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
查看话题 >有感而发:一些对化妆和打扮的liu想shui法zhang
看了《长得漂亮到底重不重要——写给天下的姑娘们》这篇文章觉得应该把我看到和经历到的一些事情也写一下。 唇膏试色相册开始火的时候大概是今年年初的时候,然后我在豆瓣就被划分到所谓的美妆领域了,收到的留言和豆油几乎都是关于化妆和时尚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不回不是因为高冷,而是因为1)我觉得以我的知识没办法回答很多人的问题。我不是专业的化妆师,鼓捣化妆都是在自己脸上。我只有一种脸型,一种肤色唇色,生活在一种气候,我只知道什么最适合我现在的状态。2)我觉得每个人的审美不一样,我觉得你可能适合这个颜色的同时,你可能觉得我推荐的是垃圾,只因审美和路线不同。 今天想重点说说第二点。 就拿我的彩妆试色相册来说,作为几乎每条留言都有看的楼主我发现了几个趋势: 1. 只要是颜色出挑的(紫红,大红,深红唇膏,奇葩甲油色),必定会有的留言类型: “这个只有白皮/唇色淡才hold得住”,“黑皮绝对不要用”。 2. 只要是粉色肉色或橘色唇膏,也必定会有的留言类型:“这个可以显气色衬得皮肤很白”。 每次看见这种留言,就很烦。这些留言凸显的最根本道理,无非有三点: 1. 皮肤白瓜子脸身材纤瘦才能hold住各种风格和色彩,土肥圆想都别想还是乖乖用能显白显瘦的颜色和搭配吧。 2. 凡是不是皮肤白瓜子脸身材纤瘦的都是极其想靠化妆打扮变成皮肤白瓜子脸身材纤瘦。 3. 不是皮肤白瓜子脸身材纤瘦就是丑。 这跟韩国那些整容都整成一样的姑娘有什么差别? 其实我自己以前也有过一段时间,一味地追求典型美。15、6岁刚开始认识到PS有液化这项功能的时候真是高兴死了。我眼睛不算大,小的时候眼皮很肿,然后因为当时脸型还没长开,觉得自己鼻子非常大非常难看,因为鼻梁高所以拍照也更容易显大。于是我开始把自己的脸往死里液化,用我爹的话就是“搞得连你妈都不认识”。我粑粑当初就很反感我把自己P得面目全非,但是当时没有领悟他所说的话,执意觉得没毛孔的惨白的肌肤和锋利的下巴就是美。 可是后来这个路线走得久了,也就腻了。后来就觉得,人家夸的根本不是我,他们夸的只是一套传统的美感而已,谁只要符合了这些条件都会被夸赞。这有什么好值得高兴的。 后来我研究化妆就从“我要变成大家眼里的美女”转成了“我要变成大家一下子就能记起来的长相”,认真审视自己的优缺点,进行凸显或修饰,从追求把自己fit进一个框框,变成追求精致度和辨识度。 可能也是因为所谓的典型白富美的美感是我中二时期的追求,所以现在非常反感这样毫无特点的“美女”。小姑娘们追求典型美我觉得可以理解,毕竟还在摸索,审美观不是很成熟,可是如果都快奔三了还是一味只想着要脸白下巴尖眼睛大,那我真的没话说了。 还有,不要一直觉得白皮适合某种颜色,黑皮适合某种颜色,黄的一定要配蓝的,红的绝对不能配绿的。我可以很确定地告诉你,什么橘色唇膏显脸白这一套在我自己身上就是扯谈——我是黄皮,但是我什么颜色的唇膏都能显脸白,除了橘色,一涂脸就蜡黄蜡黄的。如果我只听网上别人说的,一直只专注橘色唇膏而不去尝试其他的,那我就一辈子是个黄脸婆,也活该一辈子这样。 彩妆和服饰讲求的只有一个标准,就是美感,没有其他的道理了。谁说隔离一定要在粉底之前用?如果是珠光非常多的隔离,我见过化妆师直接当高光液,用在上了粉的模特脸上。唇线笔可以当眼线,眼线笔也可以用来加深唇膏的颜色,这些都是专业化妆师在用的技巧。用心去注意每个化妆品的颜色和质地,自己想想能怎么灵活运用,多去尝试,才能自己发掘怎样能使自己变得独特。 我从小学就开始玩彩妆(当然一开始非常偷偷摸摸),到现在十几年才完全认清自己的脸型,了解需要怎么去修饰。从小到大我只看过一本美妆书,Bobbi Brown的Teenage Beauty并且觉得她里面写的都是垃圾完全不适合我。我的化妆技巧都是自己摸索出来的,花了十年左右的时间。你如果25岁才开始化妆,真的别想一下子靠网上那些红人甚至柜台那边的化妆师笼统的建议画出适合自己的样子。你对着自己的脸25年,凭什么觉得那些看了你一眼的化妆师(和网络上根本没见过你脸的红人)会比你自己更了解你需要什么? 还有什么这个颜色搭配不了,那个颜色搭配不了什么的,可以不要这么没自信吗?挺胸抬头,霸气地去驾驭黄色的外套,玫红的鞋子,大便色的指甲油,而不要被它们驾驭。 我想我要说的就是这两点,别被典型美牵着鼻子走,别被化妆或服饰搭配的“规矩”束缚。只有最肤浅的美感才只有一种形态。美的核心在于独特。 “There is no excellent beauty that hath not some strangeness in the proportion.” ~Sir Francis Ba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