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查看话题 >读了几本书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嗯......我想了想,首先还是要解释一下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因为这句话确实比较容易被误解为“不就是读书么,有什么可炫耀的!”、“才读了这么几本书炫耀什么!”以及“本人是读书界大牛人士,就是来这里拉仇恨的~”
......
其实吧,我这个题目的意思真的没那么复杂,真的就只是“那些把自己看过的书的数量拿出来秀的人都是些傻......孩子”而已。
为什么lz这么懒的人会舍得挤出自己如此宝贵的睡觉时间来叨叨这件事呢?
【答案很简单啊当然是lz被别人炫耀的看书数量给刺激到了呗!】
咳咳......当然是因为lz这个人深明大义正义感爆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视锄强扶弱为己任啦~
话说,这(bei)事(ci)情(ji)的经过是这样的......
某年某月某日,某老师课上请来了他的一位“成功人士”好盆友来给我们谈谈人生神马的。
所谓成功人士也不过是一中年广告公司小老板,跟老师二人照例互相吹捧一番后,被老师拉上讲台“谈人生”,老师乐得少讲一节课......
该小老板被老师那种专业吹捧小能手狂轰滥炸过基本已经坚信自己是业界翘楚商业巨子了,于是开始谈他的“成功经验”。
省略5000多字的成功学小广告之后,“巨子”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同学们,想成功就要多读书!你们看我,我每个月至少要看30本以上的书!”
顿时我和我的同学们都惊呆了啊喂!
每~个~月~三~十~本~~~
还“至少”?!
小哥哥,你是文曲星派来的书虫么?但我还是想弱弱地提醒您一句“至少......以上”这个搭配是个典型病句啊巨子!还有“巨擘”里那个长得怪怪的字不念“qing”啊亲~
【以上吐槽纯粹是lz被刺激到了在发泄不满,现在告诉你们这与我要说的其实没多大关系完全可以跳过是不是有点晚......】
关于读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目的。别误会,这里的“目的”并不功利。
就像是人呼吸的目的是为了维持生命一样,读书的目的在我看来是为了让自己的灵魂不孤单。
倒不是说那些高大上的理由不对,而是我觉得,读书这件事应该要算到人的基本精神需求之一“交流”这个范畴里。
读书,是交流的一种形式。
作者不想要让自己的思想孤零零地待在脑子里自生自灭,于是把它们写了下来,希望有人能够去了解。赞赏也罢,驳斥也罢,有共鸣的啧啧称赞甚至找出几句觉得最有道理的奉为圭臬,不以为然的冷哼一声丢在一边说不定还会写一本反驳讽刺嘲笑之。这些在我看来,不管是哪种情况,作者和读者都是乐在其中。
读书的重点在于“读”。“读”的意思并不是念出声,而是去理解。就像是一个朋友坐在那里跟你说话,你当然要去理解他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只不过这些说话的朋友,有的絮絮叨叨,有的严肃古板,有的幽默机智,有的玩世不恭。你喜欢那个幽默机智的也不代表那个絮絮叨叨的就不好,朋友嘛,各有各的性格~
可有的人交朋友实在太功利,为了炫耀自己朋友多,一下子拉来一大群人乌泱乌泱地挤了一屋子,挨个排着队跟他说话。每个跟他说话的人他都只记下人家的名字和大概说了个什么事。如果有特别有名的,再背下他讲的几句著名的话,至于人家到底想要说什么,他根本没工夫理会。可不是么,后面的还排着长队呢。这些人往往满世界地炫耀自己朋友遍天下,其实他跟这些所谓的朋友连泛泛之交都不算。
好书如同知己,可遇不可求。而那些博闻强识、饱览群书的大师们应该说是“知己满天下”了吧。不过,即便是“知己满天下”,想必他们也有自己真正的“心头好”,可谓是“知己满天下,知心惟一人”。
而读书这件事实在算不得什么了不得的事要拿来炫耀。过去常常看见一些人作沉思状,高冷地吐出一句“世上万事,不过是一懒二拖三不读书”,这些人应该就可以算是典型的不管作者到底想要说什么,只想背下几句自以为有道理的话拿出来炫耀一二的。
读书于有的人是水和空气一样的生命之源,于有的人像衣服一样虽不关乎性命却也是不可或缺,于有的人像日用品,少了它总觉得生活缺了些什么,于有的人则是奢侈品,心向往之却也只能向往之。
读书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所以,读书这件事实在不是什么炫耀的好资本。跟爱财的炫富,跟爱美的拼脸这才是正道嘛。
......
