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幕间剧》 相关整理
原来,《科幻之路》第三卷中就提到过弗雷德里克·布朗与麦克·雷诺兹两位联手创作的《黑色幕间剧》,书里面是这么说的:
然而有时候作家宁可勇敢地面对争议的问题而不采取规避的手段,弗雷德里克·布朗和麦克·雷诺兹发表于1951年一期《银河》上的《黑暗的穿插》就是这么做的:在现今搁浅的一名时间旅行者受到人人的喜爱,包括受到美国南方一个农村家庭女儿的喜爱,直到他讲明在他出发的未来世界所有的种族已经杂交,他的金色皮肤就是黑人某些基因的一个指征;他被私刑处死。——《科幻之路》第三卷
而在刊登了这篇中译文的那期《世界科幻博览》中,有着星河老师撰写的导语,里面如此评价这篇作品:
是的,“是每个人良心上互相迁就融合的结果”。有时候我们对一些现有的文明秩序享受得理所当然,其实用鲜血和生命换取它们的那一天并不遥远。比如英国妇女赢得选举权的时间不足百年(难怪18世纪的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被誉为最早的女权主义者;后来她的女儿玛丽·雪莱写出了著名的《弗兰肯斯坦》);比如直至1955年在美国蒙哥马利市乘坐公交车黑人还需为白人让座(劳累了一天的42岁黑人妇女罗莎·帕克斯因没为白人让出专座而被拘捕,引发出后来以马丁·路德·金为首的著名民权运动)。从这一点看,《黑色幕间剧》是一部良好的直观教材。对种族主义者来说,杀害一个黑人不过是一幕短暂的过场剧而已,题目不啻为一句双关的黑色幽默。作者之一弗雷德里克·布朗对时间题材情有独衷,其《发狂的宇宙》可谓“平行世界”的经典佳作。——星河
我翻译的另外一篇科幻小说《魂断星穹》同样也是以科幻小说这种形式来抨击当时美国种族歧视的社会现状,以下为该篇的导读:
在二十世纪中期科幻文学蓬勃发展的时期,有为数众多描写太空旅行的作品。在本篇假想的世界里,外星人在地球人眼中,颇有种“二等公民”的味道,所以才有了“人类绝不可与外星人共处一室”的规定。当故事的女主人公执意要与一位通晓读心术的外星人住进同一间舱室,她遭遇到其他人类的藐视。而她也从开始的畏惧,渐渐同情并了解外星人,最后也以一种奇特的方式融入了外星人的世界。从现实层面来说,这篇小说无疑是在影射当时美国社会严重的种族歧视状况。
作者玛丽安·纪默·布蕾莉(Marion Zimmer Bradley,1930-1999)是美国幻想界一位不可不提的女将,涉足科幻与奇幻创作,代表作品有《阿瓦隆迷雾》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弗雷德里克·布朗与麦克·雷诺兹都是科幻小说与侦探小说创作同时涉猎的作家,两者会联手创作,说明他们之间颇有默契与共鸣吧。
弗雷德里克·布朗一生中共与麦克·雷诺兹合作创作过三篇科幻故事,而本篇发表于1951年,是他俩的首次合作。读者初读时或许会觉得这个时间旅行的故事有点老套,但小说的结局定能出乎你的意料。联系到作品的创作年代,我们就不难理解作家如此安排的缘由和用意,并领会到其中的嘲讽意味了。
黑色幕间剧
弗雷德里克·布朗 麦克·雷诺兹 合著
姚人杰 译
县治安官本·兰德的眼神很严肃。他开口道:“孩子,没关系的。你觉得有几分战战兢兢;这很自然。可假如你所讲的故事确有其事的话,就甭担心。别为无中生有的事情烦恼。一切都会好的,孩子。”
“治安官大人,事情发生在三小时之前,”艾伦比自叙道,“我很抱歉,我花了这么久的时间才到达镇子里,还不得不把你吵醒。可姐姐歇斯底里了一段时间。我得试着让她安静下来,接着我在启动那辆破车子时又遇上了点麻烦。”
“别为把我吵醒这件事担心,孩子。担任治安官就是一份全天候待命的差事。不管怎样,现在还不算太晚;我今天晚上刚巧早早就爬上了床。现在让我把一些头绪理清楚。你说你名叫卢·艾伦比。这可是个好名字,艾伦比。你是过去在库柏威尔经营畜牧业的那位兰斯·艾伦比的亲属?我和兰斯一起上的学……现在谈谈那位自称来自未来的伙计……”
历史研究部门的主管直到最后一秒钟还是疑虑重重。他争辩道:“我依旧坚持原来的看法,这个项目根本不可行。它其中包含的悖论是我们目前无法解决的——”
马瑟博士,那位声名显赫的物理学家颇有礼貌地打断了主管的话:“确实如此,先生,你熟悉二分说么?”
