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高于一切-续
我所知道的北京火车站大概有五个,最老的是北京站,其次还有西站、北站、东站、南站,往东北去的一般去北京站,往河北的河南的去西站,去天津、济南、青岛的是南站。北站有去八达岭的车,东站好像是货站。近几年去的比较多的是北京站,南站和西站这三个站,上次去沈阳市去的北京站,今天去的是西站。
吸取上次成功的经验,12点27的动车,11点从家里出发,11点10分坐上5号线,20分钟就到了崇文门,一切尽在掌握。出了崇文门,打了一辆车,直奔西站,此时的时间为11:35分。崇文门到西站基本上一条直线,距离估计在10公里左右,此路上红绿灯比较多,但由于已临近中午,预计也不会耽误太多的时间,看来计划执行的相当不错。
果然,车过了长春街路口,一看表,刚11:45,西站已然再望,长舒一口气,时间控制的刚刚好,预估上出租车在西站调头的时间,10分钟以内肯定进站了,真是拿捏得妙到毫颠,心中小有成就感。
虽然正在按计划进行着,但无数的经验告诉我,当你越接近成功时,很有可能就会有些幺蛾子跳出来,因此不到西站,还不是放心的时候。
果然,担心的事发生了,车刚过了西便门桥,西站东侧宏伟的角楼已然在望了,前方堵车了。顺着车龙向前望去,已经堵到西站了,看这样子坐车没个20分钟半小时的是无法到达的,目测了一下,应该离西站已经很近了,大概就在1公里左右,无奈之下,只能当机立断,决定步行赶过去,决定已下,就立即与司机商量,结账下车,拖着箱子,背好背包向西站健步走去。
今天的天气不是很热,天气预报说是34度,较之前几天的37、38度,已经是凉快了一些,而且天空中不时地飘过一些云彩,让在路上走的人感觉还过的去,不是很晒,如果我闲则无事正在白云观烧烧香或时间充裕点时,这样的天气还算过的去,慢慢走走也没什么,不会出很多汗。但今天的形式不容乐观,下出租时离开车的时间只有27分钟了。
通过人工目测与西站的距离后,判断还是可以按时到达的,毕竟只有1000米左右的路,所以一下车,开始只是矜持地快走,毕竟是40的人了,时间也还算富裕,不能像毛头小伙一样慌里慌张地乱窜,一点经不住事。谁承想,走了不到100米,我对自己行进的速度产生了怀疑,明明使劲地迈腿,但前进的距离却很小,那个感觉就像在跑步机上,腿都快抽筋了,累的气喘吁吁,但移动的距离与想象的差距很大,一看表,时间已经接近12点,快走的方式看来会有误车的风险,不行,顾不上那么许多了,迅速调整前进的方式,以快走结合慢跑,奋力向西站前行。
西站仍然是人很多,车也很多,穿行在人流当中,一门心思赶时间,也没觉得怎么热,终于在开车前5分钟登上了那列该上的动车。人一停下来,只顾大口喘着气,紧张的心放松下来,这时汗就呼啦一下如涌泉搬地流了出来了。
车已经开动,从一些旅客电话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到,很多人和我都有相似的经历,西客站的堵车打了很多人措手不及,看来我还不是那个最点背的一个。
好久没有这样紧张了,回想起来,类似的经历上大学时有过一次,另外就是前年有一次是从青岛赶飞机,当时坐在车里,没有这么狼狈。原想人年纪大了,经验多了,对这种事情的控制应该不成问题了,但从今天这件事看来,人算还是不如天算,计划赶不上变化真是至理名言。
反思在生活和工作上,在向一个目标前进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会有些变化或临时出现的困难让你去面对,那时考验人的不仅是今天这么简单的脚力问题了,更多的是对人所承受挫折或随机变通能力的考验,恰恰也正是这些的变数,让生活和工作更有乐趣和挑战性吧。
吸取上次成功的经验,12点27的动车,11点从家里出发,11点10分坐上5号线,20分钟就到了崇文门,一切尽在掌握。出了崇文门,打了一辆车,直奔西站,此时的时间为11:35分。崇文门到西站基本上一条直线,距离估计在10公里左右,此路上红绿灯比较多,但由于已临近中午,预计也不会耽误太多的时间,看来计划执行的相当不错。
果然,车过了长春街路口,一看表,刚11:45,西站已然再望,长舒一口气,时间控制的刚刚好,预估上出租车在西站调头的时间,10分钟以内肯定进站了,真是拿捏得妙到毫颠,心中小有成就感。
虽然正在按计划进行着,但无数的经验告诉我,当你越接近成功时,很有可能就会有些幺蛾子跳出来,因此不到西站,还不是放心的时候。
果然,担心的事发生了,车刚过了西便门桥,西站东侧宏伟的角楼已然在望了,前方堵车了。顺着车龙向前望去,已经堵到西站了,看这样子坐车没个20分钟半小时的是无法到达的,目测了一下,应该离西站已经很近了,大概就在1公里左右,无奈之下,只能当机立断,决定步行赶过去,决定已下,就立即与司机商量,结账下车,拖着箱子,背好背包向西站健步走去。
今天的天气不是很热,天气预报说是34度,较之前几天的37、38度,已经是凉快了一些,而且天空中不时地飘过一些云彩,让在路上走的人感觉还过的去,不是很晒,如果我闲则无事正在白云观烧烧香或时间充裕点时,这样的天气还算过的去,慢慢走走也没什么,不会出很多汗。但今天的形式不容乐观,下出租时离开车的时间只有27分钟了。
通过人工目测与西站的距离后,判断还是可以按时到达的,毕竟只有1000米左右的路,所以一下车,开始只是矜持地快走,毕竟是40的人了,时间也还算富裕,不能像毛头小伙一样慌里慌张地乱窜,一点经不住事。谁承想,走了不到100米,我对自己行进的速度产生了怀疑,明明使劲地迈腿,但前进的距离却很小,那个感觉就像在跑步机上,腿都快抽筋了,累的气喘吁吁,但移动的距离与想象的差距很大,一看表,时间已经接近12点,快走的方式看来会有误车的风险,不行,顾不上那么许多了,迅速调整前进的方式,以快走结合慢跑,奋力向西站前行。
西站仍然是人很多,车也很多,穿行在人流当中,一门心思赶时间,也没觉得怎么热,终于在开车前5分钟登上了那列该上的动车。人一停下来,只顾大口喘着气,紧张的心放松下来,这时汗就呼啦一下如涌泉搬地流了出来了。
车已经开动,从一些旅客电话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到,很多人和我都有相似的经历,西客站的堵车打了很多人措手不及,看来我还不是那个最点背的一个。
好久没有这样紧张了,回想起来,类似的经历上大学时有过一次,另外就是前年有一次是从青岛赶飞机,当时坐在车里,没有这么狼狈。原想人年纪大了,经验多了,对这种事情的控制应该不成问题了,但从今天这件事看来,人算还是不如天算,计划赶不上变化真是至理名言。
反思在生活和工作上,在向一个目标前进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会有些变化或临时出现的困难让你去面对,那时考验人的不仅是今天这么简单的脚力问题了,更多的是对人所承受挫折或随机变通能力的考验,恰恰也正是这些的变数,让生活和工作更有乐趣和挑战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