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辞职经历
查看话题 >辞职一感
凡事都有第一次,辞职也不例外。
很正常的程序。告知领导,然后上午周例会结束后面谈了一个多小时,算是挽留吧。可惜,我去意已决。
曾经我有在想,我是不是一个骗子?因为,从大四下学期决定到这个公司起,我就明白,这个公司只是我的一个跳板,它不过是我在成为一名全职营养师之前的一个缓冲。我总有一天会离开,去专心致志地做我的营养事业,然后在闲暇的时间,去一点点地推进自由撰稿人的写作梦。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全职做着自己毫无特别感觉——既不喜欢也不讨厌——的工作,然后在闲暇的时间学营养,弄写作。
可能说,我太感情用事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连接点,不过就是一个KPI。作为员工,我的职责就是把工作做好,然后公司以工资的形式作为对我劳动力的报酬。半年来的工作,我没有说因为自己在曲线救国,就明目张胆地在工作时间中进行营养学习和写作。我所有的营养学习和写作,都是在自己本职工作已经做好的情况下,才去进行的。
这么一想,我没欠公司什么,我算合格的员工,而领导每月给我的月度考核评分,也证明了我的看法。如果说,这份工作经历教会了我什么,那就是,身为感性动物的女人,应该智慧地学会如何把感情正确地投放在某些地方。
上午一个多小时的面谈,让我忍不住在午休时候思考一个问题:工作,到底是什么?
我的辞职理由是:不喜欢这个行业,跟这个行业里的某个公司没有关系,跟某个公司的某个部门某个职位没有关系。 行业领域问题,是最本质的问题。所谓的公司、部门、职位,都必须是围绕着所处行业的发展来设立和编制的。因为我不喜欢这个行业本身,所以有时候在做工作时并没有找到激情点,尽管我也会很高质高效地完成工作,但那仅仅是因为我是公司的员工,做好工作是我的职业责任,并不意味着我爱这份工作,这个公司。
可是我的领导挽留我的说辞却是:我们公司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部门的工作有很多值得深入挖掘的地方,如果把这些工作做好你会特别有成就感。我接手这个部门工作后也有时候觉得烦、累、不喜欢,可是我不喜欢还是坚持下来了。很多时候工作就是这样,哪有那么容易天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太童话了。
我又说:这不是具体工作的问题,而是行业本质的问题。举个例子吧,我现在在做的是保险经纪的客户关系管理,但是每个行业都会有自己的客户,它们也会需要做客户关系管理的工作,所以有些时候,同一工作岗位在不同行业公司都是有设立的。因此,不同的,是行业,而不是工作岗位本身。
可惜我的领导几乎还是重复了上上一段的说辞,以至于我都怀疑是不是我的表达能力有问题:我没说清楚吗?所以,面谈到了后面,我就渐渐缄默了。
其实我很希望听到的答案是,我的领导,能用他在这家公司长达10年的工作经历,向我介绍一下,“保险经纪”这个行业是做什么的,在社会上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又是什么。可惜,我听到的,却是那种放之各行业各公司各领导都会说的——诸如“我们公司如何如何好”的答案。
所以,我不想再过多阐述了。 你难以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也难以感动一个不爱你的人,更难以改变一个几十年来恪守过来人思想经验的人。
可能有些人看来,工作是繁琐杂碎、磕磕绊绊、忍辱负重,唯生计之所需罢了。
可是在我心里,工作是梦想撞上激情,热忱生产动力,再小的事都不算小,因为它有我自己给它赋予的意义所在。
前者好现实,后者好理想,如何从此岸走到彼岸,这就需要当局者自己给二者搭一座桥。所以,我需要通过一个我自己喜欢的行业,然后把这个好似高高在上的崇高工作理念,通过点点滴滴地工作实践拉回地面,真正兑现价值。事实上,我也一直在搭建着这座桥。
我会朝前走,不是因为有人在背后拿着鞭子抽我赶我,而是我自己打心底就想往前跑——前方有我真正想要的东西,我又如何甘心,不去努力与争取?