主管并不知晓啥叫二分说,所以他一言未发,暗示自己想要马瑟做进一步解释。
“芝诺[1]提出了二分说。他是名希腊哲学家,大约生活在远古的某位先知出生日子前的五百年。远古的人采用那位先知的诞生日来标示历法的起点。二分说表明了,走完任何给定的路程都是不可能的。理由如下:首先,你走过一半的路程,然后就还剩下一半的路程,接着你又走过剩下路程的一半,如此重复之。推论得知,你所要走完的路程总将剩余一部份,因此运动是不可能的。”
“一点也不类同,”主管反驳道,“首先,你的那位希腊人假定任何整体是由无数个部分组成的,而其本身也必须是无限的。可是我们知道无数个部分组成了一个有限的总体。此外——”
马瑟优雅地微笑着,举起了一只手掌。“先生,请等一下,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我没有否认我们如今理解了芝诺的悖论。但是请相信我,在好久的数个世纪里,人类之中最聪慧的脑袋对其都无法解释。”
主管老练地说:“马瑟博士,我理解不了你的论点。请原谅我的无知。芝诺的这套二分说悖论与你所筹划的对于过去的探险有什么潜在的关联?”
“先生,我只是在打个比方。芝诺构思这个悖论,是为了证明人不可能走完任何一段距离。远古的人没法解释它,可这妨碍了人类走完某段路程了么?显然没有。今天,我的助手与我已经设计出一个方法来将我们的这位年轻朋友——扬·奥伯林——送到遥远的过去。有人立即就指出了悖论——他会不会杀死自己的祖先,或是改变了历史?我不会宣称自己能够解释清楚这一显而易见的悖论是如何在时间旅行中被克服的;我所知的全部情况,就是时间旅行是可行的。当然,总有一日,一些比我更聪明的家伙会解决掉悖论问题,但是在此之前,我们应该继续利用时间旅行方法,而甭去管悖论不悖论。”
扬·奥伯林之前正稍带不安地静坐着,倾听着他的天才上司的对话。此刻,他清了清喉咙,出声道:“我想实验的时刻已经到了。”
主管不再继续坚持他的反对意见,而停下了谈话。他带着疑虑,扫视起放置在实验室角落里的设备。
马瑟迅速地瞄了一眼时钟,接着就急急忙忙地向他的学生交待最后一遍的指示。
“所有这些我们之前全都讲过,扬,但是归结到一句话——你大概会回到所谓的二十世纪中叶;具体在哪里,我们也不清楚。当地的语言会是美式英语,你已经完完整整地学过了;这么讲来,你不会遇上啥麻烦。你会出现在北美洲的美利坚合众国,远古的一个国家——就如古人所称呼的——国家是某种政治部分,它的功用我们还不是很清楚。你的探险的一项目的就是要确定那时的人类为什么会分崩离析成许多个国家,而不是共同拥有一个政府。
“扬,你将不得不自己去应付所发现的情况。我们的历史含糊不清。对于你将要遇上何种状况,我们提供不了多少情报。“
主管插话进来:“奥伯林,我对这次探险感到十分的悲观,但你自愿参加进来,我也没权力干涉。你最重要的使命就是留下一条音讯,确保它会传到我们手上;假使你成功了,我们将实施其它的安排,以稳定其它的历史时间段。如果你失败了——”
“他不会失败的。”马瑟说。
主管摇了摇头,抓起奥伯林的手,向他道别。
扬·奥伯林走向时间机器,登上狭小的平台。他死死地攥住仪表盘上的金属把手,倾其全力隐藏住内心的畏缩情绪。
治安官说:“那么,这个小伙——你说他告诉你,他来自于未来?”
卢·艾伦比点了点头:“大约是四千年后的未来。他说过那是3200年之类的话,但如果从现在算起,就是约莫四千年以后了;他们在此期间变换了计数系统。”
“孩子,你没有发觉这全是胡说八道?从你交代的样子看,我估摸着你有点着他的道了。”
男孩舔了舔嘴唇。“我是有点相信他,”他固执地辩解道,“他身上有些东西;他与众不同。我不是指身体上的差异,不是说你决不会误认他是这个年代的人,而是有种……某种不同的地方。有点儿——呃——就像他整个人处于和谐平静的状态;还给你留下这么个印象,他所来自的地方每个人都过得很平和。他很机灵,聪明得一塌糊涂。而且他也并不是在发疯。”
“孩子,那么他回到过去来干嘛呢?”治安官的话音里稍稍带着点挖苦。
“他是——似乎是名学生。从他的叙述来看,在他的年代里几乎每个人都是学生。他们已经解决了生产与分配中的所有难题,没人需要担心安全;事实上,他们看上去一点都不担心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所忧虑的那些事情。”在卢·艾伦比的声音里,透着一丝向往。他深抽了一口气,继续讲道:“他回到过去,到我们这个年代来做研究。看起来,他们不大了解过去。其间发生了某些事情——有好几百年糟糕透顶的日子——多数的书籍与记录遗失了。未来的人留有一些书籍和记录,但不是很多。所以他们不了解多少我们的情况,并想要填补空白。”
“孩子,你全信了?他有什么证据么?”
