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子的死
直子二十岁的那年自杀了,找了个偏僻的森林,用根绳子把自己解决了。
她是个漂亮安静的姑娘,出生于日本一个中产家庭。有个大她三岁的姐姐,姐姐学习非常好,但长得没她漂亮,因此在家里,姐姐负责考试拿第一,她负责扮可爱。她和姐姐关系非常非常好,两个人几乎无话不谈。但是,姐姐在上大学的前一年死了,在自己的房间里上吊了,直子第一个发现。那一年,直子十四岁。
直子有个从三岁起就一起玩的男朋友木月。他们一起读完小学,中学,眼看着就要一起升入大学了。然而,他们十七岁那年,木月死了,在自家的车库里自杀的。
木月很爱直子。不上学的时候,就和直子在一起,或者带上直子和他的唯一好朋友村上君一起玩儿。直子也深爱着木月。木月没有了,她简直不知道自己该如何生活。
生活当然还得继续。直子上了东京的一所大学。村上君也上了东京的一所大学。
偶然的机会,是偶然吗?总之村上君爱上了直子。直子二十岁生日的那天,村上君和直子第一次发生关系。村上吃惊地发现,直子拥有木月那么多年,竟然还是处女。直子说,也不是她和木月不想要,而是她自己从来都不行,湿润不起来。每当木月需要的时候,她就用手指或者嘴唇来帮他。
就在村上以为和直子关系顺利进展的时候,突然得知直子退学了,而且被送到京都一处幽静的山里疗养去了。
村上得到直子的同意,去直子疗养的山里看了她两次。他们身体互相吸引,互相需要,可直子却不行,湿润不起来。
村上静静地等待着直子早日康复回东京。他搬离了学校宿舍,在外面租了房子,期待和直子一起生活。
没想到直子死了。
“她朝我转过脸,甜甜地一笑,微微地低头,轻轻地启齿,定定地看着我的双眼,仿佛在一泓清澈的泉水里寻觅稍纵即逝的小鱼的行踪。”村上君眼里如此甜美娴静的妙龄女郎为什么要自杀呢?
村上春树的小说和杂文我读了已经十几本了,很多读了第二遍,包括这本《挪威的森林》。以前我总觉得村上小说中的人物神经兮兮,莫名其妙,可就在自己为不能很好理解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作品时,却突然发现自己对村上春树的作品有些豁然开窍了。村上作品最大的魅力来自于对生活的思考。挪威的森林描述的是爱情故事,表达的是人生的取舍,值得反复咀嚼的地方很多。
单就直子之死,我觉得根本原因是直子爱生活却无法承受生活之重所致。在一个衣食无忧的二十岁的漂亮女孩生活里,有什么比爱一个人更重要呢?她爱木月,却不能和木月享受性爱。她爱村上君,也不能和村上君享受性爱。唯独二十岁生日那天的性爱是正常的,美妙的,但之前之后再也不行了。爱一个人却不能和他/她享受性爱,在发达而理性的日本和欧美,这有多痛苦,男人们女人们都清楚。性爱可以让人生,让人死。直子就是这样陨落的。
借直子的死谈性爱这不是目的。几年前,对性爱二字我甚至还羞于启口。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自己慢慢地可以面对所有的真实了,可以正视自己的缺点,缺陷,可以坦然面对生活的悲和苦,几乎可以淡然面对所有的人和事,尽管还有情绪,但心里再也没有过不了的关。性爱乃大自然赋予男女的基本需求,不必藏匿和羞耻。但我想谈的其实是需求,人活着的各种各样的需要。
人们开始总是觉得自己的需要是合理的,必须的,但往往不经意间,却被自己的需要所控制。直子需要的不过是正常地爱一个人。贪官也许开始时需要的不过是一块像他身边的商人那样的名表。商人需要的不过是生意永葆兴隆,财源永远滚滚而来。丈夫需要的不过是妻子永远像初遇时漂亮能干可人。妻子需要的不过是丈夫始终如一的关注和爱。
什么时候这些需要却把你的命牢牢控制住了呢?
