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车
查看话题 >豌豆君被吐槽搭车的故事
十月二号下午五点十五,第10位车主把我们放在了苏州平江路路口,两天1156公里,从北京到苏州,我和同伴结束了搭车之旅。挺开心,离昨天上午9:40离开北京,恍如隔世。
任何事情看到别人做,羡慕别人做,希望自己做都不如自己真的去做,只有参与才会有真实的感觉,会令人兴奋。 本来我只是计划十一来苏州散散心,恰巧看到有朋友搭车出来玩,于是自己也产生了是否可以搭车去苏州的想法,开始准备。 先和家人打招呼,父母不放心,现在这么乱,哪有那么多好人呢,很危险。反正时间还长,说服工作就是个时间问题,慢慢磨总会有结果的,虽然我不能直接说“有些人,他宁愿死在路上也不愿活在家里”,但是我可以告诉他们,世界上好人还是很多的,好人总会碰到好人(当然了,该提防坏人还是不能放松)。
九月份开始在豆瓣找同伴,豆瓣上有专门的搭车小组,在西藏附近搭车显然已经跟骑行一样烂大街了。估计那里的司机师傅每天都会搭上几波人。相比较下东部的人比较散,往哪走的都有。七月份为一个从长沙搭到北京的同志提供沙发,像疯了一样的一个大二的女生,先是和同伴从长沙搭到厦门,又搭到广东,回家后兴奋地过了头,又自己搭车到了北京。还想去东北,我劝她还是算了,别一次都干完,很是危险,不听,恰巧她家里催她回家,瞒不住了,她才作罢。不过这位好同志讲了很多搭车的经历,让我也对搭车有了一定的了解。
专门提一下一本书《搭车去柏林》,仿佛在搭车界被如同神一般的敬仰着。是不是这本书把搭车的概念传入中国不太清楚,但是这本书让很多人了解原来还有搭车这么一件事,不管是对搭车的人还是提供搭车的人,都是一种理念的铺垫,当然也有很多人,他们完全出于好心,顺路搭你一程,对他们而言,既没有荣誉感,也没有参与感,是很平常的第二天就忘了的事情。
随着十一越来越近,同伴也找好了,人大的学生(天然搭车优势),靠谱,目测能吃苦,目测开朗行动派。交代了需要准备的东西(主要是给司机的小礼物,还有地图,现在手机上的百度地图很厉害的,下个全国缩略图,还有沿途的省份地图,一路过来都很顺利),同样需要跟家里做说服工作,不同意就偷偷走呗,但是要和同学联系,保证别死了都没人知道。路上有个司机拒绝我们说怕出事担责任,确实如此,当初我居然没怕她出事了我担责任?还是太天真。
十一终于出发了,带的东西必须专门旅行用的背包才能装下。正好增加了可怜度,搭车成功率上升。这尼玛第一站从哪搭啊,我们选择走京沪线,北京出大羊坊收费站奔天津,写的牌子准备了沧州、济南、徐州、南京、苏州几个牌子,还有一个只写搭车,在哪都能用(事实上后面路线不是自己说的算,主要就靠这块百搭的牌子了),地图上看到京津唐线在四环有个服务区,我们就天真的过去了,结果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地铁亦庄线小红门站出来,完全没有人知道有这么个服务区,坐出租让师傅把我们拉到能搭车去天津的地方,师傅表示:搭车?不给钱?能有人拉么?司机师傅居然把我们放在了四环转五环的一个岔路边,尼玛一个右拐上高架的岔路,单行道,哪个司机敢在这里停车啊,试了五分钟我们就放弃了,这是拿生命在搭车啊,往五环方向走,还好一会就下了高架,幸运的一个面包车停在路边,我们过去开始处女搭,巴拉巴拉说了一通,司机表示“你们去苏州啊?顺路啊,但是你们一共给我100块钱吧”,我们说不给钱,能搭多远都可以,司机在犹豫之间,看到我那个大包,还有一个女生,还是同意了。本来可以搭到无棣这个地方,结果估计司机觉得不是滋味,有点远,于是把我们放在大港服务区就分手了。我还纠结这里是河北还是山东呢,结果这里连天津都没出。
