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目前国内某些“科学释梦”中隐含陷阱的思索——
暨对于一个延续三十年梦序列小主题的尝试性研究
首先声明:这篇文章中提到的某些负面现象只是心理学界的一个局部,事实上我们国家有很多非常优秀,非常具有慈悲心的心理工作者。我自己也从心理学受益良多,且结识了很多非常有能力、有见地、有爱心的心理工作者,在这里先向他们致以深深的感激与敬意!
自从弗洛伊德的梦理论在中国得到普及之后,开始把梦当回事的人们越来越多,渴望自己做过的奇梦得到解读的人们越来越多。
目前网络上流行的“周公解梦”一类的解梦速查手册,貌似言之凿凿,事实上却未必是周公他老人家的原意。解梦可没有那么简单,梦到A,预示着B,这样简单的逻辑究竟有没有问题呢?
第一, 这种解梦法将人丰富的,多层次的潜意识信息过分简单化。几乎就相当于,你若在街上看到一个人有纹身,那他/她就是黑社会,就是坏人一样简单。尽管也许的确有纹身的坏人,但坏人不一定都纹身,纹身不一定都坏人。解梦也是这个道理,同样一种物象,除了基本相同,全人类或全民族共有的一些象征意义之外,在每个人那里,依据各人的性格、经历等等,又会有微妙的,抑或重大的区别。不顾及这一点,往往就要出现大问题。
第二, 我们通常会有的经验,就是一个梦未必像这种解梦书上说的那样,一个梦只梦到一种物象。而往往是很多意向的综合。甚至有可能,梦到在梦书里吉凶意义完全相反的两个事物组合在一起。那这个时候,你根据梦书,该判断它是吉还是凶呢?
事实上,周公解梦的原版,很可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梦的中药柜”,一般来说,解一个梦,是要配上几种特定药材的。这需要丰富的经验与技巧,以及悟性。
因此,并不是《周公解梦》不好,而是它在数千年的流传过程中,被概念化,被误读得很严重。而逐渐被后来兴起的科学理性所诟病。可事实上,它依然是一个宝库,只可惜蒙上了太多的灰尘。
为了重新找回梦中蕴藏的提醒与智慧,便有了自弗洛伊德之后第二个层次上的“释梦”。然而除了少数专业人士,恐怕很多读过《梦的解析》的读者都会有一个读后感:晦涩难懂。是的,这本来就不是一本给普通读者准备的休闲普及读物。
于是,我们更加依赖有心理学背景的一些专业人士与爱好者,给我们解梦。在豆瓣网上,只要你输入“梦”的查询关键字,源源不绝的各种梦小组就会扑面而来。其中当然不乏有见地的解梦专家,但也要靠我们慧眼识别,勿为一些名头、专家学历称号所欺诳。
我自己不止一次受到不合格释梦者的伤害。这就跟随便找人看你的星盘一样,不同的人解释往往不同,给你开错了药方,指错了方向,吃亏的可是自己!这个时候,所谓的心理学家,也就成了披着科学外衣的江湖骗子。当然这是心理学中的末流,好人还是很多的。
许多年后我才学乖了,不再随便找人释梦。
佛洛依德在心理学上的重大贡献毋庸置疑。可是他的理论在数十年间欧美国家不断实践检验之后,已经证实有很多的局限性、不足了。若是你拿着自己的梦,找一个弗家信徒解释,他满口性压抑,本自超啥的开说,硬是贴上一些标签,用所谓的理性与逻辑当道,而全然不顾你在梦里的感受,请一定快跑。
只可惜我们的释梦活动整体来说仍属于刚刚展开的新兴行业,鱼龙混杂,这种情况还是很常见。
目前根据观察,释梦市场一个问题就是,抓住某个具体的梦拼命解读,而并不顾及它与你之前,之后做过的很多梦形成的序列关系。于是你听完这个梦的解读之后,觉得很有道理,这心理学家简直是神人。可是一出来就感觉到,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个地,烦恼还是那个烦恼。刚才那些洋洋大观的解读,此刻全排不上用场了。于是渐渐失去对解梦的信心,渐渐地也就不再关注梦这一宝贵的潜意识资源了。
我们整体上的日子,岂是一个,两个梦的解读所能概括的?日子有多复杂,梦就有多复杂。想要从解梦里获得人生捷径的,不太可能。
真正的严谨的释梦,是要长时间(至少是相对长的一段时间,例如三个月以上)记录并整理一个人的梦,待到你大部分重要的梦主题都有所基本呈现之后,再做整体研究的。
在这一点上,就又有了释梦的更高层次,也就是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层次,它是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层次发展起来的,却更加全面、完整、深刻。但凡对心理学稍有真爱,愿意做一点求真求实工作的爱好者,基本上都会对荣格的著作有所涉猎。
事实上,只要平心静气的想一想,我们一般都会发现,用“性象征”与“压抑”这两大弗家法宝,真的很难概括我们梦里丰富多彩的生活与情感体验。这个时候荣格及时的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理论,与“原型”概念,心情顿时开朗很多。
有关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参考电影《危险方法》,里面把两代心理学大师的恩怨情仇至少是做了概括性的描述,也再现了分析心理学诞生史上一些著名的对话与事件,很值得一看!
