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绳印讲起,KB的一些基础知识
《KB的一些基础知识》
作者:Linz
提到KB,很多人都只会把注意力放到绳子的KB样式和受缚者的姿态上。但作为一个施缚者,最最最应该在意的不是绑得好不好看,而是绳子的起承转合是否合理。KB解除后,皮肤上出现杂乱无章的绳痕、浮肿或擦伤,有可能是施缚者基本功不过关,也有可能是KB过程中态度马虎,或者其他的原因。此处从绳印讲起,浅谈几点KB的基础知识。
第一、使用合适的绳子。
KB的用绳,最起码应做到粗细适中(直径4mm-12mm)、软硬适中和摩擦力不能过大这三点。未经处理的麻绳和尼龙绳不应用于KB,否则在受缚者活动时很容易造成表皮擦伤。
第二、走绳排列整齐、受力均匀。
如在KB过程中绳子出现扭拧或夹住受缚者一小块皮肤的情况,施缚者应及时纠正;在受力部分的绳子应该尽量避免交叠或打结。其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减少绳子对受缚者对皮肤造成的压伤,其次才是为了美观。
第三、手腕和脚腕只需绑住而非绑紧。
手腕和脚腕皮肤薄,绑得太紧容易造成肢体末端充血麻木,不但缩短受缚者坚持的时间,也可能会造成受缚者的神经损伤。手腕和脚腕附近的绳套松紧度,以留有一指左右的富余为宜。
第四、合理设计KB样式和松紧。
根据受缚者的身体情况来设计KB样式和松紧;并充分考虑在KB完成后受缚者每一个部位的受力情况和受缚者能坚持的时间长度。
以五花缚为例,如果受缚者柔韧性稍欠,后手反剪的高度不应过高。否则,手腕部分即使留有足够空余,时间稍久这一部分也会被勒得很厉害。
第五、绳痕的处理。
解缚后出现绳痕是正常的现象,请勿揉搓已产生绳痕的皮肤,以免痕迹扩散或加深。轻微的绳痕不需要刻意处理,静置2小时左右会逐渐消散。伴随皮肤破损、红肿、瘙痒的绳痕,应先用凉水冲洗患处,然后涂上具有消肿止痛的药膏(如云南白药)。
最后提醒一句:施缚者因自己的不足/不慎造成的伤害,最后都会由受缚者来承受。
与君共勉。
(非商用转载请署名©Linz并注明出处,商用禁止。)
作者:Linz
提到KB,很多人都只会把注意力放到绳子的KB样式和受缚者的姿态上。但作为一个施缚者,最最最应该在意的不是绑得好不好看,而是绳子的起承转合是否合理。KB解除后,皮肤上出现杂乱无章的绳痕、浮肿或擦伤,有可能是施缚者基本功不过关,也有可能是KB过程中态度马虎,或者其他的原因。此处从绳印讲起,浅谈几点KB的基础知识。
第一、使用合适的绳子。
KB的用绳,最起码应做到粗细适中(直径4mm-12mm)、软硬适中和摩擦力不能过大这三点。未经处理的麻绳和尼龙绳不应用于KB,否则在受缚者活动时很容易造成表皮擦伤。
第二、走绳排列整齐、受力均匀。
如在KB过程中绳子出现扭拧或夹住受缚者一小块皮肤的情况,施缚者应及时纠正;在受力部分的绳子应该尽量避免交叠或打结。其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减少绳子对受缚者对皮肤造成的压伤,其次才是为了美观。
第三、手腕和脚腕只需绑住而非绑紧。
手腕和脚腕皮肤薄,绑得太紧容易造成肢体末端充血麻木,不但缩短受缚者坚持的时间,也可能会造成受缚者的神经损伤。手腕和脚腕附近的绳套松紧度,以留有一指左右的富余为宜。
第四、合理设计KB样式和松紧。
根据受缚者的身体情况来设计KB样式和松紧;并充分考虑在KB完成后受缚者每一个部位的受力情况和受缚者能坚持的时间长度。
以五花缚为例,如果受缚者柔韧性稍欠,后手反剪的高度不应过高。否则,手腕部分即使留有足够空余,时间稍久这一部分也会被勒得很厉害。
第五、绳痕的处理。
解缚后出现绳痕是正常的现象,请勿揉搓已产生绳痕的皮肤,以免痕迹扩散或加深。轻微的绳痕不需要刻意处理,静置2小时左右会逐渐消散。伴随皮肤破损、红肿、瘙痒的绳痕,应先用凉水冲洗患处,然后涂上具有消肿止痛的药膏(如云南白药)。
最后提醒一句:施缚者因自己的不足/不慎造成的伤害,最后都会由受缚者来承受。
与君共勉。
(非商用转载请署名©Linz并注明出处,商用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