这是最危险的一环;这是头等风险可能出现的地方。实际上,他们对于四十个世纪以前的具体地貌、树丛或是建筑物的分布情况一无所知。假如他现身于错误的地点,这也许就意味着顷刻的死亡。
扬·奥伯林是幸运的;他没有撞到任何东西。事实上,他根本撞不到任何东西。他出现在十英尺高的虚空中,脚下是犁整过的农田。跌落过程很狼狈,不过松软的土壤保护了他;一只脚踝似乎扭到了,可是还不算太坏。他痛苦地站起身来,打量起周围。
有农田的存在,单单这个就足以让他知道马瑟的方法至少是部分地成功了。他回到了遥远的过去。农业依旧是人类经济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说明这儿的文明肯定早于他所来自的文明。
约莫在半英里开外的地方,林木长得茂密;不是公园,更不是他的时代里规划用来放养那些受控制的野生动物的林地。一块自由生长着树木的林地——几乎难以相信。然而,他必须得逐渐适应这些难以置信之事;在所有的历史时间段之中,对于这个时期人们了解得最少。肯定有许多怪事。
在他的右侧,一幢木制建筑坐落在几百码以外的地方。尽管建筑外表原始简陋,它无疑是人类的住所。无需耽搁;必须要与他的同类直接接触。他跛着步子,笨拙地向前进,去与二十世纪来次亲密接触。
看上去女孩没有觉察到他唐突的来访,不过当他走到农舍的庭院时,她早已守在门边,等着招呼奥伯林了。
她的衣裙肯定属于另一个年代,因为在奥伯林的时代,种族里的女性成员的衣着并不是设计用来诱惑男性的。女孩的着装色彩明快、颇有品味,还极力衬托出年轻女性的胴体轮廓。不仅仅是女孩的服装让他瞠目结舌,还有她唇上的一抹靓色。奥伯林一下子就意识到,这抹颜色不可能是与生俱来的。他曾经读到过,远古的女性使用各式各样的粉彩和胭脂,施在她们的脸蛋上——不知以哪一种手法。既然他亲眼见到了,他也就更无排斥了。
女孩微笑着,红色的嘴唇愈加映托出牙齿的白皙无瑕。她招呼道:“沿着马路走过来,比横穿农田来得更方便些。”女孩的一对眸子吸引住了奥伯林。假若奥伯林更有经验些,他早就该从其眼神中觉察到女孩对自己的兴趣与好感。
奥伯林思忖了一下,回答说:“我恐怕自己不熟悉你用的农耕方法。我希望自己没有完全破坏掉你的农业收成。”
苏珊·艾伦比朝着奥伯林直眨眼。“哎呀!”她温和地说道,嗓音中隐约透出一丝嬉笑,“有些人说起话来,听上去就好像他们生吞活咽下了一部字典,尽用些深奥的字眼。”女孩留意到奥伯林倚着左脚时,她的双眼突然瞪大:“啊,你弄伤了自己。现在请进屋来,让我看看自己是不是能够做些什么。哎——”
奥伯林静静地跟在女孩身后,只依稀地听到她的话语。在扬·奥伯林的体内,一些东西——一些不平常的东西正在滋长,古怪却又令人愉悦地影响着他的新陈代谢。
他现在知道马瑟与主管大人所说的悖论是什么了。
治安官说道:“这么说来,当他到达你的住处时,你不在家——不管怎样,他到了那儿?”
卢·艾伦比点了点头。“对,那是在十天前。我正在迈阿密度两礼拜的休假。每年,姐姐和我都会各自度一到两个礼拜的假,但我们在不同的时候出门,部分上是因为我们认为无论如何,偶尔彼此分开一下是个好主意。”
“很好,孩子,真是好点子。但是你的姐姐,她相信那名男子来自未来的故事么?”
“是的。而且,治安官大人,她还有证据。我但愿自己也曾亲眼见到。他所降落的那块农田刚刚犁整过。姐姐在包扎好男子的脚踝后十分的好奇,就根据男子所告知的情况,循着他的足迹,穿过农田,回到脚印的起点。脚印就在那里止住了,或言之,是从那里开始的。就在农田的正中心,留着一个深深的印迹,就像是他在那里跌落下似的。”
“兴许,他是从一架飞机上打着降落伞落下来的,孩子。你有没有想到这点?”
“我想起过,姐姐也一样。她说假如他是这么做的,他肯定是把降落伞吞下肚了。姐姐可以一路上紧紧跟着足迹——只有几百米码的路——那儿没有任何他可以匿藏或者烧毁降落伞的地方。”
治安官说:“你说他们立马结婚了?”