荣格的书中,多次提到了要将梦作为一个较长期的系统来理解,来解读,而不是一个一个的单蹦儿。这个思路一看之下就十分有价值,或许这类做法在国外比较多些?
但十分遗憾的是,在国内我几乎还没有在一本梦学专著中看到过专家们认真对待此事的例子。不信你去书店翻翻国内那些实践领域心理学家们写的梦书吧,许多都是今天遇到一个中年女患者讲了一个梦,说道说道回去病就好了。明天遇到另一个少年男患者,又一个梦解解又好了。就这样一字儿排开,似乎心理学家是魔术师,拿你一两个梦过来,就包治百病了。
应该没有这么简单的。
我自己过去的梦记录也是数量庞大,但一直较少做各个专题与整体发展线索的系统整理,而只是强调了细节的真实与巨细靡遗。二十多年下来,觉得遗憾很多。
但是“久病成良医”,在不断实践,不断试错,不断寻找合适方法的过程里,我渐渐的还是形成了一些初步的梦序列整理工作。被整理成系统的梦再拿来整体一看,啊,真是大不相同了,许多隐含的信息浮现出来!
今年我又有幸获得了豆瓣阅读的邀请,开设了心理专栏“做,梦的艺术”这是一个将科学解梦与艺术的理解梦相结合的大胆尝试。目的是不想总把梦停留在所谓“压抑”、“创伤”的阶段,而试图开展与发掘其中蕴含的创造力。
一开始我也是单蹦儿的,一篇一个梦故事。这样写,的确得到了一些读者的欣赏。但是在进一步深化做法时,我忽然想到,“序列化”的解梦,实际上是可以融合进这个主题当中的。而我三千个以上的梦记录,其素材足以支撑起这样的建构了。这样一来也可以在一篇文章中大大增加其价值、深度与信息量,何乐而不为?
于是从这一期开始,我试着从一个主题入手写起,也就是关于“猫”主题的梦。不为别的,就是因为三十年来刚好有二十五篇关于猫的梦记录,形形色色,跌宕起伏,内在发展线索明显,且是单个梦里完全看不出来的。这么多小猫梦,组成了一个大猫梦,像一部连载多年的大电影一般,还能亲身参与其间,岂不快哉!
整理它的过程可费了不少力气,主要是其中涉及到的一些“猛料”,我反复犹豫斟酌,才最终决定将它们呈现出来。既然想要科学精神精神,就不好再虚假掩饰,处处删改。本来,这些梦记录就是作为一个科学研究的案例而存在的,我要尽可能保证其材料的完整与真实性。
完整的文章在这里,这是前半段,后半段限于篇幅,将于下周二发表。
http://read.douban.com/column/269879/chapter/3132338/?referral_code=&dct=rec&dcc=3132338&dcm=douban&dcs=updates
《有猫来袭的梦(上)——“猫样年华” 》
文中或许有书写不当之处,还望各位专家、朋友善意指出,以期共同进步,在此深表感谢!
