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往事 一,回家
北京往事 一,回家
(纯虚构 若有雷同 纯属巧合)
车厢顶部点着一盏不是很明亮的白炽灯。周志勤专心地在笔记本上疾书,分析下午火箭试射的结果。黄色的灯光下依然看得出她白大褂上被强碱溶液溅出的黄斑。她歪头小叹一口气,两侧的麻花辫被拇指与食指作成的环圈上前来,挡住了肩上的黄斑。双手摆玩着麻花辫,周志勤把视线从笔记本转向车窗外漆黑的隧道,只有耳朵能听见哐镗作响的一段又一段铁轨。
刹那间,车厢和白炽灯一起暗了下来,窗外忽然刷出蓝天白云和翠绿的山岭。待眼睛适应了这光亮,周志勤看到了山顶上顺势延伸的长城。看来他们终于回到了长城内部,离北京城已不远。
「组长 这有点热 既然都出隧道了 你看我们是不是把窗子给抬起来 吹吹风」桌对面的男同志笑嘻嘻地问。
「你在叫谁是组长啊!我才不是呢!陈组长负伤才两个月 你们就开始乱叫了 我们5153组今后还有没有规矩了!要是院长知道才不整顿我们呢!」周志勤双手握拳,上臂贴在两侧说。
「您批评的是 我们今后一定改正 但上次试射你也在场 火箭爆炸事故的时候陈组长腿都被碎片切成了三块 现在是生是死都不知道 上面虽然说是让你做5153组的临时负责人 但新中国建立才十年 各方面都缺大学生 上哪去找懂固体燃料的技术干部 所以我看啊……」
「这事儿上面自然会想办法 轮不到咱们操心」周志勤打断了他的话,环视着车厢里的其他男同志说。
「您说的是 但是 既然你现在是负责人 我们总得称呼你呀」
「我们都是58届毕业一块儿被分配到这儿的 还要怎样称呼」
「哎……」刚才说话的男同志放弃了争论,摇着头,站起身把手伸向车窗。
沉重的车窗被艰难地抬了起来,火车的哐镗声忽然增大了好几倍。有力的风夹着燃烧煤炭的刺鼻气味一下从窗口吹入,翻起了几页笔记本,把周志勤的麻花辫吹回了双肩后面。那个黄色的斑痕在雪白的衣领旁面再一次变得显眼。
「那个…… 周同志 如果你想写字 要不和我换个位子 就吹不到风了」坐在背向行驶方向座位的男同志说。
周志勤毫不犹豫地点头,站了起来。于是在大家的注目下,这个车厢里唯一的白大褂,唯一的女性更换了座位。这时周志勤才开始后悔离开试射基地时没来得及换衣服,她直到上车前的最后一分钟都还在整理火箭发射实验的数据。
火车头发出刺耳的汽笛声,便慢慢减速驶进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铁路。通过车窗外的参照物可以判断火车已经逐渐停了下来,等待尾部的另一个火车头开始运行。周志勤手握的钢笔并没有搭理周遭的变化,孜孜不倦地验算着下次实验需要测试的环氧树脂燃料与过氯酸钾氧化剂的比例,及其对应的预测比推力。她希望在天黑前能完成这次的试射报告,因为明天她将不得不把注意力转移到另一个5153的机密项目上。1959年初一架美国的U-2侦察机在中国境内被解放军击落。5153组很快就拿到机翼样本,并被指派仿制,因为机翼的粘接剂包含环氧树脂,而新中国当时具有相关科研能力的部门屈指可数。
火车头再次发出刺耳的汽笛声,开始向反方向加速前进,开向人字形铁路的另一撇。透过车窗吹向周志勤的风随着火车的加速而逐渐变强,终于把笔记本吹得翩翩起舞。刚才和她换位的男同志又一次提出了换位,她便照做。只是这一次,她并没有注意其他同事的目光,因为她满脑子都是固体燃料的化学方程式。她甚至过了好一会儿才注意到那位男同志已拾起从她笔记本里掉落的照片,放在桌上吹不到风的那一侧。她不好意思地道谢,然后呆呆地看着照片里站在她旁边的丈夫。虽然离开家的这几天她都全身心地在工作,但这时她突然开始想念还在北京的他。
(未完待续)
注:
1. 中国自1958年开始对环氧树脂进行了研究。
http://baike.baidu.com/view/59374.htm?fr=aladdin#1_2
2. 1958年3月U-2侦察机开始对中国进行侦察。
http://baike.baidu.com/view/16880.htm?fr=aladdin#2