“两天之后。我开走了汽车,所以姐姐系起马车,驾着马儿们去了镇上——男子不懂如何驾马——然后他们结婚了。”
“孩子,你见到结婚证书了?你确信他们真的——”
卢·艾伦比注视着治安官,男孩的嘴唇开始变得惨白。治安官急忙安慰道:“孩子,一切都好,我不是指那个意思。放轻松,孩子。”
苏珊已经给她的弟弟发了封电报,告诉他来龙去脉,可是她的弟弟已经变换了旅馆,不知何故电报没有转发到他的手中。他头一次知晓这一婚姻,就在几乎一周之后、他驾车回到农场的时候。
自然,他吃惊不已,但是约翰·欧布莱恩——苏珊早已稍稍改换了男子的名字——看上去十分亲切,也很英俊。如果有啥古怪的话,就是他和苏珊看上去彼此爱得死去活来。
当然,约翰身无分文,在他的那个时代,他们从不用钱,他已经告诉过姐弟俩。但他干活很出色,一点也不懦弱。找不到理由去料想约翰没法将所有事都做得妥妥当当的。
他们三人订下暂时性的安排,苏珊会和约翰一起待在农场上,直至约翰学会干点农活。接着,约翰期望着能够找到门营生,赚上笔钱——他对于自己这一方面的能力自信满满——然后花上点时间,带着苏珊四处旅游。显而易见,他可以用这种办法了解时下这个年代。
最为紧要、头等关键的事情,就是要筹划些讯息,并将其传到马瑟与主管的手上。时间旅行的研究是否要继续进行,全有赖于他的表现。
他向苏珊和卢解释道,时间旅行属于单程之旅。机器只能在一个方向上运作,只有往返过去的旅行,却没有未来之旅。他是一名自愿的流亡者,注定要在这个时代度过他的余生。未来人想出一个点子:当奥伯林在这个世纪待上足够长的时间、能够详细描述它时,他就起草出他的报告,将其装进一个早就特别做好、可以放上四十个世纪的盒子里,埋到一个可以再把它挖掘出来的地方——位置在未来就已经决定好了。他知道埋藏地点的具体地理位置。
当姐弟俩告诉他时间密封盒被埋在了别的地方时,扬感到十分的激动。奥伯林知道了时间密封盒从未被挖到过,他决意要将这件事写进报告,那么未来的人们就可以找到密封盒了。[2]
他们在漫长的对话中度过长夜,扬给姐弟俩讲述他所来自的时代,还有在此其间、他所知晓的漫长岁月的情况。人类向太空历时良久的进发,人类在科学、医药、人际关系领域的种种战果。而姐弟俩也告诉奥伯林自己的情况,向他描绘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奥伯林觉得这些都独特极了。
打开始,卢对于这场仓促的婚事就没有感到格外的欣喜,但他也发觉自己渐渐对扬产生了好感。直至……
治安官问道:“他一直到今天晚上才向你吐露他的真实身份么?”
“对的。”
“你的姐姐听到他说这番话了么?她会站在你那边吗?”
“我……我猜她会的。她此刻很失落,就像我之前说的,有点儿歇斯底里。她尖声嘶叫着,说是要离开我和农场。可是她亲耳听到了他说这番话,治安官。他肯定对于我姐姐有着牢牢的控制,否则她不会表现成如今这样的。”
“孩子,不是我怀疑你所说的话,怀疑那样的一件事,不过假如你姐姐也听到了,事情会好办得多。究竟怎么发生的?
“我向他询问他的时代的一些事情。在片刻之后,我问他他们在种族问题上是如何取得进展的,他显得困惑不解,接着他说他从自己研习的历史中犹记得一些种族上的事情,可是在他的年代不存在任何种族了。
“他说道,到他的那个时代——起始于某次大战之后,我忘记了具体名字——所有的种族都融合为一。白种人和黄种人大多在彼此的征战中死去,非洲一度统治了世界,接着所有的种族都开始通过殖民与通婚彼此融合。等到他的时代,这一过程已经终结。我就瞪视着他,问他道,‘你意思是说你体内有黑鬼的血?’,然后他回答道,就仿佛这毫无关系,‘至少是四分之一的血统。’”
“嗯,孩子,你只是做了你该干的事,”治安官真挚地告诉他,“毫无疑问。”
“我只是怒不可扼。他娶了我姐姐;他与她睡在一起。我火得快要发疯了,甚至不记得自己拔出了手枪。”“没关系,别为此担心了,孩子。你做得很对。”
“但是我那时感觉糟透了。他却并不知道。”
“孩子,这就是见解不同的问题了。也许你稍微听多了他的那通胡话。来自未来——啊哈!这些黑鬼会谋划出这种该死的诡计,来把自己冒充成白人。农田上的足印,这就是他的那套谎话的所谓证据?胡说八道,孩子,没有来自未来的人,也没有人去过未来。我们只消隐瞒掉这件事情,那么就再也没人会知道它。就好像它从来没有发生过。”
