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命——《霸王别姬》观后有感
《霸王别姬》中戏班师父在程蝶衣和段小楼小时,最喜欢的说的就是“人各有命”。
程蝶衣的母亲,在他小的时候狠心将他送到戏班学戏的场景,我想给观众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个冬天,母亲为了央求戏班的师父将小豆子留下,狠心将小豆子的手弄伤。一个母亲,为了孩子可能活下来,需要下得狠心。《霸王别姬》里面涉及到的女性角色很少,但是两个重要的女性都有妓女的身份。一个是小豆子的母亲,一个是之后成为他的嫂子的菊仙。在这两个女性身上充满着悲剧的色彩。更或者说小豆子的母亲只是在电影一开始时出现过,后面再无描述,她之后的命运如何?菊仙的命运或者可以看做是她之后命运的另一个时空的补充。在那个人人贴标签的社会,如果小豆子的母亲还活着,也不会逃出菊仙的命运。尽管他们都只是这个社会中的一种存在,但是却逃不出被误解被侮辱的命运。我想文艺界对妓女形象如此的关注,莫不过于在这一形象中寄存着人们观念的变化。这一形象不仅可以感受到社底层的辛酸,也可以看到社会上层的种种。或者说看到的大部分都是社会上层昏庸的种种。这样在这一形象中作者或者导演更可以自如的表达自己对社会的看法和观点。苏童是以写处于弱势群体的女性而出名的。他的《大红灯笼高高照》中那个命运坎坷的女学生,等等。菊仙在《霸王别姬》中是一个既有女性的温情又有宽广胸怀的人物。我们看到影片讲述到她答应段小楼的婚事,及她毫不犹豫地将自己从花满楼里赎回来时眼神中透露的决绝,她去到段小楼那里希望他们可以真的成亲时的手段,无一不显露出这是一个有真感情,做事果断的人。当她真正进入段家时,才发现这里的家务事不简单。面对程蝶衣对段小楼那种既是师兄弟,又充满了含情脉脉的情谊时,菊仙既有自己的手段捍卫自己的爱情和家庭,又有一种宽广的胸怀去包容程蝶衣之前种种的不妥。菊仙冷静聪明,但是她不懂师门的事情。在俩师兄弟被老师父打时,她显得很紧张,不能忍受师父去打她心爱的男人一下。菊仙是把她爱得男人当成她的全部。自古痴情女子。菊仙在自己怀孕的时候挺着大肚子去救段小楼。一遇到小楼有事她会不顾身的上去保护。尽管自己帮不了多少忙。这是一个将自己全部的爱都给了段小楼一个人的女子。文革期间的一天晚上,菊仙和小楼在家烧东西,菊仙害怕的问小楼,以后会不会不要她,小楼神情坚定地说不会。菊仙以为那就是誓言和承诺。但是小楼最后还是在红卫兵的逼迫下,说出了违心的话,从不爱菊仙。这也是菊仙死亡的直接原因。菊仙将自己一辈子所有的爱都给了这个男人,但是最后却换来一句从未爱过。也许这是他在逼迫下不得以的保命行为,但是这样的打击在菊仙看来确是致命的。第二天,菊仙上吊了。她上吊之前,将那把程蝶衣和段小楼都珍视的宝剑,还给蝶衣,她深情款款地最后一望,是她对蝶衣的大度和原谅,也是给她的爱人——小楼最后的爱。她不计较蝶衣揭发自己过去是妓女的行为,这一刻,也不计较他俩曾经的恩怨情仇。她知道蝶衣是小楼珍爱的人,此刻的菊仙去爱自己的情敌。她给小楼的爱是无尽的。是无论什么世道都不会变的。
而小楼,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硬汉。但是他为了生存,为了活着,说出了自己违心的话。而且一步错,步步错,之后走上了自己的悲剧道路。那时的蝶衣为了救小楼,去给日本人唱昆曲。救出来的小楼却对蝶衣充满了嘲讽。似乎他不给日本人唱戏就是大义凌然,蝶衣为了救他去给日本人唱戏就是十恶不赦。小楼当年的大义凌然与他后来在红卫兵的逼迫下说自己的妻子是妓女,说自己的亲师弟与袁四爷有不正当的关系。同一个人,在前后不同时刻有截然不同的表现,发人深思。德国的政治哲学家汉娜 阿伦特在审判艾希曼之后,提出平庸的恶。小楼举着旗子和大家一起喊道“打倒袁世卿!”时,他不是杀死袁四爷的凶手,但却是在从众时充当了帮凶。小楼从未想过让自己的爱人死,但是他违心地说出菊仙是妓女的话,背叛了自己曾经的誓言。从而导致菊仙的死亡。从未想过的事情,在从众的平庸的恶面前,每一个人的话语都变成了杀人的刀子。将自己爱人的逼上绝境。