路上还碰到一个女司机,本来可以把我们从新沂直接拉到苏州,目测有四百公里吧,不过也是中途就放弃了,女司机有点累,从夜里三点一直开到了下午三点,需要休息,我们也就换车了。我是觉得对于对方来说,短途还是更容易接受一点,路途太长,话题都说完了……和陌生人聊30分钟和聊3个小时,能力完全不一样。我们基本上都是在服务区搭车,和可能的车主说话,不断地问去哪个方向,表明身份,然后被拒绝或者被同意。只有第二天早上,因为起的太早,服务区都没有车呢,于是我们决定去路上举牌子试一试,还成功了两次,不过每次只搭了几十公里,算是很短途的了。第一次举牌成功的大叔,比较了解搭车的事情,所以看到牌子和手势就让我们上车了。基本上路上碰到的年轻人对这种行动都是好奇,认同,感兴趣的态度,都会开玩笑说,下次我们也尝试下?或者感叹自己没有时间,玩不了这个了。但是作为司机,捡我们一段,还是很开心的。
再高兴,也掩饰不住路上的危险,1号那天,天津大巴车祸,德国人6死14伤,我们正好从那里经过,车已经只剩下骨架,我们一直以为人全死了。搭到扬州,后面赶上来的一个警察叔叔(也搭了我们一段)说,刚才3车相撞,估计小孩是没了,本来警察叔叔要把我们搭到离苏州很近的一个服务区,结果碰到有人肇事逃逸,要去抓人,就提前把我们放下了;过长江大桥,接二连三的看到有两车相撞。搭车结束的那几天,我一度对搭车很灰心,这太危险了,如果车祸发生的概率是千分之一,那么搭车小组里那么多人搭车,估计死的不是一个两个了,还有那么多人说路上安全,那只是天真的认为自己不是那千分之一。搭车,完全就是你把生命交给一个你完全不了解的人,没什么比这更无知无畏了。即使现在我也说服不了自己怎么才能安全的搭车上路。我这算是和主流搭车总结,唱唱反调吧。
到了苏州,搭车的过程就结束了,在这里不管是坐船拼到的同伴,还是住青旅一个屋子里的同伴,听说我们搭车过来,都会很羡慕,我们就会鼓励对方,有机会可以尝试啊,但要注意安全!怎么表述,能够完成这种别人打算但没有践行的事情,对我来说很满足。今年开始,我成了行动派,不务正业,一旦发现我可以做些什么事情,都会行动起来,四月份端盘子,这次搭车,后面真的要去万有青年烩做分享了。隔三岔五会有这样的事情让自己高兴起来,一扫去年下半年的颓废,变化喜人。搭车总结就结束啦,让身边的人看到周围有人在玩着各种各样的事情,希望大家也能行动起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 |
任何事情看到别人做,羡慕别人做,希望自己做都不如自己真的去做,只有参与才会有真实的感觉,会令人兴奋。 本来我只是计划十一来苏州散散心,恰巧看到有朋友搭车出来玩,于是自己也产生了是否可以搭车去苏州的想法,开始准备。 先和家人打招呼,父母不放心,现在这么乱,哪有那么多好人呢,很危险。反正时间还长,说服工作就是个时间问题,慢慢磨总会有结果的,虽然我不能直接说“有些人,他宁愿死在路上也不愿活在家里”,但是我可以告诉他们,世界上好人还是很多的,好人总会碰到好人(当然了,该提防坏人还是不能放松)。
九月份开始在豆瓣找同伴,豆瓣上有专门的搭车小组,在西藏附近搭车显然已经跟骑行一样烂大街了。估计那里的司机师傅每天都会搭上几波人。相比较下东部的人比较散,往哪走的都有。七月份为一个从长沙搭到北京的同志提供沙发,像疯了一样的一个大二的女生,先是和同伴从长沙搭到厦门,又搭到广东,回家后兴奋地过了头,又自己搭车到了北京。还想去东北,我劝她还是算了,别一次都干完,很是危险,不听,恰巧她家里催她回家,瞒不住了,她才作罢。不过这位好同志讲了很多搭车的经历,让我也对搭车有了一定的了解。
![]() |
专门提一下一本书《搭车去柏林》,仿佛在搭车界被如同神一般的敬仰着。是不是这本书把搭车的概念传入中国不太清楚,但是这本书让很多人了解原来还有搭车这么一件事,不管是对搭车的人还是提供搭车的人,都是一种理念的铺垫,当然也有很多人,他们完全出于好心,顺路搭你一程,对他们而言,既没有荣誉感,也没有参与感,是很平常的第二天就忘了的事情。
随着十一越来越近,同伴也找好了,人大的学生(天然搭车优势),靠谱,目测能吃苦,目测开朗行动派。交代了需要准备的东西(主要是给司机的小礼物,还有地图,现在手机上的百度地图很厉害的,下个全国缩略图,还有沿途的省份地图,一路过来都很顺利),同样需要跟家里做说服工作,不同意就偷偷走呗,但是要和同学联系,保证别死了都没人知道。路上有个司机拒绝我们说怕出事担责任,确实如此,当初我居然没怕她出事了我担责任?还是太天真。