[1] 芝诺(公元前490~前425):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提出了数个芝诺悖论,如二分说、阿喀琉斯追龟说等。
[2] 此处所描绘的,似乎就是一个时间悖论。
然而有时候作家宁可勇敢地面对争议的问题而不采取规避的手段,弗雷德里克·布朗和麦克·雷诺兹发表于1951年一期《银河》上的《黑暗的穿插》就是这么做的:在现今搁浅的一名时间旅行者受到人人的喜爱,包括受到美国南方一个农村家庭女儿的喜爱,直到他讲明在他出发的未来世界所有的种族已经杂交,他的金色皮肤就是黑人某些基因的一个指征;他被私刑处死。——《科幻之路》第三卷
而在刊登了这篇中译文的那期《世界科幻博览》中,有着星河老师撰写的导语,里面如此评价这篇作品:
是的,“是每个人良心上互相迁就融合的结果”。有时候我们对一些现有的文明秩序享受得理所当然,其实用鲜血和生命换取它们的那一天并不遥远。比如英国妇女赢得选举权的时间不足百年(难怪18世纪的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被誉为最早的女权主义者;后来她的女儿玛丽·雪莱写出了著名的《弗兰肯斯坦》);比如直至1955年在美国蒙哥马利市乘坐公交车黑人还需为白人让座(劳累了一天的42岁黑人妇女罗莎·帕克斯因没为白人让出专座而被拘捕,引发出后来以马丁·路德·金为首的著名民权运动)。从这一点看,《黑色幕间剧》是一部良好的直观教材。对种族主义者来说,杀害一个黑人不过是一幕短暂的过场剧而已,题目不啻为一句双关的黑色幽默。作者之一弗雷德里克·布朗对时间题材情有独衷,其《发狂的宇宙》可谓“平行世界”的经典佳作。——星河
我翻译的另外一篇科幻小说《魂断星穹》同样也是以科幻小说这种形式来抨击当时美国种族歧视的社会现状,以下为该篇的导读:
在二十世纪中期科幻文学蓬勃发展的时期,有为数众多描写太空旅行的作品。在本篇假想的世界里,外星人在地球人眼中,颇有种“二等公民”的味道,所以才有了“人类绝不可与外星人共处一室”的规定。当故事的女主人公执意要与一位通晓读心术的外星人住进同一间舱室,她遭遇到其他人类的藐视。而她也从开始的畏惧,渐渐同情并了解外星人,最后也以一种奇特的方式融入了外星人的世界。从现实层面来说,这篇小说无疑是在影射当时美国社会严重的种族歧视状况。
作者玛丽安·纪默·布蕾莉(Marion Zimmer Bradley,1930-1999)是美国幻想界一位不可不提的女将,涉足科幻与奇幻创作,代表作品有《阿瓦隆迷雾》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弗雷德里克·布朗与麦克·雷诺兹都是科幻小说与侦探小说创作同时涉猎的作家,两者会联手创作,说明他们之间颇有默契与共鸣吧。
弗雷德里克·布朗一生中共与麦克·雷诺兹合作创作过三篇科幻故事,而本篇发表于1951年,是他俩的首次合作。读者初读时或许会觉得这个时间旅行的故事有点老套,但小说的结局定能出乎你的意料。联系到作品的创作年代,我们就不难理解作家如此安排的缘由和用意,并领会到其中的嘲讽意味了。
黑色幕间剧
弗雷德里克·布朗 麦克·雷诺兹 合著
姚人杰 译
县治安官本·兰德的眼神很严肃。他开口道:“孩子,没关系的。你觉得有几分战战兢兢;这很自然。可假如你所讲的故事确有其事的话,就甭担心。别为无中生有的事情烦恼。一切都会好的,孩子。”
“治安官大人,事情发生在三小时之前,”艾伦比自叙道,“我很抱歉,我花了这么久的时间才到达镇子里,还不得不把你吵醒。可姐姐歇斯底里了一段时间。我得试着让她安静下来,接着我在启动那辆破车子时又遇上了点麻烦。”
“别为把我吵醒这件事担心,孩子。担任治安官就是一份全天候待命的差事。不管怎样,现在还不算太晚;我今天晚上刚巧早早就爬上了床。现在让我把一些头绪理清楚。你说你名叫卢·艾伦比。这可是个好名字,艾伦比。你是过去在库柏威尔经营畜牧业的那位兰斯·艾伦比的亲属?我和兰斯一起上的学……现在谈谈那位自称来自未来的伙计……”
历史研究部门的主管直到最后一秒钟还是疑虑重重。他争辩道:“我依旧坚持原来的看法,这个项目根本不可行。它其中包含的悖论是我们目前无法解决的——”
马瑟博士,那位声名显赫的物理学家颇有礼貌地打断了主管的话:“确实如此,先生,你熟悉二分说么?”
