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和网络
我想养只猫
记得小时候如果想做什么事,常常会被大人以各种理由阻止。 比如:我想放学看动画片。不行,因为作业没写完。我想晚点睡。不行,因为明天还要上课。我想吃学校小卖部的零食。不行,因为不干净,会拉肚子…… 在一个又一个的不行之后,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有人会从旁真正阻止我什么。可是慢慢会发现,你会开始阻止你自己,为很多事贴上不行的标签。 比如,我一直想养只猫,可是不行,我给自己说。因为我确定每年我都有一段时间会离开这座城市回家,而又没有一个人可以代我在这段时间好好照顾它。 这样看来,不行好像是一种成熟与责任感,但可能也是一种身不由己的悲哀。 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突发奇想想带萨丽离开那该死的生活,他们有一段对话: “…咱们可以住在林中小屋里,直到钱用完为止。等到钱用完了,我可以在哪儿找个工作,咱们可以在溪边什么地方住着。…到冬天我可以去打柴。…” …… “我说不,在我进大学后,就不会有什么好地方可去了。你仔细听着。到时候情况就完全不一样啦。我们得拿着手提箱之类的玩意儿乘电梯下楼。……我得去办公室,挣许许多多钱,乘出租汽车或者麦迪逊大道上的公共汽车去上班,看看报纸,天天打桥牌,……。到时候情况就根本不会一样了,你只是一点不明白我的意思。” 生活中很多事情就是这样,我们一开始给了自己一个目标,然后又告诉自己不行,可能到某一天一切都行的时候,才会发现一切根本不一样了。那到那个时候我们大概只能摊摊手,无奈的再为自己找下一个目标,当然,也可能还是不行。 没有网络的日子
上午的时候家里的网突然断掉,打电话去客服问,才想起这个月忘记缴费,家里的网络被停掉了。下午去补缴费,然后一切恢复正常。 现在,我突然有点后悔去补缴了网费。记得刚搬进这房子住的时候,差不多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家里没装网络,那段时间我的阅读和睡眠质量都达到了一个最佳状态。记得那是冬天快结束的一段时间,我每天8点就洗漱完毕,然后躺在床上读书到12点。周末的话,差不多是从早到晚,除了吃饭,中间几乎没有任何的打断,这种纯粹的阅读,后来很难再达到这样的状态。 网络占据了生活太多的时间,我并不是觉得它不好,毕竟它确实带来很多便利,但是也把思考的时间压缩得更少。而且我并不是总用它在查有用的资料,我更多的用它在看美剧,刷新无聊的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