而蝶衣他从小就是一个固执的人。师父告诉他,要“从一而终”。他用心记住了。他自己人戏不分,师父让他背思凡,但是他就是背不出自己是女儿身的句子。蝶衣一开始并没有性别的混乱,他很清楚自己是男儿身。有一次,小豆子又被师父骂了,小石头就告诉小豆子说,你就当自己是女的就行了。师哥的这句话,在小豆子心里深深埋下了。在受到师父的教训,师哥的打骂时,小豆子恍惚间觉得自己就是一位女性。之后的他,与师哥一同演霸王别姬,他以为自己可以和师哥同一而终,他已经是人戏不分了。蝶衣自己的身世是凄苦的,而他这样固执的性格,在受到世事的白眼时依然如此。他喜欢小楼,用了一辈子;喜欢京剧,也是一辈子。他自己一个人坚持京剧的艺术性,在别人都不敢承认的时候。他有着一股韧性,这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当年怎样在戏班中一步步成长,这都是他的成长印记。蝶衣在众人说好时坚持己见,这有着一种令人钦佩的勇气,还要有自己的执着。
这部影片,采用倒叙的手法,将故事的结尾部分,放在影片的前面。一开始便是两人在诺大的舞台上走台,碰到自己戏迷的场景。接下来电影开始叙述故事,有一种人在生命的黄昏时给别人讲述自己一生的平静。影片中多次场景和物品都多次出现。比如在荷塘边练声的场景,比如那把宝剑,还有蝶衣成角后听到的冰糖葫芦。每一个场景和事物在经历了一切的世间沧桑后,都变得有一定的标志性了。成角后的蝶衣,听到的那一声声冰糖葫芦,充满了自己经历的艰辛。当年为了吃上一串冰糖葫芦要挨上一顿打,还搭上了小癞子的性命。
影片很难得的在把握几十年的风云变化时的那种厚度。戏班师父说,每个人都有命。各有各的命。命是很神奇的东西,自己的一生怎样,都是命。蝶衣有蝶衣的命,小楼有小楼的命,菊仙有菊仙的命,小四有小四的命。蝶衣要从一而终,他生命的最后,也是在戏中从一而终,对师哥的爱,对京剧的爱,从一而终。小楼想要活着,他是最后几个人中活到最后的,这也是他的命。菊仙自己的后半辈子,眼里都是小楼,那是她最爱的人。而菊仙到死,都是爱小楼的。小四,一心想要成角,在新社会成立后,他做到了。但是他也还是逃不出被批判的命运。这都是命各有各的命。
这部影片在表述命的同时,还变现了一种背叛。小楼身上,他对菊仙不得已的背叛,他对京剧不得已的背叛。种种,都是背叛。
影片充满着思考,充满艺术的表现,无疑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思考。将会有更多的人对影片有更多角度更深刻的解读。
第一次写影评,还请大家多多批评呀~:)
程蝶衣的母亲,在他小的时候狠心将他送到戏班学戏的场景,我想给观众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个冬天,母亲为了央求戏班的师父将小豆子留下,狠心将小豆子的手弄伤。一个母亲,为了孩子可能活下来,需要下得狠心。《霸王别姬》里面涉及到的女性角色很少,但是两个重要的女性都有妓女的身份。一个是小豆子的母亲,一个是之后成为他的嫂子的菊仙。在这两个女性身上充满着悲剧的色彩。更或者说小豆子的母亲只是在电影一开始时出现过,后面再无描述,她之后的命运如何?菊仙的命运或者可以看做是她之后命运的另一个时空的补充。在那个人人贴标签的社会,如果小豆子的母亲还活着,也不会逃出菊仙的命运。尽管他们都只是这个社会中的一种存在,但是却逃不出被误解被侮辱的命运。我想文艺界对妓女形象如此的关注,莫不过于在这一形象中寄存着人们观念的变化。这一形象不仅可以感受到社底层的辛酸,也可以看到社会上层的种种。或者说看到的大部分都是社会上层昏庸的种种。这样在这一形象中作者或者导演更可以自如的表达自己对社会的看法和观点。苏童是以写处于弱势群体的女性而出名的。他的《大红灯笼高高照》中那个命运坎坷的女学生,等等。菊仙在《霸王别姬》中是一个既有女性的温情又有宽广胸怀的人物。我们看到影片讲述到她答应段小楼的婚事,及她毫不犹豫地将自己从花满楼里赎回来时眼神中透露的决绝,她去到段小楼那里希望他们可以真的成亲时的手段,无一不显露出这是一个有真感情,做事果断的人。当她真正进入段家时,才发现这里的家务事不简单。面对程蝶衣对段小楼那种既是师兄弟,又充满了含情脉脉的情谊时,菊仙既有自己的手段捍卫自己的爱情和家庭,又有一种宽广的胸怀去包容程蝶衣之前种种的不妥。菊仙冷静聪明,但是她不懂师门的事情。在俩师兄弟被老师父打时,她显得很紧张,不能忍受师父去打她心爱的男人一下。菊仙是把她爱得男人当成她的全部。自古痴情女子。菊仙在自己怀孕的时候挺着大肚子去救段小楼。一遇到小楼有事她会不顾身的上去保护。尽管自己帮不了多少忙。这是一个将自己全部的爱都给了段小楼一个人的女子。文革期间的一天晚上,菊仙和小楼在家烧东西,菊仙害怕的问小楼,以后会不会不要她,小楼神情坚定地说不会。