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治愈系列的书籍带给我们的……
每个成年人都经历过心情不痛快的时候吧。有的轻一点,胡乱挺一挺,转移一下注意力,睡一觉,就过去了。这些人体机制的自动调试,不是我这里要说的“需要治愈”的伤痕。我说的,要更严重一些。现代人的“不痛快”,也因为各种原因,而演变的不那么容易调整,近年来大家谈起来唏嘘不已的精神癌症“忧郁症”,就是人们情态受到创伤或者进入迷茫状态后,极致的表象。
所有这些心理情绪上的病症,需要我们严肃正视,必要的时候要理智就医,而不是讳疾忌医,该吃药该住院,当做生病来治疗。因为一旦我们自身无法调整了,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就延误了身心恢复。
我想说的是,在这件事真正上升为病态之前,在我们苦苦挣扎的时候,在我们由于自身局限而深陷沮丧情绪泥沼无法自拔的时候,你会怎样自我疗愈呢?
我选择阅读。阅读那些身心灵自我修复和修养的书籍,或者是别人的修行体验。用书籍来慰藉自己。以此达到自我救赎的目的。
在顺境的时候,你去看一些修为的书,总会觉得无法投入,不太能理解。但是,当遇到心情瓶颈的时候,如果求助书籍,会有另一番的感触。最伤感气馁的时候,我沉静下来,再次阅读《当下的力量》。书中讲到,如何不被“小我”的思绪控制住自己的心神,就是要有“活在当下”的警觉。书中细细讲解如何自我调整,从身体的呼吸开始。不是教条,是方法。清空情绪垃圾,从体会当下呼吸开始,重新观照自己,跳出来看目前的状态,似局外人一般,不做动念,只是观照。一步一步照着书上来做,从新启动思考,看看能得到什么。我的确安静下来。好好的把此书再看一遍,觉得比以前看,有崭新的收获。我把此书放在情绪疗愈的工具书一栏里。
其实最喜欢看分享类的修行系列,香港时尚专栏作者黎坚惠《天空之境》,讲述作者在工作与生活均超负荷运转,终于身心疲乏、出了毛病之后,毅然放下一切,开始一场去南美玻利维亚的灵修之旅,期间的经历、感悟与体会和转变。写得朴实真挚。她剖析自我,在与陌生人相处、学习与共同经历的过程中,重新储备能量,整理和修正人生的方向。李欣频的修行日记《做自己的先知》则讲述自己去印度的修行旅程,每天的感悟,每天的成长与蜕变。她们都是写亲身经历,很有现场感,并令人觉得感同身受。大千世界,不论什么人,都有可能碰到人生貌似难以逾越的荆棘,我们都不孤独。看别人如何自救,是很好的借鉴与激励。
还有两本书,也是非常有治愈力量的书:伊能静的《灵魂的自由》与胡因梦《生命的不可思议》。都是自身血淋淋的伤口大胆展示出来,并顽强地挺住,走出来,并成长为更好的那个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不是铜墙铁壁。这一生,也不可能一帆风顺。能够想得开的事情都不是事情。真正碰到事情,要能找到释放和解决的出口。平时的积累,做一个豁达的人,或者干脆做个大条的人,当然是抵抗情绪垃圾的好资本。但如果碰到的是情绪风暴,我们要勇敢迎接挑战,用各种方式与之周旋。网络上经常会出现类似“直播自杀”,以及“走饭”这样的极端例子,其实他们也是在发出求救的信号。生命可贵,并且不可复制,绝不可轻易放弃,或自甘沉沦。阅读,阅读好书,阅读别人的经验,不要排斥和臆测,认识学着接纳和接受各种帮助,我们一定会走过险滩,成为那个你想成为的、更强大的人。
所有这些心理情绪上的病症,需要我们严肃正视,必要的时候要理智就医,而不是讳疾忌医,该吃药该住院,当做生病来治疗。因为一旦我们自身无法调整了,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就延误了身心恢复。
我想说的是,在这件事真正上升为病态之前,在我们苦苦挣扎的时候,在我们由于自身局限而深陷沮丧情绪泥沼无法自拔的时候,你会怎样自我疗愈呢?
我选择阅读。阅读那些身心灵自我修复和修养的书籍,或者是别人的修行体验。用书籍来慰藉自己。以此达到自我救赎的目的。
在顺境的时候,你去看一些修为的书,总会觉得无法投入,不太能理解。但是,当遇到心情瓶颈的时候,如果求助书籍,会有另一番的感触。最伤感气馁的时候,我沉静下来,再次阅读《当下的力量》。书中讲到,如何不被“小我”的思绪控制住自己的心神,就是要有“活在当下”的警觉。书中细细讲解如何自我调整,从身体的呼吸开始。不是教条,是方法。清空情绪垃圾,从体会当下呼吸开始,重新观照自己,跳出来看目前的状态,似局外人一般,不做动念,只是观照。一步一步照着书上来做,从新启动思考,看看能得到什么。我的确安静下来。好好的把此书再看一遍,觉得比以前看,有崭新的收获。我把此书放在情绪疗愈的工具书一栏里。
其实最喜欢看分享类的修行系列,香港时尚专栏作者黎坚惠《天空之境》,讲述作者在工作与生活均超负荷运转,终于身心疲乏、出了毛病之后,毅然放下一切,开始一场去南美玻利维亚的灵修之旅,期间的经历、感悟与体会和转变。写得朴实真挚。她剖析自我,在与陌生人相处、学习与共同经历的过程中,重新储备能量,整理和修正人生的方向。李欣频的修行日记《做自己的先知》则讲述自己去印度的修行旅程,每天的感悟,每天的成长与蜕变。她们都是写亲身经历,很有现场感,并令人觉得感同身受。大千世界,不论什么人,都有可能碰到人生貌似难以逾越的荆棘,我们都不孤独。看别人如何自救,是很好的借鉴与激励。
还有两本书,也是非常有治愈力量的书:伊能静的《灵魂的自由》与胡因梦《生命的不可思议》。都是自身血淋淋的伤口大胆展示出来,并顽强地挺住,走出来,并成长为更好的那个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不是铜墙铁壁。这一生,也不可能一帆风顺。能够想得开的事情都不是事情。真正碰到事情,要能找到释放和解决的出口。平时的积累,做一个豁达的人,或者干脆做个大条的人,当然是抵抗情绪垃圾的好资本。但如果碰到的是情绪风暴,我们要勇敢迎接挑战,用各种方式与之周旋。网络上经常会出现类似“直播自杀”,以及“走饭”这样的极端例子,其实他们也是在发出求救的信号。生命可贵,并且不可复制,绝不可轻易放弃,或自甘沉沦。阅读,阅读好书,阅读别人的经验,不要排斥和臆测,认识学着接纳和接受各种帮助,我们一定会走过险滩,成为那个你想成为的、更强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