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上的一夜
一直喜欢一类书籍,大致是外国人到中国的随笔。他们怀揣着不同的理想,来到中国——一个在其眼中永远充满神秘色彩的国度,用笔忠实地记录他们的所见所闻以及各地的风土人情,他们往往选择最接地气的交通方式,与最普通的老百姓交谈。此类书籍比较经典的有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与《禅的行囊》以及何伟的《江城》。自然火车站便是书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下午决定回家以后,整理好背包,匆忙地订购一张无座票后,便匆匆赶往火车站。近一年来,想来的确是自己成长最快的一年,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与压力,也使得自己愈发体会到生活的不易,不仅仅源自自己的经历,更多源自目睹他人的人生片段。如果说能给火车站起一个名字,我更愿意称其为人间的悲喜剧场。天南海北的人们在这里上演无数人间悲喜剧,而每一个旅途中的人,都是一幕幕剧集的见证者与亲历者。
1、老建筑工
建筑工人并不是一个接地气的称呼,一个更为常见的称呼是农民工。他们来自农村,凭借一生气力与手艺在农闲时到城市谋求几分收入。他们是城市的底层,也是干体力活的别称,又是为城市的阑珊灯火出力最多却无法真正融入其中的人。
进入候车大厅里,已没有了座位,走廊过道里也坐满了人。第一次看到老建筑工时,他一个人蹲在角落抱着一个编织袋。我在他旁边铺好报纸,坐了下去,同时递给他一叠报纸,老建筑工感激的看了看我,接过报纸也铺在地上攀谈起来。聊天中得知,他是从河南去新疆打工的,先前因为小儿子结婚的事带着钱赶回家中却因为女方嫌他家条件不好,小儿子的婚事也因此搁浅。他说这次他出去干半年,再挣5万回来,多盖一层房。说这话时,他挥舞着拳头,愤愤不平,转而眼中又显出几分失落。老建筑工,16岁出门干泥瓦匠,一干就是三十多年,每年都奔波在祖国的山南海北。我望着他手中的车票,从西安到乌鲁木齐的站票,很难想象一个两鬓斑白的老建筑工怎样度过这30多个小时的煎熬。最后,他笑着对我说,恐怕干不了几年就干不动了,随即用由于多年重体力劳动已近变形的胳膊夹起编织袋,向检票口走去,他今年50岁,与我的父亲同一年龄。
2、传销女
老建筑工离开以后,第二个出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年轻的女人。这个女人激昂的声音在喧闹的候车大厅依旧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不一会儿,她的身边就聚满了候车的人们。只见她,两眼通红挥舞着手臂,对着一个中年男子说道,“别看你辛辛苦苦出去打工半年,可能挣的还不如我一个月的收入,你们现在觉得我是一个疯子,将来等我真正成功了,你们就会后悔自己当初错过了多么好的机会!加盟我们火疗会所,用我们8000多万引进的秘方,包你治好!”边说还边给周围的人递送名片。
候车大厅不时传来检票的信息公告,这个女人身边的听众也来来往往换了一波又一波,终于她若有所思的问道,去乌鲁木齐的那趟车的时间,我告诉她是9点13分,她思索一下,说不对,记得是25分的,说着掏出车票,笑眯眯地对我们说,“你看、你看,我就记得是25分。”我看了一眼她手中的票,低声告诉她,她的票是8点25的,现在已经8点40了,刚才她太沉迷于宣传所谓的产品,而误了车。女人懊悔地拍了脑袋,急匆匆拉着箱子跑了,周围的人们无奈的笑着将刚才收到的名片扔在地上。
3、坐在地上的母亲
终于在漫长的等待后,我背着背包在拥挤的人潮之中登上了火车。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次经历,由于是无座票,我只能默默站在走道之中看着一张张脸和布满汗渍的后背。车厢内的一位老人显得格外突兀。她挽着一个年轻但虚弱的女子,向列车员诉说着自己的经历。带女儿来西安看病、做完手术回家却只买到一个座位,女儿由于刚手术完身体十分虚弱,希望能换一个离卫生间近的座位。最终换位的请求还是得到了满足,不过老人却只能坐在唯一座位旁边的地上。不断起身往返于热水间和座位。车厢里于是多了一个憔悴的身影,直到深夜她再也无力奔波,沉沉地躺在座椅旁边的地上睡着了。