(纯虚构 若有雷同 纯属巧合)
车厢顶部点着一盏不是很明亮的白炽灯。周志勤专心地在笔记本上疾书,分析下午火箭试射的结果。黄色的灯光下依然看得出她白大褂上被强碱溶液溅出的黄斑。她歪头小叹一口气,两侧的麻花辫被拇指与食指作成的环圈上前来,挡住了肩上的黄斑。双手摆玩着麻花辫,周志勤把视线从笔记本转向车窗外漆黑的隧道,只有耳朵能听见哐镗作响的一段又一段铁轨。
刹那间,车厢和白炽灯一起暗了下来,窗外忽然刷出蓝天白云和翠绿的山岭。待眼睛适应了这光亮,周志勤看到了山顶上顺势延伸的长城。看来他们终于回到了长城内部,离北京城已不远。
「组长 这有点热 既然都出隧道了 你看我们是不是把窗子给抬起来 吹吹风」桌对面的男同志笑嘻嘻地问。
「你在叫谁是组长啊!我才不是呢!陈组长负伤才两个月 你们就开始乱叫了 我们5153组今后还有没有规矩了!要是院长知道才不整顿我们呢!」周志勤双手握拳,上臂贴在两侧说。
「您批评的是 我们今后一定改正 但上次试射你也在场 火箭爆炸事故的时候陈组长腿都被碎片切成了三块 现在是生是死都不知道 上面虽然说是让你做5153组的临时负责人 但新中国建立才十年 各方面都缺大学生 上哪去找懂固体燃料的技术干部 所以我看啊……」
「这事儿上面自然会想办法 轮不到咱们操心」周志勤打断了他的话,环视着车厢里的其他男同志说。
「您说的是 但是 既然你现在是负责人 我们总得称呼你呀」
「我们都是58届毕业一块儿被分配到这儿的 还要怎样称呼」
「哎……」刚才说话的男同志放弃了争论,摇着头,站起身把手伸向车窗。
沉重的车窗被艰难地抬了起来,火车的哐镗声忽然增大了好几倍。有力的风夹着燃烧煤炭的刺鼻气味一下从窗口吹入,翻起了几页笔记本,把周志勤的麻花辫吹回了双肩后面。那个黄色的斑痕在雪白的衣领旁面再一次变得显眼。
「那个…… 周同志 如果你想写字 要不和我换个位子 就吹不到风了」坐在背向行驶方向座位的男同志说。
周志勤毫不犹豫地点头,站了起来。于是在大家的注目下,这个车厢里唯一的白大褂,唯一的女性更换了座位。这时周志勤才开始后悔离开试射基地时没来得及换衣服,她直到上车前的最后一分钟都还在整理火箭发射实验的数据。
火车头发出刺耳的汽笛声,便慢慢减速驶进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铁路。通过车窗外的参照物可以判断火车已经逐渐停了下来,等待尾部的另一个火车头开始运行。周志勤手握的钢笔并没有搭理周遭的变化,孜孜不倦地验算着下次实验需要测试的环氧树脂燃料与过氯酸钾氧化剂的比例,及其对应的预测比推力。她希望在天黑前能完成这次的试射报告,因为明天她将不得不把注意力转移到另一个5153的机密项目上。1959年初一架美国的U-2侦察机在中国境内被解放军击落。5153组很快就拿到机翼样本,并被指派仿制,因为机翼的粘接剂包含环氧树脂,而新中国当时具有相关科研能力的部门屈指可数。
火车头再次发出刺耳的汽笛声,开始向反方向加速前进,开向人字形铁路的另一撇。透过车窗吹向周志勤的风随着火车的加速而逐渐变强,终于把笔记本吹得翩翩起舞。刚才和她换位的男同志又一次提出了换位,她便照做。只是这一次,她并没有注意其他同事的目光,因为她满脑子都是固体燃料的化学方程式。她甚至过了好一会儿才注意到那位男同志已拾起从她笔记本里掉落的照片,放在桌上吹不到风的那一侧。她不好意思地道谢,然后呆呆地看着照片里站在她旁边的丈夫。虽然离开家的这几天她都全身心地在工作,但这时她突然开始想念还在北京的他。
(未完待续)
注:
1. 中国自1958年开始对环氧树脂进行了研究。
http://baike.baidu.com/view/59374.htm?fr=aladdin#1_2
2. 1958年3月U-2侦察机开始对中国进行侦察。
http://baike.baidu.com/view/16880.htm?fr=aladdi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