2014年3月18日
首先声明:这篇文章中提到的某些负面现象只是心理学界的一个局部,事实上我们国家有很多非常优秀,非常具有慈悲心的心理工作者。我自己也从心理学受益良多,且结识了很多非常有能力、有见地、有爱心的心理工作者,在这里先向他们致以深深的感激与敬意!
自从弗洛伊德的梦理论在中国得到普及之后,开始把梦当回事的人们越来越多,渴望自己做过的奇梦得到解读的人们越来越多。
目前网络上流行的“周公解梦”一类的解梦速查手册,貌似言之凿凿,事实上却未必是周公他老人家的原意。解梦可没有那么简单,梦到A,预示着B,这样简单的逻辑究竟有没有问题呢?
第一, 这种解梦法将人丰富的,多层次的潜意识信息过分简单化。几乎就相当于,你若在街上看到一个人有纹身,那他/她就是黑社会,就是坏人一样简单。尽管也许的确有纹身的坏人,但坏人不一定都纹身,纹身不一定都坏人。解梦也是这个道理,同样一种物象,除了基本相同,全人类或全民族共有的一些象征意义之外,在每个人那里,依据各人的性格、经历等等,又会有微妙的,抑或重大的区别。不顾及这一点,往往就要出现大问题。
第二, 我们通常会有的经验,就是一个梦未必像这种解梦书上说的那样,一个梦只梦到一种物象。而往往是很多意向的综合。甚至有可能,梦到在梦书里吉凶意义完全相反的两个事物组合在一起。那这个时候,你根据梦书,该判断它是吉还是凶呢?
事实上,周公解梦的原版,很可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梦的中药柜”,一般来说,解一个梦,是要配上几种特定药材的。这需要丰富的经验与技巧,以及悟性。
因此,并不是《周公解梦》不好,而是它在数千年的流传过程中,被概念化,被误读得很严重。而逐渐被后来兴起的科学理性所诟病。可事实上,它依然是一个宝库,只可惜蒙上了太多的灰尘。
为了重新找回梦中蕴藏的提醒与智慧,便有了自弗洛伊德之后第二个层次上的“释梦”。然而除了少数专业人士,恐怕很多读过《梦的解析》的读者都会有一个读后感:晦涩难懂。是的,这本来就不是一本给普通读者准备的休闲普及读物。
于是,我们更加依赖有心理学背景的一些专业人士与爱好者,给我们解梦。在豆瓣网上,只要你输入“梦”的查询关键字,源源不绝的各种梦小组就会扑面而来。其中当然不乏有见地的解梦专家,但也要靠我们慧眼识别,勿为一些名头、专家学历称号所欺诳。
我自己不止一次受到不合格释梦者的伤害。这就跟随便找人看你的星盘一样,不同的人解释往往不同,给你开错了药方,指错了方向,吃亏的可是自己!这个时候,所谓的心理学家,也就成了披着科学外衣的江湖骗子。当然这是心理学中的末流,好人还是很多的。
许多年后我才学乖了,不再随便找人释梦。
佛洛依德在心理学上的重大贡献毋庸置疑。可是他的理论在数十年间欧美国家不断实践检验之后,已经证实有很多的局限性、不足了。若是你拿着自己的梦,找一个弗家信徒解释,他满口性压抑,本自超啥的开说,硬是贴上一些标签,用所谓的理性与逻辑当道,而全然不顾你在梦里的感受,请一定快跑。
只可惜我们的释梦活动整体来说仍属于刚刚展开的新兴行业,鱼龙混杂,这种情况还是很常见。
目前根据观察,释梦市场一个问题就是,抓住某个具体的梦拼命解读,而并不顾及它与你之前,之后做过的很多梦形成的序列关系。于是你听完这个梦的解读之后,觉得很有道理,这心理学家简直是神人。可是一出来就感觉到,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个地,烦恼还是那个烦恼。刚才那些洋洋大观的解读,此刻全排不上用场了。于是渐渐失去对解梦的信心,渐渐地也就不再关注梦这一宝贵的潜意识资源了。
我们整体上的日子,岂是一个,两个梦的解读所能概括的?日子有多复杂,梦就有多复杂。想要从解梦里获得人生捷径的,不太可能。
真正的严谨的释梦,是要长时间(至少是相对长的一段时间,例如三个月以上)记录并整理一个人的梦,待到你大部分重要的梦主题都有所基本呈现之后,再做整体研究的。
在这一点上,就又有了释梦的更高层次,也就是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层次,它是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层次发展起来的,却更加全面、完整、深刻。但凡对心理学稍有真爱,愿意做一点求真求实工作的爱好者,基本上都会对荣格的著作有所涉猎。
事实上,只要平心静气的想一想,我们一般都会发现,用“性象征”与“压抑”这两大弗家法宝,真的很难概括我们梦里丰富多彩的生活与情感体验。这个时候荣格及时的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理论,与“原型”概念,心情顿时开朗很多。
有关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参考电影《危险方法》,里面把两代心理学大师的恩怨情仇至少是做了概括性的描述,也再现了分析心理学诞生史上一些著名的对话与事件,很值得一看!
