理以及心理哲学类别。
有人问我你读这么多类别的不怕钻的不深么?还没有等我回答,旁边的一位长辈就说所谓博大精深,首先要有知识面的广度,再有深度。其实我没有想做到博大精深,只是我没有特别执着特别入迷的某个兴趣。所以想多涉猎一些,一来均衡营养,二来反射自己。如果有一天遇到了自己放不下的东西,再做钻研。
但是最近阅读的效率有些低下。不得不让我反思自己寻找原因。
1, 买书如山倒,读书不专一。
基本上我会一次性买八九本书。最近入手的有销售类和心理学顺带了心灵鸡汤,还在二手书摊上淘了文学名著,在网上找到了《纳尼亚传奇》英文原版。包裹一到手,就迫不及待的全拆开了,这本书翻一翻,那本书看一看,家里放几本,办公室里放几本。白天不忙的时候在办公室里看心理学,晚上睡觉之前看名著小说。(这么安排是因为晚上看学术类书籍容易睡觉。)在路上的时候看手机里的电子书(从去年开始手机里的电子书网络小说的比例已经很少了,以历史文学哲学类为主)。这样安排是因为省去了我随身带书的麻烦,实在是太重了,对于几乎每天都会背着健身装备的我而言,是在是不想增加负担。但是这样的安排最大的缺陷就是进度很慢,没有成就感也没有动力。思维跳跃,对于书本的理解和吸收效率不高。
2, 心浮气躁,急功近利
我有很多书看了不到一半就放弃了,手机里面《明朝那些事儿》《荆棘鸟》《苏菲的世界》《纳尼亚传奇 英文原版》《生活在别处》《乔布斯传》《了不起的盖茨比》都是已经进入故事主线甚至到一半了,不知不觉被中断了。被中断的主要原因,1这些书是在路上利用碎片时间看的,但是在路上的时候我也喜欢先刷微博微信听音乐,于是看书的时间被挤掉了。2 遗忘了几天以后再翻开来看,有些记不住前面的内容了,又不愿意重头开始,所以点开了新书,过几天重复原因1,进入恶性循环。3 内容生涩的书籍利用地铁上的碎片时间效率不高,比如不喜欢哲学的我看《苏菲的世界》其实就是走马观花,没有用心理解里面的代表性思想。时间久了,没有成就感,读书的动力也少了。
不止手机里面的电子书,床头书也面临着同样的命运。办公室里的好一点。
所谓一口气吃不下一个胖子,读书嘛,如抽丝咯。所以接下来还是要专一,一本一本的消化掉。
So,接下来的任务,是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需要更多的严格要求,需要一个SMART的目标。
电子书,正在看的是《安娜 卡列宁娜》,target date:end of Aug.
枕边书:《1984 动物农场》, target date: end of Aug
办公室 《请理解我》 target date: Mid of Aug
健身
一直很感谢能有这样免费的机会接触健身,现在我已经很热爱这件事情了。当然,这里面含有对莱美课程和舞蹈课程的喜爱。
从一开始单一的BodyJam 到单一的有氧运动,再到有氧运动和核心力量练习的结合。不得不说,开始力量练习以后,我的身体又一次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把正确的健身只是付诸实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对于条件有限的人来说,没有专业教练的指导,对于健身器械一知半解不敢贸然尝试。有氧课程+力量课程是健身房提供的良好选择,原来每周3次健身,现在已经是每周五天了。但是我还需要一定的拉伸练习,而系统课程有固定的时间,作为上班女郎,回家太晚不安全。So,健身房上不了的瑜伽课,只能在剩下的两天里在家里练习了。瑜伽垫已经在飞来的路上了。希望能有好的效果。
理财
从去年年底刚开始接触理财开始, 除了每个月定存到活期宝,在消费和勾选理财产品方面,我依旧没有什么进步。上完了她理财的财女21课,只是概念和思路的review而已,没有好好做作业。
但是接下来的两年对于我而言,依旧是金蛋的养成。现在薪资还是太少,需要开源节流。
开源估计在接下来的短期时间里比较难实现了,因为要换城市换工作。但是希望在年底之前能够有所好转。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深圳的工作。
其次是节流,正好这个月要狠狠批评自己,上个月买了太多的衣服,这个月买了太多的化妆品,虽然我每个月定存,但是剩下来的几乎都还了卡债。而且到了季度末要交房租的时候资金还有点紧张。季度奖金也没有好哈的存下来。So,以后消费一定要有规划,信用卡是停不下来了,需要给自己设定额度限制。
职业规划
最近总是在看微信订阅号里面关于职业职场的小文章,让我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反思以后自己要怎样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PlanA, 去了深圳好好的做销售。豆瓣上有一篇文章是关于跨城市跨部门转行的,无疑这是跳槽种类里面最难最没有优势的选择。但是现在的认证工作与我而言是一条死胡同,因为我没有技术优势。内心是否足够强大,就看这一次的转型了。
PlanB,一直以来对于时尚如服装美妆有很大的兴趣,深圳广州有很多的服装资源,希望在深圳定下来以后能有时间尝试这些副业。比如做香港代购,做服装批发(摆摊或者和少丽/晕晕/芸芸合作),说实话,我最大的梦想还是希望能有自己的店面。做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会有最大的动力吧。
其他计划
主要是针对深圳以后的生活,1 自己办健身卡坚持锻炼,马甲线还是最近的目标。2 学车考驾照。3 存钱做屈光矫正手术,储备金两万(手术费加药品费还有其他杂项)。4 泰国/韩国旅行
阅读
可以说,从13年下半年年末到现在,阅读量比大学四年多了好几倍。而且阅读类别也从单一的小说名著扩展到财经管理以及心理哲学类别。
