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会无期凌晨首场初感
第一次如此地关注一部电影以至于放肆到看凌晨第一场的地步。也可能是因为凌晨场的原因,辛辛苦苦看完了首场的《后会无期》后,觉得还是有些失落。看的过程觉得还是比较有意思的,看完后的第一感觉还是无感。影片快要结束的时候我就有点害怕下一秒就这么结束了,但最后还是在某一个下一秒就那么结束了。出来的路上边走边回想这部电影,似乎是不忍这电影就只是如此一般,总的评价是细节处做得很精妙,也很诙谐幽默以及别出心裁,但是总的感觉是想给人讲一件什么事但是却让人很难体会到到底是要讲什么。或许是隐藏得太深,或许是韩导自己都没控制好到底要讲什么,显得深入浅出有点让人觉得捧上天摔了下来。
后来又是各方面想了几遍,我不想以韩寒粉丝的角度来主观评价,更不想拿去和郭某的《小时代》做什么比较,就像是两件不一样的东西不具可比性一样。但就这部电影而言,充分表现了韩寒的特点,从语言文字到情景剧情再到情节结局。不管你是什么观点,毕竟还是一千个观众眼里一千个哈姆雷特,也不管你是不是觉得电影平淡无味或者结局装逼结尾没给你想要的答案,你还是不得不承认生活就像这电影,这电影刻画着生活,生活中就是后会无期,后悔当然也就无期了。这电影也就像我近年来的心境,慢慢了解到其实生活就是主观视角的旅行,走来走去好多路都是和不同的人在走,或者,只能是你自己来走。不会总是有大风大浪让你爽让你刺激让你high,要想过这平淡的生活,还是要自己往前走,注意,我不想说孤独地往前走,因为孤独地前行是一个很模糊相对的概念,有人在万人群中动不动就喊孤独,也有人在安静中自得其乐,如果当事人不觉得孤独的话旁人觉得他孤独也只是一件很没有意义又可笑的事情。
的确生活就像那样的,以江河的第一视角来展开,然后就后会无期了,包括同为主角的马浩汉,仔细想想从头到尾出现过的人物大都没有出现过第二次(除了那个苏米以外,她那其实也只是一笔带到),也没有后续交代 。
的确生活就像那样的。就像“有时候,你想证明给一万个人看,到后来,你发现只得到了一个明白的人,那就够了。”就像依旧还是有那么多人觉得我像变态神经病,我会慢慢适度对外界视而不见,但若我也能遇到一个明白的人,可能也够了。
的确生活就像那样的。可能你见过的人好久没见过的人这次或下次见面就是最后一面了,毕竟拉远开看都是草芥蝼蚁过着平凡的生活,下次?不需要多讲不需要多想不需要去多了解,不存在过多的幻想,这就是生活,每一次见面每一次对话每一分每一秒都将是后会无期,可能下一秒一个故事就这样戛然而止。就像我还想说很多但不想再说了。
就像我还想再说一句我看着对面把那蠢逼脚撩到桌子上我心想我真他妈的再也不想来这种网吧待了!
后来又是各方面想了几遍,我不想以韩寒粉丝的角度来主观评价,更不想拿去和郭某的《小时代》做什么比较,就像是两件不一样的东西不具可比性一样。但就这部电影而言,充分表现了韩寒的特点,从语言文字到情景剧情再到情节结局。不管你是什么观点,毕竟还是一千个观众眼里一千个哈姆雷特,也不管你是不是觉得电影平淡无味或者结局装逼结尾没给你想要的答案,你还是不得不承认生活就像这电影,这电影刻画着生活,生活中就是后会无期,后悔当然也就无期了。这电影也就像我近年来的心境,慢慢了解到其实生活就是主观视角的旅行,走来走去好多路都是和不同的人在走,或者,只能是你自己来走。不会总是有大风大浪让你爽让你刺激让你high,要想过这平淡的生活,还是要自己往前走,注意,我不想说孤独地往前走,因为孤独地前行是一个很模糊相对的概念,有人在万人群中动不动就喊孤独,也有人在安静中自得其乐,如果当事人不觉得孤独的话旁人觉得他孤独也只是一件很没有意义又可笑的事情。
的确生活就像那样的,以江河的第一视角来展开,然后就后会无期了,包括同为主角的马浩汉,仔细想想从头到尾出现过的人物大都没有出现过第二次(除了那个苏米以外,她那其实也只是一笔带到),也没有后续交代 。
的确生活就像那样的。就像“有时候,你想证明给一万个人看,到后来,你发现只得到了一个明白的人,那就够了。”就像依旧还是有那么多人觉得我像变态神经病,我会慢慢适度对外界视而不见,但若我也能遇到一个明白的人,可能也够了。
的确生活就像那样的。可能你见过的人好久没见过的人这次或下次见面就是最后一面了,毕竟拉远开看都是草芥蝼蚁过着平凡的生活,下次?不需要多讲不需要多想不需要去多了解,不存在过多的幻想,这就是生活,每一次见面每一次对话每一分每一秒都将是后会无期,可能下一秒一个故事就这样戛然而止。就像我还想说很多但不想再说了。
就像我还想再说一句我看着对面把那蠢逼脚撩到桌子上我心想我真他妈的再也不想来这种网吧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