主管并不知晓啥叫二分说,所以他一言未发,暗示自己想要马瑟做进一步解释。
“芝诺[1]提出了二分说。他是名希腊哲学家,大约生活在远古的某位先知出生日子前的五百年。远古的人采用那位先知的诞生日来标示历法的起点。二分说表明了,走完任何给定的路程都是不可能的。理由如下:首先,你走过一半的路程,然后就还剩下一半的路程,接着你又走过剩下路程的一半,如此重复之。推论得知,你所要走完的路程总将剩余一部份,因此运动是不可能的。”
“一点也不类同,”主管反驳道,“首先,你的那位希腊人假定任何整体是由无数个部分组成的,而其本身也必须是无限的。可是我们知道无数个部分组成了一个有限的总体。此外——”
马瑟优雅地微笑着,举起了一只手掌。“先生,请等一下,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我没有否认我们如今理解了芝诺的悖论。但是请相信我,在好久的数个世纪里,人类之中最聪慧的脑袋对其都无法解释。”
主管老练地说:“马瑟博士,我理解不了你的论点。请原谅我的无知。芝诺的这套二分说悖论与你所筹划的对于过去的探险有什么潜在的关联?”
“先生,我只是在打个比方。芝诺构思这个悖论,是为了证明人不可能走完任何一段距离。远古的人没法解释它,可这妨碍了人类走完某段路程了么?显然没有。今天,我的助手与我已经设计出一个方法来将我们的这位年轻朋友——扬·奥伯林——送到遥远的过去。有人立即就指出了悖论——他会不会杀死自己的祖先,或是改变了历史?我不会宣称自己能够解释清楚这一显而易见的悖论是如何在时间旅行中被克服的;我所知的全部情况,就是时间旅行是可行的。当然,总有一日,一些比我更聪明的家伙会解决掉悖论问题,但是在此之前,我们应该继续利用时间旅行方法,而甭去管悖论不悖论。”
扬·奥伯林之前正稍带不安地静坐着,倾听着他的天才上司的对话。此刻,他清了清喉咙,出声道:“我想实验的时刻已经到了。”
主管不再继续坚持他的反对意见,而停下了谈话。他带着疑虑,扫视起放置在实验室角落里的设备。
马瑟迅速地瞄了一眼时钟,接着就急急忙忙地向他的学生交待最后一遍的指示。
“所有这些我们之前全都讲过,扬,但是归结到一句话——你大概会回到所谓的二十世纪中叶;具体在哪里,我们也不清楚。当地的语言会是美式英语,你已经完完整整地学过了;这么讲来,你不会遇上啥麻烦。你会出现在北美洲的美利坚合众国,远古的一个国家——就如古人所称呼的——国家是某种政治部分,它的功用我们还不是很清楚。你的探险的一项目的就是要确定那时的人类为什么会分崩离析成许多个国家,而不是共同拥有一个政府。
“扬,你将不得不自己去应付所发现的情况。我们的历史含糊不清。对于你将要遇上何种状况,我们提供不了多少情报。“
主管插话进来:“奥伯林,我对这次探险感到十分的悲观,但你自愿参加进来,我也没权力干涉。你最重要的使命就是留下一条音讯,确保它会传到我们手上;假使你成功了,我们将实施其它的安排,以稳定其它的历史时间段。如果你失败了——”
“他不会失败的。”马瑟说。
主管摇了摇头,抓起奥伯林的手,向他道别。
扬·奥伯林走向时间机器,登上狭小的平台。他死死地攥住仪表盘上的金属把手,倾其全力隐藏住内心的畏缩情绪。
治安官说:“那么,这个小伙——你说他告诉你,他来自于未来?”
卢·艾伦比点了点头:“大约是四千年后的未来。他说过那是3200年之类的话,但如果从现在算起,就是约莫四千年以后了;他们在此期间变换了计数系统。”
“孩子,你没有发觉这全是胡说八道?从你交代的样子看,我估摸着你有点着他的道了。”
男孩舔了舔嘴唇。“我是有点相信他,”他固执地辩解道,“他身上有些东西;他与众不同。我不是指身体上的差异,不是说你决不会误认他是这个年代的人,而是有种……某种不同的地方。有点儿——呃——就像他整个人处于和谐平静的状态;还给你留下这么个印象,他所来自的地方每个人都过得很平和。他很机灵,聪明得一塌糊涂。而且他也并不是在发疯。”
“孩子,那么他回到过去来干嘛呢?”治安官的话音里稍稍带着点挖苦。
“他是——似乎是名学生。从他的叙述来看,在他的年代里几乎每个人都是学生。他们已经解决了生产与分配中的所有难题,没人需要担心安全;事实上,他们看上去一点都不担心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所忧虑的那些事情。”在卢·艾伦比的声音里,透着一丝向往。他深抽了一口气,继续讲道:“他回到过去,到我们这个年代来做研究。看起来,他们不大了解过去。其间发生了某些事情——有好几百年糟糕透顶的日子——多数的书籍与记录遗失了。未来的人留有一些书籍和记录,但不是很多。所以他们不了解多少我们的情况,并想要填补空白。”
“孩子,你全信了?他有什么证据么?”