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千万别把它当成你的世界观了。
她是个漂亮安静的姑娘,出生于日本一个中产家庭。有个大她三岁的姐姐,姐姐学习非常好,但长得没她漂亮,因此在家里,姐姐负责考试拿第一,她负责扮可爱。她和姐姐关系非常非常好,两个人几乎无话不谈。但是,姐姐在上大学的前一年死了,在自己的房间里上吊了,直子第一个发现。那一年,直子十四岁。
直子有个从三岁起就一起玩的男朋友木月。他们一起读完小学,中学,眼看着就要一起升入大学了。然而,他们十七岁那年,木月死了,在自家的车库里自杀的。
木月很爱直子。不上学的时候,就和直子在一起,或者带上直子和他的唯一好朋友村上君一起玩儿。直子也深爱着木月。木月没有了,她简直不知道自己该如何生活。
生活当然还得继续。直子上了东京的一所大学。村上君也上了东京的一所大学。
偶然的机会,是偶然吗?总之村上君爱上了直子。直子二十岁生日的那天,村上君和直子第一次发生关系。村上吃惊地发现,直子拥有木月那么多年,竟然还是处女。直子说,也不是她和木月不想要,而是她自己从来都不行,湿润不起来。每当木月需要的时候,她就用手指或者嘴唇来帮他。
就在村上以为和直子关系顺利进展的时候,突然得知直子退学了,而且被送到京都一处幽静的山里疗养去了。
村上得到直子的同意,去直子疗养的山里看了她两次。他们身体互相吸引,互相需要,可直子却不行,湿润不起来。
村上静静地等待着直子早日康复回东京。他搬离了学校宿舍,在外面租了房子,期待和直子一起生活。
没想到直子死了。
“她朝我转过脸,甜甜地一笑,微微地低头,轻轻地启齿,定定地看着我的双眼,仿佛在一泓清澈的泉水里寻觅稍纵即逝的小鱼的行踪。”村上君眼里如此甜美娴静的妙龄女郎为什么要自杀呢?
村上春树的小说和杂文我读了已经十几本了,很多读了第二遍,包括这本《挪威的森林》。以前我总觉得村上小说中的人物神经兮兮,莫名其妙,可就在自己为不能很好理解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作品时,却突然发现自己对村上春树的作品有些豁然开窍了。村上作品最大的魅力来自于对生活的思考。挪威的森林描述的是爱情故事,表达的是人生的取舍,值得反复咀嚼的地方很多。
单就直子之死,我觉得根本原因是直子爱生活却无法承受生活之重所致。在一个衣食无忧的二十岁的漂亮女孩生活里,有什么比爱一个人更重要呢?她爱木月,却不能和木月享受性爱。她爱村上君,也不能和村上君享受性爱。唯独二十岁生日那天的性爱是正常的,美妙的,但之前之后再也不行了。爱一个人却不能和他/她享受性爱,在发达而理性的日本和欧美,这有多痛苦,男人们女人们都清楚。性爱可以让人生,让人死。直子就是这样陨落的。
借直子的死谈性爱这不是目的。几年前,对性爱二字我甚至还羞于启口。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自己慢慢地可以面对所有的真实了,可以正视自己的缺点,缺陷,可以坦然面对生活的悲和苦,几乎可以淡然面对所有的人和事,尽管还有情绪,但心里再也没有过不了的关。性爱乃大自然赋予男女的基本需求,不必藏匿和羞耻。但我想谈的其实是需求,人活着的各种各样的需要。
人们开始总是觉得自己的需要是合理的,必须的,但往往不经意间,却被自己的需要所控制。直子需要的不过是正常地爱一个人。贪官也许开始时需要的不过是一块像他身边的商人那样的名表。商人需要的不过是生意永葆兴隆,财源永远滚滚而来。丈夫需要的不过是妻子永远像初遇时漂亮能干可人。妻子需要的不过是丈夫始终如一的关注和爱。
什么时候这些需要却把你的命牢牢控制住了呢?
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千万别把它当成你的世界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