这只是无数母亲之中的一位,而这个背影,却令人动容。
4、跑业务的大叔
待火车平稳行驶后,我来到了餐车。上车前一个大叔告诉我如果没有坐票,可以去餐车买饭,从而获得餐车的位置,我终于开始践行大叔的所述的“窍门”。买过饭后,也终于获得了一个座位,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个江浙口音的中年大叔。白色的衬衣,袖口领口整洁如新,配以金丝边眼镜,显得格外精明。大叔望着我点头示意友好,渐渐开始攀谈。慢慢得知大叔是个跑煤炭业务的业务员,从山东一路辗转要去往新疆。从他的身上仿佛看不到一丝旅途的疲惫,他诉说这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出差经历。从新疆某地的一吨煤只需200多元到烟台某地一吨煤曾涨到800余元,以及什么样的焦炭适合炼钢等。
对于旁人而言,你丝毫看不出他的工作有什么样的乐趣。总而言之,他可能是真正热爱自己工作的那一类人。世界上总有那么一类人,他们像蚂蚁一样,干着旁人并不觉得特殊的工作,却在其中自得其乐,不知疲倦地奔波、劳动。对于这样的人,颠簸想必也是一种幸福。
5、对面的情侣
相较于描绘坐在对面的这一对情侣,我更愿意只是描绘我看到的两双眼睛。从这一双男性的眼睛里面,坦率地讲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种青年人都或多或少曾经拥有的迷茫。你从这样的一双眼睛中你读不到什么内容,更多的是几分疲惫。唯有两双眼睛交汇时闪烁一丝光芒。
常常听别人说当你真正喜欢一个人或者一样事物的时候,你看这个人或者这个事物的眼睛都会发生变化。想必对面这双女性的眼睛就是这样。我分明看到了这双眼睛里全部都是坐在她身旁的这个男人。男人的迷茫与疲惫丝毫不能动摇女性眼睛中闪现的温情与甜蜜。
这一对情侣间没有想象中那么多的甜言蜜语,更多的只是男人温馨地递送开水,默默用肩膀手臂给予女孩子依靠。他们的旅途还有很远很远,但是从他们的角度来看,可能不会感到辛苦,而更多的是珍视这一次平淡却注定留在记忆里的旅途。
我的旅途结束了。这只是我往返西安与兰州无数次中的一次,却也第一次发现火车上的一夜也可以讲述这么多的故事。生活就像一条河,平静的流淌在每一个人的世界里,冲刷着每一个人的回忆,珍视生活的人,终究会收获更多的感动。
下午决定回家以后,整理好背包,匆忙地订购一张无座票后,便匆匆赶往火车站。近一年来,想来的确是自己成长最快的一年,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与压力,也使得自己愈发体会到生活的不易,不仅仅源自自己的经历,更多源自目睹他人的人生片段。如果说能给火车站起一个名字,我更愿意称其为人间的悲喜剧场。天南海北的人们在这里上演无数人间悲喜剧,而每一个旅途中的人,都是一幕幕剧集的见证者与亲历者。
1、老建筑工
建筑工人并不是一个接地气的称呼,一个更为常见的称呼是农民工。他们来自农村,凭借一生气力与手艺在农闲时到城市谋求几分收入。他们是城市的底层,也是干体力活的别称,又是为城市的阑珊灯火出力最多却无法真正融入其中的人。
进入候车大厅里,已没有了座位,走廊过道里也坐满了人。第一次看到老建筑工时,他一个人蹲在角落抱着一个编织袋。我在他旁边铺好报纸,坐了下去,同时递给他一叠报纸,老建筑工感激的看了看我,接过报纸也铺在地上攀谈起来。聊天中得知,他是从河南去新疆打工的,先前因为小儿子结婚的事带着钱赶回家中却因为女方嫌他家条件不好,小儿子的婚事也因此搁浅。他说这次他出去干半年,再挣5万回来,多盖一层房。说这话时,他挥舞着拳头,愤愤不平,转而眼中又显出几分失落。老建筑工,16岁出门干泥瓦匠,一干就是三十多年,每年都奔波在祖国的山南海北。我望着他手中的车票,从西安到乌鲁木齐的站票,很难想象一个两鬓斑白的老建筑工怎样度过这30多个小时的煎熬。最后,他笑着对我说,恐怕干不了几年就干不动了,随即用由于多年重体力劳动已近变形的胳膊夹起编织袋,向检票口走去,他今年50岁,与我的父亲同一年龄。
2、传销女