这是最危险的一环;这是头等风险可能出现的地方。实际上,他们对于四十个世纪以前的具体地貌、树丛或是建筑物的分布情况一无所知。假如他现身于错误的地点,这也许就意味着顷刻的死亡。
扬·奥伯林是幸运的;他没有撞到任何东西。事实上,他根本撞不到任何东西。他出现在十英尺高的虚空中,脚下是犁整过的农田。跌落过程很狼狈,不过松软的土壤保护了他;一只脚踝似乎扭到了,可是还不算太坏。他痛苦地站起身来,打量起周围。
有农田的存在,单单这个就足以让他知道马瑟的方法至少是部分地成功了。他回到了遥远的过去。农业依旧是人类经济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说明这儿的文明肯定早于他所来自的文明。
约莫在半英里开外的地方,林木长得茂密;不是公园,更不是他的时代里规划用来放养那些受控制的野生动物的林地。一块自由生长着树木的林地——几乎难以相信。然而,他必须得逐渐适应这些难以置信之事;在所有的历史时间段之中,对于这个时期人们了解得最少。肯定有许多怪事。
在他的右侧,一幢木制建筑坐落在几百码以外的地方。尽管建筑外表原始简陋,它无疑是人类的住所。无需耽搁;必须要与他的同类直接接触。他跛着步子,笨拙地向前进,去与二十世纪来次亲密接触。
看上去女孩没有觉察到他唐突的来访,不过当他走到农舍的庭院时,她早已守在门边,等着招呼奥伯林了。
她的衣裙肯定属于另一个年代,因为在奥伯林的时代,种族里的女性成员的衣着并不是设计用来诱惑男性的。女孩的着装色彩明快、颇有品味,还极力衬托出年轻女性的胴体轮廓。不仅仅是女孩的服装让他瞠目结舌,还有她唇上的一抹靓色。奥伯林一下子就意识到,这抹颜色不可能是与生俱来的。他曾经读到过,远古的女性使用各式各样的粉彩和胭脂,施在她们的脸蛋上——不知以哪一种手法。既然他亲眼见到了,他也就更无排斥了。
女孩微笑着,红色的嘴唇愈加映托出牙齿的白皙无瑕。她招呼道:“沿着马路走过来,比横穿农田来得更方便些。”女孩的一对眸子吸引住了奥伯林。假若奥伯林更有经验些,他早就该从其眼神中觉察到女孩对自己的兴趣与好感。
奥伯林思忖了一下,回答说:“我恐怕自己不熟悉你用的农耕方法。我希望自己没有完全破坏掉你的农业收成。”
苏珊·艾伦比朝着奥伯林直眨眼。“哎呀!”她温和地说道,嗓音中隐约透出一丝嬉笑,“有些人说起话来,听上去就好像他们生吞活咽下了一部字典,尽用些深奥的字眼。”女孩留意到奥伯林倚着左脚时,她的双眼突然瞪大:“啊,你弄伤了自己。现在请进屋来,让我看看自己是不是能够做些什么。哎——”
奥伯林静静地跟在女孩身后,只依稀地听到她的话语。在扬·奥伯林的体内,一些东西——一些不平常的东西正在滋长,古怪却又令人愉悦地影响着他的新陈代谢。
他现在知道马瑟与主管大人所说的悖论是什么了。
治安官说道:“这么说来,当他到达你的住处时,你不在家——不管怎样,他到了那儿?”
卢·艾伦比点了点头。“对,那是在十天前。我正在迈阿密度两礼拜的休假。每年,姐姐和我都会各自度一到两个礼拜的假,但我们在不同的时候出门,部分上是因为我们认为无论如何,偶尔彼此分开一下是个好主意。”
“很好,孩子,真是好点子。但是你的姐姐,她相信那名男子来自未来的故事么?”
“是的。而且,治安官大人,她还有证据。我但愿自己也曾亲眼见到。他所降落的那块农田刚刚犁整过。姐姐在包扎好男子的脚踝后十分的好奇,就根据男子所告知的情况,循着他的足迹,穿过农田,回到脚印的起点。脚印就在那里止住了,或言之,是从那里开始的。就在农田的正中心,留着一个深深的印迹,就像是他在那里跌落下似的。”
“兴许,他是从一架飞机上打着降落伞落下来的,孩子。你有没有想到这点?”
“我想起过,姐姐也一样。她说假如他是这么做的,他肯定是把降落伞吞下肚了。姐姐可以一路上紧紧跟着足迹——只有几百米码的路——那儿没有任何他可以匿藏或者烧毁降落伞的地方。”
治安官说:“你说他们立马结婚了?”