![]() |
十一终于出发了,带的东西必须专门旅行用的背包才能装下。正好增加了可怜度,搭车成功率上升。这尼玛第一站从哪搭啊,我们选择走京沪线,北京出大羊坊收费站奔天津,写的牌子准备了沧州、济南、徐州、南京、苏州几个牌子,还有一个只写搭车,在哪都能用(事实上后面路线不是自己说的算,主要就靠这块百搭的牌子了),地图上看到京津唐线在四环有个服务区,我们就天真的过去了,结果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地铁亦庄线小红门站出来,完全没有人知道有这么个服务区,坐出租让师傅把我们拉到能搭车去天津的地方,师傅表示:搭车?不给钱?能有人拉么?司机师傅居然把我们放在了四环转五环的一个岔路边,尼玛一个右拐上高架的岔路,单行道,哪个司机敢在这里停车啊,试了五分钟我们就放弃了,这是拿生命在搭车啊,往五环方向走,还好一会就下了高架,幸运的一个面包车停在路边,我们过去开始处女搭,巴拉巴拉说了一通,司机表示“你们去苏州啊?顺路啊,但是你们一共给我100块钱吧”,我们说不给钱,能搭多远都可以,司机在犹豫之间,看到我那个大包,还有一个女生,还是同意了。本来可以搭到无棣这个地方,结果估计司机觉得不是滋味,有点远,于是把我们放在大港服务区就分手了。我还纠结这里是河北还是山东呢,结果这里连天津都没出。
![]() |
路上还碰到一个女司机,本来可以把我们从新沂直接拉到苏州,目测有四百公里吧,不过也是中途就放弃了,女司机有点累,从夜里三点一直开到了下午三点,需要休息,我们也就换车了。我是觉得对于对方来说,短途还是更容易接受一点,路途太长,话题都说完了……和陌生人聊30分钟和聊3个小时,能力完全不一样。我们基本上都是在服务区搭车,和可能的车主说话,不断地问去哪个方向,表明身份,然后被拒绝或者被同意。只有第二天早上,因为起的太早,服务区都没有车呢,于是我们决定去路上举牌子试一试,还成功了两次,不过每次只搭了几十公里,算是很短途的了。第一次举牌成功的大叔,比较了解搭车的事情,所以看到牌子和手势就让我们上车了。基本上路上碰到的年轻人对这种行动都是好奇,认同,感兴趣的态度,都会开玩笑说,下次我们也尝试下?或者感叹自己没有时间,玩不了这个了。但是作为司机,捡我们一段,还是很开心的。
![]() |
![]() |
再高兴,也掩饰不住路上的危险,1号那天,天津大巴车祸,德国人6死14伤,我们正好从那里经过,车已经只剩下骨架,我们一直以为人全死了。搭到扬州,后面赶上来的一个警察叔叔(也搭了我们一段)说,刚才3车相撞,估计小孩是没了,本来警察叔叔要把我们搭到离苏州很近的一个服务区,结果碰到有人肇事逃逸,要去抓人,就提前把我们放下了;过长江大桥,接二连三的看到有两车相撞。搭车结束的那几天,我一度对搭车很灰心,这太危险了,如果车祸发生的概率是千分之一,那么搭车小组里那么多人搭车,估计死的不是一个两个了,还有那么多人说路上安全,那只是天真的认为自己不是那千分之一。搭车,完全就是你把生命交给一个你完全不了解的人,没什么比这更无知无畏了。即使现在我也说服不了自己怎么才能安全的搭车上路。我这算是和主流搭车总结,唱唱反调吧。
到了苏州,搭车的过程就结束了,在这里不管是坐船拼到的同伴,还是住青旅一个屋子里的同伴,听说我们搭车过来,都会很羡慕,我们就会鼓励对方,有机会可以尝试啊,但要注意安全!怎么表述,能够完成这种别人打算但没有践行的事情,对我来说很满足。今年开始,我成了行动派,不务正业,一旦发现我可以做些什么事情,都会行动起来,四月份端盘子,这次搭车,后面真的要去万有青年烩做分享了。隔三岔五会有这样的事情让自己高兴起来,一扫去年下半年的颓废,变化喜人。搭车总结就结束啦,让身边的人看到周围有人在玩着各种各样的事情,希望大家也能行动起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