老建筑工离开以后,第二个出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年轻的女人。这个女人激昂的声音在喧闹的候车大厅依旧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不一会儿,她的身边就聚满了候车的人们。只见她,两眼通红挥舞着手臂,对着一个中年男子说道,“别看你辛辛苦苦出去打工半年,可能挣的还不如我一个月的收入,你们现在觉得我是一个疯子,将来等我真正成功了,你们就会后悔自己当初错过了多么好的机会!加盟我们火疗会所,用我们8000多万引进的秘方,包你治好!”边说还边给周围的人递送名片。
候车大厅不时传来检票的信息公告,这个女人身边的听众也来来往往换了一波又一波,终于她若有所思的问道,去乌鲁木齐的那趟车的时间,我告诉她是9点13分,她思索一下,说不对,记得是25分的,说着掏出车票,笑眯眯地对我们说,“你看、你看,我就记得是25分。”我看了一眼她手中的票,低声告诉她,她的票是8点25的,现在已经8点40了,刚才她太沉迷于宣传所谓的产品,而误了车。女人懊悔地拍了脑袋,急匆匆拉着箱子跑了,周围的人们无奈的笑着将刚才收到的名片扔在地上。
3、坐在地上的母亲
终于在漫长的等待后,我背着背包在拥挤的人潮之中登上了火车。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次经历,由于是无座票,我只能默默站在走道之中看着一张张脸和布满汗渍的后背。车厢内的一位老人显得格外突兀。她挽着一个年轻但虚弱的女子,向列车员诉说着自己的经历。带女儿来西安看病、做完手术回家却只买到一个座位,女儿由于刚手术完身体十分虚弱,希望能换一个离卫生间近的座位。最终换位的请求还是得到了满足,不过老人却只能坐在唯一座位旁边的地上。不断起身往返于热水间和座位。车厢里于是多了一个憔悴的身影,直到深夜她再也无力奔波,沉沉地躺在座椅旁边的地上睡着了。
这只是无数母亲之中的一位,而这个背影,却令人动容。
4、跑业务的大叔
待火车平稳行驶后,我来到了餐车。上车前一个大叔告诉我如果没有坐票,可以去餐车买饭,从而获得餐车的位置,我终于开始践行大叔的所述的“窍门”。买过饭后,也终于获得了一个座位,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个江浙口音的中年大叔。白色的衬衣,袖口领口整洁如新,配以金丝边眼镜,显得格外精明。大叔望着我点头示意友好,渐渐开始攀谈。慢慢得知大叔是个跑煤炭业务的业务员,从山东一路辗转要去往新疆。从他的身上仿佛看不到一丝旅途的疲惫,他诉说这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出差经历。从新疆某地的一吨煤只需200多元到烟台某地一吨煤曾涨到800余元,以及什么样的焦炭适合炼钢等。
对于旁人而言,你丝毫看不出他的工作有什么样的乐趣。总而言之,他可能是真正热爱自己工作的那一类人。世界上总有那么一类人,他们像蚂蚁一样,干着旁人并不觉得特殊的工作,却在其中自得其乐,不知疲倦地奔波、劳动。对于这样的人,颠簸想必也是一种幸福。
5、对面的情侣
相较于描绘坐在对面的这一对情侣,我更愿意只是描绘我看到的两双眼睛。从这一双男性的眼睛里面,坦率地讲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种青年人都或多或少曾经拥有的迷茫。你从这样的一双眼睛中你读不到什么内容,更多的是几分疲惫。唯有两双眼睛交汇时闪烁一丝光芒。
常常听别人说当你真正喜欢一个人或者一样事物的时候,你看这个人或者这个事物的眼睛都会发生变化。想必对面这双女性的眼睛就是这样。我分明看到了这双眼睛里全部都是坐在她身旁的这个男人。男人的迷茫与疲惫丝毫不能动摇女性眼睛中闪现的温情与甜蜜。
这一对情侣间没有想象中那么多的甜言蜜语,更多的只是男人温馨地递送开水,默默用肩膀手臂给予女孩子依靠。他们的旅途还有很远很远,但是从他们的角度来看,可能不会感到辛苦,而更多的是珍视这一次平淡却注定留在记忆里的旅途。
我的旅途结束了。这只是我往返西安与兰州无数次中的一次,却也第一次发现火车上的一夜也可以讲述这么多的故事。生活就像一条河,平静的流淌在每一个人的世界里,冲刷着每一个人的回忆,珍视生活的人,终究会收获更多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