其实吧,我这个题目的意思真的没那么复杂,真的就只是“那些把自己看过的书的数量拿出来秀的人都是些傻......孩子”而已。
为什么lz这么懒的人会舍得挤出自己如此宝贵的睡觉时间来叨叨这件事呢?
【答案很简单啊当然是lz被别人炫耀的看书数量给刺激到了呗!】
咳咳......当然是因为lz这个人深明大义正义感爆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视锄强扶弱为己任啦~
话说,这(bei)事(ci)情(ji)的经过是这样的......
某年某月某日,某老师课上请来了他的一位“成功人士”好盆友来给我们谈谈人生神马的。
所谓成功人士也不过是一中年广告公司小老板,跟老师二人照例互相吹捧一番后,被老师拉上讲台“谈人生”,老师乐得少讲一节课......
该小老板被老师那种专业吹捧小能手狂轰滥炸过基本已经坚信自己是业界翘楚商业巨子了,于是开始谈他的“成功经验”。
省略5000多字的成功学小广告之后,“巨子”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同学们,想成功就要多读书!你们看我,我每个月至少要看30本以上的书!”
顿时我和我的同学们都惊呆了啊喂!
每~个~月~三~十~本~~~
还“至少”?!
小哥哥,你是文曲星派来的书虫么?但我还是想弱弱地提醒您一句“至少......以上”这个搭配是个典型病句啊巨子!还有“巨擘”里那个长得怪怪的字不念“qing”啊亲~
【以上吐槽纯粹是lz被刺激到了在发泄不满,现在告诉你们这与我要说的其实没多大关系完全可以跳过是不是有点晚......】
关于读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目的。别误会,这里的“目的”并不功利。
就像是人呼吸的目的是为了维持生命一样,读书的目的在我看来是为了让自己的灵魂不孤单。
倒不是说那些高大上的理由不对,而是我觉得,读书这件事应该要算到人的基本精神需求之一“交流”这个范畴里。
读书,是交流的一种形式。
作者不想要让自己的思想孤零零地待在脑子里自生自灭,于是把它们写了下来,希望有人能够去了解。赞赏也罢,驳斥也罢,有共鸣的啧啧称赞甚至找出几句觉得最有道理的奉为圭臬,不以为然的冷哼一声丢在一边说不定还会写一本反驳讽刺嘲笑之。这些在我看来,不管是哪种情况,作者和读者都是乐在其中。
读书的重点在于“读”。“读”的意思并不是念出声,而是去理解。就像是一个朋友坐在那里跟你说话,你当然要去理解他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只不过这些说话的朋友,有的絮絮叨叨,有的严肃古板,有的幽默机智,有的玩世不恭。你喜欢那个幽默机智的也不代表那个絮絮叨叨的就不好,朋友嘛,各有各的性格~
可有的人交朋友实在太功利,为了炫耀自己朋友多,一下子拉来一大群人乌泱乌泱地挤了一屋子,挨个排着队跟他说话。每个跟他说话的人他都只记下人家的名字和大概说了个什么事。如果有特别有名的,再背下他讲的几句著名的话,至于人家到底想要说什么,他根本没工夫理会。可不是么,后面的还排着长队呢。这些人往往满世界地炫耀自己朋友遍天下,其实他跟这些所谓的朋友连泛泛之交都不算。
好书如同知己,可遇不可求。而那些博闻强识、饱览群书的大师们应该说是“知己满天下”了吧。不过,即便是“知己满天下”,想必他们也有自己真正的“心头好”,可谓是“知己满天下,知心惟一人”。
而读书这件事实在算不得什么了不得的事要拿来炫耀。过去常常看见一些人作沉思状,高冷地吐出一句“世上万事,不过是一懒二拖三不读书”,这些人应该就可以算是典型的不管作者到底想要说什么,只想背下几句自以为有道理的话拿出来炫耀一二的。
读书于有的人是水和空气一样的生命之源,于有的人像衣服一样虽不关乎性命却也是不可或缺,于有的人像日用品,少了它总觉得生活缺了些什么,于有的人则是奢侈品,心向往之却也只能向往之。
读书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所以,读书这件事实在不是什么炫耀的好资本。跟爱财的炫富,跟爱美的拼脸这才是正道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