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断”“舍”“离”后感
断断续续的看完了断舍离,感觉跟极简主义蛮像。首先觉得这本书易懂,举的例子不深刻,但是来源于生活,正好切合本书的主题。可能是翻译的问题,语言一般。由整理房间的断舍离引申到人本身以及人际关系,这点蛮不错,值得思考和借鉴。人活一世,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没必要争太多,当然不争也不行,凡事不是有个度么。人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得为自己好好活着,期间要定时清理一下障碍物。到这部分感觉作者引申得不是太深。
总体感觉这本书一般,有些说法太片面,例如家里囤积很多书的人就证明这个人知识的匮乏,不知道是翻译的原因还是作者的理解,感觉这是个槽点,不严谨。还有后来说一个人把48本关于金融的书断舍离了,本来疏远的双亲就给他了一大笔钱,这太牵强了吧。 从这本书得到得东西不多,整理房间这块,没读断舍离时已经自己实行过了。当然不系统,也不坚持。借鉴得地方是自己感觉好的东西就拿出来用,因为你值得拥有。这个自己要改。差不多就这些了,第一次写读后感,mark一下
总体感觉这本书一般,有些说法太片面,例如家里囤积很多书的人就证明这个人知识的匮乏,不知道是翻译的原因还是作者的理解,感觉这是个槽点,不严谨。还有后来说一个人把48本关于金融的书断舍离了,本来疏远的双亲就给他了一大笔钱,这太牵强了吧。 从这本书得到得东西不多,整理房间这块,没读断舍离时已经自己实行过了。当然不系统,也不坚持。借鉴得地方是自己感觉好的东西就拿出来用,因为你值得拥有。这个自己要改。差不多就这些了,第一次写读后感,mark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