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尼亚传奇2》:成人的工具箱
![]() |
或许是童话的不幸,它这次落到了中世纪的巢穴,即使婴儿第一次睁开眼睛,也回避不了杀戮与掠夺的时代主题。或许美好和想象力就在隔壁,但是这次没有登台的安排。
纳尼亚的第二篇章便由私心裂肺刺破本来充满阴谋黑夜的叫声展开,一个男婴的出生,拉开又一场杀戮的前奏。
政治是历史赋予任何一个时代阶段的幕后主旋律,当然也应该包括子虚乌有的童话世界。更何况在这个大小政权割据的欧洲中世纪战国时代。勋爵说的过于赤裸:这一切都是我们掠夺来的。即使沾染了童话的国度又怎样?
既然几乎所有的童话人物都成了某一支人类的超级龙套,思想到那里去信马由缰?
相对于第一部的《狮子、女巫、魔衣橱》,纳尼亚传奇2的《凯斯宾王子》在自己的世界里偏执的走的太远。我们戴上儿童的眼镜,前后对比一下。
纳1开篇由魔衣橱打开旅程,接着初遇懦弱小心的羊人,智慧幽默的水獭夫妇,本身就一脸坏像的狼卫士,强壮的半人马,牛人,还有那个驾着雪橇没有血色却法力无边的白女巫,当然与之对应得是一只得道高深的狮子。整个片子除了四个号称人类亚当夏娃之儿女外,几乎全都是童话王国的故事与情仇。
纳2开篇由地铁打开旅程,对于四个主人公和我们同时知道了什么叫做轻车熟路。174分钟的历程前半部分都在游走,我们似乎跟随旅游栏目在海岛和森林里旅行,看到了有待探讨的残存建筑物,看到了美丽的海滩,看到了被水侵蚀的巨壑,看到了伐木工人(后来才知道那是台儿马人在伐木做攻城武器),当然还看了纳尼亚世界中另外一个人类,那就是吹小喇叭的凯斯宾王子。倒此discovry的这一期节目终于结束,但是接下来仍然继续以人为本的主题。
后半部分的节奏似乎不再满天吹泡泡,于是乎上演了在那个时代任何一个城邦都上演的篡位、袭城、偷袭失败伤亡惨重、最后以某一个勇士死在大门下而告一段落。(这次是个倒霉的牛人干了活儿)
期望大战最后能掀起高潮,却成了年轻的好斗彼得与勋爵角斗士的秀场,应该一边观战的纳尼亚的动物们第一次看到这么精彩人类角斗士,当然还有拳击回合制的休息规则。总进攻又拿出了《勇敢的心》或者《最后的武士》的战斗布局和战斗节奏,当然,我说当然也许整个中世纪的军团都是这样攻城拔寨的。
本来几乎被赶进杀绝的纳尼亚人怎能对付这么传统成熟的精良装备进攻呢?奥,似乎忘了这是童话故事,对了,狮子啊,狮子你在那里?
那个叫做阿斯兰狮子一声大吼,唤醒了树人,又一声大叫,唤醒了河神。这场本来屠城灭绝式的战斗便轻松结束。可纳尼亚人被台儿马人块赶进杀绝的时候,阿斯兰同志在做什么呢。阿斯兰的回答很官方:亲爱的,同样的事情不能出现两次。似乎,救世主们总是习惯这样最后出现,而且言简意赅。所以,小矮人也只能满腹抱怨:他抛弃了我们。
台儿马人给纳尼亚动物跑了半天龙套,纳尼亚的动物们给亚当夏娃的两对儿女们跑了龙套,名义上的四个国王和女王给狮子跑了龙套。
可以归纳为整个童话电影仅有10分钟,纳2的前半部分是少年们的游记,中半部分是中世纪的场面回炉,可怜最后一点点大战,我们几乎没有看到纳尼亚动物们的特写,(第一部决战基本以动物为主),只有在大兵压境的人类军团的缝隙里能搜寻到动物上窜下跳的影子,却连几个特写都没有。
童话魔幻这本是一个已经另类的新课题,然而主打儿童电影的漂亮盘子还是装上了中世纪政治杀戮的残留汤药。或许归结为编剧乃至导演童心已泯,带着成人的工具箱给孩子们兴奋的作出一个成人玩具。
似乎纳2把纳1的残羹冷炙倒进以童话为名的锅里,扔进几块中世纪人类常常发生的故事佐料,便满脸可爱的端了出来。
抛开细节的成败和所谓的影片优劣分析,纳尼亚2放在定位的框架里安德鲁·亚当森偏执的走在太远。
或许,人类至多仅能写出人类的童话,纯粹的动物童话,还由动物去写吧。
关于道具:
长枪
最后决战的时候,冲在前列的骑兵团各个没有那长枪却拿着短剑兴奋的跑了出来,这似乎丢失了骑士们的风格,长枪、战马、铠甲。骑兵的长枪长驱直入舍弃掉,是不是太不拿纳尼亚人当盘菜了?
剑
上一部中就憋了许久,彼得的长剑亮的像个镜子,那个时代冶炼技术已经产生了不锈钢?即使是不锈钢,其性能能用于刀剑上?何况这次过去了1300年,从箱子里拿出来的时候还是那么亮,只能惊叹纳尼亚的气候态特别,能保存东西这么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