有人问我你读这么多类别的不怕钻的不深么?还没有等我回答,旁边的一位长辈就说所谓博大精深,首先要有知识面的广度,再有深度。其实我没有想做到博大精深,只是我没有特别执着特别入迷的某个兴趣。所以想多涉猎一些,一来均衡营养,二来反射自己。如果有一天遇到了自己放不下的东西,再做钻研。
但是最近阅读的效率有些低下。不得不让我反思自己寻找原因。
1, 买书如山倒,读书不专一。
基本上我会一次性买八九本书。最近入手的有销售类和心理学顺带了心灵鸡汤,还在二手书摊上淘了文学名著,在网上找到了《纳尼亚传奇》英文原版。包裹一到手,就迫不及待的全拆开了,这本书翻一翻,那本书看一看,家里放几本,办公室里放几本。白天不忙的时候在办公室里看心理学,晚上睡觉之前看名著小说。(这么安排是因为晚上看学术类书籍容易睡觉。)在路上的时候看手机里的电子书(从去年开始手机里的电子书网络小说的比例已经很少了,以历史文学哲学类为主)。这样安排是因为省去了我随身带书的麻烦,实在是太重了,对于几乎每天都会背着健身装备的我而言,是在是不想增加负担。但是这样的安排最大的缺陷就是进度很慢,没有成就感也没有动力。思维跳跃,对于书本的理解和吸收效率不高。
2, 心浮气躁,急功近利
我有很多书看了不到一半就放弃了,手机里面《明朝那些事儿》《荆棘鸟》《苏菲的世界》《纳尼亚传奇 英文原版》《生活在别处》《乔布斯传》《了不起的盖茨比》都是已经进入故事主线甚至到一半了,不知不觉被中断了。被中断的主要原因,1这些书是在路上利用碎片时间看的,但是在路上的时候我也喜欢先刷微博微信听音乐,于是看书的时间被挤掉了。2 遗忘了几天以后再翻开来看,有些记不住前面的内容了,又不愿意重头开始,所以点开了新书,过几天重复原因1,进入恶性循环。3 内容生涩的书籍利用地铁上的碎片时间效率不高,比如不喜欢哲学的我看《苏菲的世界》其实就是走马观花,没有用心理解里面的代表性思想。时间久了,没有成就感,读书的动力也少了。
不止手机里面的电子书,床头书也面临着同样的命运。办公室里的好一点。
所谓一口气吃不下一个胖子,读书嘛,如抽丝咯。所以接下来还是要专一,一本一本的消化掉。
So,接下来的任务,是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需要更多的严格要求,需要一个SMART的目标。
电子书,正在看的是《安娜 卡列宁娜》,target date:end of Aug.
枕边书:《1984 动物农场》, target date: end of Aug
办公室 《请理解我》 target date: Mid of Aug
健身
一直很感谢能有这样免费的机会接触健身,现在我已经很热爱这件事情了。当然,这里面含有对莱美课程和舞蹈课程的喜爱。
从一开始单一的BodyJam 到单一的有氧运动,再到有氧运动和核心力量练习的结合。不得不说,开始力量练习以后,我的身体又一次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把正确的健身只是付诸实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对于条件有限的人来说,没有专业教练的指导,对于健身器械一知半解不敢贸然尝试。有氧课程+力量课程是健身房提供的良好选择,原来每周3次健身,现在已经是每周五天了。但是我还需要一定的拉伸练习,而系统课程有固定的时间,作为上班女郎,回家太晚不安全。So,健身房上不了的瑜伽课,只能在剩下的两天里在家里练习了。瑜伽垫已经在飞来的路上了。希望能有好的效果。
理财
从去年年底刚开始接触理财开始, 除了每个月定存到活期宝,在消费和勾选理财产品方面,我依旧没有什么进步。上完了她理财的财女21课,只是概念和思路的review而已,没有好好做作业。
但是接下来的两年对于我而言,依旧是金蛋的养成。现在薪资还是太少,需要开源节流。
开源估计在接下来的短期时间里比较难实现了,因为要换城市换工作。但是希望在年底之前能够有所好转。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深圳的工作。
其次是节流,正好这个月要狠狠批评自己,上个月买了太多的衣服,这个月买了太多的化妆品,虽然我每个月定存,但是剩下来的几乎都还了卡债。而且到了季度末要交房租的时候资金还有点紧张。季度奖金也没有好哈的存下来。So,以后消费一定要有规划,信用卡是停不下来了,需要给自己设定额度限制。
职业规划
最近总是在看微信订阅号里面关于职业职场的小文章,让我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反思以后自己要怎样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PlanA, 去了深圳好好的做销售。豆瓣上有一篇文章是关于跨城市跨部门转行的,无疑这是跳槽种类里面最难最没有优势的选择。但是现在的认证工作与我而言是一条死胡同,因为我没有技术优势。内心是否足够强大,就看这一次的转型了。
PlanB,一直以来对于时尚如服装美妆有很大的兴趣,深圳广州有很多的服装资源,希望在深圳定下来以后能有时间尝试这些副业。比如做香港代购,做服装批发(摆摊或者和少丽/晕晕/芸芸合作),说实话,我最大的梦想还是希望能有自己的店面。做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会有最大的动力吧。
其他计划
主要是针对深圳以后的生活,1 自己办健身卡坚持锻炼,马甲线还是最近的目标。2 学车考驾照。3 存钱做屈光矫正手术,储备金两万(手术费加药品费还有其他杂项)。4 泰国/韩国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