菊仙以为那就是誓言和承诺。但是小楼最后还是在红卫兵的逼迫下,说出了违心的话,从不爱菊仙。这也是菊仙死亡的直接原因。菊仙将自己一辈子所有的爱都给了这个男人,但是最后却换来一句从未爱过。也许这是他在逼迫下不得以的保命行为,但是这样的打击在菊仙看来确是致命的。第二天,菊仙上吊了。她上吊之前,将那把程蝶衣和段小楼都珍视的宝剑,还给蝶衣,她深情款款地最后一望,是她对蝶衣的大度和原谅,也是给她的爱人——小楼最后的爱。她不计较蝶衣揭发自己过去是妓女的行为,这一刻,也不计较他俩曾经的恩怨情仇。她知道蝶衣是小楼珍爱的人,此刻的菊仙去爱自己的情敌。她给小楼的爱是无尽的。是无论什么世道都不会变的。
而小楼,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硬汉。但是他为了生存,为了活着,说出了自己违心的话。而且一步错,步步错,之后走上了自己的悲剧道路。那时的蝶衣为了救小楼,去给日本人唱昆曲。救出来的小楼却对蝶衣充满了嘲讽。似乎他不给日本人唱戏就是大义凌然,蝶衣为了救他去给日本人唱戏就是十恶不赦。小楼当年的大义凌然与他后来在红卫兵的逼迫下说自己的妻子是妓女,说自己的亲师弟与袁四爷有不正当的关系。同一个人,在前后不同时刻有截然不同的表现,发人深思。德国的政治哲学家汉娜 阿伦特在审判艾希曼之后,提出平庸的恶。小楼举着旗子和大家一起喊道“打倒袁世卿!”时,他不是杀死袁四爷的凶手,但却是在从众时充当了帮凶。小楼从未想过让自己的爱人死,但是他违心地说出菊仙是妓女的话,背叛了自己曾经的誓言。从而导致菊仙的死亡。从未想过的事情,在从众的平庸的恶面前,每一个人的话语都变成了杀人的刀子。将自己爱人的逼上绝境。
而蝶衣他从小就是一个固执的人。师父告诉他,要“从一而终”。他用心记住了。他自己人戏不分,师父让他背思凡,但是他就是背不出自己是女儿身的句子。蝶衣一开始并没有性别的混乱,他很清楚自己是男儿身。有一次,小豆子又被师父骂了,小石头就告诉小豆子说,你就当自己是女的就行了。师哥的这句话,在小豆子心里深深埋下了。在受到师父的教训,师哥的打骂时,小豆子恍惚间觉得自己就是一位女性。之后的他,与师哥一同演霸王别姬,他以为自己可以和师哥同一而终,他已经是人戏不分了。蝶衣自己的身世是凄苦的,而他这样固执的性格,在受到世事的白眼时依然如此。他喜欢小楼,用了一辈子;喜欢京剧,也是一辈子。他自己一个人坚持京剧的艺术性,在别人都不敢承认的时候。他有着一股韧性,这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当年怎样在戏班中一步步成长,这都是他的成长印记。蝶衣在众人说好时坚持己见,这有着一种令人钦佩的勇气,还要有自己的执着。
这部影片,采用倒叙的手法,将故事的结尾部分,放在影片的前面。一开始便是两人在诺大的舞台上走台,碰到自己戏迷的场景。接下来电影开始叙述故事,有一种人在生命的黄昏时给别人讲述自己一生的平静。影片中多次场景和物品都多次出现。比如在荷塘边练声的场景,比如那把宝剑,还有蝶衣成角后听到的冰糖葫芦。每一个场景和事物在经历了一切的世间沧桑后,都变得有一定的标志性了。成角后的蝶衣,听到的那一声声冰糖葫芦,充满了自己经历的艰辛。当年为了吃上一串冰糖葫芦要挨上一顿打,还搭上了小癞子的性命。
影片很难得的在把握几十年的风云变化时的那种厚度。戏班师父说,每个人都有命。各有各的命。命是很神奇的东西,自己的一生怎样,都是命。蝶衣有蝶衣的命,小楼有小楼的命,菊仙有菊仙的命,小四有小四的命。蝶衣要从一而终,他生命的最后,也是在戏中从一而终,对师哥的爱,对京剧的爱,从一而终。小楼想要活着,他是最后几个人中活到最后的,这也是他的命。菊仙自己的后半辈子,眼里都是小楼,那是她最爱的人。而菊仙到死,都是爱小楼的。小四,一心想要成角,在新社会成立后,他做到了。但是他也还是逃不出被批判的命运。这都是命各有各的命。
这部影片在表述命的同时,还变现了一种背叛。小楼身上,他对菊仙不得已的背叛,他对京剧不得已的背叛。种种,都是背叛。
影片充满着思考,充满艺术的表现,无疑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思考。将会有更多的人对影片有更多角度更深刻的解读。
第一次写影评,还请大家多多批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