很正常的程序。告知领导,然后上午周例会结束后面谈了一个多小时,算是挽留吧。可惜,我去意已决。
曾经我有在想,我是不是一个骗子?因为,从大四下学期决定到这个公司起,我就明白,这个公司只是我的一个跳板,它不过是我在成为一名全职营养师之前的一个缓冲。我总有一天会离开,去专心致志地做我的营养事业,然后在闲暇的时间,去一点点地推进自由撰稿人的写作梦。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全职做着自己毫无特别感觉——既不喜欢也不讨厌——的工作,然后在闲暇的时间学营养,弄写作。
可能说,我太感情用事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连接点,不过就是一个KPI。作为员工,我的职责就是把工作做好,然后公司以工资的形式作为对我劳动力的报酬。半年来的工作,我没有说因为自己在曲线救国,就明目张胆地在工作时间中进行营养学习和写作。我所有的营养学习和写作,都是在自己本职工作已经做好的情况下,才去进行的。
这么一想,我没欠公司什么,我算合格的员工,而领导每月给我的月度考核评分,也证明了我的看法。如果说,这份工作经历教会了我什么,那就是,身为感性动物的女人,应该智慧地学会如何把感情正确地投放在某些地方。
上午一个多小时的面谈,让我忍不住在午休时候思考一个问题:工作,到底是什么?
我的辞职理由是:不喜欢这个行业,跟这个行业里的某个公司没有关系,跟某个公司的某个部门某个职位没有关系。 行业领域问题,是最本质的问题。所谓的公司、部门、职位,都必须是围绕着所处行业的发展来设立和编制的。因为我不喜欢这个行业本身,所以有时候在做工作时并没有找到激情点,尽管我也会很高质高效地完成工作,但那仅仅是因为我是公司的员工,做好工作是我的职业责任,并不意味着我爱这份工作,这个公司。
可是我的领导挽留我的说辞却是:我们公司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部门的工作有很多值得深入挖掘的地方,如果把这些工作做好你会特别有成就感。我接手这个部门工作后也有时候觉得烦、累、不喜欢,可是我不喜欢还是坚持下来了。很多时候工作就是这样,哪有那么容易天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太童话了。
我又说:这不是具体工作的问题,而是行业本质的问题。举个例子吧,我现在在做的是保险经纪的客户关系管理,但是每个行业都会有自己的客户,它们也会需要做客户关系管理的工作,所以有些时候,同一工作岗位在不同行业公司都是有设立的。因此,不同的,是行业,而不是工作岗位本身。
可惜我的领导几乎还是重复了上上一段的说辞,以至于我都怀疑是不是我的表达能力有问题:我没说清楚吗?所以,面谈到了后面,我就渐渐缄默了。
其实我很希望听到的答案是,我的领导,能用他在这家公司长达10年的工作经历,向我介绍一下,“保险经纪”这个行业是做什么的,在社会上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又是什么。可惜,我听到的,却是那种放之各行业各公司各领导都会说的——诸如“我们公司如何如何好”的答案。
所以,我不想再过多阐述了。 你难以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也难以感动一个不爱你的人,更难以改变一个几十年来恪守过来人思想经验的人。
可能有些人看来,工作是繁琐杂碎、磕磕绊绊、忍辱负重,唯生计之所需罢了。
可是在我心里,工作是梦想撞上激情,热忱生产动力,再小的事都不算小,因为它有我自己给它赋予的意义所在。
前者好现实,后者好理想,如何从此岸走到彼岸,这就需要当局者自己给二者搭一座桥。所以,我需要通过一个我自己喜欢的行业,然后把这个好似高高在上的崇高工作理念,通过点点滴滴地工作实践拉回地面,真正兑现价值。事实上,我也一直在搭建着这座桥。
我会朝前走,不是因为有人在背后拿着鞭子抽我赶我,而是我自己打心底就想往前跑——前方有我真正想要的东西,我又如何甘心,不去努力与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