荣格的书中,多次提到了要将梦作为一个较长期的系统来理解,来解读,而不是一个一个的单蹦儿。这个思路一看之下就十分有价值,或许这类做法在国外比较多些?
但十分遗憾的是,在国内我几乎还没有在一本梦学专著中看到过专家们认真对待此事的例子。不信你去书店翻翻国内那些实践领域心理学家们写的梦书吧,许多都是今天遇到一个中年女患者讲了一个梦,说道说道回去病就好了。明天遇到另一个少年男患者,又一个梦解解又好了。就这样一字儿排开,似乎心理学家是魔术师,拿你一两个梦过来,就包治百病了。
应该没有这么简单的。
我自己过去的梦记录也是数量庞大,但一直较少做各个专题与整体发展线索的系统整理,而只是强调了细节的真实与巨细靡遗。二十多年下来,觉得遗憾很多。
但是“久病成良医”,在不断实践,不断试错,不断寻找合适方法的过程里,我渐渐的还是形成了一些初步的梦序列整理工作。被整理成系统的梦再拿来整体一看,啊,真是大不相同了,许多隐含的信息浮现出来!
今年我又有幸获得了豆瓣阅读的邀请,开设了心理专栏“做,梦的艺术”这是一个将科学解梦与艺术的理解梦相结合的大胆尝试。目的是不想总把梦停留在所谓“压抑”、“创伤”的阶段,而试图开展与发掘其中蕴含的创造力。
一开始我也是单蹦儿的,一篇一个梦故事。这样写,的确得到了一些读者的欣赏。但是在进一步深化做法时,我忽然想到,“序列化”的解梦,实际上是可以融合进这个主题当中的。而我三千个以上的梦记录,其素材足以支撑起这样的建构了。这样一来也可以在一篇文章中大大增加其价值、深度与信息量,何乐而不为?
于是从这一期开始,我试着从一个主题入手写起,也就是关于“猫”主题的梦。不为别的,就是因为三十年来刚好有二十五篇关于猫的梦记录,形形色色,跌宕起伏,内在发展线索明显,且是单个梦里完全看不出来的。这么多小猫梦,组成了一个大猫梦,像一部连载多年的大电影一般,还能亲身参与其间,岂不快哉!
整理它的过程可费了不少力气,主要是其中涉及到的一些“猛料”,我反复犹豫斟酌,才最终决定将它们呈现出来。既然想要科学精神精神,就不好再虚假掩饰,处处删改。本来,这些梦记录就是作为一个科学研究的案例而存在的,我要尽可能保证其材料的完整与真实性。
完整的文章在这里,这是前半段,后半段限于篇幅,将于下周二发表。
http://read.douban.com/column/269879/chapter/3132338/?referral_code=&dct=rec&dcc=3132338&dcm=douban&dcs=updates
《有猫来袭的梦(上)——“猫样年华” 》
文中或许有书写不当之处,还望各位专家、朋友善意指出,以期共同进步,在此深表感谢!
2014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