“两天之后。我开走了汽车,所以姐姐系起马车,驾着马儿们去了镇上——男子不懂如何驾马——然后他们结婚了。”
“孩子,你见到结婚证书了?你确信他们真的——”
卢·艾伦比注视着治安官,男孩的嘴唇开始变得惨白。治安官急忙安慰道:“孩子,一切都好,我不是指那个意思。放轻松,孩子。”
苏珊已经给她的弟弟发了封电报,告诉他来龙去脉,可是她的弟弟已经变换了旅馆,不知何故电报没有转发到他的手中。他头一次知晓这一婚姻,就在几乎一周之后、他驾车回到农场的时候。
自然,他吃惊不已,但是约翰·欧布莱恩——苏珊早已稍稍改换了男子的名字——看上去十分亲切,也很英俊。如果有啥古怪的话,就是他和苏珊看上去彼此爱得死去活来。
当然,约翰身无分文,在他的那个时代,他们从不用钱,他已经告诉过姐弟俩。但他干活很出色,一点也不懦弱。找不到理由去料想约翰没法将所有事都做得妥妥当当的。
他们三人订下暂时性的安排,苏珊会和约翰一起待在农场上,直至约翰学会干点农活。接着,约翰期望着能够找到门营生,赚上笔钱——他对于自己这一方面的能力自信满满——然后花上点时间,带着苏珊四处旅游。显而易见,他可以用这种办法了解时下这个年代。
最为紧要、头等关键的事情,就是要筹划些讯息,并将其传到马瑟与主管的手上。时间旅行的研究是否要继续进行,全有赖于他的表现。
他向苏珊和卢解释道,时间旅行属于单程之旅。机器只能在一个方向上运作,只有往返过去的旅行,却没有未来之旅。他是一名自愿的流亡者,注定要在这个时代度过他的余生。未来人想出一个点子:当奥伯林在这个世纪待上足够长的时间、能够详细描述它时,他就起草出他的报告,将其装进一个早就特别做好、可以放上四十个世纪的盒子里,埋到一个可以再把它挖掘出来的地方——位置在未来就已经决定好了。他知道埋藏地点的具体地理位置。
当姐弟俩告诉他时间密封盒被埋在了别的地方时,扬感到十分的激动。奥伯林知道了时间密封盒从未被挖到过,他决意要将这件事写进报告,那么未来的人们就可以找到密封盒了。[2]
他们在漫长的对话中度过长夜,扬给姐弟俩讲述他所来自的时代,还有在此其间、他所知晓的漫长岁月的情况。人类向太空历时良久的进发,人类在科学、医药、人际关系领域的种种战果。而姐弟俩也告诉奥伯林自己的情况,向他描绘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奥伯林觉得这些都独特极了。
打开始,卢对于这场仓促的婚事就没有感到格外的欣喜,但他也发觉自己渐渐对扬产生了好感。直至……
治安官问道:“他一直到今天晚上才向你吐露他的真实身份么?”
“对的。”
“你的姐姐听到他说这番话了么?她会站在你那边吗?”
“我……我猜她会的。她此刻很失落,就像我之前说的,有点儿歇斯底里。她尖声嘶叫着,说是要离开我和农场。可是她亲耳听到了他说这番话,治安官。他肯定对于我姐姐有着牢牢的控制,否则她不会表现成如今这样的。”
“孩子,不是我怀疑你所说的话,怀疑那样的一件事,不过假如你姐姐也听到了,事情会好办得多。究竟怎么发生的?
“我向他询问他的时代的一些事情。在片刻之后,我问他他们在种族问题上是如何取得进展的,他显得困惑不解,接着他说他从自己研习的历史中犹记得一些种族上的事情,可是在他的年代不存在任何种族了。
“他说道,到他的那个时代——起始于某次大战之后,我忘记了具体名字——所有的种族都融合为一。白种人和黄种人大多在彼此的征战中死去,非洲一度统治了世界,接着所有的种族都开始通过殖民与通婚彼此融合。等到他的时代,这一过程已经终结。我就瞪视着他,问他道,‘你意思是说你体内有黑鬼的血?’,然后他回答道,就仿佛这毫无关系,‘至少是四分之一的血统。’”
“嗯,孩子,你只是做了你该干的事,”治安官真挚地告诉他,“毫无疑问。”
“我只是怒不可扼。他娶了我姐姐;他与她睡在一起。我火得快要发疯了,甚至不记得自己拔出了手枪。”“没关系,别为此担心了,孩子。你做得很对。”
“但是我那时感觉糟透了。他却并不知道。”
“孩子,这就是见解不同的问题了。也许你稍微听多了他的那通胡话。来自未来——啊哈!这些黑鬼会谋划出这种该死的诡计,来把自己冒充成白人。农田上的足印,这就是他的那套谎话的所谓证据?胡说八道,孩子,没有来自未来的人,也没有人去过未来。我们只消隐瞒掉这件事情,那么就再也没人会知道它。就好像它从来没有发生过。”
[1] 芝诺(公元前490~前425):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提出了数个芝诺悖论,如二分说、阿喀琉斯追龟说等。
[2] 此处所描绘的,似乎就是一个时间悖论。
无机客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疑心的丈夫》 (11人喜欢)
- 《击败时钟》 (10人喜欢)
- 彼得·拉佛西:《苦涩的真相》 (6人喜欢)
- 微科幻:《记忆造就了我们》 (7人喜欢)
- 近视一代:为何现在有这么多小孩需要戴眼镜? (2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